商家要吸引、留住消費者必須注重細節的提高和改善,而其中,文案就是不可忽視的一大細節。如何撰寫出畫面感十足的文案?不妨看看美拉世紀小編整理的這7個實用方法。
一、有明確的對象感,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
文案是一種溝通形式,核心就是找到對的人用對的方式說對的話。寫作是給人看的,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假想對象,感覺TA就坐在你面前,你在向TA娓娓道來你想說的。這樣寫出來的文案,才會有真實的畫面感。
文字不要過於書面化,需要更口語一點;也不要囉嗦,能一段說完的別用幾段,不要用五花八門的形容詞來刻意包裝你的文字。
二、利用形象化類比,找準用戶熟知事物
對於一個完全不具備背景知識的人來說,大量的描述性語言和一遍遍的解釋會讓他完全找不著北。這個時候,一個非常好用的絕招是:利用對方已有的熟知認知來解釋或關聯新事物,這樣理解起來就會容易多了,也就是利用大家熟知的元素進行形象化類比。
在寫文案時,不妨想想自己要描述的東西和用戶熟知的東西有哪些相似點,如何建立關聯,絕對好用。這種形象化類比看似簡單,但實則是與消費者思維的關聯,對消費認知的喚起。
所以,建議文案可以去刻意練習這種形象化類比方法,磨刀確實不誤砍柴工。這樣,能讓用戶短時間理解各種未知事物、未知產品、未知概念或者未知功能,並產生具象的畫面,威力強大。
三、多用比喻,讓文字更加具象生動
學會多舉例多用比喻是個很好的文案習慣,它會讓你和用戶的 「說話」 更自然、更有趣。比喻這種文字的具象化修辭手法,其實就是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的、 熟知的事物與道理,來說明或描述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與道理。另外,多用比喻也會加強文案的戲劇性,讓文字顯得更加生動具象,有畫面感。
四、多用細節描述,避免抽象模糊的文字
寫文案就要多說細節,一堆抽象空洞的文字,只會讓人看不進去,也不會產生畫面的聯想。往往更具體細節的描述,比那些抽象、概括的描述,更能打動到人,因為細節產生畫面嘛。
在寫文案時,不妨也多思考如何更多的去描述細節,一定是要避免抽象模糊的東西,有細節一定要展示細節。不過在此之前,你需要對描述的事物非常了解,需要學會洞察,觀察積累生活中的細節。比如要介紹產品,作為專業文案,不管別人有沒有要求,你都要從頭到尾的去了解產品,知道每一個細節,才能夠真正把細節寫到打動用戶。
五、場景化打造,關聯用戶過往記憶
我們總是說文案要喚起用戶的記憶,引起用戶共鳴,引爆用戶情緒,這其實就是喚起用戶內心深處的一個個熟知場景,有場景就會有畫面,興趣多半會被激發。
毫無疑問,場景是具象有畫面的,它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空間內發生的一系列具體鮮活的畫面或情緒。場景化的文案,就是給用戶製造一個場景聯想,讓過去的畫面出現在腦海裡,讓用戶能觸景生情而關聯到品牌或產品,從而打動用戶。
六、用好參照物,讓文案畫面歷歷在目
人在認知事物的時候,天生就喜歡去對比,而這個 「對比」 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決策。
一個好的參照物,能讓用戶很快就了解事物、產品核心特點,評估出其價值,這就是參照效應的利用,文案同理。如果你沒提供參照物,那麼他會按照過往固有的經驗和認知去判斷,也可能根本不明所以,很明顯這是不受你控制的,弊大於利;而如果你提供了合適的參照物,他就更會基於眼前的參照物去做對比和關聯,達到你預期的效果。
七、多用動詞和具體名詞,而不是形容詞和抽象詞
在文案中多用動詞名詞,少用形容詞和抽象詞。動詞是最容易讓用戶在腦海裡浮現畫面的,名詞也是,不過要用具體的名詞。但是如果你用太多的形容詞,特別是那種籠統的形容詞,很難產生具體畫面。
編輯:美拉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