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逗你學。
今天是2020年6月8日,星期一。
很早之前我們出過一期關於離譜成語的推送,什麼「三十三天」「鐵板一塊」「女生外向」「令人噴飯」,這些看起來絲毫不像成語的成語,誰能想到我們還能整理出第二期呢?
動物篇
1、藥店飛龍
出自南朝樂府的《讀曲歌》:「自從別郎後,臥宿頭不舉,飛龍落藥店,骨出只為汝。」形容人骨瘦嶙峋(看詩應該也能看出來吧)。
2、酒店猛狗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問上》中的一個小故事:有一個賣酒的人,用的酒器很乾淨,掛出去的招牌也很醒目,但他賣的酒卻因為一直賣不出去而發酸。於是這個賣酒的人就向附近鄰裡詢問其中的原因,鄰居說:「你家的狗太兇了,別人拿著酒器來你這裡買酒的時候,你的狗就衝上去咬他,所以酒才賣不出去啊!」
從這個故事中引申出了「酒店猛狗」這個成語,表示一個英明的領導要注意「審擇左右」,親賢臣遠小人,以趨利避害。
3、蛤蟆夜哭
出自《艾子雜說》中的故事:艾子乘船在大海中航行,晚上停泊在一個海島上,半夜他聽見水底下有人哭,又好像有人在說話。其中一個人說:"昨天龍王下了一道命令,水族中凡是有尾巴的都要斬首。我是鼉(tuó,揚子鱷)呀,很害怕被殺頭所以才哭。而你是只蛤蟆,又沒有尾巴,為什麼也哭個不停呢?"另一個聲音說:"雖然我現在沒有尾巴,但我害怕龍王追究我當蝌蚪的事情啊!"
《艾子雜說》又稱《東坡居士艾子雜說》,相傳是蘇東坡所撰。"艾子"是作者假託的一個戰國時代的人物,作者借他來對現實世界進行褒貶和諷喻(相當於一個筆名)。
「蛤蟆夜哭」的意思是要想找一個人的差錯,總可以找到理由。也引申為誣陷好人。
4、鹿鹿魚魚
出自清代陸隴其的《答曹微之進士書》:「弟恐鹿鹿魚魚,不足以當鼎植耳。」形容人平庸、無作為。
5、搖鵝毛扇
出自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意思是傳說中諸葛亮常手執羽扇指揮作戰,後世舞臺上出現的一些軍師也多執羽扇。用來比喻出謀劃策。
6、大人虎變,君子豹變
出自《周易》 革卦:大人虎變,小人革面,君子豹變。
大人虎變指身居高位的人行動變化莫測。
君子豹變指君子的成長像豹子一樣,通過不斷的學習修養,最終成為一個高品質的人。也比喻人的行為變好或勢位顯貴。(古人用豹變來形容君子的成長。幼豹長大退毛,逐漸疏朗煥散,毛變得富有光澤。)
食物篇
1、空心湯圓
出自茅盾的《「九一八」周年》,意指徒有虛名,並無實利可圖。
2、喝西北風
出自《莊子·逍遙遊》,意思是道家所宣揚的一種境界,即不食人間煙火,只靠呼吸空氣生存。指沒有東西吃,空著肚子過日子,也形容沒吃飯,餓肚子。
3、玄文覆醬
出自《漢書》,意思是文章內容太複雜深奧看不懂,只能拿去蓋醬油瓶子。和我們現在拿kindle蓋泡麵一個意思。
4、油漬麻花
形容油汙斑斑的樣子。(沒找到出處,不過確實是個成語)
是不是突然覺得學成語還蠻有意思的?
你還知道什麼奇奇怪怪不像成語的成語嗎?
記得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