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廣州增城,維信諾(廣州)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正式點亮。這是該生產線從建設到達產的關鍵一步,也是廣東顯示產業和超高清產業集群發展歷程上的重要一步。
近年來,安徽合肥通過吸引京東方、維信諾等企業落戶多個高世代面板生產項目,建立起國內領先的顯示產業鏈。類似的一幕正在廣東上演。記者調研走訪發現,從廣州的維信諾、超視堺、樂金顯示,到深圳、惠州的華星光電、雷曼光電,長期受「缺芯少屏」困擾的廣東電子信息產業,藉助顯示產業向著超高清升級的機遇,正成為這一領域的重要力量。
「屏幕是萬物互聯時代最重要的信息交互窗口,在5G時代,新技術、新應用、新場景對屏幕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需求,」TCL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TCL華星執行長金旴植認為,廣東在內的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已經形成終端先行發展、網絡傳輸設備逐步突破、內容製作初具規模的良好態勢,同時在核心材料、設備、傳感器和晶片等方面與國際標杆尚存差距,更需要協同創新,開放共享。
●南方日報記者 王彪 朱偉良 周歡 劉光明寶 實習生 張穎
市場引力
先進顯示項目接連投產
整齊的銀灰色廠房沿道路綿延數百米,工作人員和運送設備的車輛出入不息。這是一個月前,深調研團隊在廣州增城的維信諾廠區看到的場景。
如今,這條廣東首條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正式實現「當年動工、當年建成、當年點亮」。
「這樣的速度在行業內也是最快的,體現了維信諾的建設速度,也體現了廣州乃至廣東的發展速度。」維信諾廣州國顯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總監高明告訴記者,項目設計年產能約5000萬片模組,預計2023年達產。
就在維信諾旁邊,開車幾分鐘路程內, 超視堺廠區裡,從康寧玻璃工廠到彩膜廠房、陣列廠房、成盒及偏貼廠房,再到最後的模組整機廠,布局緊湊。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司希望在廣州實現從一顆玻璃沙到一臺超大尺寸、超高清的模組整機廠,打造全生態產業鏈。
維信諾、超視堺、康寧顯示等行業巨頭以及相關上下遊產業落戶,正在讓增城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新型顯示產業重要的新興力量。
近年來,廣州在顯示產業發展上可謂健步如飛。
2019年,廣州超視堺10.5代TFT-LCD顯示器生產線正式「點亮」。同年,中國國內首條全球最大尺寸、最先進的8.5代OLED面板生產線,樂金顯示OLED面板工廠在廣州竣工投產。
跨過珠江,在東岸的深圳、惠州,超高清顯示同樣成為產業發展的新風口。
在深圳,華為、中興、騰訊、創維、TCL華星、海思、富士康、康佳等龍頭企業帶動下,特別是5G等技術賦能下,超高清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生態。
走進惠州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只見各種智能化設備輪番上陣:全自動偏貼及綁定、自動畫面檢查、自動畫面修復、自動包裝及一體化倉儲智能物流,先進的智能製造技術得以應用。
惠州華星光電生產製造負責人鍾川介紹,惠州華星光電項目總投資96億元,是全球最高世代G11項目及G8.5面板的配套生產線。一期項目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74億元,目前36條生產線實現量產。
先進生產線不斷落子的背後是廣東不斷提升的營商環境和不斷打開的發展前景。
「我們之前的主要生產基地在河北霸州,這邊客戶有需求要交流,坐飛機最快也要第二天。」高明說,選擇廣州增城設廠,一是看中這裡距離主要客戶非常近,可以高效溝通,搶抓市場機遇;二是增城周邊的產業配套非常齊全,主要物料都能就近供應;三是人才資源豐富,廣州增城區政府的辦事效率高,營商環境好。
產業升級
超高清成為投資新風口
水滴屏、摺疊屏、刷新率144Hz的遊戲手機屏……在維信諾展示廳的櫃檯上,各式各樣的新潮電子產品背後,都需要高端顯示生產線作為製造支撐。
高明告訴記者,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將有更多人可以使用最新的柔性屏產品。
作為廣東首條全柔AMOLED模組生產線,維信諾產線定位高端柔性產品,是一條布局未來的全形態柔性模組生產線,可以滿足多種多樣柔性產品研發需求。
記者走訪發現,4K、8K所代表的超高清背後,是顯示產業乃至電子信息產業的升級迭代。
惠州華星光電今年10月20日投產的二期項目以8K技術為主,兼容「8X」(80英寸及以上大尺寸產品),與一期項目相比技術更加先進、產品更加高端、生產更具彈性,將可年產液晶面板模組6000萬片。「我們將打造具有技術競爭力的『8+8』工廠,領航視界。」鍾川說。
數據顯示,TCL華星光電的電視面板出貨量已位居全球前三,對國內六大電視整機廠的液晶面板出貨量自2014年起穩居第一,打破國外廠商壟斷,減少液晶面板的進口依賴,提高了自給率。其中,TCL華星光電55英寸超高清產品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一。
由於智能時代的到來,超高清顯示的應用場景遠遠不止於手機屏幕。
創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中國電子視像協會會長劉棠枝認為,OLED產業有很多新的發展機遇,首先是中國經濟的逆勢增長,將帶動產業發展。其次是應用場景的豐富,比如汽車面板是使用OLED屏幕的生力軍。最後,5G和8K技術的成熟和運用,推動了OLED屏幕在商業顯示領域的大步前進。
今年4月,雷曼光電公布,擬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3.8億元。其中,2.7億元投入「COB超小間距LED顯示面板項目」。
記者從雷曼光電獲悉,該公司Micro LED的研發約有70%在位於惠州的子公司完成,30%在深圳完成,而8K的Micro LED產品目前全部在惠州生產。今後,Micro LED可應用於多個場景,包括專業顯示、商業顯示和民用顯示等用途,多使用在100英寸以上的大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和5G技術相適配,既可以獲得5G的快速傳輸,也可以在5G的作用下將8K的超高清畫質發揮出來。
各城市也紛紛加快規劃布局,搶佔產業發展風口。
「5G改變產業,未來惠州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利用5G。」惠州市工信局副局長扈偉介紹,2019年惠州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達3200億元。在5G、大數據等「新基建」背景之下,惠州將優化升級現有的超高清顯示、移動智能終端等產業,加快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去年11月發布的《深圳8K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提出,要將深圳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8K技術創新策源地、8K產業發展高地和「AI+5G+8K」應用先導區。
鏈條延伸
推動內容製作能力提升
「國外的公司作過這樣的研究,究竟4K和8K差別有多大?最後的結果是,大家對4K和8K的感知分辨不是太明顯,感知不強。」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李漫鐵在日前舉行的2020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大會上表示,這是因為人們對圖像、對視頻的感知有幾個維度:屏幕尺寸、觀看距離、視頻解析度。
他認為,4K、8K超高清視頻在40度觀看角度時,沉浸感最好。在傳統的100寸以下的顯示屏,尤其是從4K到8K時,由於觀看距離比較近,體驗感並不是那麼好,「未來進入8K時代,我們需要更大尺寸的顯示屏。」
換言之,要想獲得理想中的8K超高清視覺享受,超大屏幕將是標配。這一方面為正在不斷新增投產的顯示產業帶來巨大機遇,另一方面也對內容製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製造端快速發展的同時,已經有不少企業發現超高清內容市場的商機。
成立於2016年的四開花園網絡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通過自有及合作分發平臺為用戶提供合計1.5萬小時的可更新4K內容,目前市場佔有率80%以上。
「2017年剛成立時,市場上幾乎沒有超高清內容,我們買了幾百套4K攝像機和後期設備,免費提供給合作夥伴使用,而且教他們怎麼去拍攝4K,當時確實是非常辛苦。」四開花園董事長吳懿回顧說,到了2019年,大家都非常願意拍攝4K的內容,很多單位投巨資建立了4K演播室。目前,每月更新的4K內容達到300小時。
「廣東在顯示行業的製造能力是非常強的,可以說已經處於領先水平。」深圳平板顯示行業協會首席顧問孫政民認為,廣東要想發展好超高清產業,要在內容製作和應用上加大投入力度,只有足夠好的超高清內容才能激發文化教育、醫療等領域更多市場需求,帶動相關產品的供給能力提升。
■行動指南
《廣東省發展超高清視頻顯示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加快建設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建成3個以上超高清視頻產業集群。4K/8K電視機年產量達5000萬臺,4K/8K電視終端佔比超過80%,超高清節目內容儲備超過3萬小時,成為全球重要的超高清視頻全產業鏈生產製造基地、超高清視頻內容製作交易集散地。
力爭打造2個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重點龍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超過6%。
創建5個左右省超高清視頻產業園區,建設100個以上超高清視頻應用示範項目,形成完善的超高清視頻產業鏈體系。
探索創辦以4K/8K內容交易為特色的全球性交易活動,將廣東4K電視頻道打造成全國4K內容和版權的集散交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