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五年,在新中國實行了十年的軍銜制被取消了,當時大部分人認為軍銜制助長了幹部的等級思想,不利於軍民團結,而此前一年,在軍隊中已經進行了薪資制度的改革。未改革前一些軍隊幹部的薪水比地方幹部還高80%,而且還有軍齡補助等其他補貼,這樣又不利於軍隊和地方的團結。
改革後軍隊的工資就按照國家機關幹部行政級別發放,這其中有一個人很特殊,是少將軍銜,卻拿中將的薪水。
軍人的行政級別認定也有標準,一般看的是之前所評定的軍銜和當時所擔任的職務,然後結合品德思想等來進行評定的。與軍隊級別對應的行政級別,當時上將一般定為行政五級,中將少數定為5級,大多定為六級、七級,少將多數定為七級、八級。
不過,少將之中有一個人,他是副兵團級,卻被定為行政六級,是少將中行政級別最高的一位,比有些中將的級別還要高,這個人就是賀晉年。
賀晉年,陝西人,1928年入黨,兩年後加入了紅軍隊伍。賀晉年出自於陝北紅軍,土地革命時期最高擔任過紅二十七軍軍長。抗戰時期,賀晉年先被編入八路軍,擔任留守兵團第一團的團長,後來被調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擔任警備司令部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賀晉年的最高軍職是四野第十五兵團第二副司令員。
從賀晉年的資歷和戰功來看,他的軍銜起碼應該是中將,當時的標準是正兵團級多數都被評了上將,副兵團級和準兵團級多數可評為中將,賀晉年在建國前當過兵團副司令,建國後又出任了東北軍區副司令員。
按照規定,起碼應該是中將,而且他在紅軍中的地位也不低,是陝北紅軍的創建者之一,在紅軍時期就當過軍長,不說上將,中將總是跑不了的。可是,賀晉年在1955年只被授予了少將,而一些與他差不多的,甚至職務和資歷都不如他的,卻成了上將,中將,這當然是有一些歷史原因的。
軍銜的評定,雖然經過反覆研究衡量,卻還是難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賀晉年不說戰功顯赫,也是勞苦功勞,他對自己的軍銜是有所不滿的。
據說此後,他基本上就沒穿過那套少將軍服,一九六五年軍隊開始套改地方幹部評級的時候,有的人也意識到當時給賀晉年所授的軍銜確實和他的功勞不匹配,有些低了。

因此就特批將他的行政等級定為了六級,和副兵團級的梁興初等人享受了同樣的待遇,賀晉年也算是得到了應有的補償。2003年,賀晉年去世,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