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說?我一個85後從小看電視臺放的日本動畫片,那時候中國動畫還是貓貓狗狗,到現在20年過去了,我只看到了我們國產動畫可以做得不遜色於日本韓國,一直在進步著。
做這行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魔比斯環》的失敗並沒有讓動畫人知難而退,真的很慶幸啊
沒有哪一個動畫片能概括國內的所有動畫片。
因為技術一直在進步,而動畫的思想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過,看《大海霓裳》時,我確實蠻失望的。
主要在於,動畫裡突然蹦出了抬著轎子的貓,沒來由的,不得不讓我覺得是在模仿宮崎駿的《貓的報恩》。
而且,感覺模仿的很生硬。
也有可能是致敬,後面也有出現老鼠,也算是呼應。但總給我一種「少年強說愁」的感覺。元素沒整合到一起。
不過,也有可能是,在看之前聽到過太多對它的讚譽了,期望太高,看了後,反而有點失望。
emmmm,非動畫產業從業者,非愛好者,僅僅是一個普通的觀眾
哪個瞬間,可能就是動畫裡都是花花綠綠外國人的形象時吧,雖然現在都是號稱與國際接軌,但是總是覺得沒有咱們自己文化東西,就算有,也是規規矩矩照本宣科,製作不精良,差那麼點意思。
原本拍了多少部都很優秀的動畫,現在全部都改成了低齡化。喜羊羊與灰太狼,葫蘆娃,大耳朵圖圖,現在的畫風都很無語,大耳朵圖圖都改成教小孩子數數的益智片了
小孩見到水坑就去踩,這是《小豬佩奇》最大的作用,然而播放量驚人,年播放量100多億次(不過這是英國動畫片,草率了 )
大概是劇本吧。。。。。日本不是也有渣渣嗎?國漫還有一個毛病:有的動漫一部火了之後,後面就慢慢開始變得很迷。
我覺得中國還是能出的好畫質、細節滿滿的動漫,可能就是劇情推不動吧。。。。。。。。。。。。。。。。。。。。。。
虹貓藍兔七俠傳被告到停播,甚至喜羊羊與灰太狼也曾一度停播,停播原因大概都是影響兒童成長,看到這些新聞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要說什麼……我不知道為什麼中國的孩子就這麼金貴嬌弱,教育到底哪裡出了問題,還有影視作品為什麼不分級那些偶像戀愛劇情還放在電視上播難道不影響兒童成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