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房子變錢袋子——湖南省首家農宅改革試點村湯家山村探訪

2020-12-08 常德發布

刊登於2020年11月23日《湖南日報》11版

良田美景湯家山。 (桃花源旅遊管理區供圖)

一條新修的山間小路曲徑通幽,一大片平整連片的空地上推土機正在忙碌。周圍竹林環抱,綠影浮動,寂靜中只有鳥鳴清脆。

這座名叫花溪谷的小山谷,百米外就是319國道,10分鐘就可以上高速。有三棟民宿正在動工建設,幾年後這裡將成為桃花源高端民宿的集中地。

11月11日,桃花源旅遊管理區桃花源鎮湯家山村、常德市歸園居農宅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小桃一邊向我們介紹,一邊感慨:「如果沒有推行農宅改革試點,像花溪谷這樣集中連片開發民宿幾乎是不可能的。」

張小桃所說的「農宅改革」,即湖南省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及農宅合作社改革試點。2018年12月26日,湯家山村在全省率先啟動這一改革試點工作。

改革進行兩年,紅利正在釋放。隨著湯家山村以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為基礎、以歸園居農宅合作社為平臺、以「合作社+公司+農戶」為主要模式的改革推進,湯家山農家樂和特色民宿正在走向集群化、規模化,一幅村莊美、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徐徐鋪開。

三權分置,抽絲剝繭解「麻紗」

湯家山村緊鄰桃花源風景名勝區和桃花源古鎮,國道319穿村而過,山水相依,景色宜人。

多年來,由於農民大批外出務工,全村宅基地空置率達10%,空房率高達70%。近幾年,由於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優美環境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眼光,農村閒置房成為了很多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

「三權分置前,農戶的閒置房只能和投資者私下協商。既引不來好項目,吸引不了大的投資者,又容易扯『麻紗』。」張小桃告訴筆者,由於缺乏法律保障,矛盾糾紛頻出,租戶生意不好時容易欠債「跑路」,生意好時農民又會臨時要求漲租。

「三權分置」改革,將宅基地資格權由農戶享有,房屋使用權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由投資者享有,使用權由村集體享有。每一項權利都能獲得確權頒證的法律保障。這樣的利益分配,既保證了村集體和農戶收入,又保障了投資者的權益,為籌劃項目、引進投資者掃清了障礙,也給村民們吃下了「定心丸」。

2018年12月26日,領到全省第一本「三權分置」不動產權登記證的向建香,把使用權證交給了合作社。

她給我們算了筆帳:閒置的舊屋263.68平方米,加上179.7平方米的宅基地,她每年可從合作社獲得租金6000多元。像向建香一樣,入社成員瞿丕生、劉雨娥等也把自家閒置農宅委託租賃給歸園居合作社,籤訂了10年流轉協議。合作社將3戶閒置農房出租給市自行車協會、足球協會等,打造青少年活動營地,每年收取租金2萬元。

搭建平臺, 沉睡農宅「變閒為寶」

在湯家山村採訪,隨處可見「歸園居」的品牌印記。

中午時分,筆者走進標有「歸園居」6號的竹林棲閒農莊,小院裡停滿了車,一樓的大廳裡坐滿了客人。40多歲的莊主田金娥正忙著煮擂茶、擺壓桌,忙得不亦樂乎。

「我是『歸園居』首批入社的經營戶。」田金娥告訴筆者,合作社成立後,完成了鄉村旅遊健身遊步道及多條旅遊線路的修建改造,同時按「一戶一品」的要求,量身為經營戶們定製了改造方案,對經營環境和配套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升級。杆線入地、統一招牌、統一庭院綠化改造、增加公用WIFI布點……「環境更美,生意更好了。」

湯家山農宅基地改革進程中,常德市歸園居農宅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歸園居合作社)應運而生。合作社由村民民主選舉理事長、理事、監事等,制定合作社章程、宅地流轉制度、監督評級機制等一系列的操作辦法。目前,自願入社農戶24家,發展入社經營戶13家。

按照房屋閒置、建房資格閒置、宅基地閒置三類情況,歸園居合作社摸清了全村農宅情況,並建立了農宅動態信息庫,查實全村共有閒置房屋16戶、閒置建房資格35戶、閒置宅基地12戶、一戶多宅的25戶、可復耕的60戶,總面積21893平方米。

摸清了農宅「家底」,合作社牽頭統籌全村閒置資源,推出三種模式,搭建起公益性質的閒置農宅流轉平臺,並探索宅基地復墾入市。2019年,合作社整合54戶空閒宅基地指標實施土地開發,生成了土地指標入市出讓。曾經空置、低收益的農宅,在合作社與投資者的精心裝扮下,成為了「聚寶盆」。

鼓勵有意願的農戶自主經營。合作社統一開展品牌推廣、統一分配客源、統一提供公共服務,鼓勵全村原著村民依託自有農宅院落髮展民宿、餐飲等,允許返鄉下鄉人員和當地農民合作,打造健康養生基地、藝術創作中心、田園綜合體等鄉村旅遊特色示範點。

鼓勵有資源的農戶委託租賃。合作社單獨或與專業營運公司、民間資本合作,租賃村內閒置農房,實施標準化改造,規範了標示標牌,做好外觀美化和屋內裝修,發展休閒度假、養老養生、餐飲住宿等產業。

鼓勵有資格的農戶集中流轉。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維護農戶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合作社以支付租金的形式統一收儲有資質但暫未建房的資格權,由合作社實施集中開發。目前,已明確可流轉的建房資格29個,共5660平方米。共流轉8戶社員閒置宅基地資格,合作社用於集中打造擂茶文化博物館和花溪谷主題民宿,與農戶籤訂了20年的流轉協議,每戶村民可獲得租金收益4萬多元。

整合資源,演活鄉村振興「一臺戲」

「湯家山區位優勢明顯,環境優越,特別適合度假休閒旅遊,尤其適合民宿業發展。」已入駐湯家山村的湖南有戲傳媒項目主管劉少燕告訴筆者。今年4月8日湖南有戲傳媒正式接手湯家山村歸園居農宅租賃託管運營項目。湖南有戲傳媒是一家旅遊營銷的專業公司,是張家界多家知名民宿幕後「操盤手」。

目前,圍繞湯家山民宿項目的包裝、運營已經啟動:完成了花溪谷民宿前期規劃定位;開通了「桃花源裡有個家」的微信公眾號,重點推介湯家山的山水資源和民宿產業;製作了專題宣傳片在騰訊等視頻網站發布……劉少燕說,已有好幾批客人來實地洽談,花溪谷的民宿集群建成後,公司將負責前期的包裝、維護、運營。

農宅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喚醒沉睡的土地資源,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湯家山村農宅改革的同時,桃花源旅遊管理區多方整合政策、資金、力量、市場、利益等資源,為改革試點保駕護航,把鄉村振興大戲唱得愈加精彩。

近兩年來,桃花源旅遊管理區相繼制定了湯家山村新建房、改建房、翻新房管理辦法及工作流程,明確農村閒置房屋界定的使用條件、租賃建設條件,規範流轉交易的合同條款及合同調解程序;統籌安排農宅改革專項基金,整合村鄉村振興資金,集中財力推進農宅改革項目。實施以獎代投,開展閒置農宅激活示範戶評選,對激活閒置農宅成效明顯的企業和個人進行獎補;對接農商銀行開發全省第一個「農宅貸」金融產品,2020年8月發放了全省第一筆農宅貸資金12萬元。

桃花源旅遊管理區還推出「共享桃花源」的概念,對接旅行社100多家,定期舉辦「送客入村」「下鄉看房團」「民宿體驗營」「鄉村美拍賽」等活動。兩年來,湯家山村年遊客接待量超過10萬人次,吸引了200多人回村創業。

「通過農宅改革 ,盤活了閒置資源,吸引了社會資本,村集體經濟有了源頭活水,村民是最終的受益者。」桃花源旅遊管理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伍彩霞告訴筆者,隨著歸園居農宅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的擂茶博物館和花溪谷民宿集群的建成,湯家山村的發展將步入新臺階。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葛輝文 孫瑋懌 吳瓊敏 周勇軍

相關焦點

  • ...激活發展動能——來自湯家山村農宅合作社改革試點的啟示
    湯家山村大片美不勝收的油菜花。湯家山村緊緊抓住承擔全省農宅合作社改革試點機遇,大膽探索農宅合作社改革「135模式」,即搭建一個平臺、推行三種模式、強化五類保障,利用合作社平臺進一步激活資源稟賦,盤活農民閒置資產,持續促進農民增收,有效發展村集體經濟。
  • ...熱騰騰的擂茶 熱騰騰的生活——探訪湯家山村竹林棲閒農莊莊主...
    她就是客人喚作的「田妹兒」,桃花源旅遊管理區桃花源鎮湯家山村的竹林棲閒農莊莊主田金娥。田金娥對待客人都是笑臉相迎竹林棲閒農莊是村裡第一批加入歸園居農宅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的農家樂綠茵茵的涼拌海帶絲,脆生生的花刀蘿蔔,甜滋滋的糖油粑粑……一會兒功夫,田金娥就把40多個冷碟、熱盤依次上桌。色彩豐富,琳琅滿目,令人垂涎欲滴。
  • 武陵源區龍尾巴居委會獲批湖南省農業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
    張家界新聞網4月26日訊(通訊員 吳四化 毛曉娟)4月23日,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了省級農業農村領域標準化試點示範項目,武陵源區協合鄉龍尾巴居委會獲批省級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項目。武陵源區協合鄉龍尾巴村地處武陵源核心景區,2018年被列入「武陵源區鄉村振興示範點」。2019年11月,在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支持指導下,龍尾巴居委會向省市場監督局申報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
  • 差別試點,建起改革「前哨站」(深閱讀·改革試點如何「試」)
    本版今起推出系列報導,聚焦改革試點的謀划起步、統籌推進、評估推廣等環節,呈現多地基層改革試點的鮮活經驗,探討改革試點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編 者  開展試點,既為大範圍改革實踐投石問路,也為局部先行先試開闢空間。承擔改革試點任務的地方沒有前期的經驗可循,如何在起步環節制定方案、細化舉措?如何尋找改革試點的切入點?
  • 被貪婪吞噬 駐村變「蛀」村
    被貪婪吞噬 駐村變「蛀」村 2020-12-23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走蜀鄉大地看小康之一 鼓起農民的錢袋子
    行走蜀鄉大地看小康之一 鼓起農民的錢袋子進城務工有出路 返鄉創業有天地 中國農業信息網2020-07-09 11:09:22 閱讀(984)
  • 邁開步子,蹚出路子 差別試點,建起改革「前哨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抓好試點對改革全局意義重大。要認真謀劃深入抓好各項改革試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鼓勵探索、大膽實踐,敢想敢幹、敢闖敢試,多出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帶動面上改革。」試點是改革的重要任務,更是改革的重要方法。
  • 武陵源協合鄉龍尾巴居委會入選湖南省首批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
    張家界新聞網2月21日訊(通訊員 屈澤清 李敏)近日,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首批湖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武陵源區協合鄉龍尾巴居委會名列榜單,其中張家界市還有永定區尹家溪鎮馬兒山村一道入選。
  • 穩住菜籃子 保障錢袋子——長洲區全力推進農業生產經營見聞
    B 「一幫一聯」保障農民錢袋子日前,在倒水鎮仁義村,貧困戶龍澤新看著地裡掛滿枝頭的成熟砂糖橘,心急如焚。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計劃在春節期間上市的砂糖橘,沒有客商前來收購。了解到龍澤新等人的砂糖橘滯銷情況,倒水鎮幹部主動找到他們,發動駐村工作隊員聯繫長洲區工商聯愛心企業和梧州長吉創業有限服務公司爭取企業採購訂單,共為他們銷售了8噸砂糖橘。「感謝大家的幫助,我的後顧之憂解決了,今年家裡房子的裝修款有著落啦!」
  • 惠州探索實現宅基地改革「六有」目標
    當前,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對新形勢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具有重要意義。2019年以來,惠州以推進全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在龍門縣全域和其他6個縣區58個行政村開展改革試點,發力農村「一戶一宅」、農房簡約報建、農房風貌管控三項改革,被民間俗稱為「改革三板斧」,是惠州攻堅農宅改革的主要舉措。
  • 美面子、實裡子、鼓錢袋子,中西溝村的鄉村振興你可以學習!
    美了環境面子,贏了文明裡子,引來遊人無數,鼓了村民「錢袋子」。中西溝村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出了發展特色旅遊、特色產業的「致富路」。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西溝村,看她的鄉村振興之路?近年來,中西溝村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清、拆、建、管」四措並舉,美了環境面子,贏了文明裡子,引來遊人無數,鼓了村民「錢袋子」,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大幅提升。先後獲得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 山東濰坊寒亭街道葉家莊子村:產權制度改革改出「新天地」
    葉家莊子村地處寒亭街道東北部,曾先後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省級生態文明村」「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等榮譽稱號。葉家莊子村取得這些成績,離不開一劑「良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2018年,葉家莊子村在全區率先進行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 【走向勝利——決戰決勝鄉村述說】玉池山村:人勤天不負
    一下雨,房子就漏水,怕倒,我們只能借住鄰居家……」講起過去,她的眼睛裡還閃著淚光。 2016年,李元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兒子享受教育幫扶政策,每個學期獲得1500元學雜費補助。2018年,她家獲得危房拆除重建補貼2.8萬元,人大代表還給她捐款5000元修房子。「村裡鼓勵我養雞養鴨,給我雞苗鴨苗。我以前不敢多養,怕沒人買,村裡對口單位就負責銷售。
  • 錢袋子的秘密在這裡→
    2015年8月,市民政局作為牽頭單位,聯合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優撫醫院、湖北銀行宜昌分行組成駐村工作隊進駐三臺坡,擔負起帶領這個最偏遠的貧困村翻山越嶺度「窮」關的重任。5年多的接茬努力,在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這個老少邊窮的村子煥然新生,2017年全部脫貧,今年1月13日通過省第三方扶貧工作驗收。
  • 湖北:以綜合試點為契機,推動共青團改革破題出新
    潛江、大冶兩地分別成立黨委領導任組長、相關市直部門參與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 納入黨政工作要點。團省委將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納入省委2020年度改革要點項目。潛江、大冶分別將試點工作納入本市目標考核,寫入2020年度政府工作報告。 定期調研督辦。
  • 瀘州市紀委監委村務公開專項監督試點:小山村裡有了「明白帳本」
    11月23日,站在公開欄前看著公示的各類帳目,瀘州市合江縣白米鎮金寶山村3組的陳元六一番感慨。合江縣白米鎮金寶山村,根據「四合一」村級公開模板進行資金公開。郭蕎璐 攝。群眾在合江縣白米鎮金寶山村看村務公開。劉傳福 攝。
  • 靠「菜籃子」鼓起村民「錢袋子」
    八名村種植的反季節蔬菜。12月18日天氣晴好,方正縣方正鎮八名村的蔬菜產業園裡,一排排鋼架大棚在田野裡依次排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頗有氣勢。想把日子過得更富裕,八名村村民的心思活泛起來。鄉親有的投資買車,幹起蔬菜運輸,把村裡產的鮮菜批發進縣城市場超市;有的乾脆把自家旱田流轉出去,直接來到園區打工。「大棚就在家門口,每個月工資3000多元,忙完了還能回家照顧老人和孩子,日子過得不累還有奔頭。」李娟說,很多鄉親都入股加入合作社,還有幾十名村民和她一樣走進園區打工,當起了「蔬菜工人」。
  • 離石任家溝村:火紅的日子過起來!_黃河新聞網
    任家溝移民集中安置區。高小明攝黃河新聞網呂梁訊(王豔)7月4日,吃過晚飯,家住離石區信義鎮任家溝的村民薛文林跟往常一樣來到村文化廣場,在文化廣場上路邊的公交停靠點,三三兩兩的村民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 三明市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惠及110個村
    日前,福建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下發《關於下達2020年鄉村振興試點示範資金的通知》(閩財農指[2020]3號),下達2020年鄉村振興試點示範資金20000萬元,用於鄉村振興試點村的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等。
  • 從¥305元到¥31198元 1分鐘看改革開放40年江西老表的錢袋子如何...
    40年,中國改革開放一路向前,  40年,我國GDP從0.3645萬億元增長到82.7萬億元;  40年,城市像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  40年,農村生活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