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的前代王后生了四個兒子,為什麼在劉恆登基前後全都死去?

2020-12-17 談秦說漢

談秦說漢(285)漢文帝的前代王后生了四個兒子,為什麼在劉恆登基前後全都死去?

劉恆為代王時,與代王妃生了四個兒子。但在劉恆即皇帝位時的前後死去,司馬遷及班固對此語焉不詳,史學家對前代王妃所生的四子之死爭論不一。有人認為是病死;也有人認為死於後宮爭鬥;還有人認為是因「呂氏亂政」受牽連被誅殺

公元前180年,太后呂雉死後不久,長安城內經歷了一場血雨腥風,呂氏宗族全部被清洗乾淨。代王劉恆登基為帝,也就是漢文帝。前代王后及其所生的四個兒子之死的真相,就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前代王后的四個兒子病死說根據史學家司馬遷與班固《外戚世家》中的記載,在劉恆還沒有登基之前,代王后就死了,而前代王后所生的四個兒子也在漢文帝登基的前後都病死了,生什麼病而死沒有說清楚。而司馬遷在《史記·孝景本紀》中,卻又說代王后只生三個兒子。

《漢書·外戚世家》: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乃代王為帝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史記·外戚世家》: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史記·孝景本紀》:孝文在代時,前後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後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公元前195年,劉恆被封為代王時才8歲。公元前188年竇漪房之子漢景帝劉啟出生。按記載劉啟是漢文帝的第五子,前代王后的四個兒子死後,劉啟被立為太子。古人14歲婚娶,但劉恆在16歲之內就與前代王后生了四個兒子,不符合邏輯

按理說《史記》與《漢書》都屬於正史,但裡面的記載前後矛盾,令人生疑。更特別的是,代王后及所生的四個兒子,在劉恆登基時前後不久的時間內先後死亡,真相更加撲朔迷離。因此,前代王后所生的四個兒子,可能不是因病死亡

前代王后的四個兒子死於後宮爭鬥說前代王后的四個兒子死於後宮爭鬥的陰謀論出自於現代的電視劇,描述代國的後宮美人為了爭寵,害死代王后所生的兒子,以利讓自己的兒子被立為太子,這裡的矛頭直接指向了漢文帝的新寵竇漪房。

竇漪房是劉邦駕崩後被呂后賞賜給代國的,理論上竇漪房的年紀要比劉恆要大很多,一般被皇宮釋放的女子年齡都偏高。竇漪房從皇宮出來,是見過大場面的,比較有心計,而情竇初開的劉恆喜歡上大姐姐很正常。

竇漪房得寵後生下長子劉啟,後被立為太子;次子劉武,後被封為梁王;長女劉嫖,後被封為館陶公主。當初竇漪房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轉正為太子,耍心計謀害了前代王后的四個兒子,這個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但是,當時除了代王后之外,劉恆的英明的母親薄姬掌管著後宮的一切,竇漪房有這麼容易得手麼?更何況,如果竇漪房真的心黑手辣,後來薄姬也不會指名立她為皇后。因此,前代王后的四個兒子死於後宮爭鬥可能性較低

因「呂氏亂政」受牽連被誅殺說呂后掌權後,喜歡搞呂氏與劉氏宗族聯姻,將呂女嫁給劉氏的王侯。淮陽王劉友、梁王劉恢、朱虛侯劉章都是娶了呂氏的女兒。有人分析,前代王后也應該是呂女。周勃、陳平因呂氏亂政而發動「誅呂政變」時,將所有呂氏宗族的人全部清除了。

因此,在劉恆入京之前,身為呂女的前代王妃就已經被賜死了。而劉恆登基之後,朝廷中的誅呂勢力怕日後遭到清算,逼著漢文帝賜死了前代王妃所生的四個兒子。而劉恆剛剛登基,勢力還沒有築固,也因此不得不妥協。

雖然周勃、陳平等人都是打著呂氏亂政的旗號發動政變。事實上當時周勃身為太尉,卻進不了兵營,陳平身為丞相,卻不能過問國家大事。都是為了自個兒的權力鋌而走險,不見得有多高尚。因此,他們為避免後患,要殺光所有呂氏的後人

寫在最後由於司馬遷的描述前後矛盾,加之漢文帝16歲之前生四子不符合時間規律。前代王后所生的四子病死的可能性可以排除。而竇漪房在未被立為皇后之前,在後宮爭鬥中連殺前代王后之四子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前代王后所生的四子死於「誅呂」運動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劉恆是被周勃、陳平等大臣在政變中被擁立為皇帝的,雖然在漢文帝即位的當晚,周勃就將南北二軍的兵權移交給了漢文帝,但這時候所有參與「誅呂」的人員都已經結盟,如果漢文帝不同意對呂氏斬草除根的請求,那他的帝位也可能坐不穩當。

而周勃、陳平等大臣的要求並不過分,政變可是掉腦袋的事,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如果不趁有能力的時候清除後患,等前代王后的兒子被立為太子,即位做了皇帝,為代王后翻案平反時,能放過這群逼死他母親的大臣

2020/11/17

我是秦磚漢瓦裡的拾荒人,感謝閱讀,人走留香,點個讚唄,謝謝!

相關焦點

  • 劉恆髮妻代王后生了四個兒子,為什麼在劉恆登基前後全都死去?
    這個事情,在史書上面確實有記載,漢書是這樣記載的,代王劉恆的王后生了四個兒子,劉恆還沒有稱帝的時候,王后就死掉了,等到代王成為皇帝之後,王后的四個兒子都病死了。
  • 漢文帝代王王后:深藏在歷史迷霧中 紅顏早逝的可憐女子
    說起漢文帝劉恆的後宮,那竇漪房竇皇后可以說是聲名遠播,以至於很多人會有誤解,以為竇皇后便是漢文帝的原配。其實不然,早在劉恆還是代王的時候,他有一位王后,只不過作為漢初「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史書對他的原配王后卻記錄甚少,連姓氏都沒有記錄。
  • 漢文帝3個月死了4個兒子?《史記》細思極恐的段落,司馬遷太難了
    《史記.孝景本紀》開篇就是一句非常耐人尋味的話:【孝文在代時,前後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後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這段話有意思在哪呢?漢景帝劉啟原本是沒繼承權的,漢文帝還是代王時,就有三個兒子。代王時期這3個兒子全死了,劉啟才成了漢景帝。
  • 劉恆曾經最愛的三個女人,一個是被他害死,一個當上皇后,一個則結局...
    這位代王王后十分神秘,不僅連身份來歷是個謎團,就連最後的死也迷霧重重。 我們常說,要看一個女人在後宮是否受寵,看她的生子數量就知道了。 劉恆一共有八個兒子兩個女兒,其中前四個兒子都是代王王后所生,可見王后當年有多麼受寵了。
  • 漢文帝最寵愛的小兒子,若不是墜馬而死,或許繼位的就不是漢景帝
    漢文帝劉恆,母親為薄姬。薄姬雖然有一定的姿色,但並不得劉邦寵愛。在古代的皇家母憑子貴,因此劉恆最初的際遇算不上好,後來被封到了貧瘠的代地為王。劉恆的髮妻是代王王后,由於劉恆起初不被重視,代國又是個貧瘠的諸侯國。因此這位代王王后的姓名,以及生卒年都已經不可考。
  • 開啟「文景之治」的劉恆,上位太艱難!前後殺六個侄兒才當上皇帝
    呂后去世後,太尉周勃聯合丞相陳平等人粉碎諸呂勢力,迎立代王劉恆進京稱帝,史稱漢文帝。 文帝雖然是漢高祖劉邦的親兒子,但登基之時,也並不順利。 但是惠帝還有另外四個兒子,而且個個都是王侯,分別是軹侯劉朝,壺關侯劉武,常山王劉不疑,淮陽王劉疆。
  • 歷史探秘 仁善寬厚的漢文帝劉恆為什麼要殺死薄昭?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探秘 仁善寬厚的漢文帝劉恆為什麼要殺死薄昭? 薄昭會死,是劉恆縱容的結果,也是自己作死的結果。 薄昭,文帝之母薄姬 的弟弟。前196年,劉恆前往代地就國時,薄昭隨其入代地。 對於文帝而言,薄昭最大的功績,無疑就是從龍之功。
  • 被人小覷的代王,狡詐無形的漢文帝,他才是最像劉邦的皇子
    西漢王朝的第五位皇帝,漢文帝劉恆,是從地方諸侯王入主長安城繼承君位的外來戶。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等中樞大臣立苦寒封地的代王劉恆為新君,有著許多政治考量,還有維護自己和自己所代表的功臣集團的利益訴求的需要。
  • 漢文帝劉恆能否廢掉竇漪房的皇后之位
    那麼,漢文帝真廢不了竇皇后嗎?非也!不僅能廢,而且非常容易,但他一需要充足理由,二是介于謹小慎微的性格不會輕易去做。一、為什麼說容易?因為竇漪房沒有勢力。劉邦去世後,兒子劉盈繼位,後宮「推陳出新」,呂后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將原劉邦時的宮女賜予了分封在外的諸侯王。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說,這些宮女不過是呂后專門為監視諸侯王而派的肩負「特殊使命」的人。但尚無確鑿的證據證明。而竇漪房本意是回到魂牽夢繞的家鄉趙國,可最終卻陰差陽錯地被送到代國,成為代王劉恆之王妃。
  • 漢文帝僅有兩個女兒,館陶三世榮寵,絳邑無人問津,詳解個中緣由
    西漢文帝是古代一位賢明君主,他與兒子景帝共創了「文景之治」,他的子嗣不多,共有八子二女,前四個兒子都是第一任王后所生,也全部離奇病死。而兩個女兒,一個是歷經三朝而盛寵不衰的館陶公主,而一個絳侯公主卻默默無聞。我們都知道館陶公主叫劉嫖,但是絳侯公主之名卻無人知曉。
  • 漢文帝和漢景帝:諸侯王勢大又如何?依舊不能阻止文景之治的出現
    一、漢文帝的辦法漢文帝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諸呂被平定後,漢文帝劉恆登基。劉恆登基後,對於呂后當權使受到打壓的劉姓貴族全部恢復到原來的待遇。陳平離世後,文帝讓開國將領和有擁立之功的周勃做了丞相,但是文帝又讓所有諸侯回歸自己的封地為理由讓他辭職(周勃被封為絳侯)。
  • 漢文帝劉恆是周勃、陳平擁立為皇帝的,為何即位後打壓周勃陳平呢
    ,周勃也不傻,經人提醒後,很快就明白了,於是主動向皇帝辭職,漢文帝劉恆立即就批准了。 這個時期的漢文帝劉恆還處於鞏固皇權時期,即使周勃不願意主動辭職,估計劉恆也只是隱忍不發,以尋找時機,劉恆能被周勃、陳平擁立為皇帝,是因為劉恆看起來軟弱,實際上他們看錯了,劉恆雖然低調,但並不軟弱,而且很有忍耐之心和手段,本著槍打出頭鳥的原則,周勃第一個成為劉恆打擊的目標。
  • 拉瑪十世的二老婆生四個兒子,竟敢挑釁王后,後來的結果就打臉了
    這世間有很多貪慕富貴的貧家女,想嫁入豪門卻遇到已婚男,於是就當小三,可是當富豪的情婦容易,想轉正卻難,於是小三就拼命生兒子,拿兒子當籌碼,想得到轉正機會,泰國國王拉瑪十世的第二任妻子餘娃達就是這樣。餘娃達在生育上十分幸運,十年生了四個兒子。而頌詩瓦麗王妃生了一個女兒後,就再無生育。餘娃達把拉瑪十世吃得死死的,頌詩瓦麗王妃就開始了守活寡生涯,哪有再生孩子的機會?她一個人是生不出孩子的。可是拉瑪十世就是不給餘娃達轉正,餘娃達急得要命,她明白關鍵不在拉瑪十世身上,而是婆婆詩麗吉王后擋著路,不準拉瑪十世和髮妻頌詩瓦麗王妃離婚。
  • 周勃誅殺呂氏擁立漢文帝,為何被罷免了丞相之職,還被逮捕下獄?
    但周勃的文化程度比較低,心裡藏不住事,自然沒有自幼學習的漢文帝劉恆心機深。漢文帝進入長安的第一天就剝奪了他的兵權,對其明升暗降,尊為丞相。陳平是誅殺呂氏的策劃者,周勃卻是實際執行人,行動中所有呂氏被殺。雖然漢文帝成為了最大的獲益者,但同為呂氏的前代王妃與其所生的四個兒子全部被誅,他很難做到無動於衷。
  • 漢孝惠帝劉盈明明有六個兒子,為什麼皇位會傳到弟弟劉恆手裡?
    但讓人奇怪的是,周勃、陳平等人最終繞過劉盈的兒子而讓劉邦的第四子劉恆來做大漢的皇帝,即漢文帝,那麼,為什麼劉盈的兒子被排除在外了呢?這其實和呂后有很大的關係。劉恭被殺之後,呂后又將劉盈的另一個兒子,即常山王劉弘扶立為帝,這就是漢後少帝。劉弘雖然繼位為帝,但仍舊是一個傀儡皇帝,呂后臨朝稱制,他不得不娶了呂祿的女兒為皇后,所以一切都聽從呂后的安排,只不過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為劉弘做了四年皇帝之後,呂后去世了。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
  • 被譽為二十四孝之「親嘗湯藥」的漢文帝為何要逼死自己的親舅舅?
    談秦說漢(291)被譽為二十四孝之「親嘗湯藥」的漢文帝為何要逼死自己的親舅舅?「親嘗湯藥」名列二十四孝圖,漢文帝劉恆也因此成為了仁孝的表率。但劉恆身為大漢王朝最高領導人,卻對母親薄姬唯一存世的親人、自己的舅舅薄昭痛下殺手、毫不留情。雖然誅殺薄昭在法理上站得住腳,漢文帝卻因此留下了偽孝之嫌。
  • 劉恆:周勃和陳平眼中最「合理」的新皇帝
    具備繼承皇位條件的大體分為三個輩分,一是劉邦的弟弟劉交,二是劉邦的兒子劉恆等人,三是劉邦的孫子劉襄等人。天下是劉邦打下來的,劉交雖然擔任皇帝的資格,但在法理上,子孫繼承皇位更合理,劉交實際上已經被排除在外,況且劉交年事已高,不適合擔當皇帝這麼重要的職務,劉交本人更不想趟渾水。在周勃、陳平禮節性的詢問他是,他直截了當的拒絕了。皇位和劉交無緣,不過劉交的後人確實出過皇帝。
  • 劉邦死後,8個兒子的下場如何?
    漢高祖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一生中共有8個兒子。為了穩固劉家的政權,劉邦曾將這8個兒子都分封為王,賜予了相應的封地,他認為只要這樣做,漢室的江山就不會有分毫落到他人的手中。但他忽視了身邊人最具威脅性——呂后,在她的暗箱操作下,年僅十年,劉邦的8個兒子基本都被剷除掉了,甚至於大多都死得很慘。庶長子劉肥。他是劉邦在做亭長時的老相好曹氏所生的兒子,出生的時候劉邦正忙於登基稱帝。雖然有句古話叫「母憑子貴」,但是曹氏從來沒向劉邦爭取過什麼名分,所以這直接導致劉肥只能當一個庶長子,無緣皇位。
  • 一個曾經落魄的皇子,一下子就變成了皇帝,他就是漢文帝劉恆
    其實這只是一個短暫的「幸運」,薄氏在公元紀年的新年生下了劉恆,後來又忘記了她。劉恆和母親小心翼翼地生活著,他們誰也不敢得罪,每一件事都多加考慮,處處謹慎小心。 在朝臣的眼中,有一種「賢淑」的印象。公元前197年,通過蕭何等33位朝臣的推薦,7歲的劉恆終於時來運轉,被封為代王。劉邦死後,呂后又同情薄夫人,讓她去代國陪兒子。
  • 漢惠帝劉盈有六個兒子,為何最終繼承皇位的是弟弟劉恆
    劉盈去世早,兒子年紀小,再加上當時呂后臨朝稱制,政局波詭雲譎,幾個孩子只能隨波逐流、任人擺布。而呂后剛去世,漢朝馬上又迎來一片刀光劍影。之後,諸呂悉數被殺,劉盈健在的幾個孩子受株連,身首異處。而以周勃、陳平、灌嬰等人為首的誅呂功臣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最終迎立太王劉恆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