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勇者菌
在今年的特殊背景下,人們對於線上互動的旺盛需求,讓語音社交遊戲再次升溫。
根據百度指數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的春天,「狼人殺」關鍵詞的搜索熱度一度攀升至1.7萬以上。而隨著大量新用戶的湧入,網易旗下的《狼人殺官方》則長期穩定於 iOS 平臺社交類暢銷榜的 Top 5,與QQ、微信、微博等同臺競技。
對於已經上線3年的《狼人殺官方》來說,這是一次用戶拓圈的機遇。畢竟,在相同品類逐漸同質化的環境中,任何一款產品都需要以創新貼合潮流,由此影響更多年輕受眾。
網易做出了一次差異化的嘗試。在12月17日,《狼人殺官方》正式推出了全新模式——「跑跑狼人殺」。該模式脫胎於狼人殺核心邏輯;但在形態與遊戲性上,又與過往截然不同。
近乎改頭換面的新模式,到底能帶來何種體驗?如此大跨度煥新,又對語音社交市場意味著什麼?
從語音到多維體驗,
新模式主打實景互動推理
《狼人殺官方》的底子,是由語言和辯論驅動的邏輯推理遊戲。參與者分成兩大陣營,各執身份牌,輪流發言,若干回合過後,或是好人通過票選揪出兇手,或是壞人趁夜將好人全滅。
「跑跑狼人殺」不外乎如此,也是兩個陣營間之間的非對稱生存競技。
但有所不同的在於,新模式將抽象的語音推理玩法轉化為了可觀可感的實景;回合制規則,演變為即時互動;世界觀也不再是西方魔幻,而是把哥德式的主題場景遷至中國古代邊陲古城。
在傳統狼人殺裡,你控制的角色可不能像這般隨意跑動
簡而言之,遊戲的體驗維度大不一樣了,遊玩傳統模式全憑玩家一張嘴;而在「跑跑狼人殺」之中,玩家需要調動心、腦、手、眼,操作角色跑圖做任務或是尾行偷襲。對於壞人陣營來說,親手敲悶棍的體驗,更是比以往「用嘴殺人」的方式來得更加沉浸和刺激。
從玩法邏輯上,狼人不再僅僅關注襲擊人,更要關注怎麼襲擊,而平民在找出狼人之前,更需要先學會保住自己的性命。
遊戲裡狼人殺平民不是一句話就能搞定的事情
隨著操作性的提升,遊戲內對局的勝負條件也不再是單一的互相淘汰。「跑跑狼人殺」在地圖中分割了多個場景,並設計了一系列任務,讓平民陣營可以通過達成所有任務來獲取勝利。
在遊戲裡做任務
與之對應的機制在於,狼人陣營可以伺機搞破壞,即發布緊急任務。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平民未完成指定任務,他們就將告負。這大大增加了玩家的參與感和遊戲的趣味性。
為了讓平民遠離案發現場,我發動了緊急任務
除了任務系統之外,「跑跑狼人殺」為了強化遊戲性,還加入了其他特定設計:比如有限的視野;監控室;以及狼人獨有的鑽地道移動、封鎖房門等,鑽地道可以為狼人創造不在場證明,鎖門則可以限制平民的行動。這一次,你的行為決策,決定你將扮演一位怎樣的狼人。
視野有盲區
你也會發現,新模式打破了傳統「回合制」的束縛,不再是嚴格按照既定順序來決定角色的行動。狼人與平民在即時交互中,明爭暗鬥,你來我往。這種對抗形式不僅讓單局遊戲有了更多變數,同時也加快了遊戲節奏。
在傳統狼人殺中,投票討論是無法被玩家左右的環節。而「跑跑狼人殺」變被動為主動:當平民目擊屍體或在地圖中央敲響銅鑼時,票選模式才會被觸發。因此在沒進入票選階段前,狼人陣營實現三殺、四殺也都是有可能的。
投票環節則圍繞著目擊者的指認、狼人的嫁禍於人與好人的自證清白而展開。在該環節中,語音社交元素得以體現,所有人均可自由發言,而有意思的地方在於,玩家在交流的場合中,還可以為接下來的行動制定方案。
遊戲中的投票討論環節
這就是「跑跑狼人殺」,它的側重點並非辯論和心理博弈,而是任務環節中的爾虞我詐。得益於實景化的內容與交互性元素,玩家也更容易在任務環節中獲得心流體驗。
進化的狼人殺,
用遊戲性保障輕度玩家體驗
顯而易見的是,《狼人殺官方》所推出的「跑跑狼人殺」,其目標用戶定位於輕度休閒人群。新模式有地圖概念,亦有繁多的交互內容,整體遊戲性相比過往更加貼合碎片式的遊戲娛樂場景。
事實上,社交語音遊戲在經歷過2017年的退潮後,陷入了發展困局。一方面,大量同質化產品令玩家審美疲勞;另一方面,傳統狼人殺在理解和上手方面的門檻,也抬高了新人們的入門難度。
從遊戲性入手降低入門的門檻,是《狼人殺官方》選擇的破局方向。而最終呈現的「跑跑狼人殺」,在這方面也確實展現出了一定大眾化的優勢。
首先,將傳統模式實景化的處理,無疑降低了用戶的參與和學習門檻。道理也很簡單,人們進入遊戲,所見即所得,憑經驗直覺就能感知到其中的內容和樂趣,即便不遵循規則行動,玩家的探索也不會被限制,你可以從各種任務中找到休閒樂趣。
相比規則、概念,交互性內容更容易被玩家接受。「跑跑狼人殺」沿著這個思路,削弱了辯論環節和推理成分,反而藉助任務、視野、技能等來構築非對稱競技的策略深度。在「發現屍體——觸發會議」這種充滿隨機性的機制,遊戲氛圍無形中營造出了一種驚悚電影的懸疑體驗。
下一秒誰會拉響警報?
而除了玩法直觀、爽感明確之外,「跑跑狼人殺」在遊戲節奏上也在適應人們「打發零碎時間」的需求。
算上召集玩家、等待開局的功夫,一局10人配置的傳統狼人殺,往往要耗費玩家15分鐘以上的時間。這樣的單局時間長度顯然超過了碎片化娛樂的範疇。而更關鍵的問題在於,玩家自身的可控性有限,發言結束後,你就得乾巴巴等著其他人發言,而這樣的等待總會影響遊戲的整體節奏。
相比之下,「跑跑狼人殺」節奏明快多了,一局遊戲的平均時長10分鐘,如果在五人局中,3分鐘左右便能結束遊戲。但流程快,並不是絕對的優勢。新模式在節奏上更多是讓人感到舒服、自由。因為它不再受「回合制」和「輪流發言」所約束,玩家的行動盡在掌控之中。
「跑跑狼人殺」的大眾化優勢還在於題材上。
它採用了一個貼合本土傳統文化的表達。具體而言,新模式的主題背景不再延續哥特風場景,而是把故事的舞臺搬到了中國古代的邊陲城鎮。古城地處西域,深受異族狼人侵擾,而城內平民為保家園,集結在一起共御外敵。
同類社交語音遊戲的同質化表現,存在於千篇一律的西方魔幻題材。「跑跑狼人殺」不走套路,轉而把場景、人物、故事統統東方化。這樣的形態不僅給人以新鮮感,同時在古風文化趨於流行的當下,也能與更大的用戶群體拉近距離,降低他們的嘗試門檻。
遊戲中的任務都帶有傳統元素
從打破遊戲入手的門檻,到強化遊戲的爽快節奏,最後再到大膽嘗試本土化題材,「跑跑狼人殺」輕量化模式或許無法讓傳統玩家快速適應,但它在有效增加用戶粘度的同時,逐步消解了《狼人殺官方》和廣大輕度玩家之間的交流壁壘。
語音社交遊戲也在面臨著平衡難題。它到底是社交 App,還是供人消遣娛樂的遊戲呢?
此類產品發展陷入瓶頸的原因,我以為是眾多廠商過往傾注太多資源於維持用戶的社交體驗,而忽視了對遊戲性的打磨。
任天堂《健身環大冒險》的爆紅,是一個例證。它很好說明了一個健身軟體,在融入有趣、多元的交互內容後,是如何吸引廣泛用戶的注意力。
《狼人殺官方》也在找這樣的契合點,該產品上線三年,不斷推出基於核心內容的細分娛樂模式。而在今年疫情背景下,他們把握到了大眾化的社交娛樂需求,最終推出了「跑跑狼人殺」模式,將 IP 拓展到更休閒的廣泛群體。
我們注意到,語音社交市場在今年迎來了變局,新產品陸續推出;而許多重社交的老產品,也開始尋找平衡點,朝著天平的另一端挪移。而「跑跑狼人殺」的推出或許更加驗證了一點,語音社交產品今後需要在玩法上發力,才能看到更多的市場想像空間。
推薦閱讀
原神改變了什麼|王者榮耀IP|動物派對專訪
英雄聯盟手遊|我們把公司做死了|專訪王一
Q4產品儲備|遊戲公司轉型潮|發行大困局
最新的遊戲專業書上架啦!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