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晚間,豫金剛石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自2020年11月4日開市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豫金剛石」變更為「ST金剛」。
資料顯示,豫金剛石主營業務為人造金剛石及其原輔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人造金剛石合成設備的研發,主要產品有人造金剛石、金剛石大單晶、金剛石微粉等。
因其產品涉及國防軍工、電子技術和清潔能源等領域的材料,一度被指涉及第三代半導體、光伏產業等多個大熱概念。
在多個市場火熱概念的加持下,公司股價自2020年7月20日至10月20日期間,公司股價累計漲幅達290.83%,成為「妖股」。然而反觀公司的業績,卻與「瘋漲」態勢背道而馳。
此前,10月28日晚,豫金剛石披露了三季度業績。據公司業績公告,豫金剛石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8億元,同比減少44.63%,實現淨利潤-1.24億元,同比減少695.28%;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3.06億元,同比減少58.05%,淨利潤為-4.81億元,同比減少805.34%。
豫金剛石表示,前三季度營收下降主要受流動性及市場環境影響,主要產品銷售下降所致。
更值得注意得是,公司2020年三季度報告曾遭到兩名董事的質疑,原因是無法對公司是否存在非法經營性佔用資金情況發表意見,因此無法確認季報的真實準確完整。
2020年10月14日,豫金剛石作為擔保人、差額補足方涉及的訴訟案件中,8單案件已經法院生效判決公司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涉及金額合計約7.77億元,佔其2019年經審計淨資產的44.76%,但豫金剛石對相關擔保未履行審議程序。
另有2單借款、擔保案件中,案件借款資金實際流向公司控股股東河南華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郭留希,法院已劃扣公司土地補償款合計4400萬元。
對此,深交所創業板管理部先後於9月1日、9月14日向豫金剛石發出函件,要求其核實說明是否觸及其他風險警示情形,是否有可行的解決方案及預計解決期限。
然而截至10月26日,豫金剛石仍未回復相關問題。因此,深交所表示,若在11月27日前仍未回復問詢或上述情形仍未消除的,將對豫金剛石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及相關停復牌處理。
深交所監管信息顯示,2020年至今,豫金剛石共收到13份深交所監管函件,截至今日仍有6份沒有回覆。
業內人士表示,人造金剛石市場需求增長,行業對金剛石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檢測標準也提出更高要求。各類金剛石工具應用行業的競爭狀況、主要技術變化及國際貿 易 摩 擦都可能通過產業鏈傳導,影響金剛石行業供給和需求,使投資風險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