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

2020-12-12 光明網

江澤民同志在《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中強調:「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工作,直接關係到我們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能否取得成功,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取得成功。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發出了《關於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對中小學的德育工作作出了部署。中小學德育工作是我們黨整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個性。探索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堅持繼承與創新的統一,著眼於德育工作的時代性。

中小學德育工作能不能創新,關係到能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增強德育工作的說服力和感召力,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重大問題。創新是對前人的一種超越。沒有繼承,創新就失去了基礎;而沒有創新,繼承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因此,中小學德育工作要堅持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繼承。長期以來,各級教育部門和各類學校在德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了很多適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很好地繼承。丟掉了,我們的創新就成了無本之木。但是,我們也絕不能由此認為德育工作只能繼承,不必創新。我們應當主動適應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不斷賦予中小學德育工作新的內容和新的表現形式,大膽探索創新。當前,在構建21世紀的德育課程體系,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新的教學大綱、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學內容、新的教學方法的實施以及新的教育理念的確立,都為我們的德育創新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也使德育工作運用現代技術教育手段,讓思想政治工作在網上延伸成為現實。我們要用正確的、積極的、健康的思想和文化信息佔領網絡陣地,「趨利避害」,在網上唱響主旋律,開闢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新途徑和新陣地。

堅持灌輸與滲透的統一,著眼於德育工作的多樣性。

灌輸馬克思主義,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法。即使在新的歷史時期,灌輸的方法仍然具有重要意義。在中小學校裡,灌輸是知識傳授的一種方式,也是進行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但是,在進行灌輸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學校的開放度和學生的自主性心理也在不斷增強。商品交換的原則侵蝕到社會政治生活和人們的精神領域,容易導致國家意識、集體意識和互助精神、奉獻精神的減弱,日趨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也會或多或少地對中小學生,特別是對高中階段的學生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而這些都會對我們的灌輸產生阻力。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加強灌輸,另一方面還必須要注意滲透。滲透,就是以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把德育滲透於各個學科、各個教學環節和各種活動載體之中,滲透於校內校外的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和科技活動之中,使之寓教於知、寓教於樂、寓教於美、寓教於管理,從而讓我們的德育工作更加貼近學生的學習,貼近學生的求知,貼近學生的興趣,貼近學生的心坎,發揮潛移默化和滴水穿石的功效。

堅持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的統一,著眼於德育工作的系統性。

毫無疑問,作為學校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德育工作,應當主要通過學校教育這一渠道進行。但青少年學生並非每時每刻都生活在學校裡,他們更多地要走出課堂,走到校外,走向社會。他們還要經常與家庭成員接觸,與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和事接觸,受到來自家庭和社會等諸多方面的影響。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會對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而不良的社會和家庭環境,也將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各種不良文化以及社會的醜惡現象,魚目混珠,都會不可避免地對青少年學生產生腐蝕,削弱甚至抵消學校德育工作的正面效果。我們要深刻領會江澤民同志在《關於教育問題談話》中所提出的「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的重要論斷,擺正校內教育和校外教育的辯證關係。除了抓好校內教育外,還需要緊緊咬住校外教育不放,堅持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一起抓,扎紮實實地把德育工作延伸到社區,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會。各級各類學校應主動與各有關部門配合,加強與社會各方面的合作,形成校內校外齊抓共管的有利格局,切實把校內教育延伸到校外,發揮校外教育的德育功能。

堅持外在約束與自我教育的統一,著眼於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青少年學生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思想活躍,樂於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事物。但由於思想等各方面都還沒有定型,容易出現可變性和反覆性,因而必要的外在法制紀律、制度規範的約束是不可缺的。「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但是,外在約束畢竟是外在的東西,外因再好,也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也就是說,外在約束必須通過學生的內因,才能固化在學生的頭腦中,內化成為學生自覺的行動。因而,我們在加強外在約束的同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學生在德育中的主體性作用。我們要多組織一些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如社會調查、生產實習、公益勞動、社會服務、志願者行動和班組活動、團隊活動、「手拉手」活動、「結對子」活動、讀書活動等等,即便是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也可以採用諸如討論式和研究性學習等方式,讓學生敞開思想,亮出觀點,各抒己見,讓學生在參與中自我管理、自我評價、自我教育,切實感受到不是「學校要我做」,「老師要我做」,而是「我要做」、「我應該做」。

無論是外在約束還是自我教育,都應當針對中小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思維特點、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確定不同階段的德育內容和要求。小學德育工作應主要通過生動活潑的校內校外教育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內容的社會公德教育、社會常識教育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中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具有社會公德、法制意識、文明行為習慣的遵紀守法的公民,引導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提高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覺悟,為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將來能夠成長為共產主義者奠定基礎。中學特別是高中階段,要注重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教育和國情教育。職業學校還要加強職業道德、職業理想和創業教育。總之,通過他律與自律,外在約束與自我教育的相互統一,不斷加強德育的針對性,積極探索和總結新形勢下中小學德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由此推動中小學德育工作不斷躍上新的臺階。

相關焦點

  • 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
    12月2日,教育部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召開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交流總結各地中小學德育工作經驗做法,謀劃「十四五」時期德育工作改革發展,切實推動基礎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質量。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鄭富芝出席會議並講話,上海市副市長陳群出席並致辭。
  • 中小學德育的原則和方法有哪些?
    「學得小課堂」中小學德育的原則和方法 1.方向性原則 定義: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 新時代·育新人——2018年鄭州市普通中小學德育建設會召開
    本次德育建設會議主題為新時代﹒育新人,內容安排為鄭州高新區中小學德育工作成果展示和召開現場會議兩個部分。鄭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新亭陪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二級巡視員王新立及省教育廳基教一處處長張懷君等領導一行,共同觀看了高新區中小學德育工作成果展示,並於會前同教育部、省、市領導們進行會談。
  • 安師大附中入選教育部首批「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
    近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公布首批「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名單,在全國各地遴選推薦的基礎上,教育部組織專家共評選出260個典型案例,安徽省共9所學校案例入選,我市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案例《塑造學生積極心態 奠基學生幸福人生——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陽光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探索
  • 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 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問:請介紹一下《意見》出臺的背景。
  • 德育教育綻放新活力,全面推動育人新格局
    「十三五」期間,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深入研究和探索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規律和特點,以鮮活生動的教育活動,以多樣化的教育方式使德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全市初步形成了中小學縱向銜接,分層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互為一體,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中小學德育工作機制不斷完善。
  • 2020年中小學校長關注的教育話題盤點
    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深入落實  7月,教育部印發《中小學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重點任務工作方案》,推動形成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的德育合力,紮實深入、持久生動地落實立德樹人。同時,《教育部關於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廣大少年兒童「六一」國際兒童節寄語的通知》《關於開展2020年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活動的通知》《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切實增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保障性。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誌發表《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一文,強調「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 泰興市大力加強中小學心理教師隊伍建設
    近年來,泰興市以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為宗旨,以提高中小學教師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為重點,著力加強中小學心理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配齊專業化師資隊伍。高度重視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配備及培養,確保學生能夠就近就便獲得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務。
  • 200餘名中小學德育教師,齊聚浦外高新分校...
    久處芝蘭人自香,細雨巧潤花自紅 ——走近浦外高新分校融合式德育的校本探索 11月20日下午,江北新區中小學200餘名德育工作者,齊聚浦口外國語學校高新分校,參加了在該校舉行的「中小學一體化有效德育的校本途徑」德育研訓活動。
  • 中小學德育學堂第七季第十九期視頻觀後感 接力心得體會範文
    中小學德育學堂第七季第十九期視頻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中小學德育學堂第七季第十九期講述的故事是《接力》,王路在擔任了第一書記如何幹實事,修路、解決颱風等問題,哪裡有問題哪裡就有他,他和百姓的心是連在一起的。看到他的故事,我更加明白了不管是幹部還是黨都是將人民放在第一位的,守衛著人民的一切。
  • 省委督查組來宿督查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
    省委督查組來宿督查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 2020-09-17 10:4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渭南市:實施「八德工程」打造德育品牌
    近年來,陝西省渭南市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加強和創新全市中小學德育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立渭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渭南市中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標準
  • 關於印發《鏡湖區2020-2021學年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一、培訓目標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全面落實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強化重德養德和持續專業發展,切實提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理論修養以德育德,引領全體教師全心全意做學生錘鍊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 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工作的實施方案_蕪湖市...
    加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工作,不斷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多樣性、針對性,堅持預防為主,突出重點,早發現、早幹預。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增效減負,標本兼治,切實維護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二)增效減負,提升教育教學質量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中小學要尊重教育教學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科學把握學校的教學節奏和教學強度,穩妥有序做好教育教學銜接工作。
  • 花都區中小學心理名師工作室暨校級班主任工作坊啟動 加快班主任...
    為進一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心理名師、骨幹班主任的示範引領作用,加快花都區班主任專業化發展進程,推進心理健康教師及班主任隊伍建設,提升花都區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整體水平,12月1日
  • 杭州市委召開議軍會議: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管武裝工作
    杭州市委召開議軍會議: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管武裝工作 2020-12-23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常州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和德育先進工作者...
    2020年常州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和德育先進工作者名單出爐!近日,常州市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和德育先進工作者評選結果公布!為不斷提高我市中小學德育隊伍的整體水平,促進班主任隊伍專業化、個性化發展,根據《關於開展常州市中小學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評選工作的通知》(常教德〔2020〕12號)精神,經學校推薦、轄市(區)初評、市教育局複評等程序,周偉春等320名同志被評為2020年常州市中小學優秀班主任,楊珍輝等184名同志被評為2020年常州市中小學德育先進工作者。
  • 山東省制定發布中小學家訪八條要求
    向家長宣傳教育政策、教育改革和發展趨勢,以及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特色、辦學成績,增進對學校辦學的認同感、信任度。(四)聽取家長意見。主動徵求家長對學校、班級的意見和建議,並以適當形式,及時向學校、班級反饋,以更好改進工作。
  • 童心德育引領全面發展 玉溪一小入選全國首批德育典型案例
    童心德育引領全面發展 玉溪一小入選全國首批德育典型案例 2020-12-18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教育部發通知:要求學校食堂改進菜品口味,還提到了自助餐…
    1、不斷提升餐飲從業人員技能水平,改進烹飪工藝,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 2、改進菜品口味,通過菜品創新、傳統節日食品和風味小吃進校園,建立符合師生多樣化口味的餐飲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