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他只是少將,卻能享受中將、上將標準的待遇,這是為何?

2020-12-06 金史鑑

1955年我國實行了軍銜制度,授銜儀式上對於在新中國建立過程中,作出過突出貢獻的人進行了授銜,按照軍銜級別的不同,不同軍銜的開國將領得到的待遇也是不同的,但是有一位開國少將,卻能夠享受中將、上將的標準。那麼,這位開國少將是誰?又為什麼能夠享受比自己級別高出不少的待遇呢?

這位開國少將就是鍾偉將軍,我們都知道張雲逸大將是享受元帥待遇的,這是因為他很早就參加了革命,他的資歷在元帥中也是很少見的,所以張雲逸大將才能夠享受元帥的待遇。那麼,鍾偉將軍又是因為什麼可以享受比自己軍銜級別高的待遇的呢?

在授銜儀式前夕,鍾偉在得知了自己被評定的軍銜僅是少將的時候,十分的不滿,因為和他同資歷的人基本上都是中將,而且很多人的戰功都不及他,但是軍銜仍然是比他高的,所以在當時鬧得十分得厲害,連偉人都知道了偉人也因此說道「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授銜時。」

其實鍾偉的資歷也是的確夠中將軍銜甚至是上將軍銜的標準了,他在彭老總的影響下參加了平江起義,他雖然在父親的影響之下能夠識字寫字,但是在參加紅軍之後,是一直奮戰在一線的,作戰風格十分的勇猛,靠著不斷積累的戰功,鍾偉也是不斷的晉升,長徵結束後鍾偉已經是師政治部主任了。

抗日戰爭中,鍾偉被派往了新四軍,在南方與日軍展開了鬥爭。解放戰爭中,鍾偉擔任了東北野戰軍的第十二縱隊司令員,在三下江南戰役中及時抓住了戰機,敢違抗林老總的命令,並且反過來指揮林老總配合他的部隊作戰,在靠山屯給予了東北國民黨軍隊一記重擊,也因此鍾偉名聲大噪。

其實在1955年的授銜評定中,鍾偉的軍銜的確過低了,按照鍾偉的資歷和戰功,是完全可以被授予中將軍銜的,這一點偉人也是知道的,但是鍾偉在戰爭時期多次違反了上級的命令,雖然打了不少勝仗但是功過相抵,所以才僅被授予了少將軍銜,不過鍾偉的待遇是按照上將標準來的,而且之後偉人還親自點名讓鍾偉擔任了北京軍區的參謀長。

相關焦點

  • 開國少將中,他的資歷並非最高,待遇卻按照中將標準!
    1955年新中國進行第1次授銜,按照資歷戰功,我軍給各個級別的將軍,授予了從少將到元帥各個級別的軍銜,總人數高達千餘人。準尉以上軍銜更是有幾十萬人。軍銜代表的不止是榮譽,還有與之相對應的待遇。按理說,被授予什麼樣的軍銜,應該享受的是與這個軍銜相對應的待遇,可是其中有一個人,他是少將軍銜,享受的待遇卻是中將的標準。這個人就是鍾偉將軍,為什麼他的待遇會如此特殊呢?鍾偉,1911年出生,湖南平江人,1928年,這裡爆發了著名的平江起義,鍾偉也參與了起義,這是他革命生涯的開始。
  • 他是開國少將,但享受中將待遇,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他是誰?
    大家都知道1955年授銜的時候,正兵團一般可以授予上將或以上軍銜,副兵團一般授上將。準兵團、軍級幹部一般授予少將或中將軍銜。而賀晉年是唯一的副兵團少將,賀晉年險些連少將都沒當上,紅軍時期賀晉年已經是紅27軍軍長,是軍級幹部,抗戰時期,賀晉年是三邊軍分區司令, 解放戰爭時,賀晉年都是縱隊司令併兼任第十五兵團的副司令。
  • 該軍的軍長是中將,但僅授了少將的政委,為何能享中將待遇?
    1949年4月,太原戰役結吏後,第62軍隨兵團調歸第一野戰軍指揮。 接下來龍叔就和大家說說該軍的軍長和政委: 62軍的軍長叫劉忠,他從部隊還是叫第15縱隊時就是司令員,改稱第62軍後,仍任軍長。
  • 他是少將中行政級別最高之人,授少將軍銜,卻拿著中將待遇!
    改革後軍隊的工資就按照國家機關幹部行政級別發放,這其中有一個人很特殊,是少將軍銜,卻拿中將的薪水。軍人的行政級別認定也有標準,一般看的是之前所評定的軍銜和當時所擔任的職務,然後結合品德思想等來進行評定的。
  • 楊姓1955年開國將軍大全:四位上將、三位中將、少將兩位數!
    1955 年楊至成(中)四、楊成武上將楊成武,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人,17歲當上團政委。1948年後任華北野戰軍第三兵團司令員,抗美援朝,任志願軍第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作戰勇猛,戰功赫赫,上級曾誇他為"趙子龍"。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享受中將待遇的開國少將:伏擊日軍觀光團,周總理親自安排手術
    而有這麼一位開國少將,他一生遵守黨的紀律,一切聽從黨的指揮,一生服從黨的安排;一貫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共產主義事業,是共產黨的高級軍事家,是解放軍的高級指揮員,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更是神奇的以少將的身份享受了中將的待遇。他,就是魯瑞林。
  • 鍾姓威武,有17位開國將軍,一位上將、兩位中將,十四位少將!
    從人口上講,鍾姓人口少於袁姓,不過在開國將軍數量和軍銜上相比袁姓略勝一籌,鍾姓威武,有17位開國將軍,一位上將、兩位中將,十四位少將!那麼鍾姓開國將軍都有誰,有沒有你老鄉呢?57位開國上將中,唯一的鐘姓就是鍾期光上將,他1908年出生,紅軍主力長徵後,鍾期光奉命在南方堅守三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鍾期光任新四軍第1支隊第1團政治處主任。
  • 開國將帥中,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各是誰
    大將許光達 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大將之一。 上將肖華 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長徵、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那最年輕的上將就是肖華了,1955年授銜時才39歲。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只不過在我國近代歷史上,因為戰爭,很多無辜的人也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時期很多英雄戰了起來,他們願意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才得以建立起了新中國。建國後,國家也沒有忘記這些英雄所做的貢獻,1955年舉行了授銜儀式,對那些有突出貢獻的英雄們進行了授銜,共有一千多位將領被授予了軍銜。那麼在這些開國將軍中,最早逝世的將帥都有誰呢?
  • 此人手下出了3位上將,連警衛員都成了少將,他卻當了一輩子中將
    此人手下出了3位上將,連警衛員都成了少將,他卻當了一輩子中將 此人手下出了3位上將,連警衛員都成了少將,他卻當了一輩子中將 1955年9月27日,國家在北京舉行了全軍首次授銜儀式,為千餘位解放軍現役將領授予了少將及以上軍銜。
  • 1955年授軍銜,海軍旅順基地副司令員是中將,為何司令員是少將?
    1955年5月,我軍正式自主接管了旅順軍港,並組建了旅順基地,隸屬於海軍建制。到了1955年9月,海軍旅順基地的司令員和副司令員,都參加了授軍銜。不過,當時副司令員被授予了中將軍銜,而司令員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當時擔任海軍旅順基地司令員和副司令員的分別都是誰呢?
  • 開國將領中,擔任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第一人的將領是誰
    1955年為了表彰為新中國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在北京懷仁堂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參加此次儀式的有上千人,而更有千餘名將軍受到了榮譽勳章,此次儀式中主要是授予了10大元帥,10大大將,57名上將,177名中將,以及798名少將榮譽勳章。
  • 開國四大首將,第一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他們都是誰?
    1955年,曾經那些為國奮戰的將軍們獲得了國家頒發的各級頭銜,並且國家準備了授予頭銜的儀式。在這一年,總共有1614位將軍獲得了相應的軍銜。這不僅僅是一份銜級,這更是一份認同,一份本就該屬於他們的榮耀。這樣的榮耀共分為五個檔次,從高到低分別是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開國以來,十大元帥被很多人所熟知,所以今天咱們來講講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
  • 1955年,中國推行了軍銜制,毛主席為何堅決不要大元帥?
    1955年,解放軍部隊開始施行軍銜制,出現了十大元帥十大將的說法。此外,還有57位上將,以及其他各個等級的軍官。或許大家不知道,在推行軍銜制之前,很多人都建議授予毛主席大元帥軍銜,並且設計好了大元帥服。
  • 哥哥是上將軍銜,他是中將軍銜,建國後享副兵團待遇
    哥哥是陸軍上將,他是陸軍少將,建國後享副兵團待遇 說起永嘉鎮,重慶人知道的很少,即使在「銅梁」,人們的印象也僅僅是「很遠」就戛然而止了。事實上,這裡可是一個臥虎藏龍之地,最出名的當屬走出一門兩將的郭氏家族。
  • 1955年首次授銜,有四位將軍不滿,他們是誰?最終為何接受?
    這是在授銜的時候,主席的感慨。1955年的授銜,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首次授銜。這次授銜典禮上,有上千位解放軍的將領被授予開國將軍軍銜,這是讓人高興的事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將軍都滿意的,有四位將軍就表示了自己的不滿。他們或是讓上級幫助自己說情,又或是吵鬧,但最終,他們還是接受了自己的軍銜,這是為何?
  • 開國元帥、大將、中將、少將中,入黨最早的分別是誰
    1955年,人民軍隊將帥授銜儀式勝利舉行。從此,我軍開始正式實行軍銜制,這對促進人民軍隊的現代化進程,無疑是有著極大的進步意義的。我們都知道,軍銜是綜合了開國元勳們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貢獻和資歷,最終綜合評定的。參加革命時間的早晚,實際上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
  • 在開國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的時候,國家為了表彰那些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的將領們,授予一千多名將領將帥軍銜。這些將帥避免不了的也是遵循自然規律,生老病死。那麼在這些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呢?
  • 八路軍中唯一的獨立團,竟然出了1個上將,1個中將和1個少將!
    據信許多人都看過一部叫亮劍的電視劇,很多人對李雲龍帶兵的方式印象特別深刻,他所領導的獨立團在對日戰鬥中屢戰屢勝,戰績頗豐,李雲龍在抗戰期間一直擔任獨立團團長,建國後,李雲龍因戰功而榮膺當年的榮譽。獲得少將軍銜,這段情節很多人應該知道,但大家知道嗎,在真正的八路軍建制中,確實存在著一個獨立團,那就是八路軍115師。獨立團是幹什麼的?實際上,獨立團是指一個跨越師(旅)級指揮而直接隸屬於上一級軍事部門指揮的機構,這個團有師部或軍部直屬的意思,相對人數較多,雖然行政級別是團,但指揮機關地位較高,相對比較獨立。
  • 第一位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那麼,在首批授銜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中,第一個去世的分別是誰呢?開國十大元帥中,第一位去世的是羅榮桓元帥。羅榮桓是一位高級知識分子,卻在動蕩的年代投筆從戎,參加了革命。在412反革命政變後的白色恐怖中,羅榮桓入了黨,在組織的安排下,前往通城發展農民群眾,開展農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