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霍邱縣高度重視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截止目前,全縣擁有市級研學基地3家,縣級研學基地8家,全年參與研學旅行的中小學生近20萬人次。特別是上海復旦大學每年都組織500多名師生到臨淮崗景區研學,社會評價和滿意度都很高。
一是加強領導,成立工作組織。縣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教育局、文旅體發展中心等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的中小學研學旅行工作協調小組,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縣教育局分管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加強對研學旅行工作的統籌和管理。各相關部門根據分工,各負其責,共同協商,積極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
二是出臺文件,規範研學行為。縣教育局和縣文化旅遊體育發展中心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全縣中小學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對開展研學旅行的重要意義、基本原則、工作措施和加強組織領導等內容進行明確,特別是對研學旅行的課程設置、基地建設、組織管理、隊伍建設、經費保障和責任落實等都有明確規定,指導性和操作性很強。
三是強化陣地,培育研學基地。縣教育和文旅等部門密切合作,通力合作,加強研學旅行基地的建設和管理,為開展研學旅行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特別是縣文旅體發展中心籌資400多萬元,在臨淮崗景區精心打造佔地面積4000多平米、集淮河農耕、臨淮泥塑和淮河柳編於一體的「研學三館」,讓研學的學生能夠親手學到柳編和泥塑製作工藝,親身感受淮河農耕和民俗文化的無窮魅力。目前該館正在緊張施工,年內有望建成投入使用,並以此爭創省級研學基地。
四是嚴明責任,注重研學實效。學校開展研學旅行前,必須擬定活動計劃並按管理權限報教育行政部門和旅遊管理部門備案,真正做到「活動有方案,行前有備案,應急有預案」。同時,加強研學旅行的全過程管理,對參與研學旅行的學生和老師進行事前培訓、事中監管和事後考核,使研學旅行成為主題突出、目的明確、要求具體、紀律嚴明的校外教育活動。
【來源:霍邱縣文旅體發展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