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河南商丘中級人民法院將對瑪莎拉蒂案進行宣判。有消息稱,受害者家屬已經與被告方達成諒解。有律師表示法律不會允許花錢買命,也不允許以錢要命,但即使是在殺人案和故意傷害致死案中,如果被害人家屬諒解,一般不會判處死刑。
即將宣判的法院
2019年7月3日,譚明明駕車肇事後逃逸,最終撞上了一輛寶馬轎車造成車上兩死一傷。在這起案件宣判前,可以通過法律條文和判例來分析一下,譚明明可能會被給予什麼樣的刑罰。
譚明明生活照
譚明明被起訴的罪名較為特殊,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般情況下車禍致人死亡都會被以交通肇事罪起訴,但是由於譚明明是在醉酒駕車交通肇事逃逸後,撞上寶馬車致人死亡的。根據最高法的意見,可以依法以此罪名定罪。
根據《刑法》,如果以交通肇事罪定罪,依照譚明明的情況最多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
而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的案件刑期也會酌情考量,例如:2020年,楊某醉酒超速駕駛機動車致人死亡案件中,楊某雖然全責,但是沒有逃逸,認罪認罰,故廣東東莞市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九個月。
而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譚明明會被處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死刑。
被破壞的寶馬車
根據《刑法》,犯罪嫌疑人如果有坦白、自首、取得諒解等行為,都會影響最終的判決結果。
有律師分析按照1月庭審現場的情況,譚明明在訴訟程序中有坦白的情節,符合從輕處罰的原則。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如果積極賠償,不論是否得到對方諒解,都可以依照具體數額進行減輕處罰。
還有律師認為,想要判處死刑,應當要有主觀惡意。例如:2019年浙江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同樣撞上了等紅綠燈的車輛,造成車上人死亡。但是,法院認定,他的行為是在故意報復受害人,而且還有作偽證的行為,因此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而本案中譚明明醉酒駕駛且與被害人沒有任何關係,其犯罪行為沒有主觀故意成分,所以直接判處死刑的概率並不高。
對於譚明明可能判處的刑期,律師表示,需要結合法官對案情的分析進行,從無期徒刑到有期徒刑均有可能。
河南瑪莎拉蒂案肇事人
據法律文書顯示,多起以這一罪名起訴的案件中,辯方律師都曾經主張案件應當構成交通肇事罪而不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其中不乏成功者。
如果譚明明被以以危險行為危害公共安全罪宣判,那麼她將會面臨漫長的牢獄生涯可能性最大,死刑可能性較小。
如果譚明明被以交通肇事罪宣判,那麼按照此案的情況她的刑期將不會超過7年。據律師分析,交通肇事罪中如果一方賠償積極,可以減輕量刑,甚至在執行期間也可以獲得減刑和假釋。
對於法院的宣判結果,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裁判文書網、警方通報、大河網等
編輯:嚴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