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澄慶和伊能靜,相伴23年未能走到婚姻的盡頭,相愛不傷害

2020-12-14 戰舞娛樂

一個是家境優渥的王子,一個是出身貧困的灰姑娘,他們上演了一場王子與灰姑娘的夢幻愛情,情之一字,最難勘破。最初與最後,終是難以實現。

王子公主的童話故事

伊能靜與庾澄慶的愛情故事要從一場商業活動說起,共同參加了青少年友善慈愛之夜,活動結束後,兩人同坐汽車離開,坐在伊能靜身邊的庾澄慶在車上即興唱起了歌曲,這樣自信、陽光的庾澄慶讓伊能靜覺得很有魅力,很有才華,後來因為公司的原因,他們在互相了解的過程中,對彼此產生了好感,就在庾澄慶向伊能靜表白後,兩人正式的走在了一起。

美好的愛情始於初見時的心動,始於初見時的欣賞,始於初見時的觸動。

因為藝人身份的原因,他們與公司籤訂的一些協議,無法將戀情告知大家,就這樣兩個人一起走過了14個春夏秋冬,有著幸福的甜蜜,有著悲傷哭泣的難過。

漫長的陪伴總算在千禧開花結果,並且有著甜蜜而又特殊的日子,他們選擇了情人節的當天登記婚,而且將這樣的喜訊對外公開,收到了所有人的祝福,這樣的浪漫情節是讓小女生都嚮往的情節。

青春總是與幸福擦肩而過,獲得一個的同時另一個已悄悄走掉,花費整個青春來陪伴著另一個人成長,這樣的愛情是讓人感動的,但更是讓人心疼的。

十四年對於一個女人來講,除了流逝的青春,流逝的美貌,流逝的健康,更留下的皺紋爬上的臉盤。

瑣碎的小事只因為愛你

伊能靜在接受訪談時說道,之所以會談這麼久的戀愛,主要是因為自己沒有爸爸,所以沒有人替她問對方為什麼還不娶。莫名的辛酸,因為缺失的親情,更多的是對於自己的嘲諷。

但不得不說伊能靜是幸運的,因為她的庾澄慶是真的愛她、寵她。在她生病查出腫瘤時,醫生告訴庾澄慶如果是惡性的話就要切除子宮,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繼續生活下去,希望他能好好的考慮一下,對於相愛的兩個人,也對於即將步入婚姻的兩個人,更對於關於傳宗接代的責任,這樣的難題是讓人打擊的,更是讓人致命的。庾澄慶在聽到這個消息的一瞬間直接告知醫生不用考慮了,生命永遠是最重要的,好在最後的是良性的。

但從這件事中足以可以看出庾澄慶對伊能靜的感情是非常的認真,更是對彼此負責。

2002年兩個人迎來了愛情的結晶,在生產那天庾澄慶一直陪護著她,守護著她。我們所耳熟能詳的情非得已就是庾澄慶為伊能靜所唱。2003年兩人共同創作了春泥這首歌曲,當時的他們就是娛樂圈中甜蜜恩愛的模範夫妻。

庾澄慶的愛是細膩的,是溫柔的,是唯一的。他在節目中承認,在兩人的感情中,自己是屬於多愛的一方,每一個節日不管在哪裡都會為她精心的準備禮物和卡片,還為伊能靜寫下來只有為你這首歌曲。因為伊能靜的身體比較特殊,被蚊蟲叮咬後會全身過敏,有一次因為身體的不舒服,忍不住哭泣著,庾澄慶心疼的一樣睡不著,貼心的拿著冰塊幫她冰敷。在伊能靜喝多吐到床上,庾澄慶也不會生氣,只會默默地收拾好,照顧著她。

愛是細心地,更是體現在所有的細節中的,說再多的我愛你,遠遠也不會比上,生病時的一杯水;說再多珍惜的話語,也不會比上一頓溫馨的早餐。愛不是靠嘴說出,而是靠行動的,所有的安好都應該被溫柔所包含。

遺憾的是即使如此的相愛卻還是沒有走到最後,2009年兩人發表離婚聲明,結束了9年的婚姻生活,這份23年的愛情最終還是畫上了句號。外界對於兩人的離婚理由眾說紛紜,說是有人的出軌,說是因為婆媳的關係,說是因為家庭的不和,等等

後來在訪談中伊能靜說道,兩個人的婚姻之所以會以失敗告終,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自己,而自己則是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響,讓她將所有的壓力全部都丟給了庾澄慶,就如同自己像溺水的人一樣緊緊的扎住唯一的浮木,希望庾澄慶會將她的痛苦,以及對行業的認知、困惑,可以全部都幫她解決好。所有的難題、所有的不堪都讓庾澄慶喘不過氣,這樣長久的壓抑果然在一瞬間徹底的爆發,直接走向了最壞的結果。

原生家庭的觀念影響了孩子的擇偶觀,缺失父愛會讓其受到傷害。所以分開不是因為彼此不愛了,而是愛的太累了。家庭讓孩子沒有足夠的安全感,沒有可傾訴的人,更不會有同樣的感同身受,這樣的她也是可憐的,更是可悲的。

分道揚鑣,各自安好

愛情代表的並不是永恆,享受著不同階段出現的美好,更是對於人生的追求。

如今離婚後的兩人都有了各自新的生活,伊能靜遇到了秦昊,將她放入生命中的人,兩人生育了米粒這個小姑娘,而庾澄慶也找到了他的幸福張嘉欣,兩人都開啟了第二段幸福的生活。並沒有因為前一段的婚姻而影響到之後。

曾經的刻骨銘心深愛著彼此,分道揚鑣後各自找尋良人,這樣的結果更是最完美的存在。

兩個有顏值,有才華的人相結合,相愛了23年,有著共同孩子,早已成為了兩人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樣的愛情其實讓很多的人羨慕,最起碼敢愛敢離開,沒有辜負青春的遇見。

離開是也解脫,更是灑脫,存在的觀念問題是無法化解的,所以即使很愛卻又不那麼合適。

有人說伊能靜是幸運的是,是好命的,更是被上天眷顧的,但可能僅僅是看到了現在的她才會這樣的認為。她一路走來的辛酸和疾苦換來現在的一切,真是很值,雖然愛哭愛作還有點煩人,但看到她對秦昊媽媽的樣子,所有的不完美都被感性和善良所替換。

對於愛情的嚮往是憧憬的更是期待的,正如一句話所說,最美好的愛情,不是玫瑰與驚喜,而是你來以後再也沒走;最完美的樣子,不是長久的容顏,而是同得了甘苦,守得住寂寞;最動聽的告白,不是一句我愛你,而是長情的陪伴,不曾鬆手。

但對於已經流失的過往,流失的愛情,更需要明白,任何關係走到最後,不過相識一場。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情出自願,事過無悔,不負遇見,不談虧欠。

相關焦點

  • 庾澄慶:與伊能靜離婚11年,娶張嘉欣,如今粉絲行為耐人尋味
    而這首歌,是湯小康作曲,張國祥作詞,庾澄慶演唱的。那個時候,庾澄慶已經名聲在外了。不僅是因為在音樂上的才華橫溢,也有與伊能靜的婚姻。在當時,這段婚姻的確給人的爭議非常大。可是,如今卻有庾澄慶的粉絲,看不慣伊能靜的行為,髮長文「斥責」伊能靜消費庾澄慶。這篇長文,短時間內,就引起了105801人點讚,實在耐人尋味。也讓人好奇,「藏」了11年的背後,有什麼故事呢?
  • 伊能靜庾澄慶離婚11年,18歲兒子成「女裝大佬」,要學金星?
    011986年,18歲的伊能靜和25歲的庾澄慶相戀。022003年那個時候,庾澄慶和伊能靜的感情應該很好吧,他們愛的結晶除了有兒子哈利,還有一首叫《春泥》的歌曲。而對於內地聽眾而言,庾澄慶有兩首成名曲,一首是2001年的《流星花園》主題曲《情非得已》,另一首就是2003年和愛妻伊能靜合作的《春泥》。032003年的他們,應該做夢都不會想到僅僅6年後,婚姻會走到盡頭。
  • 庾澄慶家世多顯赫?曾和伊能靜羨煞旁人,家族都是牛哄哄大人物
    當年庾澄慶和伊能靜走到一起,一開始是不被庾媽媽看好的,而兩人離婚後,也總有庾媽媽不滿這個前媳婦的傳聞,這種「看不上」,很大原因來自於雙方家世背景的差距。細究起來,庾澄慶的家譜可以追溯到魏晉潁川世族的庾亮、庾信這一脈,但這太久遠了,還是從近處說起。
  • 伊能靜庾澄慶兒子再穿女裝引爭議,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但更多的人覺得不妥,明明是男孩子,卻穿著女裝,一看就是心理不健康。對此,伊能靜的態度是兒子開心就好,庾澄慶也表示尊重,但哈利的奶奶不同意。庾澄慶的母親以前是知名的京劇演員,家族也是藝術世家,當初庾澄慶不顧父母反對,娶了演戲的伊能靜,老太太本就不太看好。
  • 王志文江珊主演的《過把癮》不作不成活,和伊能靜秦昊的婚姻很像
    1.殘缺的原生家庭裡長大的孩子,會把愛看得很重,一但遇到愛的人,就會死死抓住不放,這份過分用力的愛往往會讓人窒息1993年,伊能靜在英國遊學,在歸來的飛機上,創作了一首歌《流浪的小孩》,歌詞寫道:應該要往那裡走,找到一個地方屬於我,不需要勉強虛偽,心象風一樣自由,告別青澀和無知,不希望自己變得太成熟
  • 妻子寫詞,丈夫作曲:庾澄慶的《春泥》,永遠都有伊能靜的影子
    庾澄慶這一生都註定離不開音樂,自出道以來,經他創作、改編的歌曲也是數不勝數,而其中最經典、也最為大眾所熟知的,當屬03年發行的《春泥》。這首歌雖是一首情歌,與庾澄慶向來忠於的實驗性音樂也相距較遠,但在情感層面,卻有著不可被忽視的特殊意義。
  • 伊能靜首談秦昊母親淚眼婆娑,終於明白她當年為何要與庾澄慶離婚
    對於劇本,他極度挑剔,同學和老師都覺得他太孤傲,秦昊卻言:「我就是任性,跟隨心而走」。所以,當妻子遭受負面評價時,他會霸氣回應:「我不是和這個世界過,我是和她過」。二、父母是婚姻中最大的阻隔?秦家的家庭氛圍溫馨,秦媽媽與秦爸爸幾十年不爭吵,面對有過離異經歷的伊能靜,夫妻倆生怕言語不當傷害到她,多次坦言:「我相信兒子的選擇」。這給伊能靜帶來從未有過的觸動,她說我太幸運,以前我沒有得到的全都實現了。
  • 伊能靜首談哈利穿女裝:婚姻的最後,孩子才是試金石
    作者:夢鹿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1) 伊能靜與庾澄慶離婚後都各自組成了新的家庭 作為母親,她是成功的,就算離婚沒有時常住在一起,依舊能感受到她對孩子良好的教育,當然,也分不開她用愛陪伴。 伊能靜說,沒什麼大不了的,最多就算離開這個行業!
  • 為什麼曾經被網民指責為「濫交歷史」的伊能靜總是吸引男人?
    然而,我不知道伊能靜是太年輕還是這位香港大亨太老了。這兩個人曾經很火熱,不久就疏遠了。自然,這種關係走到了盡頭。結果,伊能靜想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回他的事業上,在1986年遇到了另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33,354庾澄慶,也叫哈萊姆。
  • 伊能靜曝兒子病因 徵得庾澄慶同意了嗎?
    伊能靜曝兒子病因 徵得庾澄慶同意了嗎?時間:2018-12-13 19:22   來源:今日頭條 陸地上的海蠣子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伊能靜曝兒子病因 徵得庾澄慶同意了嗎? 近日,伊能靜參加了《超級演說家》,鮮少發兒子照片的她在這次的節目中卻主動聊起了兒子哈利,並自曝兒子患病的過往。
  • 好的婚姻就是:我時常有病,他永遠有藥
    和李亞鵬傳過緋聞;徐靜蕾給王朔買了房子,王朔放話:我死後錢全歸她;和音樂才子張亞東一起談過戀愛;和黃覺相愛五年,可是最終還是沒有在一起……黃立行學歷挺高又是型男,不論是哪一個方面都很優秀,可以算得上是標準好男人了!和黃立行在一起後,徐靜蕾的微博裡時常透露出一股歲月靜好的味道,兩個人相伴多年,非常有默契。
  • 著名演員秦昊:伊能靜嫁給我後,曾在婚姻裡沒有安全感
    秦昊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著名歌手、演員、導演伊能靜的丈夫。秦昊比伊能靜小10歲,是初婚,而伊能靜離過婚,與前夫庾澄慶還有個兒子。外人眼裡這對不般配的夫妻,婚姻幸福嗎?這樣一來,秦昊也沒有條件談戀愛,年逾30仍然未婚單身。2013年,秦昊參加公益籌款活動,結識了臺灣著名歌手、演員伊能靜。她比秦昊大10歲,與著名歌手庾澄慶有過一次失敗婚姻,兩人還育有一個兒子。
  • 秦昊生日,伊能靜再出「小作文」,堪稱最文藝隔空秀恩愛
    而庾澄慶從小在有愛的家庭長大,有時候不是很理解伊能靜的「作精體質」。再加之伊能靜和庾澄慶的家人們,永遠不在一個頻道,婆媳關係更是惡劣無比,最終導致了這場婚姻的失敗。你不讀我的字,不看我的表演,你不在乎我的榮耀,你只是愛我,卻不理會我靈魂的出口。」雖說文字的結尾有點矯情,但總結看來,卻可以察覺到伊能靜在家的地位。2008年初,陸陸續續有伊能靜和庾澄慶分居的消息傳出,均未得到當事人承認。
  • 伊能靜回應兒子愛穿女裝:支持他勇敢做自己,哪怕要我退出娛樂圈
    伊能靜和庾澄慶的婚姻雖然逝去,但是兒子哈利的存在足以說明曾經娛樂圈的金童玉女多麼的相愛。然而對比許多「星二代」,哈利因為在社交平臺陸續曬出的女裝照而搶鏡。12月21日,伊能靜在綜藝節目裡首次直接回應關於兒子的爭議,認定支持兒子做真實的自己,並表示甘願為其退出娛樂圈。
  • 庾澄慶夫婦罕見合體為恩師慶生,張嘉欣美得發光,婚姻一定很幸福
    張小燕有過兩段婚姻,1980年她與貝鎮坤結婚,一年後誕下女兒貝怡儂,1986年兩夫妻因性格不合離婚,到了1990年張小燕嫁給彭國華,但男方不幸於2001年過世。 此後,張小燕與老母親相依為命。
  • 當婚姻出現四個徵兆,也算是走到盡頭了
    對生活看不到希望,對伴侶看不到希望,這比不愛了更令人心灰意冷。在心如死灰的情況下,兩個人就不願意再做出什麼努力和改變了,然後勉強維持著形式上的婚姻。是的,不一定就是離婚,才代表婚姻走到了盡頭。幸福的婚姻千篇一律,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但這一切都不是由婚姻本身而決定的,只是兩個人經營的結果,一切都有跡可循。那麼當婚姻走到盡頭了,都會出現哪些徵兆呢?當婚姻出現四個徵兆,也算是走到盡頭了!1、不再有交流。
  • 伊能靜:一個病態的人,需要多久才能活出自我
    和原生家庭5年的情感脫節很明顯讓伊能靜受到了傷害,這種傷害讓孩子潛意識裡覺得自己被養母「媽媽」拋棄了。02和母親的團聚也是短暫的。養女兒、養丈夫、養丈夫的家,獨自撐了這麼多年的母親,實在撐不下去了。但幸福的昏了頭的伊能靜沒有想到這些,或許在婚姻日漸平淡中,回憶起這些會每每刺痛她吧!他們交往的這12年,伊能靜對自己的家人是忽略的,庾澄慶自然是習慣性的,將對方的家人排除在自己的生活之外。就算沒有通知伊能靜的家人,庾澄慶也知道,伊能靜一定會開心接受的。
  • 我們誤會了伊能靜,明明是「金剛芭比」卻總以為她是粉色公主
    直到與大她8歲的庾澄慶一見鍾情,她以為找到了渴盼已久的安全感。兩人不顧庾家媽媽的極力反對,在偷偷戀愛14年後又偷偷結了婚。此時的伊能靜期待著婚姻會治癒原生家庭的痛苦和心中的各種困惑,實際上雙方家庭的落差和緊張關係卻加深了她的不安和傷害。內心極度沒有安全感的她把庾澄慶當作救命稻草,極力討好他,想把滿滿的愛都給對方,但她的敏感脆弱和極力討好,讓冷靜理性的庾澄慶感覺到的卻是窒息。
  • 伊能靜憑什麼恃寵而驕
    今年52歲的伊能靜,在娛樂圈摸爬滾打35年,拍過電影,出過專輯,寫過書,幾乎一個明星能做的事她都涉獵過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全能型藝人,在圈內也一直以才女自居。伊能靜1985年出道,與方文琳、裘海正組成「飛鷹三姐妹」,是國內很早一批的女團成員。另外兩位姐妹早已淡出娛樂圈,只有伊能靜至今還活躍在公眾眼前。
  • 伊能靜的爸爸姓吳,媽媽姓楊,為什麼她姓伊能?
    媽媽非常的自責,認為自己沒有用生不出兒子,認為丈夫離家出走都是自己的過錯。恨媽媽勝過爸爸爸爸因為媽媽生不出兒子離家出走,和別的女人結婚生子,而對她們母女八人不管不顧。按理說,伊能靜應該是非常恨爸爸的。可是,在一次採訪中,她表示其實自己恨媽媽勝過恨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