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
如果不是一條為武漢捐款的消息,人們恐怕很難再想起退居幕後將近8年的趙本山:2020年1月28日,趙本山向武漢捐款1000萬元。
這個曾經中國的小品之王,在經歷坎坷挫折之後,對人生況味有了新的理解。
隨後2月10日,趙本山主演的新劇《劉老根3》開始在網上悄悄播出。
劇中,已至暮年的趙本山退休在農村小院,整日與老友吹拉彈唱,安享晚年。
讓人驚喜的是,與趙本山分別近11年之久的範偉,重新出演了藥匣子一角,喚起了一代人的回憶。
這些天,開始有網友注意到,早在大年初四,趙本山就以遼寧民間藝術團的名義悄悄為武漢捐款1000多萬。跟當年風華正茂時不一樣,如今低調的趙本山,已經很少說話。
每個人的人生裡,都有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故事。關於趙本山,永遠無法繞開的,是他和範偉的故事。
趙本山和範偉曾經是中國螢屏上最受觀眾喜愛的搭檔之一,長達十幾年的合作中,他們為觀眾送去無數笑聲陪伴。
2009年合作完電視劇《關東大先生》之後,範偉卻徹底消失在趙本山的所有劇中。
分別後的11年裡,範偉從小品演員成長為一代影帝,趙本山帶也出一個又一個紅遍大江南北的徒弟。
但圍繞在他們身上的傳聞,始終沒有消散:趙本山膨脹了、範偉不懂感恩、趙本山範偉兄弟情破裂……
2020年,趙本山新劇《劉老根3》開播,範偉的回歸似乎打破傳聞……
1982年,東北鐵嶺市群眾藝術館館長李忠堂下鄉採風,想找個宣傳計劃生育的劇本。身邊的同事告訴他,有一個《摔三弦》的故事幽默搞笑,又符合宣傳點,很不錯。
於是25歲的趙本山,被叫來現場。他染了白髮,穿上灰色衣服,彈起三弦開始表演。
演出結束,館長笑得前仰後合,當場拍板決定大力推廣,趙本山激動地認館長李忠堂作了義父。
趙本山飾演盲人信手拈來。5歲那年,他的母親去世,父親得罪村幹部,被迫去到北大荒。家裡只剩他和年紀不大的哥哥姐姐。
為了生存,他跟著盲人二叔,學了一手拉三弦的本事。耳濡目染,二叔的身段他最熟悉。
從小跟著二叔到處演出,他見多了二人轉演員臺上的包袱笑料,暗自記下學習。長到16歲,他就已經在舞臺上小有名氣,被選入蓮花公社曲藝團。
1982年被館長選定之後,趙本山主演的《摔三弦》很快火遍整個東北。不到半年的時間,他演出超過100場。
有報紙評價趙本山時說:「說、念、唱、做,都表現出極高的功力,惟妙惟肖,簡直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
多年的辛苦,他終於等到回報。憑藉這部戲,趙本山被稱為「東北第一瞎」。
趙本山 《摔三弦》劇照
趙本山在東北成名,年底劇團聚餐,他拎著鐵嶺老窖挨桌給領導敬酒,「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是朋友,多多關照」。
逢場作戲,八面玲瓏。這讓剛剛加入劇團的範偉很是羨慕。
那一年,範偉20歲,在鐵嶺民間藝術團說相聲。年底的聚餐,他本想感謝感謝領導。但生性膽小,他不敢多說話,又不會喝酒,只能坐在角落不停地搓手。
範偉比趙本山小5歲,從小喜歡相聲。
16歲那年,他在叔叔的介紹下,拜相聲大師陳連仲為師。學完3年相聲,來到鐵嶺民間藝術團,成為專業相聲演員,整天悶著頭在宿舍裡寫劇本。
寫不出來,他有時候也想學著別人喝點酒。但剛喝一盅啤酒,很快就醉倒。多年以後,演員王志文給他起外號叫「範小抿」,喝酒就能抿一口的意思。
折騰一年,範偉寫出個相聲劇本,叫《一個廠長的日記》。第一次表演時,臺下沒一個人笑,無奈只能尷尬下臺。
演出後,領導給他的相聲歸類——悲劇相聲。
範偉表演相聲《要帳》
一直到後來一次中央廣播電視臺的曲藝編輯來鐵嶺考察,才讓範偉在劇團挺直了腰。
「這小胖子寫的相聲不可樂,但是他的語氣、小感覺很對,你們好好培養。」
聽完這話,範偉在劇團裡的地位略有提高,但生活其實沒什麼改變。他被劇團安排乾最苦的下鄉演出。
露天的臺上,碘鎢燈照得所有人臉色發白,蒼蠅、蚊子、蛾子亂飛,範偉經常演著演著就一口咽下去一個。
努力了整整近10年,30歲的範偉在相聲上依舊沒有什麼起色。
1994年,演員黃宏在春晚小品《打撲克》中,當著郭德綱師父侯耀文的面說:「現在說相聲的明顯幹不過演小品的。」
相聲開始下坡路,範偉也想要放棄。
「我撒不開,相聲演員一定是生活中就撒得開那種。就好比,一個天生的相聲演員坐在這和你聊天,一定包袱不斷,我就不行。」
他想要轉行,想起當年在酒桌上羨慕的趙本山,就找人過去問問,能不能演個什麼配角。
範偉找到趙本山的時候,趙本山已經是三登春晚、家喻戶曉的小品演員。
1987年,中國廣播說唱團團長姜昆,帶演出隊伍來到鐵嶺慰問。在鐵嶺體育館,他剛演一場,就發現觀眾對內容表情冷淡,沒有絲毫興趣。
姜昆很困惑,散場後在門口堵住幾個觀眾問哪裡不滿意。一位被攔下的觀眾冷冷地說:「你們這節目啥玩意啊,照俺們鐵嶺老瞎差遠了。」
老瞎,就是趙本山。
那年姜昆已經是央視春晚的主持人,聽說別人比自己強,他咽不下這口氣,第二天帶著演出團隊去看老瞎的演出。
果不其然,一場《瞎子關燈》徵服姜昆。日後回憶起來,他說那場演出,趙本山讓他笑到肚子疼。
愛才如命,當年他緊緊握著趙本山的手說:「你放心,我一定把你推到春晚上,做不到我跟你姓。」
趙本山 姜昆
當年年底,趙本山就帶著作品來到北京。
一腔熱血、躊躇滿志,沒想到吃了閉門羹。領導覺得他太「土」,不符合春晚的調性。
第二年年底,趙本山又帶著作品來到北京送審春晚節目。
來之前,他帶去10瓶茅臺,想疏通疏通關係。沒想到酒還沒送出去,編導就發話,認為他的作品中東北土話太多,南方觀眾聽不懂,節目就這麼被斃了。
回到賓館,酒也不送了,他一天一瓶,在賓館裡天天喝醉。第十一天,酒喝完,他落魄地回到東北。
一直到1990年春晚,在姜昆的極力推薦下,趙本山終於登臺,表演小品《相親》。
劇中他飾演的「老蔫兒」,透著一股子樸實,有種「瞎說什麼大實話的感覺」,逗樂了全國觀眾。
金句頻出外加表演精湛,趙本山一炮走紅,許多年後,小品《相親》仍舊被人津津樂道。
從1990年到1992年,三屆春晚,趙本山的小品連續3年拿下一等獎。
小品《相親》 片段
範偉找到趙本山的那一年,趙本山其實也注意到了遼寧藝術團的這個後輩。
那一年,範偉憑藉小品《小偷奇遇》,拿下第二屆東三省戲劇小品大賽明星獎。
趙本山知道自己性子急,表演能力強,作為紅花最適合不過。而範偉能沉住氣,表演有分寸,是一朵鮮豔的綠葉。
當年年底,趙本山打電話給範偉,讓他來替自己春晚小品中的一個配角,範偉頗為興奮。
來到北京,他在央視梅地亞中心排練接近一個月。但節目一直到終審,導演還是不願意換上範偉。
一個月辛苦白費,範偉沒吵沒鬧,臘月二十七悄悄回東北過年。
趙本山對這一幕印象頗深:看一個人,就要看他大喜大悲的表現,範偉就是我要的搭檔。
轉過年4月,趙本山開始正式搭檔範偉表演小品。從此,成就了中國喜劇屆的一段佳話。
範偉性子沉穩,說話不緊不慢,靜悄悄的,帶著笑意。他為人客氣,跟誰都談得來,也能忍,擅長表演出一種小人物身上的笨拙喜感。
而趙本山表演的節奏感好,肢體語言豐富,細微的動作,就能逗得觀眾哈哈大笑。
但趙本山也鬧騰,有時候演入戲容易摟不住。範偉能拽住趙本山,拖慢節奏。
兩個人有了化學反應,合作出乎意料的順利。
1995年,趙本山、範偉第一次在春晚舞臺上合作,表演小品《牛大叔提幹》。
一個扮演都市裡的鄉下人,一個扮演城市裡的精明人。一個快、一個慢,插科打諢、嬉笑怒罵,兩個人的合作成為春晚舞臺上的經典。
從此,開啟了趙本山和範偉合作的黃金年代。
小品《牛大叔提幹》
1996年,範偉搭檔趙本山,出演小品《三鞭子》。
這一次,範偉從曾經的秘書小範,成為仗勢欺人的司機小吳。趙本山還是一貫的農村大叔形象。
在拉車的過程中,趙本山的耿直和範偉的精明形成鮮明的對比。風趣幽默的表演,讓觀眾記了好多年。
小品《三鞭子》
到了1997年,趙本山叫上範偉,出演小品《紅高粱模特隊》。
趙本山飾演的趙隊長,是東北模特隊的領隊,他找範偉飾演的模特指導範老師,學習模特隊表演。
在角色錯位和衝突中,二人共同製造了當年最大的笑料。
小品《紅高粱模特隊》
1998年,趙本山、範偉再次搭檔演出小品《拜年》,更是成為一代人的回憶。
那個承包甲魚塘的老舅,去鄉長老範家拜年,得知對方不做鄉長之後,便頤指氣使,聽到對方提升縣長之後,又嚇得找不到鞋。
從1995年到1998年,4年的時間,趙本山和範偉在春晚舞臺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的好戲,也共同成就了春晚小品的光輝歲月。
但那時,內行人都知道,作為趙本山身邊的綠葉,範偉身上沒有任何笑點,所有的笑點都集中在趙本山身上,範偉只能配合趙本山的演出。
甚至趙本山跟編劇規定,範偉的臺詞不能連續超過5句話。他不想讓範偉的光芒掩蓋自己。
這也導致了那時範偉的人物形象大多不出彩,觀眾能認識,卻沒有什麼記憶點。
那時接受採訪,範偉就曾表明: 「觀眾焦點完全不在你這兒,笑點也不在你這兒,只要是給本山大哥臺詞搭準,節奏別掉下來,也就沒什麼問題。」
本來,範偉很適應這樣的表演,但隨著年歲漸長,二人的合作越來越多,範偉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希望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能讓自己飾演的角色,真正在舞臺上活起來。
小品《紅高粱模特隊》
轉變是從2001年開始的。
那一年,編劇宮凱波在醫院裡,親眼目睹了一個故事:
一位病人胳膊骨折,結果大夫拿錯片子,看了看問病人:「你這腿還能走嗎?」病人很困惑,腿很好啊。
大夫也很困惑:「沒事你走兩步我看看,我看片子有點骨折啊。」一聽這話,病人馬上腿不行了。
後來範偉聽宮凱波講完這個故事,覺得很好玩,說不定能弄成劇本,就連夜開車來到趙本山家裡,把想法說給趙本山聽。趙本山也覺得不錯。
幾個人多次打磨之後,最終劇本成型,於是就有了2001年春晚舞臺上的小品《賣拐》。
小片《賣拐》
「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夥夫。」、「沒病走兩步」、「大忽悠」……諸多金句、熱詞,讓這部小品成為春晚舞臺上永恆的經典。
也是在這部小品裡,從前只是綠葉的範偉,開始有鮮明的人物形象:一個老實巴交、有點愚鈍的廚師。
甚至在街上被觀眾認出來,都被要求「沒病走兩步」。
小品《賣拐》
同時劇本的笑點,也開始往範偉身上傾斜,觀眾開始意識到,「大忽悠」旁邊的那個小胖子也挺好笑的。他的戲份也開始變得和趙本山一樣多。
2001年,春晚舞臺之外,趙本山開始試水拍攝電視劇《劉老根》。
範偉如約出現在劇中,飾演那個頗多笑點,有點小壞,有很大的夢想,但其實又啥都不會的「藥匣子」。
電視劇《劉老根》片段
那時範偉還沒有琢磨透表演的本味,小人物身上體現出的複雜,他拿捏的尺度不夠。當觀眾開始把笑聲投射到他身上的時候,他有點懵。
直到2002年春晚,小品《賣車》,範偉才找到感覺。
一個曾經被忽悠瘸的廚師,立志要扳回一城,卻再次陷入大忽悠的圈套。人物有喜感、有衝突,範偉的配角,為作品增添很大的光彩。
小品《賣車》成為趙本山春晚小品三部曲中,範偉表現最好的一部。
小品《賣車》
還有2003年的《心病》,範偉飾演因中3000塊錢而抽搐的富豪。在就醫過程中,他和村裡的大夫趙大寶上演一出悲喜交加的故事。
節奏、語言、動作,二人的合作爐火純青。
範偉和趙本山合作的巔峰,出現在電視劇《馬大帥》裡。
2004年,本山傳媒推出第二部年度大戲《馬大帥》,趙本山是那個心地善良,耿直又憨厚的農村大叔馬大帥。
範偉飾演的範德彪是馬大帥的小舅子,有點裝、好面子,又有點虎,永遠29歲。
《馬大帥》 範偉飾演範德彪
在東北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二人的故事,讓很多人百看不厭。
那時二人合作,基本不怎麼看劇本。前期記住人物性格和大致笑點,憑藉兩個人的默契和現場的發揮,很多對手戲變得格外出彩。
小翠的扮演者孟真就曾提到,在現場範偉和趙本山的戲,根本不按照臺詞表演,效果卻出奇的好。
甚至在表演過程中,旁邊搭戲的她和剛子的扮演者趙鋼頻頻笑場。
《馬大帥》片段
從2004年到2006年是範偉和趙本山的蜜月期。在喜劇創作道路上,他們共同出演電視劇《劉老根》系列和《馬大帥》系列。
同時,在春晚舞臺上,憑藉《賣拐》、《賣車》、《心病》、《功夫》,他們紅遍大江南北,成為當時最紅的喜劇演員。
但這一切,都隨著一個人的離去,而開始走下坡路。
2005年8月,高秀敏因病去世,春晚舞臺上的黃金三人組,只剩範偉和趙本山兩人。間隙也是從這時候產生的。
首先是範偉退出春晚舞臺。
在採訪中,他坦言從小品《賣拐》開始,他需要承擔劇本中越來越多的笑點。他覺得自己有點扛不住那種壓力。
「這可是直播啊,這可是出了一點錯永遠就無法糾正,播出去,演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就自己嚇自己,越來越害怕,越來越有壓力。」
2005年春晚表演三部曲最後一部《功夫》,他上臺就說錯詞,將「一雙慧眼」說成「一眼慧眼」,後面整場表演都局促不安。
下臺後,他跟趙本山表達了退出的意思。
2006年,籌備春晚的過程中,趙本山再次找到範偉,範偉拒絕了,趙本山說了句好,從此春晚再沒有二人合作的身影。
小品《功夫》
離開春晚,為了照顧孩子上學,範偉把家從東北搬到北京,他也隨之加入中國煤礦文工團。
範偉離開東北這件事,被趙本山視為一種背叛。漸漸產生裂痕的時光裡,趙本山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曾被記者問,範偉怎麼沒來?
他熱淚盈眶地說:「去年我就給範偉打電話,他居然不接。我很生氣。」
事後,趙本山對當時的言辭表達悔意。他解釋說範偉是自己兄弟,而不是徒弟,徒弟要對師傅言聽計從,兄弟則沒必要。
而範偉則隔空回應說,是因為趙本山經常換手機,自己很少接陌生號碼。
《馬大帥》截圖
旁人看來都是誤會,但在編劇宮海波眼裡,那不過是面對媒體的說辭。
他透露,兩人分別的原因是範偉自尊心太強,比較脆弱。「在和趙本山的聊天中,被一些話弄得比較受傷,才是範偉決定離開春晚的根本原因。」
趙本山8年御用編劇、高秀敏丈夫何慶魁眼中,似乎還有另外的故事。
有一年,趙本山和範偉、高秀敏去四川演出7場,往回走的路上,趙本山只給範偉7000元,自己卻拿42萬。
高秀敏為範偉鳴不平,對趙本山說:「哥呀,你太黑了,只給人範偉七千,你給人範偉兩萬也好啊。」
趙本山則回答道:他在我這裡成名,還想掙錢?想掙錢,到別的地方去。
小品《功夫》
而在何慶魁眼中,範偉則不懂感恩。在趙本山身邊,他獲得了足夠的名氣,而出名之後,卻轉身變臉。
真真假假、紛紛擾擾,2009年在客串完電視劇《關東大先生》之後,範偉徹底與趙本山分別。
此後11年,無論電影、電視劇還是春晚,趙本山身邊,都再也沒有那個搞笑的、讓人懷念的範偉了。
小品《心病》
範偉在趙本山這裡成名,也真的在別的地方賺到錢。
從2003年開始,他開始出現在馮小剛的賀歲電影中,飾演搞笑配角。《天下無賊》裡的劫匪、《非誠勿擾》裡面的土豪、《私人訂製》裡的廚師老範……
他一直對於電影表演懷有熱愛,希望出演不同類型的角色。
2006年,範偉主演電影《芳香之旅》,讓所有習慣他小品形象的粉絲們閃了腰。
《芳香之旅》劇照
這是一部小眾的文藝電影,票房不足100萬,但在豆瓣上,看過電影的人都被範偉顛覆性的演技和轉型的誠意折服。
憑藉這部電影,他拿到自己人生中第一個電影大獎: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特別表演獎。
2007年,範偉參演電影《南京!南京!》,飾演悲情角色唐天祥。片中他用精湛的演技,將一個悲壯又有點懦弱的小人物,演繹得活靈活現。
導演陸川評價他說:「好的喜劇演員在轉型後往往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範偉就是其中之一。」
《南京!南京!》劇照
在電影圈摸爬滾打十餘年,憑藉實力,他徵服了越來越多的觀眾,也開始被陳凱歌、馮小剛、韓三平等越來越多的大牌導演認可。
豆瓣裡這樣一條評論,評論範偉的演技——「範偉是中國最被低估的演員。」
範偉和影帝獎盃
範偉在電影路上走得順風順水,趙本山也迎來自己的好運氣。
2009年,他帶著徒弟小瀋陽和丫蛋,登上央視春晚出演小品《不差錢》,憑藉這部作品,小瀋陽一炮走紅,趙本山也迎來事業巔峰。
那一年,本山傳媒業務已橫跨影視劇、大舞臺、人才教育和文化地產。趙本山當年報名長江商學院CEO班第四期,被推舉為班長,學號為01。
甚至2010年,他用2個億買了一架私人飛機,輿論一片譁然。
面對「趙本山膨脹了」的說法,在當時的採訪中,他回應說:
「國外好萊塢的明星都有飛機,難道中國演員就不應該有一架嘛,何況我們現在在世界上這種地位,我確實是以為國增光的心態去買的。」
而當時還沒有成為「老賴」的王思聰也懟到說:「花三億買飛機也是農民。」
趙本山聽後回應:「小孩子不要亂講話。」
盛極則衰,私人飛機買完沒幾年,2012年,趙本山心臟病突發,被緊急送往上海。醒來第一句話,他問身邊的人:「我是不是有點作大了?那飛機還能退不?」
也是趙本山病倒的那一年,本山傳媒製作的電視劇《鄉村愛情》退出央視,轉為網絡視頻平臺播出。趙本山也在春晚退居幕後。
2013年,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上映,趙本山客串「關東之鬼」丁連山。劇中他自己編了一句臺詞說:
「人吶,此一時彼一時,過什麼河,脫什麼鞋,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褲衩。」
不知道趙本山是借臺詞自嘲,還是有感而發。
《一代宗師》片段
2016年,範偉拿下影帝的時候,趙本山在高書群導演的電影《過年好》中,也飾演了主角。
電影立項發布會,他帶著半分嘲笑、半分戲謔的口吻,對高書群說:「膽兒挺大啊,還以為沒人敢找我演戲了。」
高書群則笑著對記者說:「這個咱就不聊了吧。」
2012年,趙本山出事的時候,範偉曾經去醫院看望。那時他聽朋友說,趙本山在上海醫院裡病重,就不顧一切趕了過去。
但當時他錯過開放探望時間,遺憾沒能進入病房,只是和趙本山的妻子聊了聊情況,轉身走了。
患難見真情,趙本山昏迷醒來後,妻子告訴他範偉來過,趙本山頗為感動。
後來他評價範偉說:「他是個好人,非常好的人,一個很內向,而且很靦腆的好人。」
趙本山、範偉
2014年,大病初癒,趙本山開始著手拍攝鄉村愛情第8部《鄉村愛情浪漫曲》。
在劇中,他飾演的土豪王大拿,突然落魄,成為人人欺辱的對象。劇中一幕戲,他一個人在象牙山下遊蕩,路邊荒草悽悽,他唱起了東北小曲《月牙兒》。
劇外,一次拍攝轉場,他讓司機先走,自己徒步從小路跟上。旁邊晚風吹著苞米地沙沙作響,他一言不發,後面跟著的劉能和趙四同樣沉默。
徒弟們經常說,師父很孤獨,沒人能走進他的內心。他最常做的事,還是去農民家做客,吃點粘豆包和酸菜。吃完和鄉親們講笑話。
趙本山和徒弟們
2019年,本山傳媒新劇《劉老根3》開機,人們在一眾徒弟中發現了範偉的身影。
隨後是《劉老根3》範偉戲份殺青時,他和趙本山的擁抱視頻傳出。這是相隔近10年,二人為數不多同時出現在同一鏡頭裡的畫面。
片中,趙本山說,你一走就是十七八年,連個招呼也不打。範偉的回應是,這不是你一句話,你說回來我就回來唄。
二人深情擁抱,感動了諸多在場好友。
《劉老根3》 片段
相逢一笑泯恩仇,多少往事都消散在風中。
如今,趙本山63歲,範偉58歲。人生的後半場,追憶成為主題,和解自然登場。
為了等到範偉的回歸,作為導演的趙本山為《劉老根3》設計了這樣的結局:
劉老根瘋了,落魄街頭無人照料。藥匣子則從泰國回來,決心修復二人的感情。
找回趙本山後,藥匣子用多年前的順口溜,將趙本山的記憶重新喚起,隨後二人抱頭痛哭,追憶當年。
或許此時,劉老根回憶往事,真正在危難時幫助自己的,真正能夠讀懂自己的,正是那個一起奮鬥過來的兄弟。
而藥匣子外出闖蕩多年,最懷念的還是曾經對自己有恩的大哥。
因為了解,所以吵架時傷人最深。又因為相信,所以傷得再深,終究還是會重聚。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站在生命的後半程回望,人這一生啊,最難得的,或許就是老友重逢。
文章的最後,讓時間回到10年前。
2010年央視春節晚會,趙本山在小品《捐助》中,為一個貧困大學生捐款3000,卻一不小心捐了30000,回到家後,他有些心疼。
10年後,一場疫情在2020年突如其來,趙本山悄悄為武漢捐款1000萬。很多網友知道消息時,時間已經過去了1個多月。
人生本無定數,回首已是天涯,恩怨情仇終將融化,留下的,是握手言和,還有滿頭白髮。
春天越來越近,疫情漸漸趨緩,趙本山和範偉的故事,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