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解放軍每百人有1名特種兵 已建9個特戰旅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解放軍特戰部隊

  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5月1日發表了美國前駐華武官丹尼斯·布拉斯科的題為《解放軍特種兵:組織、使命與訓練》的文章,編譯如下:

  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種部隊被認為是獲得優先發展的「新型」部隊之一。解放軍首批特種部隊是在1991年海灣戰爭之後組建的,其前身是早先的偵察兵部隊。到上世紀90年代末,據估計七大軍區都設有一支人數約1000人的陸軍特種作戰大隊或特種偵察大隊。在其後的15年裡,這些部隊得到了擴展,還有其他陸軍特種部隊也得以組建(包括一些小規模的女兵部隊),海軍、空軍和二炮部隊也成立了各自的特種部隊。

  中國尚未建立國家級特種作戰指揮部來負責所有的特種作戰活動,據我所知也沒有專供特種部隊使用的戰略艦隊,以及專門運送、支援特種兵的飛機機群或艦船。特種兵並沒有被當作國家層面的戰略資產,大多數特種部隊是由作戰或戰術性總部指揮的。儘管少量最有戰鬥力的特種部隊可能會被指派執行有限的深入敵後的戰略級任務,但大多數解放軍特種部隊的行動很可能是作為常規大部隊的輔佐和支援,最常見的是執行類似突擊或偵察的任務。

  目前,特種兵的總人數估計在2萬至3萬人,即約為解放軍總兵力的大約1%。中國特種兵部隊由經驗豐富的軍官和士官組成,但也會分配到結束基本訓練的新兵以及剛入伍的軍校畢業生——包括來自廣州的特種作戰學院的畢業生。

  組織

  據估計解放軍陸軍擁有9個特種作戰旅(每旅估計有2000至3000人)和2個特種作戰團(每團估計不超過2000人),它們分屬9個集團軍和兩個軍區指揮。在過去3年左右的時間裡,最初的7支特種作戰大隊有6支都已擴展至旅級建制,分別歸屬於38、21、26、31、42、13集團軍司令部指揮。其中的一個例外是39集團軍的特種作戰團,據報導這支部隊仍為團級建制。新疆軍區轄有一個特種作戰旅,是最近從大隊擴展至旅級建制的。西藏軍區有一個附屬的特種作戰團。最近至少有一個步兵師(屬16集團軍)和一個步兵團(屬12集團軍)被改組為兩個新的特種作戰旅,它們仍歸屬原先所在集團軍的指揮。在某些步兵和裝甲兵的師級及旅級部隊中也組建了數目不詳、規模小一些的特種兵分隊。

  總之,解放軍18個集團軍的一半和2個最敏感的軍區都擁有成建制的特種部隊。隨著新的特種部隊的組建、改建,這一比例可能還會上升。

  海軍擁有一個駐紮在三亞、由南海艦隊指揮的特種作戰團,此外海軍的兩個海軍陸戰隊旅(同樣由南海艦隊指揮)也各有一支規模小一些的特種兵部隊。空軍空降兵第15軍下轄一個特種作戰團,包括所謂的「雷神」突擊隊。而二炮的特種部隊(很可能是大隊或團級建制)在和平時期主要作為演習時的「藍軍」使用。

  使命

  根據解放軍的軍事理論,特種作戰被認為是與信息戰、火力攻擊、計謀及心理戰等其他重要作戰活動合而為一的系統性作戰的一環。特種作戰尋求通過偷襲敵方重要區域、癱瘓敵方作戰系統、削弱敵方作戰能力以及幹擾、延遲和破壞敵方作戰行動,為主力部隊製造有利的條件。特種兵主要被委派執行特殊的偵察、偷襲、破壞、騷擾、營救人質及斬首等任務。

  儘管解放軍特種部隊的某些單位有能力執行反恐使命(尤其是營救人質),但它們很可能只會在國外執行此類任務。在中國國內,警察和武警是國內反恐行動的主力。對於國內安全任務,例如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解放軍主要提供公安部警察部隊及武警部隊所不具備的能力,如防空及防化保護等。

  訓練

  中國媒體關於特種兵訓練的報導大多集中在特種兵的體魄、突入手段、武器指標及近身格鬥技能方面。個人和小組經常在解放軍內部及國際特種兵比賽中演示技能。解放軍特種兵與包括俄羅斯、巴基斯坦、泰國、印尼和約旦在內的外國特種兵一起進行了很多訓練演習,還派人員前往以色列、土耳其、愛沙尼亞和委內瑞拉接受訓練。

  特種部隊頻頻參加與常規力量調動與攻擊相關的混成及聯合訓練演習,常常是利用直升機突入敵後執行偵察、偷襲或破壞任務。不過,特種部隊的運用仍然被認為處於探索階段。據評判,某些步兵或裝甲兵部隊的指揮員在訓練中未能對特種部隊加以適當的利用。

  結論

  多數外國分析家認為,中國的特種部隊將被用於對臺灣或在中國境外的其他應急作戰。在武器和裝備事先得到放置的情況下,小股具有高度技能和經驗豐富的精銳特種兵,可以藉助商用交通方式趕在對抗爆發前突入國外的目標地點。其他攜帶武器的精銳小組則可以秘密地乘坐軍用飛行器或艦艇突入敵後。這樣的行動在擁有海外華人群體的東南亞和東亞獲得成功的機會更大些。不過,幾乎沒有公開證據顯示,解放軍特種部隊目前的組織和訓練方式支持在敵後執行長時間的非常規戰活動。

  倘若採用專屬的遠程運輸和作戰飛機來支持其作戰行動,解放軍特種部隊將如虎添翼。當然,特種部隊還必須能獲得能滿足其每一次任務需要的詳盡、實時的定製情報。

相關焦點

  • 美媒對比中美特種部隊:中國已有5個特戰旅!蛟龍突擊隊被點名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美國為了鼓吹威脅論,時常撰寫一些不切實際的分析報告,過分誇大解放軍的實力,渲染中國威脅,美軍也常用這種手段來向國會申請更多的軍費。而近日一家美媒居然一反常態,相對客觀地論述了關於中美特種部隊的差別。
  • 第77集團軍某特戰旅營長沈子階的轉型之路——衝出第二個「亞馬遜」
    沈子階提供身擔重任,老兵不走這些年,每一個走進特戰旅旅史館的新兵,都會被沈子階的故事震撼、感動。每一個赴委內瑞拉參加「獵人集訓」的特種兵,都會在校區主牆上看到「China. Zi jie Shen」的名字。
  • 特戰玫瑰:走進女特種兵部隊
    在燕山深處,有一支神秘的連隊編制序列,她們是全軍首支成建制的女子特戰連,從連隊成立至今,先後出色完成了上合聯演、全軍特種兵比武等十餘次重大軍事活動和多樣化軍事演訓任務,先後被上級表彰為「踐行強軍目標標杆連」、「先進基層黨組織」,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巾幗文明崗」,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
  • 高切FAST頭盔加降噪耳機,模塊化裝具,解放軍特戰旅的新裝備
    中方參訓的120名官兵主要來自第74集團軍特戰旅,全部是抽組出來的精兵強將。這次引起大家的關注,主要是在訓練中參訓部隊的在訓練中展現的裝備,讓人眼前一亮。白色的高切FAST頭盔,拾音降噪耳機,第三方定製的戰術背心(應該是模塊化攜行具,而且是護攜一體)。
  • 印度「特種邊境部隊」頻現,西藏軍區特戰旅首次成建制空降高原!
    政知道注意到,央廣網幾天前披露,近日西藏軍區某特戰旅與某陸航旅聯合在海拔4000米多的陌生地域組織高原首次成建制傘降訓練,在探索拓展兵種融合訓練方法路子的同時,著力提升高原官兵立體突擊能力,錘鍊駐藏部隊全域作戰能力。據悉,這個特戰旅已經有300多官兵在西藏高原順利完成首跳。
  • 特戰旅軍體比武,這支連隊奪魁!
    文圖丨何芳明、匡夢凡、周 林 師古山下,獵豹呼嘯 「破紀錄,奪第一」 火熱的軍體運動會 拿下9個科目前三名 建制連武裝五公裡比武第三名 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 這支連隊如何做到?
  • 推薦5部關於特種兵的電視劇,《特戰榮耀》未播先火,哪一部是你最...
    1.《我是特種兵》 原名《子彈上膛》。本劇是根據知名作家兼導演劉猛的小說《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改編而成,劉猛親自擔任本劇的編劇和導演。由谷智鑫、徐佳、劉曉潔、湯晶媚 、傅程鵬、侯勇、任天野、楊爍、何達 、任柯諾、郎峰等人主演。《我是特種兵》,原名《子彈上膛》是央視迎春大戲。
  • 解放軍高寒地區特種部隊「血狼」換新顏
    2017年,「血狼」特戰旅以部隊中唯一的老紅軍連隊為班底,從全旅乃至全78集團軍選拔「尖子」,組建了「百人突擊隊」,這支精銳中的精銳目前是陸軍唯一一支擔負高寒地區特種作戰任務的特種分隊。外軍組建一支特種突擊力量時,常常在全軍甚至全國遴選人才,而解放軍的遴選範圍往往先從集團軍開始。這種先培養「尖子」,後帶動全軍的模式,在解放軍特種部隊中並不罕見。
  • 女特種兵棄筆從戎三年 熟練掌握10多項特戰技能
    其中一位女軍人最引人關注,她略帶安徽口音,字字鏗鏘講述著自己從軍的點點滴滴,打動了不少大學生,很多人圍著她好奇地問著很多關於特種兵的問題。  這名女軍人就是現任第31集團軍某女子特戰分隊班長佘小雪。她用不一般的堅毅,在軍營裡綻放出一段別樣的青春。
  • 中美特種部隊有什麼差別?美媒:實戰經驗有差距,作戰任務有區別
    美國媒體發文將中國和美國的特種部隊做了一個全方面的對比,文章表示中國已有5個特戰旅,東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戰區各一支。中國在特種部隊領域雖起步晚,但發展尤為迅速。電影《紅海行動》就是以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在海外開展的撤僑行動為藍本創作的影片。
  • 印媒:解放軍奪回並控制5104高地!
    (視頻無法上傳,暫以圖片替代) 視頻約有20來秒,視頻中可見約有百名可能是解放軍的軍人在一個山坡,手持盾牌、棍棒不斷由下向上進攻。 印度軍人 資料圖 據悉,印度陸軍總部已徵求各陸軍指揮官的建議,其一直認為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在中印邊境地區的戰備部署。
  • 五立軍功的特種兵,到底有多牛?
    他,帶隊出徵「偵察尖兵」國際軍事比賽,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他是誰,為什麼這麼牛?人物簡介:王紀偉,現任陸軍第77集團軍某特戰旅副營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優秀的「特戰精兵」。 2月,春回大地。陸軍第77集團軍某特戰旅訓練場上,副營長王紀偉正帶領著小隊長集訓隊在進行20公裡長途奔襲。他不時給隊員們加油鼓勁:「堅持住,越是在最累的時候越要學會去堅持,這樣訓練才能得到突破。」正如往年一樣,帶集訓隊員已成為了他一年中的工作常態。2020年剛啟程,他奉命出任旅小隊長集訓隊隊長。
  • 走進陸軍第三十八集團軍某旅女子特戰連
    當上特種兵前,鄭莉萍是北京軍區某部醫院衛生員,整天穿著白大褂拿藥打針。她一門心思想到作戰部隊去,覺得那裡有自己追逐的夢。   機會來了。聽說選拔女子特戰隊員,鄭莉萍第一時間報了名。2013年3月30日,我陸軍首支女子特戰連正式組建。   特種兵,被譽為「將軍手中的利劍」,不僅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還要做到上天能駕機、下海能潛水。
  • 看過《紅海行動》,你知道中國特種兵到底有多厲害?
    講述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的《紅海行動》引爆影院春節檔,口碑和票房持續走高,看完《紅海行動》,你知道中國都有哪些特種兵,他們到底有多厲害嗎?蛟龍突擊隊蛟龍突擊隊是中國一支特種部隊。他們身著一襲黑色特戰服,留著極短的板寸,個個目光犀利,在一群海軍戰士中格外搶眼。
  • 他曾是廢墟中救人的少年,如今已是一名特戰旅戰士!
    >為夢想奮鬥前進年少的遭遇讓一顆綠色的種子埋入內心從救人的優秀少年到徵服雪山的特戰旅戰士從廢墟中走來的他書寫了怎樣的人生故事他叫熊弼呈,現在是西藏軍區某特戰旅的一名戰士,而他對於軍裝的這份執著,正是源自12年前汶川地震中與救災子弟兵的那次「相遇」。災難發生時,他已經轉移到安全地域,但看到老師們又衝進受損嚴重的老教學樓裡,熊弼呈也衝了進去,跟老師一起用手刨,從廢墟中救出了一名10歲的小女孩。老師還要繼續救人,便把女孩託付給了他。
  • 學習某特戰旅「魔鬼周」訓練到底學什麼?
    陸軍首長作出指示,要求陸軍部隊學習「中國陸軍」 和 「西陸強軍號」微信公眾號刊發的反映「雪楓」特戰旅開展「魔鬼周」訓練的稿件,並積極撰寫體會文章。從中能夠看出陸軍首長對特種部隊建設十分重視,那麼向特種部隊的「魔鬼周」訓練學習,究竟學什麼呢?學扛圓木?學玩泥巴?學鑽涵洞?學舉輪胎?還是學訓練時潑髒水?
  • 阿依鄧·吐爾遜別克:好個特戰兵巴郎
    >他熟練掌握5門語言,崗位練兵比武勇奪9個單項第一;他先後榮立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身上留下了23處傷疤……他就是新疆軍區某特戰旅哈薩克族隊長阿依鄧·吐爾遜別克,他的名字,在哈薩克語中寓意「光明、明亮」。
  • 「獵人學校」,中國特種兵的「地獄之旅」
    在委內瑞拉陸軍特種作戰學校,這個名為「穿越敵火力封鎖」的課目和眾多殘酷的訓練一起,構成了第76集團軍某特戰旅作訓參謀趙國華的「地獄之旅」。因為淘汰率高達50%至80%的魔鬼訓練,這裡又被稱為「獵人學校」。199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派出特種兵赴「獵人學校」留學。20年後,趙國華成為新一批從學校畢業的中國特種兵。
  • 中國特種兵形象變遷:單兵裝備越來越好,數位化成重點
    僅以近些年國內的影視劇來說,電視劇方面的特戰作品可謂數不勝數,雖然精品不多,但觀眾卻不少。而在電影方面卻進步不小,無論是《戰狼》系列還是《紅海行動》,作品的成熟度是越來越高了。如果再往前追溯的話,講述中國特種兵的經典影視作品還有電影《衝出亞馬遜》、電視劇《士兵突擊》《我是特種兵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