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少將中行政級別最高之人,授少將軍銜,卻拿著中將待遇!

2020-12-11 靜止歷史

一九六五年,在新中國實行了十年的軍銜制被取消了,當時大部分人認為軍銜制助長了幹部的等級思想,不利於軍民團結,而此前一年,在軍隊中已經進行了薪資制度的改革。未改革前一些軍隊幹部的薪水比地方幹部還高80%,而且還有軍齡補助等其他補貼,這樣又不利於軍隊和地方的團結。

改革後軍隊的工資就按照國家機關幹部行政級別發放,這其中有一個人很特殊,是少將軍銜,卻拿中將的薪水。

軍人的行政級別認定也有標準,一般看的是之前所評定的軍銜和當時所擔任的職務,然後結合品德思想等來進行評定的。與軍隊級別對應的行政級別,當時上將一般定為行政五級,中將少數定為5級,大多定為六級、七級,少將多數定為七級、八級。

不過,少將之中有一個人,他是副兵團級,卻被定為行政六級,是少將中行政級別最高的一位,比有些中將的級別還要高,這個人就是賀晉年。

賀晉年,陝西人,1928年入黨,兩年後加入了紅軍隊伍。賀晉年出自於陝北紅軍,土地革命時期最高擔任過紅二十七軍軍長。抗戰時期,賀晉年先被編入八路軍,擔任留守兵團第一團的團長,後來被調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擔任警備司令部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賀晉年的最高軍職是四野第十五兵團第二副司令員。

從賀晉年的資歷和戰功來看,他的軍銜起碼應該是中將,當時的標準是正兵團級多數都被評了上將,副兵團級和準兵團級多數可評為中將,賀晉年在建國前當過兵團副司令,建國後又出任了東北軍區副司令員。

按照規定,起碼應該是中將,而且他在紅軍中的地位也不低,是陝北紅軍的創建者之一,在紅軍時期就當過軍長,不說上將,中將總是跑不了的。可是,賀晉年在1955年只被授予了少將,而一些與他差不多的,甚至職務和資歷都不如他的,卻成了上將,中將,這當然是有一些歷史原因的。

軍銜的評定,雖然經過反覆研究衡量,卻還是難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賀晉年不說戰功顯赫,也是勞苦功勞,他對自己的軍銜是有所不滿的。

據說此後,他基本上就沒穿過那套少將軍服,一九六五年軍隊開始套改地方幹部評級的時候,有的人也意識到當時給賀晉年所授的軍銜確實和他的功勞不匹配,有些低了。

梁興初

因此就特批將他的行政等級定為了六級,和副兵團級的梁興初等人享受了同樣的待遇,賀晉年也算是得到了應有的補償。2003年,賀晉年去世,享年93歲。

相關焦點

  • 開國少將中,他的資歷並非最高,待遇卻按照中將標準!
    1955年新中國進行第1次授銜,按照資歷戰功,我軍給各個級別的將軍,授予了從少將到元帥各個級別的軍銜,總人數高達千餘人。準尉以上軍銜更是有幾十萬人。軍銜代表的不止是榮譽,還有與之相對應的待遇。按理說,被授予什麼樣的軍銜,應該享受的是與這個軍銜相對應的待遇,可是其中有一個人,他是少將軍銜,享受的待遇卻是中將的標準。這個人就是鍾偉將軍,為什麼他的待遇會如此特殊呢?鍾偉,1911年出生,湖南平江人,1928年,這裡爆發了著名的平江起義,鍾偉也參與了起義,這是他革命生涯的開始。
  • 該軍的軍長是中將,但僅授了少將的政委,為何能享中將待遇?
    1955年,劉忠被授予中將軍銜。 軍長劉忠是中將軍銜,那麼政委授的是啥軍銜呢? 第62軍的首任政委是袁子欽,只擔任了1個月時間,1949年4月第62軍劃歸第一野戰軍時,袁政委便調60軍任政委,新政委是60軍的副軍長魯瑞林。
  • 他是開國少將,但享受中將待遇,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他是誰?
    他20歲參軍,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是唯一的「上將級」少將。他是陝北紅軍的創建人之一,和堂弟一起被授予少將軍銜。他是誰呢?大家都知道1955年授銜的時候,正兵團一般可以授予上將或以上軍銜,副兵團一般授上將。準兵團、軍級幹部一般授予少將或中將軍銜。而賀晉年是唯一的副兵團少將,賀晉年險些連少將都沒當上,紅軍時期賀晉年已經是紅27軍軍長,是軍級幹部,抗戰時期,賀晉年是三邊軍分區司令, 解放戰爭時,賀晉年都是縱隊司令併兼任第十五兵團的副司令。
  • 他是安徽人,破格授中將軍銜,成「梁姓」軍銜最高的開國將軍!
    其實梁姓也是大姓,人口有1000多萬,所以梁姓的開國將軍還是比較多的,有11位,梁姓開國將軍軍銜最高的就是中將。其中就有一位安徽人。他便是梁從學,梁從學在1955年的時候,擔任的是皖北軍區司令員,按照當時的軍銜評定,最多只能授予少將軍銜。不過,因為他的資歷高,破格授予他中將軍銜。那麼梁從學資歷高在哪兒?估計很多人不知道。
  • 1955年他只是少將,卻能享受中將、上將標準的待遇,這是為何?
    1955年我國實行了軍銜制度,授銜儀式上對於在新中國建立過程中,作出過突出貢獻的人進行了授銜,按照軍銜級別的不同,不同軍銜的開國將領得到的待遇也是不同的,但是有一位開國少將,卻能夠享受中將、上將的標準。那麼,這位開國少將是誰?又為什麼能夠享受比自己級別高出不少的待遇呢?
  • 科普解析:什麼級別才能被授予中將軍銜?中將是什麼級別的幹部?
    眾所周知我軍的軍銜中最高為上將級別,而將軍中又分為上將、中將、和少將,上將是很稀少的,只有軍委和大軍區級的才可以,少將就比較多一點,而中將似乎是我們聽的比較少的一種軍銜,今天就聊一聊中將軍銜一般在我軍中都是擔任什麼職務。
  • 盤點一下演藝圈中誰的軍銜最高?是潘長江?是韓紅?還是李幼斌?
    軍隊文工團的演員有文職幹部或專業技術人員,大多數情況是他們在軍隊編制內但不授軍銜,可以享受與同等軍銜的軍官待遇。演藝圈中有太多的明星有軍銜,不過有現役的和退役的,那麼誰的軍銜最高呢?我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士兵-少校:孫儷、劉濤、閆妮、楊洋、濮存昕、孫悅、殷桃、金星、劉曉慶、董潔等等。
  • 副大戰區職少將、正軍職少將,究竟有何區別?誰的權力大?
    副大戰區職少將、正軍職少將,究竟有何區別?誰的權力大?少將是我軍軍銜體系將級軍官中級別最低的,可對大多數人來說依舊是相當困難的。這是為什麼呢?少將的授予方式主要是選升,綜合考慮的因素很多,不再以資歷、年齡為參考,主要考量的是對軍隊的貢獻。
  • 泰安市開國少將37歲任副軍長,67歲授上將軍銜,他是誰?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譽,「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城區位於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泰安的歷史名人非常多,比如鮑叔牙、羊祜,羅貫中,孫傳芳等。山東泰安有一位開國少將,37歲任副軍長,67歲授上將軍銜,他是誰?
  • 1955年授軍銜,海軍旅順基地副司令員是中將,為何司令員是少將?
    到了1955年9月,海軍旅順基地的司令員和副司令員,都參加了授軍銜。不過,當時副司令員被授予了中將軍銜,而司令員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當時擔任海軍旅順基地司令員和副司令員的分別都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1955年5月,在海軍旅順基地組建之後,擔任副司令員的是劉昌毅。
  • 趙京民:正師級職務,授少將軍銜,中國首位聯合國維和部隊司令員
    趙京民:正師級職務,領少將軍銜,中國首位聯合國維和部隊司令員趙京民生於1954年12月,山西長治人。山西曆來有「三晉大地」的美譽,自古就有文武兼備的基因。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武聖」關羽就是山西運城人,不僅耍得一手青龍偃月刀,而且也能熟讀《春秋》,成為了中國武將的最高精神追求。及至近現代,山西更是湧現出了47位開國將帥。在抗日戰爭中, 山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與犧牲,在《亮劍》中得到了生動地體現。李雲龍所在的晉冀魯豫根據地,就是我軍重要的根據地之一。因而,山西是一塊不乏紅色基因的熱土。
  • 副大軍區級的少將和正師級的少將有區別嗎?看完我明白了
    這其中讓人捉摸不透的就是解放軍軍銜裡被稱為輔助軍銜的特殊稱謂,這也是我國解放軍軍銜制度中的一大特色。現在我們就以舉例說明這一特色的不同之處。通過之前的了解我們知道解放軍的軍銜是依照「一職兩銜、一銜三職」的原則設立。按照我國解放軍的軍銜制度來看,正師職的軍官一般是大校軍銜,副大軍區級的軍官則是少將或中將軍銜,從而判斷出大校是正師職軍官的主要軍銜,少將為他們的輔助軍銜。所以即使副大軍區級高於正師級,兩者的軍官也有可能被授予相同的軍銜。
  • 軍隊裡「少將」相當於地方什麼級別幹部,什麼待遇?看完就知道了
    我們在很多的抗戰影視作品會看到非常多的抗戰英雄,小編小的時候看過一部叫做《亮劍》的電視作品,劇中的主角李雲龍也是帶給大家非常深的印象,他性格上也是一個非常古怪的人,在戰場上也常常不按常理出牌,對於他的敵人和他的上司都是非常頭疼的,但是不得否認他在戰場上也是非常厲害的,帶著戰士們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在戰後也將他授予了「少將」軍銜。
  • 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
    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袁姓,人口在全國姓氏中排名第33位,人口約有730萬,雖然袁姓人口不多,不過袁姓誕生了鼎鼎大名的袁世凱,袁崇煥、袁紹等,三個人中,就只有袁世凱問鼎帝王寶座,也是袁姓唯一的帝王。袁世凱是一個很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但是回過頭看看,我們每個人都不會那麼完美,袁世凱、袁崇煥、袁紹亦是如此。
  • 享受中將待遇的開國少將:伏擊日軍觀光團,周總理親自安排手術
    而有這麼一位開國少將,他一生遵守黨的紀律,一切聽從黨的指揮,一生服從黨的安排;一貫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共產主義事業,是共產黨的高級軍事家,是解放軍的高級指揮員,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更是神奇的以少將的身份享受了中將的待遇。他,就是魯瑞林。
  • 鍾姓威武,有17位開國將軍,一位上將、兩位中將,十四位少將!
    從人口上講,鍾姓人口少於袁姓,不過在開國將軍數量和軍銜上相比袁姓略勝一籌,鍾姓威武,有17位開國將軍,一位上將、兩位中將,十四位少將!那麼鍾姓開國將軍都有誰,有沒有你老鄉呢?57位開國上將中,唯一的鐘姓就是鍾期光上將,他1908年出生,紅軍主力長徵後,鍾期光奉命在南方堅守三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鍾期光任新四軍第1支隊第1團政治處主任。
  • 開國少將龍飛虎:1948年第一次上戰場,55年因何被授少將軍銜?
    1955年大授銜時,軍銜的評定中戰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有這麼一位將軍,他是在1948年第一次上戰場的,不管是之前的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的前期及韓戰,他都是沒有參加的;但依然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這是為何呢?
  • 金一南:陸軍少將軍銜,享受正軍級待遇,現狀如何?
    金一南:陸軍少將軍銜,享受正軍級待遇,現狀如何?金一南是著名的軍事專家,研究方向為國際衝突與危機處理。金一南的觀點很獨到,總是能夠給人以啟迪。金一南是原國防大學教授,曾任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此外,金一南來頭不小,他領陸軍少將軍銜,享受正軍級待遇。那麼,金一南的現狀如何?金一南的生於1952年2月,江西永豐人。他的父親是開國少將金如柏,從小就接受了愛國主義薰陶。在此需要指出的是,金老將軍在紅軍時期已經是紅二軍團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後來參加了長徵。
  • 他是我國唯一外籍開國將軍,有雙重國籍,在兩國同時獲少將軍銜!
    1955年-1964年,我國第一次授銜的軍官,有1614人被授予將官軍銜,統稱為開國將帥中,其中有兩個人顯得特別突出。第一個是李貞,她是當時唯一的女將軍;另一個是洪水,他是唯一的外籍將軍。洪水是我國唯一外籍開國將軍,有雙重國籍,在中越兩國同時獲少將軍銜,得到兩國人民的尊敬!
  • 正師級大校,晉升副軍級少將,需要滿足什麼條件?待遇有何不同?
    正師職大校,晉升副軍職少將,需要滿足什麼條件?待遇有何不同?正師職大校與副軍職少將,是我們經常能夠聽到的兩個詞彙。一旦從正師職大校晉升為副軍職少將,距離「將軍夢僅僅是一步之遙。原則上來講,正師職大校擔任了副軍職職務,晉升少將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