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永華
2018年6月25日,長沙曾發布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正式打響「反炒房」鬥爭,一度被視為國內調控最嚴的城市。調控政策出臺一年之際,流傳出調控放鬆的消息。
6月24日,一份據稱來自長沙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的文件在長沙地產圈廣泛流傳,刷屏朋友圈。有人解讀,從文件的內容來看就是放鬆限購。
6月24日,網上流傳的長沙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內部文件
流傳於網絡的文件中,備受關注的是關於購房資格的規定:
「非長沙戶籍使用社保或者個稅購房的購房者,須滿足在近30個月內繳納了24個月(24個月中最長補繳為6個月的社保或個稅)社保或個稅的證明材料。個稅未到起徵點的月份需顯示申報金額為『0』,『0』申報滿足月份要求即可;以個體工商執照名稱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營業執照的個體經營者與購房人一致的,其個稅繳納可認定為個人繳稅;一年戶籍加一年穩定收入,一次性補繳6個月予以認可;外地戶籍在長沙靈活就業,須滿足在近30個月內繳納了24個月(24個月中最長補繳為6個月的社保或個稅)社保。」
「補繳」的認定期限,被解讀為放鬆限購資格。去年6月25日出臺的調控政策規定:在本市穩定就業且無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家庭,連續繳納24個月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在限購區域內限購1套商品住房。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文件並未通過任何公開方式發布,而是內部流出,但足以掀起長沙房地產市場的小小波瀾。
長沙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通過當地官方媒體承認,文件確有其事,「該文件確實是該中心一份會議紀要,但並不是外界所傳言的長沙限購政策有所放鬆,而是對相關業務工作進一步規範。長沙去年6月25日出臺的限購政策並沒有任何調整和放鬆,只是我們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對一些具體業務進行規範和明確,而且只針對購買二手房。」
關於6個月補繳期,長沙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稱,「24個月中最長補繳為6個月具有購房資格,是因為考慮年輕人存在跳槽斷繳,和部分公司存在社保滯繳的情況,但前提仍需滿足購房者在長沙限購區域內無房,並在長沙穩定就業滿一定年限。」
紛紛轉發該文件的新房營銷人士也許只是白高興了一場,但這樣的「虛驚」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實際上,進入2019年,「反炒房最嚴城市」長沙放鬆調控的消息時不時地在業內流傳一波,但從未落地。
放鬆限購傳言背後,是長沙房地產市場的分化:一方面,限價地拍賣價格普遍上漲,新房價格特別是熱門樓盤價格持續上揚;另一方面,有數據稱,長沙2019年有購房資格的人數僅7萬多,長沙二手房價格近幾個月來呈現下滑態勢。
(責任編輯:解芳璇)
中國網地產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產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以引導正確的行業輿論導向為己任,為行業上下遊關聯企業、相關產業提供一個高效溝通與互動的優質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