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範利:老年慢病管控立足在社區

2020-12-06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高瑜靜 北京報導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老年人健康備受關注。

據民政部公布的最新預測數據,「十四五」期間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年均增長將為1000萬人左右,預計到「十四五」期末,中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3億人。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的患病率和疾病負擔持續上升,慢性病防控刻不容緩。尤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老年人健康更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

11月27日,在以「大變局、新使命」為主題的「2020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範利指出:「新冠病毒易感性強、傳播速度快、潛伏期長,老年人是易感人群。加之疫情常態防控中,獨居、高齡、失能的老年人在生活、就醫、照護、心理等面臨系列困難,是發生心腦血管急症高危群體。」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範利

一般而言,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在內的慢性病,又稱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長期的、不能自愈的、也幾乎不能被治癒的疾病。

範利提到,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應當重視預防老年人心腦血管急症和呼吸道感染髮作。「老年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腦梗塞等血栓性慢病,需長期堅持用藥,尤其冬季又是心腦血管急症和呼吸道感染高發季節,因此在居家環境中關鍵的問題是保證患有慢病的老年人病情穩定,不復發、不急發,不新發。」

具體來看,高血壓患者堅持自測血壓、規律服藥,備足常用治療慢性病的藥物,控制血壓平穩達標、急性發作必須送緊急醫院急救。

實際上,切實維護老年人身體健康,在織牢疫情防控安全網的同時,針對疫情期間暴露的老年健康服務管理問題進一步升級完善,更成為老年健康服務發展的新方向。

範利認為,後疫情時代,隨著防控常態化、標準化、制度化、智能化,預防管理體系的建立勢在必行。一方面,構建科學有效的院內-院外-醫養結合服務的創新管理模式迫在眉睫。將老年人安全留在社區內養老,意味著社區和養老院是疫情防控的重點,這就要求平時重視隔離區、緩衝區、防護措施、消毒潔淨等硬體條件常態化建設,實現醫養康護功能合理匹配,軟硬體高度整合,運營管理一體化。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醫療模式成為慢病創新管理新的發力點。利用信息化技術,有助於提高健康服務水平。例如,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各類智能傳感器告知家人和監護人員,使老人的日常生活處於遠程監控狀態。通過給每位老人佩戴手錶式GPS定位儀或手環和胸牌,監護人員可在後臺或APP端查看每位老人的實時位置和歷史軌跡。在保護老人安全的同時,還能全方位監測老人的健康狀況。

(編輯:趙毅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一行赴賀州市調研考察長壽...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一行赴賀州市調研考察長壽經濟發展情況 2020-05-28 03: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湯臣倍健與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共促老年健康慢病...
    12月16日—17日,在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指導下,由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珠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廣東省衛生健康委支持,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承辦的第二屆中國老年健康國際論壇在珠海舉辦。
  •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唱響長壽品牌 發展長壽產業
    「此前,賀州已有3個縣被認定為『中國長壽之鄉』,隨著八步區、平桂區通過『中國長壽之鄉』的認定,賀州成為了全國第一個『全域長壽市』。」10月25日,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表示,賀州人的長壽具有典型性。
  • ...心血管病|心臟康復中心|老年醫學科|心臟|急性心肌梗死|方璟
    #荊州市二醫老年醫學科獲批「國家標準化心臟康復中心建設單位」心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心血管病防治意義重大,標準化、規範化的心臟康復,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延長生存期,提高病人生活質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被納入《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國家標準化心血管專病中心建設項目在全國大力推行。
  • 九九重陽 久久關愛 美年大健康持續發力老年慢病管理
    [2]這就意味著,老年人慢病管理是當下中國健康管理產業發展必須攻克的一道難關。   多樣化的體檢+服務   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健康需求   每年10月重陽節期間是感恩敬老,祝福長壽的傳統節日。在這個重要時節,美年大健康「九九重陽 久久關愛」活動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面向老年人提供多種健康體檢方案和健康管理服務,惠及老年群體和他們的家庭。目前,美年大健康定製的「美年好醫生」系列健康體檢產品,已涵蓋了心腦血管病、高發腫瘤(癌症)、胃腸道疾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等老年高發慢性病方面的篩查服務,致力於守護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提高晚年生活質量。
  •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丨不要任其發展,「老糊塗」需要你的重視!
    而相比龐大的患病人群,公眾認知程度低、患者就診率低、缺少創新且有效的治療手段、家庭及社會照護成本高等,是我國阿爾茨海默病防治的現狀。近日,以「積極防治,從容面對」為主題的阿爾茨海默病科學管理研討會現場,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發起倡議:全社會應建立從預防、篩查、治療到照護的阿爾茨海默病全病程管理體系,提前幹預、持續投入。
  • 劉維林會長:積極應對老齡化,醫養結合是核心
    11月7日,在廣西南寧舉辦的「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2020年學術大會」上,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表示。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 劉維林「截至2019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54億,佔總人口的18.1%,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1.76億,佔總人口的12.6%。
  • 劉維林會長:老年人是最易感的特殊人群,做好養老機構的管控很有必要
    劉維林會長:老年人是最易感的特殊人群,做好養老機構的管控很有必要 2020-05-27 03: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衛健委:「十四五」期間全國將創建5000個示範型老年友好社區
    2020第七屆「網際網路+健康中國大會」5日在濟南召開。大會以「創新賦能·踐行健康中國行動」為主題,深度分析網際網路、大數據與醫療健康行業的深入融合趨勢。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副司長蔡菲在會上介紹,信息技術飛快發展的同時,給一部分老年人帶來了困擾。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時代,這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 專訪| 劉維林會長解讀長壽核心標誌
    受訪專家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 劉維林截至2019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54億,佔總人口的18.1%;65歲及以上人口約1.76億,佔總人口的12.6%。近日,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編撰的《寫給中國人的健康百歲書:健康長壽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提出,「活得久≠長壽,高齡+自理」オ是長壽的核心標誌。慢病+失能,多數中國老人的生存現狀古代社會人均壽命只有20多歲,50歲以上就可以稱為長壽老人;現在則是將80歲以上的老年人稱為長壽老人。
  • 康健園|如何防治老年慢阻肺合併2型糖尿病
    慢阻肺和2型糖尿病,分屬呼吸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慢性病,貌似風馬牛不相及,實際情況卻是慢阻肺合併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人數不斷上升,特別是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兩者互相影響,病情更為複雜,高度關聯性展露無遺。
  • 老年友好型社區離我們有多遠?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題:老年友好型社區離我們有多遠?  新華社記者田曉航、何磊靜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近日發布通知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建成5000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老年友好型社區長啥樣,怎麼建?適老化改造如何避免「叫好不叫座」?
  • 西塘鎮社區老年教育託起晚年幸福「生活美」
    近日,為進一步豐富社區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促進相互交流,充分體現老有所學、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老年活動教育宗旨,西塘鎮全面啟動社區老年教育進文化禮堂培訓班,託起社區老年朋友晚年幸福「生活美」。  在平川社區健身舞培訓班的開班儀式上,西塘鎮社區教育中心許志鴻校長闡釋了舉辦老年教育培訓的目的與意義,要求老師根據老年人的實際做好教學安排,做好安全管理,注重培訓質量,為老年學員提供優質的服務,同時希望老年學員在學習期間能夠學有所樂
  • 鄭州市籌辦老年文化藝術協會,全面提升對老年人群服務水平
    分別表示對成立鄭州市老年文化藝術協會,抱有非常大的期待和希望。希望為協會的成立做出各自的努力和貢獻。希望能夠與夕陽紅俱樂部和未來的鄭州老年文化藝術協會加強深度合作。融合共贏,共創輝煌。陳學智董事長在講話中說道,喜頤健集團是集醫學研究、實驗、健康諮詢、中醫技能教育培訓、會務、婚宴、餐飲管理於一體的多元化集團公司。
  • 漳州開發區:凌波社區老年大學掛牌成立
    近日,漳州開發區凌波社區老年大學在凌波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據悉,凌波社區老年大學共三層,設有圖書閱覽室、心理諮詢室、棋牌室、老年活動室、多功能會議廳、老年大學教學點等活動功能區,覆蓋凌波社區58個小區,60歲以上老年同志454名。
  • 天鹿湖甲子園「老年課堂」2020年第一講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14日(周六)下午三點,天鹿湖甲子園「老年課堂」2020年第一講準時開講了!深圳市中醫院專家、主任醫生、程紅博士為甲子園近百名老年朋友開展了題為《心血管疾病的中醫防治及養生方法》的講座,程紅博士的講座內容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內容翔實,知識專業,讓老年朋友對本來陌生的心血管疾病有了全新的認識和了解。
  • 廣州市老年醫院一期工程方案設計
    該院建院於1965年7月,目前全院佔地面積約115畝,總床位1200張(含廣州市老年醫院醫療服務理論與實操技術研究、養老從業人員教育培訓和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及技術指導、養老服務管理諮詢和評估督導服務床位350張)。
  •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護理分會北京正式成立
    護理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宋梅主持本次會議採取線上、線下同步直播,國家衛健委郭燕紅監察專員、主任張學高,副司長顧金輝,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楊民,中國南丁格爾志願護理服務總隊理事長張利巖,民政部、廣電總局、北京市衛健委等相關領導以及100餘名醫護代表參加了現場會議,來自全國各大醫療機構、涉老機構、公益機構等2000餘名醫護代表以在線方式參加了本次會議
  • 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老年臨床醫學院揭牌成立
    當前,在衛生健康領域都高度關注老年醫學發展的背景下,醫院與南醫大康達學院共建老年臨床醫學院,對強化老年醫學臨床實踐、老年醫學人才培養、醫療服務、科學研究更是具有重要意義。未來,雙方將立足於老年醫學與老年健康醫療服務體系,融入老年病防治和健康促進的臨床實踐中,在臨床教育的基礎上,在師資隊伍建設、重點專科建設和科學研究、聯合課題申報、研究成果共享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促進專科技術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 老年群體精神抑鬱、睡眠障礙呈上升趨勢,這幾類人群更易睡不好
    全媒體記者 郭靜 通訊員 查冠琳 楊玲玲12月20日,由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睡眠心理專業委員會與廣東省中醫院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南方睡眠障礙及精神心理疑難病診治學習班在廣州舉辦。精神心理及睡眠醫學本身及其與內科疾病的關係被廣泛關注,整個醫療系統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而傳統醫學對於各類睡眠障礙與神志疾病診療有一定的特色和優勢,中醫與現代醫學在理論、治療方面的有效結合,為睡眠心理醫學的基礎與臨床發展可能提供較好的前景。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門診作為全國較早設立的中醫專科心理門診,近15年來發展迅速,在科研、臨床及專科學科建設方面取得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