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縣研學旅行走出一片新天地

2021-01-09 瀟湘晨報

近年來,霍邱縣高度重視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截止目前,全縣擁有市級研學基地3家,縣級研學基地8家,全年參與研學旅行的中小學生近20萬人次。特別是上海復旦大學每年都組織500多名師生到臨淮崗景區研學,社會評價和滿意度都很高。

一是加強領導,成立工作組織。縣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教育局、文旅體發展中心等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的中小學研學旅行工作協調小組,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縣教育局分管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加強對研學旅行工作的統籌和管理。各相關部門根據分工,各負其責,共同協商,積極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

二是出臺文件,規範研學行為。縣教育局和縣文化旅遊體育發展中心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全縣中小學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對開展研學旅行的重要意義、基本原則、工作措施和加強組織領導等內容進行明確,特別是對研學旅行的課程設置、基地建設、組織管理、隊伍建設、經費保障和責任落實等都有明確規定,指導性和操作性很強。

三是強化陣地,培育研學基地。縣教育和文旅等部門密切合作,通力合作,加強研學旅行基地的建設和管理,為開展研學旅行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特別是縣文旅體發展中心籌資400多萬元,在臨淮崗景區精心打造佔地面積4000多平米、集淮河農耕、臨淮泥塑和淮河柳編於一體的「研學三館」,讓研學的學生能夠親手學到柳編和泥塑製作工藝,親身感受淮河農耕和民俗文化的無窮魅力。目前該館正在緊張施工,年內有望建成投入使用,並以此爭創省級研學基地。

四是嚴明責任,注重研學實效。學校開展研學旅行前,必須擬定活動計劃並按管理權限報教育行政部門和旅遊管理部門備案,真正做到「活動有方案,行前有備案,應急有預案」。同時,加強研學旅行的全過程管理,對參與研學旅行的學生和老師進行事前培訓、事中監管和事後考核,使研學旅行成為主題突出、目的明確、要求具體、紀律嚴明的校外教育活動。

【來源:霍邱縣文旅體發展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研學旅行的現實教育意義在哪裡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一時間成為眾人關注的熱點。研學旅行,也叫遊學。我國歷史上遊學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時期的孔子、明代的顧炎武、清朝的梁紹壬、現代的陶行知等。可以說遊學思想是我國教育思想的珍貴部分。
  • 研學旅行的意義?
    研學旅行的意義《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指出研學旅行必須遵循「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對正確認識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義十分重要。研學旅行,是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研學旅行有哪些特點呢?
  • 【金昌】龍門學校開展研學旅行活動 「讓孩子走出課堂 走進歷史」
    【金昌】龍門學校開展研學旅行活動 「讓孩子走出課堂 走進歷史」 2020-11-15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研學旅行並不同於修學遊
    原標題:研學旅行 並不同於修學遊 ,首次明確了中小學研學旅行「鄉土鄉情」內涵。根據這一意見,按照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研學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研學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體系。這一研學旅行與之前普遍開展的修學遊有什麼不同?   肖丹:新的研學旅行與過去不同的地方在於現在學校會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教學的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中食宿,集體旅行的方式走出校園,對大自然,對生活上的知識進行體驗。
  • 【高鐵時代大家談】關於系統化開發研學旅行產品的建議
    2013年國務院發布《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設想,2014年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首次明確了「研學旅行」要納入中小學生日常教育範躊,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門發布《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要求各地將研學旅行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
  • 研學後記/研學旅行有感
    上周,你離開家,和老師同學們去往滁州參加研學旅行。這是你第一次離開家,沒有媽媽的陪同,還在外住了一晚。媽媽很擔心,當看到你的笑臉,更多的是欣慰。因為我知道了,你可以自己照顧自己,可以和同學們和睦相處。欣慰的同時也有幾句話和你說說。
  • 行業觀察|以研學旅行推動鄉村振興
    導語 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新時代勞動教育做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 文旅融合 磐安打造研學遊新風尚
    文旅融合 磐安打造研學遊新風尚
  • 《北侖區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施細則》發布
    來源 | 寧波市北侖區教育局 整理 | 未名研學根據教育部《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和《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以及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旅遊局等10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前期開展研學活動的相關經驗,制定北侖區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施細則
  • 教育部: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
    12月2日,教育部答覆《關於完善研學旅遊市場秩序的提案》中表示,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各地根據《意見》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
  • 研學旅行行程安排的基本邏輯與注意事項
    研學旅行行程安排既要保證學生能有研學收穫還要體驗旅行的快樂,所以行程安排就需要張弛有度,其中的細節把控非常考驗研學旅行設計者的能力,鑑於氣候、路況等突發因素,還需對行程進行不斷的調整,那麼行程安排就需要有預案,研學旅行行程設計中最好的方式就是拆分和模塊化設計,只有這樣的方案設計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社旗一高研學旅行記
    2020年12月6日,社旗一高六年制實驗班組織初一全體學生展開了一次研學之旅。此次研學旨在讓孩子們走出校園,陶冶情操。目的地在南陽龍灣綜合社會實踐基地。寒冬雖至,一張張青春稚嫩的臉上依然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 鮮衣少年古都遊 不負韶華再出發 開封全力打造研學旅行基地
    縣街小學36名小學生在研學教員的指導下,或手持小刻刀在原木上盡情雕刻,或將一顆顆算珠放在直柱上,親手體驗木雕技藝和算盤製作……研學過程中,上手操作的技能體驗使學生在歷史古蹟中找到了非遺的樂趣,傳承了非遺文化,提升了綜合素質。在行走中學習,在活動中研究,是研學旅行的主要形式。大力發展研學旅行,對加強中小學生素質教育,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知行合一 弘揚開封研學新風尚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 研學旅行順利開展安全的基石應三方共建
    研學旅行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要活動方式中「考察探究」的一種活動方式。要進行研學旅行活動,就要走入社會,投身大自然之中,涉及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問題,安全問題則首當其衝,也成為制約研學旅行活動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 中國兒童產業基地「侏羅紀公園」,打造精品恐龍科普研學基地
    中國兒童產業展覽交易基地(ETJD)恐龍科普主題樂園精品研學教育基地研學旅行,旅遊產業新藍海研學旅行作為「旅遊+教育」中的細分領域創新服務,越來越受到各大中小學校、家長和學生的歡迎,更為旅遊市場帶來了全新發展機遇,成為旅遊產業的一片新藍海。
  •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之國家海洋博物館館研學課程課題
    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藍色國土資源,海洋產業是國家海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社會各界都需要補上海洋啟蒙這一課,尤其是要樹立海洋國土意識,而培育全民族海洋意識首先應該從中小學生抓起,開展海洋研學旅遊則是一種有效的教育形式。
  • 招遠黃金博物館獲批山東省中小學研學基地
    近日,根據山東省教育廳等12部門聯合印發的《山東省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實施方案》精神,省教育廳組織專家對全省16市申報的研學基地和研學旅行課程進行了評審,確定46處申報單位為第二批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基地、37項申報課程為第二批省級優秀研學旅行課程。
  • 寒亭區 研學基地 中小學生勞動實踐基地 研學旅行
    千牧泮宮是廣大中小學生研學、勞動實踐的優選之地。 寒亭區 研學基地 中小學生勞動實踐基地 研學旅行
  • 竟然還有人不知道什麼是研學教育?
    今天跟你分享的主題是:什麼是研學教育?1.研學教育就是讓教育走出教室的探究性學習。2.研學教育讓孩子走出校園、走出教室,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研學教育更注重青少年的體驗性,他們有機會在 研學中親身參加一些貼近社會與自然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嘗試與認知新鮮事物。在研學的過程中,青少年能夠完全的、主動的參與到完整的學習過程中去。4.團隊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青少年要想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就應該杜絕「獨立美麗」。
  • 「從高考作文看研學旅行與教育發展」公開課在邕開講
    7月18日,「從高考作文看研學旅行與教育發展」公開課在廣西民族藝術宮開講。記者 冼妍杏 攝公開課由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學會會長、廣西教育學院教研部主任陸雲主講。記者 冼妍杏 攝廣西新聞網南寧7月18日迅(記者 冼妍杏 黃新躍)7月18日,由廣西中小學研學旅行學會、廣西新聞網聯合主辦的「從高考作文看研學旅行與教育發展」公開課在廣西民族藝術宮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