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秦說漢(285)漢文帝的前代王后生了四個兒子,為什麼在劉恆登基前後全都死去?
劉恆為代王時,與代王妃生了四個兒子。但在劉恆即皇帝位時的前後死去,司馬遷及班固對此語焉不詳,史學家對前代王妃所生的四子之死爭論不一。有人認為是病死;也有人認為死於後宮爭鬥;還有人認為是因「呂氏亂政」受牽連被誅殺。
公元前180年,太后呂雉死後不久,長安城內經歷了一場血雨腥風,呂氏宗族全部被清洗乾淨。代王劉恆登基為帝,也就是漢文帝。前代王后及其所生的四個兒子之死的真相,就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前代王后的四個兒子病死說根據史學家司馬遷與班固《外戚世家》中的記載,在劉恆還沒有登基之前,代王后就死了,而前代王后所生的四個兒子也在漢文帝登基的前後都病死了,生什麼病而死沒有說清楚。而司馬遷在《史記·孝景本紀》中,卻又說代王后只生三個兒子。
《漢書·外戚世家》: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乃代王為帝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史記·外戚世家》: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史記·孝景本紀》:孝文在代時,前後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後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公元前195年,劉恆被封為代王時才8歲。公元前188年竇漪房之子漢景帝劉啟出生。按記載劉啟是漢文帝的第五子,前代王后的四個兒子死後,劉啟被立為太子。古人14歲婚娶,但劉恆在16歲之內就與前代王后生了四個兒子,不符合邏輯。
按理說《史記》與《漢書》都屬於正史,但裡面的記載前後矛盾,令人生疑。更特別的是,代王后及所生的四個兒子,在劉恆登基時前後不久的時間內先後死亡,真相更加撲朔迷離。因此,前代王后所生的四個兒子,可能不是因病死亡。
前代王后的四個兒子死於後宮爭鬥說前代王后的四個兒子死於後宮爭鬥的陰謀論出自於現代的電視劇,描述代國的後宮美人為了爭寵,害死代王后所生的兒子,以利讓自己的兒子被立為太子,這裡的矛頭直接指向了漢文帝的新寵竇漪房。
竇漪房是劉邦駕崩後被呂后賞賜給代國的,理論上竇漪房的年紀要比劉恆要大很多,一般被皇宮釋放的女子年齡都偏高。竇漪房從皇宮出來,是見過大場面的,比較有心計,而情竇初開的劉恆喜歡上大姐姐很正常。
竇漪房得寵後生下長子劉啟,後被立為太子;次子劉武,後被封為梁王;長女劉嫖,後被封為館陶公主。當初竇漪房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轉正為太子,耍心計謀害了前代王后的四個兒子,這個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但是,當時除了代王后之外,劉恆的英明的母親薄姬掌管著後宮的一切,竇漪房有這麼容易得手麼?更何況,如果竇漪房真的心黑手辣,後來薄姬也不會指名立她為皇后。因此,前代王后的四個兒子死於後宮爭鬥可能性較低。
因「呂氏亂政」受牽連被誅殺說呂后掌權後,喜歡搞呂氏與劉氏宗族聯姻,將呂女嫁給劉氏的王侯。淮陽王劉友、梁王劉恢、朱虛侯劉章都是娶了呂氏的女兒。有人分析,前代王后也應該是呂女。周勃、陳平因呂氏亂政而發動「誅呂政變」時,將所有呂氏宗族的人全部清除了。
因此,在劉恆入京之前,身為呂女的前代王妃就已經被賜死了。而劉恆登基之後,朝廷中的誅呂勢力怕日後遭到清算,逼著漢文帝賜死了前代王妃所生的四個兒子。而劉恆剛剛登基,勢力還沒有築固,也因此不得不妥協。
雖然周勃、陳平等人都是打著呂氏亂政的旗號發動政變。事實上當時周勃身為太尉,卻進不了兵營,陳平身為丞相,卻不能過問國家大事。都是為了自個兒的權力鋌而走險,不見得有多高尚。因此,他們為避免後患,要殺光所有呂氏的後人。
寫在最後由於司馬遷的描述前後矛盾,加之漢文帝16歲之前生四子不符合時間規律。前代王后所生的四子病死的可能性可以排除。而竇漪房在未被立為皇后之前,在後宮爭鬥中連殺前代王后之四子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前代王后所生的四子死於「誅呂」運動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劉恆是被周勃、陳平等大臣在政變中被擁立為皇帝的,雖然在漢文帝即位的當晚,周勃就將南北二軍的兵權移交給了漢文帝,但這時候所有參與「誅呂」的人員都已經結盟,如果漢文帝不同意對呂氏斬草除根的請求,那他的帝位也可能坐不穩當。
而周勃、陳平等大臣的要求並不過分,政變可是掉腦袋的事,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如果不趁有能力的時候清除後患,等前代王后的兒子被立為太子,即位做了皇帝,為代王后翻案平反時,能放過這群逼死他母親的大臣?
2020/11/17
我是秦磚漢瓦裡的拾荒人,感謝閱讀,人走留香,點個讚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