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上的重要訓詞精神,深入推進「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教育引導廣大公安民警深刻領悟重要訓詞的重大意義,自覺用訓詞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平安中原持續開展《榜樣的力量》專題報導,以榜樣的力量,模範的精神,引導廣大公安民輔警進一步牢記訓詞精神、踐行初心使命。
人物名片:王立志
王立志,男,1980年11月11日出生,中共黨員,二級警督警銜,現任新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秩序管理大隊副大隊長和指揮中心負責人。
二度披甲上陣,夫妻聯手抗疫
疫情防控戰開展以來,曾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卡點任務王立志,再次主動請纓,二度披甲參戰,作為支隊疫情防控交通指揮組成員身兼數職,從精準指揮,到一線執勤和卡點防守,哪裡任務重,他就出現在哪裡,被戰友們稱為抗疫一線的「多面交警」。
他在市區6個交警卡點設置位置、人員配置上做到科學精準,確保卡點科學高效運作,民警自身安全防範到位。他曾連續30多天加班連軸轉,分析研判,發布警情指令、預警研判等2400餘條,與戰友們並肩作戰,先後盤查重點車輛2000多輛,指揮調度警力勸返分流來自疫區車輛400餘輛,參與指揮護送280多次抗疫人員物資應急保通任務,其中僅防護服就多達100多萬套,幾乎佔當時全國產能的六分之一,成為支援全國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此外,他還帶領同事們接聽受理5000多個交通應急電話,贏得廣泛肯定與好評。
王立志在崗位上經常晝夜連軸轉,困了涼水擦臉,餓了吃碗泡麵,累了在椅子上「歪」一會,由於長時間眼睛盯著電腦,他的視力下降100多度,腰椎病進一步加劇,患上嚴重的咽喉疾病,經常出現嗓子嘶啞發不出聲音,在工作中多次累倒在崗位上,但他始終不喊苦累,無怨無悔,滿腔熱忱戰鬥在一線。
王立志的愛人是一名醫務人員,面對疫情夫妻二人攜手逆行,把神聖使命融入到自己堅守的每一個崗位,但他留給親人的卻是遺憾和虧欠。王立志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先後被省公安廳和市委組織部作為優秀公務員。他們醫警之家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被媒體紛紛關注和報導,被譽為抗疫戰線上的最美家庭,王立志和愛人謝麗華被省婦聯評為「全省抗疫最美夫妻」。
打造「最強大腦」,確保安全暢通
近年來,作為指揮中心負責人的王立志帶領戰友們積極響應支隊黨委的決策,由機關單位轉變為實戰主體,以疏堵保通為核心,充分發揮「最強大腦」效能,推出五大保通新舉措,構築強大的空地聯動、警網一體管控體系。
首先,科學優化交通信號配時。指揮中心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對市區160個智能信號機統一科學設置信號配時,解決擁堵點位25處,使重點路口的通行效率提高15%至20%。其次,與高德地圖深度合作,並注重發揮交通廣播「交警直播間」功能,強化路況信息科學分析誘導,減少路面擁堵概率。第三,建立空地聯動管控網。加強視頻巡邏,及時捕獲路面擁堵點位、事故車輛、違法停車等信息,調度警力快速處置,利用嚴密的管控措施,形成強大威懾力。第四,自主研發機動車通行管控平臺,對限行車輛實行高效管控,利用科技手段實現高效宏觀管控,指揮中心先後指揮接處警2.8萬餘起,查處交通違法12.5萬餘起,查扣假、套牌車輛862輛,為治堵疏堵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第五,強化交通管理應急保障,針對路面特殊通行與管控需求,及時調整開闢「綠色通道」,目前已累計為警衛對象、危重病人、高考中招考生等提供引導護送服務600餘次,在治堵疏堵中發揮了強大的科技效能。
「科技引領」戰線五大舉措的推出,不僅凝結著王立志這位這位科技尖兵的智慧與汗水,更成為文明暢通新鄉建設的有力保障。目前,新鄉市城市交通指數常年保持在1.45-1.27之間,交通擁堵、行車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被高德地圖大數據研判為全國最暢通的三線城市之一,新鄉作為全國唯一一家三線城市,受邀在深圳市召開的全國智能交通管理創新高峰論壇發言,城市治堵經驗在全國進行推廣,目前「暢通新鄉」已經成為享譽全國的閃亮品牌。
編 輯:陳少傑
審 核:閣 閣、崔玉霞
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