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世事若愚大佬,大佬辛苦
浩然史.平安本紀
時帝赴夜航,天下初定,群雄匯於文廟。
帝發於微末,十年枯守,以為殊勳。
然聖賢無名,平安功績,不著於世。
繡虎絕世,靜春壯哉。
帝繼兄志,兢兢業業,不敢有負。
每夜半憑欄,思慮萬千。更兼天下河圖,成勢於胸,躬行親踐。
得逢高會,其帝業興,千秋志,值此乃盛。
偶臨穗山,感激涕零,自敘平生。
史載:朕發於匠器,志薄力微,非敢登臨絕世。
然秉自強,兼能容人,故人多從予。
時天道傾頹,人綱不紀。
亂世未艾,命若浮萍。
聖賢繼絕世,豪傑挽天傾。
朕長思今古,求學若渴。
師兄靜春仁義奇偉,肩攬天罰,堅忍卓絕,一定長平之役。
師兄繡虎謀劃若淵,落子百年,殫精竭慮,終成挽天之局。
微斯人,吾豈寂寂無名,終老鄉裡耶?
天命不必在我。
個人興亡,王朝盛衰,勢固宜此,不可為之。
然道之不存,億萬之民,復將何附?
文聖先師,繼絕世續道統。
師兄四人,未嘗不捨生忘死,弘業正道為本。
孤雖不敏,亦當不可而為之。
此生何求?
與妻寧氏家於鄉野酒肆,有子二三,得友五六,鬻酒百千。
時遇故人。
花生一碟,小菜一盞,陽春麵,青神酒,紅顏傾酒,知己舉杯。
一醉酣然。
語畢,帝久不語。
封禪穗山。
獨坐良久。
————
這篇內容很長,擷取要點說一說。
吳霜降原型吳起,初為大儒子夏弟子,後殺妻求將,助魯國擊敗齊國,於魏創建魏武卒,一手促成了戰國早期魏的全面崛起。
於楚大力推行變法,楚王身歿後躲在楚王屍身後仍被楚貴族亂箭射死。
劍來中吳霜降心魔為自己妻子天然。
在吳霜降不會是反派聯盟朋友前提下,加之與陳平安「鐵盟」的建立,刑官對十五境的感慨之言,代表著對其的忌憚。
吳霜降給心魔天然設下重重禁制,這是吳的底牌,禁制接觸時「魔高一丈」,吳霜降可有十五境戰力。
道老大阻止餘鬥問道歲除宮,代表了其對吳霜降的態度,願見其成,必要時也許助其一臂之力。
這一前提下,是否為白玉京豎立了一勁敵的重要性要在為解決天魔提供另一途徑之後。
劍來目前的布局:陸沉、道老大、吳霜降、陳平安、左右、曹慈、裴錢、崔東山,都有打破「禁忌」與天花板的意味。
而事實上,陸沉夢醒晉十五,道老大合一晉十五,曹慈三人,左右成為最強的十四境劍修,這些「突破」是板上釘釘的事。
這裡有個問題,他們的突破是諸方內鬥(例陳一方問劍白玉京)還是面對更大危機的外戰?
藉由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揭開劍來後期的一些主線。
這就是——以反派聯盟為線,牽出神道-天魔-幽鬼的全面反撲。
這是陸沉等道家,陳平安等新生代,劍靈的認主,貫穿整個劍來的情節合理性前提。
是的,妖族入侵是開胃菜,是劍來中期結束的標誌。
天庭再度開啟-反派聯盟-十五境·武神·十四境劍修禁忌的整體突破,這一情節設定線背後是劍來正在降臨的最大危機。
陳平安的一劍為此而生。
那個最大危機是什麼呢?
天道崩塌。
萬年前的天道崩塌引來了神人之戰。
萬年後的天道崩塌是更大的危機,以陸沉等的短暫十五境為基本盤,以落魄山&長城&三教人物為主力,以陳平安的「我有一劍」為收尾。
在這基礎上去看崔瀺此局是夢是真。
答案已經很明確了。
是真。
總管如果繼續寫為夢,意味著一個更大的腦洞以及與當下所見截然相反的「未來渡口」,目前來看沒有這種伏筆。
當下合理的情節是:
崔瀺在山水顛倒前於夢中為陳平安彌合心境,傳道護道。
崔瀺身歿,劍靈登天,陳平安移至山水窟。
一夢數年,從大半個瘋子回歸常人,直至崔瀺預設的某個節點甦醒。
崔瀺為讓陳平安全面了解大戰,以十四境手段在其心境中留下畫面,其布局用意在有意誤導陳平安不辨現實,以此來讓其不再刻意拘押心性,「求真我」。
「光陰長河的未來渡口」,心神抵達此處的是崔瀺,真身抵達此處的是陳平安。
崔瀺已死,但猶能陪陳平安走完生前所見的一段未來。
那段未來中沒有崔瀺,卻有陳平安的當下所歷。
「過去」的崔瀺有一些話留待「未來」也即當下的陳平安來聽。
有一些謀算需要陳平安去繼承。
走出崔瀺所見未來的視野之外,拿到崔瀺過去「埋」下的某把「鑰匙」。
那個節點叫做——
青出於藍。[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