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小南 中南屋世界公民教育 收錄於話題#國際視野20個
想像你是一個黑人孩子
每天放學後打開電視
看到屏幕上由黑人扮演的角色
多是不重要的配角
有時甚至是負面角色
所有的超級英雄、大天才都是白人
黑人似乎永遠只能是被忽視的那群人
你想要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
可你看不到希望在哪裡
似乎所有人都告訴你:
黑人註定低人一等
▲登上《時代周刊》的博斯曼 圖源:網絡
直到有一天
一部熱血電影裡
所有的超級英雄都是深膚色
你看到了改變世界的無數可能
這部電影裡的某一個人物、某一個場景
或許會給這個黑人孩子留下一生的觸動
這部電影就是《黑豹》
2018年《黑豹》上映後,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巨大反響。除了電影本身巧妙的情節設計與精彩的劇情外,許多影評人將關注點放在了由博斯曼扮演的黑豹繼承者特查拉王子身上。
▲電影《黑豹》海報/ 圖源:網絡
《時代周刊》影評人Jamil Smith對《黑豹》的評價是:「這部電影作為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對於種族平等問題有著跨時代的意義。對於有色人種來說,在熒幕上多元的形象意味著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地平等。」
《黑豹》的導演瑞恩·庫格勒也在接受採訪時說:「這部電影不僅有成為一部賣座的商業電影的全部要素:戲劇性、刺激的情節和畫面;更重要的是,它試圖在超級英雄電影中展現非洲文化的元素和起源。」
上周,博斯曼因為癌症去世,年僅43歲。他的離去讓我們思考:在世界電影史上,黑人一直在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為何特查拉王子這一角色被認為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電影史上的黑人英雄
°
刀鋒戰士:黑人吸血鬼和超級英雄
漫威在1998年就曾上映過一部以黑人英雄為主角的電影《刀鋒戰士》,其中由韋斯利·斯奈普斯扮演的刀鋒戰士,是一位保護人類不被吸血鬼襲擊的超級英雄。
▲《刀鋒戰士》/ 圖源:網絡
當初在定選角時,許多人都勸導演不要讓斯奈普斯擔任主角:「因為沒有人會想要看到黑人吸血鬼」。
沒想到的是,四年後《刀鋒戰士2》上線時盛況空前,沒人再注意到「黑人吸血鬼」是一個多麼「突兀」的熒幕形象。
在《刀鋒戰士》中,有這樣一句臺詞。當處處看不慣刀鋒戰士的萊因哈特第一次與刀鋒見面時,他曾這樣羞辱刀鋒:「我們都想知道……你會臉紅嗎?」這樣的問題對黑人來說是極具侮辱性的,而這句臺詞的靈感來源於主角斯奈普斯的真實體驗。
▲萊因哈特與刀鋒/ 圖源:網絡
在《刀鋒戰士》上線前,斯奈普斯在澳大利亞宣傳自己的其他作品。當時的一位觀眾在臺下大聲問出了這個問題:「黑人會臉紅嗎?」。感到受到侮辱的斯奈普斯在現場嚴厲回擊了這位觀眾,並把這句臺詞放進了電影中。
《刀鋒戰士》在上線前,因為主角是黑人曾很不被看好,可後來這部電影風靡世界各個大洲,直到如今依然是經典之作。
°
X戰警:為種族不平等而戰
漫威的作者斯坦·李曾在1968年談到自己的種族平等觀念:「放眼全球,偏見和種族主義最嚴重的社會問題困擾當今世界,毫無理由的歧視某個種族、蔑視某個國家、詆毀某個宗教,是極度不理性、不道德的行為。人民應以普世價值觀衡量彼此,人們應當心存包容」。
▲斯坦·李/ 圖源:網絡
在電影《X戰警》中,X教授與萬磁王一直在爭論「如何爭取變種人的權利」,而電影中的變種人的處境則隱喻在現實社會中的黑人的處境。
以馬丁·路德·金為原型的X教授,呼籲各個種族和平共處,通過溝通對話解決問題。而萬磁王的人物原型則是馬爾科姆·X,曾與馬丁·路德·金並稱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黑人領袖。
▲馬爾科姆·X/ 圖源:網絡
與馬丁·路德·金主張的溫和對話不同,馬爾科姆主張以暴力革命的方式來獲得黑人的權利。
他曾在1964年發表著名演講《選票還是子彈》(The Ballot or the Bullet):「是選票還是子彈。是自由還是死亡。如果你還沒有準備付出代價,那麼就請不要說什麼自由」。一年後,馬爾科姆被暗殺。
究竟是X教授還是萬磁王更有道理,影迷們並不能給出一個清楚的判斷,變種人的處境影射的種族問題,也一直在困擾著人類社會。
在《X戰警》中,由號稱「世界最性感的黑人女明星」哈莉·貝瑞扮演的暴風女的形象卻備受爭議。有影評這樣寫到:「由黑人女性擔任這一角色自然是名副其實的。可是哈莉·貝瑞太性感了,她代表了對黑人女性豐乳肥臀的全部刻板印象。」
▲暴風女/ 圖源:網絡
°
特查拉王子:來自非洲的超級英雄
與之前的超級英雄電影不同,《黑豹》是第一部主要角色多是黑人,且背景設置在非洲的超級英雄電影。故事發生在虛構的非洲國家「瓦坎達」。
在接受BBC採訪時,博斯曼曾這樣談他對電影的感受:「如何呈現這個非洲國家瓦幹達是最難的部分。難度未必在於塑造一個黑皮膚的超級英雄,而是我們要定義瓦坎達。」
雖然在此之前,黑人已經作為超級英雄出現在屏幕上,可《黑豹》自身的影響力讓這部電影背後帶來的種族問題的討論更進一步,更重要的是,它終於不是一部以白人視角展示種族平等的電影了。
雖然一部電影並不能徹底解決種族歧視等社會問題,但它帶來的震動是巨大的。數據顯示,《黑豹》之後,少數族裔在國際大片中的數量增加了3%,《黑豹》作為一部以黑人主演的現象級大片,給熒幕史的發展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離去的特查拉王子,不變的平等追求
博斯曼去世後,各大媒體、導演、影星紛紛發文紀念這位極具抗爭精神的巨星。「特查拉王子」的肉體消失了,可他代表的非洲文化、對平等的不懈追求永遠不會被遺忘。
▲《黑豹》劇照/ 圖源:網絡
博斯曼在《黑豹》上映後接受採訪時曾這樣說:
「
我希望人們會看這部電影,並親眼看到這位英雄。即使看到電影的是白人,如果他們看到黑人角色並給予認同,這部電影也會改變我們(種族歧視)的社會狀況。
」
雖然改變種族歧視並非一蹴而就,可博斯曼在有限的生命中為平等的鬥爭留下了最閃亮的痕跡。
- END -
如果你想要進一步了解種族歧視問題:
紀念永遠的特查拉王子
原標題:《特查拉王子,熒幕史上最值得紀念的黑人超級英雄》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