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英雄之城》:描摹武漢戰「疫」英雄群像

2020-12-24 中國軍網

描摹武漢戰「疫」英雄群像

——觀紀錄片《英雄之城》

■滕魯陽 王 遙

紀錄片不僅是觸動人心的文化作品,更是觀照現實的記憶財富。新華社推出的全景戰「疫」紀錄片《英雄之城》,以45分鐘時長呈現了武漢關閉離漢通道兩個多月以來的戰「疫」實景畫面,用最真實的鏡頭語言展示武漢這座城市的勇敢、堅韌和樂觀。

這部紀錄片分為「離漢暫停」「搶救生命」「關鍵之舉」「全民英雄」「世間大愛」「冬去春歸」等幾個主題。60餘位勇闖「紅區」的新華社記者廣泛採訪奮戰在一線的人們,換來了第一手影像資源。視頻博主林晨拍攝的武漢街景以及陪伴外婆治病的阿念在火神山醫院錄製的素材也穿插運用在紀錄片中。可以說,《英雄之城》描摹了武漢戰「疫」英雄群像,展現了全社會齊心協力、同舟共濟的精神力量。

有人,在面對恐慌和未知時勇敢拉響警報;有人,在舉步維艱的條件下與死神爭分奪秒;有人,在困境中守望施援,重喚人們對美好與希望的嚮往。片中不乏鍾南山等熟悉的面龐,但更多的是平凡的身影。一方面,紀錄片多角度、全方位塑造英雄人物。比如此前媒體報導過的為疫情防控率先拉響警報的人——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繼先,片中展現了她在研判疫情工作中的諸多努力。另一方面,該片放大了英雄圖譜中的無名角色。建造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以及改建方艙醫院是戰「疫」的關鍵之舉,鏡頭對準那些普通的建築工人和供電保障人員,表現出一線工作者爭分奪秒艱難趕工的場景。同時,記者也捕捉到了方艙醫院民警張敬畏與患者拉家常的鏡頭。在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分布在各自戰位的每個人都做著「對的事」,都貢獻著光和熱。

《英雄之城》描摹了一群有血有肉的靈魂。儘管是在宏大敘事下塑造英雄,該片仍盡力展現一個個真實的、鮮活的人物。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是一名漸凍症患者,當得知在另一家醫院工作的妻子被判定為確診病例時,「突然一下子感情有點受不了」。奮戰在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的供電公司員工陳世雄,面對鏡頭直言「有點擔心」,因為家中有年邁的老人和年幼的孩童,妻子是奔赴一線的醫護人員。《英雄之城》並未刻意拔高英雄,每個人物都背負了很多挑戰,頂著壓力前行是體現人物精神的最好例證。

《英雄之城》也著力勾畫戰「疫」記者和軍人的輪廓。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記者同樣是衝鋒陷陣的戰士,他們沒有直接參與救治患者,卻記錄下戰「疫」一線的實況。片中敘述了新華社記者許楊進入「紅區」連續報導27天的故事,其作品《遍地英雄——一個記者的武漢見聞》帶人們回顧並反思疫情。軍人在疫情防控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英雄之城》接近十分之一的鏡頭對準了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的身影,展現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軍人本色。面對鏡頭,軍隊專家毛青說:「軍人就應該衝在前面,國家有難的時候衝在前面。」

凜冬離去,雪融草生。《英雄之城》客觀的敘事策略和平靜的話語表述令人在感動之餘不忘思考,給人希望和力量。歷史會記住這座英雄的城市,會記住這些挺身而出的人。

相關焦點

  • 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體會 武漢戰「疫」紀錄片為何刷屏
    英雄之城觀後感心得體會 武漢戰「疫」紀錄片為何刷屏  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史無前例的全球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成為全民關注焦點。  紀錄影像充分發揮了「社會和人類生存之鏡」的特殊媒介價值,以此為題材的紀錄片這段時間不斷湧現:從小體量、切片化敘事的微紀錄、短視頻,到宏觀視角梳理的系列主題紀錄片,傳統主流媒體、新媒體或是自媒體都充分利用各自平臺特點積極創新,以紀錄影像呈現和傳播這場可歌可泣的全民抗疫戰。  3月26日,由新華社重磅推出的武漢戰「疫」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成為產生刷屏效果的熱門作品。
  • 武漢戰「疫」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
    首部武漢戰「疫」2個月全景紀錄片  一部感天動地的中國抗「疫」群英譜  新華社記者勇闖「紅區」 60多位記者「疫」線拍攝  很多年後,當人們回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疫」,一定會想起2020年初,武漢關閉離漢通道那個遙遠的日子。
  • 紀錄片《英雄之城》:用心用情塑造抗疫英雄群像
    原標題:《英雄之城》用心用情塑造抗疫英雄群像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近期,由新華社音視頻部出品的一部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不僅起到記錄歷史、揭示真相和凝聚人心的作用,更讓我們對新聞紀錄片的創作手法有了新的認識
  • 習近平致敬的戰「疫」英雄丨壯哉,大武漢——獻給英雄的武漢人民
    習近平致敬的戰「疫」英雄丨壯哉,大武漢——獻給英雄的武漢人民 2020-03-31 22:24:30   來源:新華社
  • 紀錄片《我的硬核社區》彰顯「雙抗」基層堡壘英雄群像
    由北京三多堂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愛奇藝共同投資拍攝的五集系列紀錄片《我的硬核社區》,5月2日在愛奇藝上線。該片選取社會基層的若干典型切面,以客觀記錄視角,用最真實的鏡頭語言,展現抗疫社區真實故事,彰顯「雙抗」基層堡壘英雄群像,像一面鏡子洞察國家治理的微觀樣貌,向世人展示中國生命至上、以人為本的社區治理,贏得觀眾情感共通共鳴。
  • 繪戰「疫」,畫英雄|武漢人自製,超可愛的宅家日常漫畫
    抗擊「新冠肺炎」,全民共參與廣東衛視特別策劃「繪戰『疫』,畫英雄」系列插畫活動匯聚全國優秀插畫師對於武漢人來說1月23日是特別難忘的一天為了阻止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武漢市政府正式發布封城公告截止今日,武漢封城已有44天處於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人
  • 書寫戰「疫」群像,致敬平凡英雄——走進時代報告劇《在一起》
    致敬英雄本期《國劇面對面》走進戰「疫」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在一起》還原十個真實的戰「疫」故事電視劇《在一起》誕生於疫情期間,從2該劇根據發生在戰「疫」期間的真實故事改編,傾情創作了十個單元故事,講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生的感人故事。
  • 繪戰「疫」,畫英雄|武漢插畫師暖心創作,帶你「雲」遊武漢
    抗擊「新冠肺炎」,全民共參與廣東衛視特別策劃「繪戰『疫』,畫英雄」系列插畫活動匯聚全國優秀插畫師武漢不僅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一年四季都有著超高的「顏值」今天,武漢插畫師李鑫將用他繪製的八幅插畫帶領我們「雲
  • 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32)英雄武漢 英雄人民
    為此,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95歲高齡的著名詩人劉徵先生攜詩友為抗疫的英雄武漢城點讚(上篇);為援鄂抗疫人員勝利撤離點讚(下篇)。 贊英雄武漢城何雲春抗疫驅魔舉世驚,繁星曉月楚天行。祥雲逐霧和風起,碧水環山玉樹生。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英雄》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小學組徵稿展示:作品:《英雄》直到現在,我才深深明白,世界上哪有什麼超人,哪有什麼穿著鎧甲打怪獸的勇士啊,這些所謂的英雄都只是存在於電影世界中。2020年,疫情爆發,有這麼一些人奔赴抗疫前線,治病救人,鍾南山院士以八十高齡親赴武漢疫區指導防疫。山東醫療隊也奔赴武漢黃岡進行醫療援助,其他省市的醫療隊也接踵而至,展開了一場全國動員的防疫阻擊戰。疫情來勢洶洶,但病毒卻因為他們而再難逞兇。
  • 求是網評論員:有這樣英雄的人民,戰「疫」必勝!
    戰武漢,戰湖北,戰全國, 一場戰「疫」的人民戰爭撼天動地,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感天動地。「孩子,媽媽去打怪獸了……」在疫情緊急的關鍵時刻,醫務工作者第一時間響應黨中央號召,懸壺入荊楚,白衣做戰袍,英勇奮戰在抗「疫」一線,把希望帶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身邊有的戰友倒下了,但來自四面八方更多的「戰士」加入了。他們是用血肉之軀抵擋死神屠刀的「救護者」。
  • 北京衛視推出紀錄片《英雄》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0月17日21:35,北京衛視將重磅推出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廣播電視臺承制的紀錄片《英雄》。今日,《英雄》發布了預告片。
  • 小人物,大英雄!天津美院教授張耀來創作《武漢戰「疫」速寫》
    天津美院教授張耀來創作《武漢戰「疫」速寫》。    張耀來:我畫《武漢戰「疫」速寫1》。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讓沉浸在春節喜悅的人們即刻墜入恐慌之中。在這危難時刻,讓我再一次看到了祖國的強盛,民族的堅強!看到一個個平凡小人物在關鍵時刻譜寫出一曲曲感人的生命讚歌,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他們捨去小家的團聚,放下年夜飯的碗筷,為了祖國,義無反顧的奔赴戰場!
  • 武漢,英雄之城
    這是一座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也是一座承載了無數榮耀與苦難的英雄之城。「火花飛迸在長江」一座城市的記憶與「勳章」有人說,要了解武漢,得從熱乾麵說起。一碗普普通通的美食,洋溢著一座城市的風情。感受這座城市的風骨,需要在地標、路標中去細細尋找和體味。
  • 第六屆武漢詩歌節舉行 詩意火花閃耀英雄之城
    12月20日,第六屆武漢詩歌節在武漢卓爾書店開幕。本屆詩歌節由卓爾書店、《中國詩歌》編輯部主辦,聞一多基金會、湖北長江文化發展基金會聯辦。葉延濱、舒婷、李少君、楊克、傅天琳、張清華、胡弦、陳仲義、劉向東等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位詩人、評論家匯聚江城,讓詩意火花在英雄之城閃耀,以詩歌傳遞溫暖和力量。
  • 戰「疫」英雄
    他懂得,理性認識疫情,科學做好防治,才是戰「疫」制勝之道。  「抓住兩個要害:早發現、早隔離,這是疫情預防和控制最有效的辦法。」他這樣主張。  「武漢減少輸出,要對火車站、機場等口岸實行嚴格的檢測措施,首先是測體溫。」他這樣建議。  「目前沒有特效藥,戴口罩很重要。」他反覆提示。  1月23日,除夕前一天。
  • 開學第一課 戰「疫」英雄當主角
    原標題:開學第一課 戰「疫」英雄當主角 4月8日,新疆醫科大學2015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上開學第一堂思政課《抗疫戰中新醫人的使命擔當》。當日,全疆首批開學複課的22所自治區區屬高校和3所兵團高校學子們陸續重返校園,迎來新學期。
  • 英雄之城,巔峰之夜!臺鈴攜手《中國好聲音》總決賽武漢開唱!
    [摘要]迎接巔峰之夜,唱響時代讚歌!歷時三個多月的《2020中國好聲音》,即將在今天晚上8點迎來總決賽。今年,《2020中國好聲音》的總決賽現場從鳥巢搬到了武漢體育中心主體育場。四位導師和眾多學員將會先後登臺獻唱,用音樂力量致敬武漢這座英雄之城。
  •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
    三個視點中對戰爭場面、人物行動表面的呈現重複較多,反而弱化了群像人物的塑造和深入內心世界的空間。高炮班是重點展開的敘事段落,既有大場面的鋪排,又有細節描摹,兩位炮手關班長和張排長也是刻畫得最為豐滿的人物。
  •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紀錄片《英雄兒女》、電影《金剛川》觀後
    三個視點中對戰爭場面、人物行動表面的呈現重複較多,反而弱化了群像人物的塑造和深入內心世界的空間。高炮班是重點展開的敘事段落,既有大場面的鋪排,又有細節描摹,兩位炮手關班長和張排長也是刻畫得最為豐滿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