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林會長:老年人是最易感的特殊人群,做好養老機構的管控很有必要

2020-12-16 澎湃新聞

劉維林會長:老年人是最易感的特殊人群,做好養老機構的管控很有必要

2020-05-27 03: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5月17日《北京市民政局關於調整優化養老服務機構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發布,北京市養老機構5月18日起開放探視。繼上海、江蘇、河南、四川等全國多地區養老機構陸續開放探視後,北京的養老機構在封閉管理110多天後終於迎來了「解禁」。

「翹首以昐」、「久旱逢細雨」當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康養頻道問道如何看待這一《通知知》的發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北京市人大代表黃石松分別用了這樣兩個詞。

老人是病毒易感人群,養老機構管控仍不能「松」

作為北京市人大代表,黃石松從4月初就開始呼呼出臺分類指導政策,有條件、積極穩妥解除養老機構封閉。此次北京市發布的《通知》,明確養老機構出入管理將實行「七進」「八不進」:探視家屬、外出就醫老年人、返崗員工等七類人員在履行相關程序、做好防護的情況下可以進入養老機構;15天內接觸入境回國人員,有發熱、咳嗽、流涕等可疑症狀,北京健康寶認證為「異常」狀態的等八類人員不得進入。

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北京市人大代表黃石松

「七類人員可以進入養老機構,基本滿足了養老機構正常運營的需要,八類人群不讓進也是穩妥的。」黃石松表示這個文件對於緩解養老機構當前的運營壓力,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開放探視的同時,北京養老機構也將繼續堅持「封閉管理」,進入養老院的人員要辦理「四手續」,新入住老年人須履行「一調査、兩檢測」程序。在劉維林會長看來,老年人是疫情中最易感的特殊人群,必須嚴防輸入性感染和聚集性感染,做好養老機構的管控很有必要。日前國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防輸入任務艱巨。這些都對養老機構的防控提出更高要求。「過去100多天,養老機構付出巨大努力,管理人員、服務人員付出極大的辛苦,接下來堅持原有好的做法,不放鬆。相信隨著疫情防控越來越好,養老機構也會向更加常態化發展,這需要一個過程。」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

調査顯示,目前的政策還不夠「解渴」

在《通知》發布後,黃石松第一時間電話調査了北京市幾個連鎖經營的品牌養老機構。因為各養老機構存在著運營模式、收住服務對象、成本構成的差異,受疫情衝擊程度不盡相同,所以大家普遍反映《通知》還不是很「解渴」。特別是對眾多的社區嵌入式小微機構、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因硬體設施有限,不具備目前仍然規定的14天隔離條件,民政局指定的隔離觀察場所離家太遠不方便,因而不具備「解封」的條件,經營壓力較大,希望能精準給予幫扶。

「比如,對於京籍老人、且春節期間從未離京、又沒有外界接觸史,能不能只做一次核算檢測就可以入院,入院後不必隔離觀察14天,這樣更利於小微機構儘快恢復常態化運營,而社區嵌入式的養老服務驛站等恰恰是就近就便、最受老年人歡迎的機構。總之,希望政策更精細化。」

完善政策細則,多管齊下讓養老產業良性發展

在這個特殊時期,從政策方面如何保障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業的良性發展?

黃石松表示:一是,政府應系統研究疫情防控常態化對各類養老機構運營方式、設施設備、運營成本、人員管理等帶來的影響,精準制定和完善《養老機構運營管理辦法》,補齊法律和制度的短板;二是,分類施策,完善政策支持,進一步加大對疫情期間養老機構的資金支持,特別是加大對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驛站的支持;三是,對於養老機構適應公共衛生應急安全而對設施設備進行改造更新,給與資金支持;四是,圍繞防控常態化涉及的養老機構醫療問題的堵點、痛點,積極推動醫養結合,將養老機構的醫療服務納入到社區疾控防治體系中。

劉維林會長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從國家政策方面,要繼續加大對養老機構的扶持,比如疫情補貼,稅收、房租的減免,老年護理人才就業培訓方面的支持等。除了公立養老機構,對民辦養老機構也需要給予特別的支持。」他還特別提到鼓勵性政策。「比如,針對這次疫情暴露的一些短板,如果養老機構在健康服務管理、公共衛生環境建設以及設施改造升級等方面主動加大投入,政府政府應該出臺些鼓勵支持性政策,從財政、稅收方面進行補貼,給予激勵。另外,在特殊人群養老方面,對更多接納失能、失智、失獨、經濟困難家庭老者的,在現有補貼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在黃石松看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養老機構怎麼適應新的形勢,調整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和運營管理方式:政府監管怎麼適應新的形勢,完善政策支持,完善養老機構監管法律和制度,補齊設施短板。這些,都需要各方認真反思,共同努力。

熱文推薦

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原標題:《劉維林會長:老年人是最易感的特殊人群,做好養老機構的管控很有必要》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劉維林會長:積極應對老齡化,醫養結合是核心
    劉維林會長:積極應對老齡化,醫養結合是核心 2020-11-09 1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訪| 劉維林會長解讀長壽核心標誌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說,伴隨經濟發展,人們愈加注重健康投入,醫學技術進步、衛生水平提高以及我國在老年人群健康保障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落實,都為人們的老去提供了底氣。《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報告》數據顯示,2000年到2016年,全球人均預期壽命增加了5.5年,從66.5歲増長到72.0歲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72歲増長到76.4歲,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 重慶市疾控專家:老年人為易感和高危易發人群,外出風險大
    重慶市疾控中心消毒與媒介生物控制所所長、主任技師季恆青就老年人疫情防控的相關問題給出系列建議。老年人為易感人群和高危易發人群「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免疫力下降、抵抗力降低,防範疾病的能力比較弱,是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發人群。」
  • 劉維林:疫情常態化下老人需求發生了四大變化
    8月21日,在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和遠洋椿萱茂聯合舉辦的「中國式養老」主題研討活動上,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劉維林指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下,老年人的生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老年人需求的突出變化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醫療健康的需求更加突出。
  •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一行赴賀州市調研考察長壽...
    會上賀州市委書記李宏慶向劉維林會長一行簡要介紹了賀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賀州市長壽養生經濟發展情況。他指出,近年來,賀州市全面落實「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全力東融、加快發展」總體要求,聚焦脫貧攻堅和全力東融「兩大主戰場」,充分發揮「中國長壽之鄉」品牌優勢,瞄準大灣區消費市場,全力東融跑出加速度,連續兩年GDP增速領跑全區。
  • 為養老機構築起防疫「銅牆鐵壁」
    老年人身體狀況相對較弱,屬於易感人群,養老機構人員密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至關重要。面對嚴峻的疫情,民政系統迅速行動,主動擔當作為,堅持防患於未然,為養老機構築起防控疫情的牢固防線。  封閉管理:應對疫情的重要舉措  根據民政部印發的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指南,各地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納入2020年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內容,將疫情防控要求落實到每家養老機構,切實增強風險意識,確保部署到位、責任到人。
  • 民政部:疫情高風險地區及有感染病例養老機構暫停外來人員進入
    今天,民政部辦公廳印發了《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地區及被感染養老機構防控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在民政部《養老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的基礎上更加嚴格具體,《指南》明確,疫情高風險地區及已出現感染病例的養老機構暫停外來人員入院的一切服務行為或活動,嚴格執行養老機構老年人和工作人員只出不進位度。
  • 牙克石市養老機構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老年人防範疾病能力比較弱,是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發人群,面對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市養心園老年公寓嚴格按照市政府部署,將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嚴格出入管理,做好流量控制。工作人員上下班保持「兩點一線」,嚴禁接觸外界人員,並做好途中個人防護。同時,加強防疫物資、生活物資和專用物資的儲備,對進入生活區探望老年人的探視人員,要求佩戴口罩並進行嚴格消毒。老年公寓負責人說,養心園老年公寓認真貫徹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布署和要求,嚴格貫徹疫情的各項規章制度。
  •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範利:老年慢病管控立足在社區
    本報記者 高瑜靜 北京報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老年人健康備受關注。尤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老年人健康更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11月27日,在以「大變局、新使命」為主題的「2020中國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範利指出:「新冠病毒易感性強、傳播速度快、潛伏期長,老年人是易感人群。
  • 聚焦特殊群體 給予特別關愛
    總書記指出,「各級民政部門要加強黨的建設,堅持改革創新,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貢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做好養老、救助、兒童福利、精神衛生等機構的防控工作,做好睏難群眾的防護工作。
  • 無論是流感還是新冠,老年人都是高危人群!這些防護必不可少
    無論是流感還是新冠,老年人都是高危人群!老年人免疫力低,易感染易加重「我們人體的免疫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人的免疫力和年齡成反比。」浙江醫院綜合病房主任、浙江省老年病診療指導中心副主任陳懷紅教授介紹說:「50歲時候的免疫力相當於30歲的50%,而到了70歲,免疫力就只有20歲的20%了,所以得病的風險,會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高。」
  •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唱響長壽品牌 發展長壽產業
    10月25日,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維林表示,賀州人的長壽具有典型性。劉維林說,長壽取決於個體的主觀因素,包括遺傳基因、生活方式等;也取決於經濟社會、人文環境等客觀因素,包括經濟增長、醫療衛生、教育科技、服務保障的發展水平和所處的自然社會、文化環境,同時,自然生態指數,特別是森林覆蓋率、空氣品質、水質量、氣候氣象要達到較高水平和較佳狀態。
  • 讓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高質量養老服務,青島城陽託起最美夕陽紅
    讓老年人過上高質量的養老生活,體現著一座城市生長中的人性關懷,也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   近日,由世界500強企業泰康保險集團投資興建的高品質養老社區——泰康之家青島養老社區奠基儀式在城陽區舉行。推進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託、以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為老年人提供高質量的多元養老服務,託起最美夕陽紅。
  • 養老機構的服務優化與體驗升級
    老齡人口逐年攀升,空巢老人和慢性病老年人數量持續增加,國民養老意識日漸提升,社會對養老院的需求也日趨增長。調查顯示,全球範圍選擇機構養老的老人平均數值約為5%,其中歐美等發達國家高達35%,國內的人數佔比則保持在10%左右,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 廣東養老機構排查人員超10萬人,未報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疑似或確診...
    金羊網訊 記者符暢、通訊員莫冠婷報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老年人群體是防護工作的重點,養老機構又屬於人員密集場所,做好養老機構的疫情防控工作至關重要。據悉,廣東省民政廳和全省各地民政部門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全省養老機構安全。在疫情防控期間,養老機構實行封閉式管理。
  • ...舉措促養老服務發展,到2022年底前 力爭所有街道都有社區養老機構
    B構建中心城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據悉,徵求意見稿規定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功能,發展集中管理運營的社區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養老服務設施,構建中心城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到2022年年底前,力爭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個具備綜合功能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有條件的鄉鎮也要積極建設。
  • 廣東: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將實施適老化改造
    通知明確,今年12月31日前,全省將採取政府補貼加社會捐贈等方式,對《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規定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範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以下統稱「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啟動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
  • 養老動態:5000個「老年友好型社區」要來了,我們將收穫什麼
    利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等定期為老年人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等健康管理服務,為患病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等服務。開展老年人群營養狀況監測和評價,制定滿足不同老年人群營養需求的改善措施。深入推進醫養結合,支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內部建設醫養結合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多種形式的健康養老服務。
  • VR在智慧養老方面的優勢
    2019年末至2020初突然來襲的疫情,不僅打破了我們生活的正常軌跡和生活節奏,也給老年人健康和養老問題增添了新的關注點。因為,相較於年輕人群來說,體質偏弱且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群體更易成為感染布標。許多老年人被要求居家隔離,養老院和各個家庭都承擔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面對疫情的「大考」之下,全球人口老年化,老年人群體養老和醫療問題,再度暴露在大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