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固陽縣下溼壕鎮黨建辦副主任王林小當選全國勞模並赴京參加了表彰大會,接受這一至高禮遇的頒獎。
王林小
男,漢族,1961年9月5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固陽縣下溼壕鎮黨建辦副主任。
★ 主要事跡★
在陳家渠村委村民中傳頌著一首民謠。
「麻雀雀飛來喜鵲鵲叫,咱們的村書記王林小。帶領鄉親們走上致富道,莊戶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王林小,是下溼壕鎮陳家渠村委缸房口村民。
1998年,王林小進入村委班子,任村委會主任。
2000年,當選陳家渠村黨支部書記。
陳家渠怎樣才能擺脫貧困,村民們如何才能過上好日子?
這是王林小走馬上任的頭等大事。
他深感肩頭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多年來,王林小帶領村民發展村集體經濟,發展水澆地,種植脫毒種薯,改善人居環境,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鄉親們稱他是脫貧路上的帶頭人,老百姓的貼心人,平安家園的守護者。
他心裡裝著老百姓,想著老百姓,牽掛著貧困人口的冷暖。
致富路上的帶頭人
2014年,王林小帶動村民拆除土房自籌資金建設新房,改善人居環境。
村民們聽說王書記要給大家蓋新房,拆房的積極性很高,不要政府拆房補貼。
經過幾個月緊鑼密鼓的奮戰,陳家渠村委所在地缸房口村40戶村民蓋起了新房,安上了路燈,硬化了街道。
一排排整齊的瓦房,一盞盞明亮的路燈,一條條乾淨整潔的街道裝點著陳家渠村委。
漫步在平整的廣場上,村民們臉上掛著笑容。
無論是清晨還是夕陽西下的時候,在廣場上總有飛揚的歡聲笑語。
一條通向311省道的水泥路仿佛一條騰飛的巨龍,村民們在道路兩側義務植樹1500多棵,綠油油的樹木美化著公路,讓這條騰飛的巨龍在綠色長廊浪裡充滿生機和活力。
王林小是土生土長地地道道的農民,六十年代出生的他經歷了飢餓和貧窮的痛苦。
因為貧窮,王林小高中畢業早早地放棄了學業回鄉當了農民。
二十多年的農民經歷讓他真真切切地認識到貧窮的原因。
缺乏水澆地、靠天吃飯,缺乏科技含量的種地只能吃飽肚子,永遠沒有出路,更不會脫貧致富。
2015年,王林小經過深思熟慮,外出考察,他決定帶動村民種植新品種脫毒種薯。
他從包頭農研所調回脫毒種薯種子,向村民們介紹脫毒種薯的種植方法、產量和銷路。
村民們看到像鴿子蛋大小的種薯種子,都持懷疑的態度。
「王書記,你是不是悶了,指頭大的種子能長成什麼氣候,我們不是要什麼花樣,我們要掙錢養家的。」此時,一個叫楊玉茂的村民站出來積極支持王林小,「王書記,我相信你,我與你一起耕種脫毒種薯。」
大後山秋天的原野是一片七彩畫圖,金色的麥浪翻滾,黑格玖玖的蕎麥引人注目,沉甸甸的谷穗在風中搖曳。
王林小和村民楊玉茂種植的脫毒種薯也豐收在望。
轉眼間到了起種薯的季節,村民楊玉茂看著2萬多斤的「鴿子蛋」又驚又喜,他期待著美好春天的來臨。
2016年春,脫毒種薯一路暢銷,一斤種子賣一塊四毛錢。
村民楊玉茂一下子掙了3萬多元,他用掛在臉上的微笑替王書記說服了村民,他逢人便說,「我當初看見王書記苦口婆心,卻沒人支持王書記,我覺得對不住他,於是我選擇跟著他試種,結果掙錢了。」這位踏實的莊稼漢子樸素的話語,表達著內心的喜悅,也心生對王書記的感激和敬佩。
村民楊玉茂種植種薯的成功是最好的廣告,村民們跟著王林小種植種薯,拉開了陳家渠村委村民耕種脫毒種薯的大會戰。
經過幾年來的種植和經營,陳家渠成了遠近聞名的脫毒種薯產地,產品遠銷呼和浩特和烏蘭察布,村民年人均收入增加5000多元。
種薯產量增加,村民們樂在心裡,喜上眉梢。但存放存儲迫在眉睫。
為了解決村民們的燃眉之急,把種薯種子存儲存放好,王林小一邊積極向縣農牧局爭取項目資金,一邊號召村民們自籌資金。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林小帶領村民在村裡建成土豆存儲窖32座,解決了村民們的後顧之憂。
到了春秋兩季,村委辦公室旁邊的土豆窖車水馬龍,人山人海,歡聲笑語,匯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耕種脫毒種薯,讓村民們擺脫了貧困,村民們認準了王書記,只要王書記吆喝一聲,村民們積極響應。
王書記心裡有著更高的目標,脫貧是一小步,致富才是一大步。
王林小馬不停蹄,謀劃著為村民創造更好的生產生活條件,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
他向上級有關部門積極爭取資金和物資為村民發展水澆地。
王林小在任期間,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20萬元,向縣政府各職能部門爭取水泥120噸、水管2000米、水泵12臺、變壓器3臺,組織工程技術人員清淤機電井13眼,維修護壩3000米,鋪設地埋管2000米,解決了幾個自然村人畜飲水的困難,為全村新增水澆地800多畝。
老百姓的貼心人
一個共產黨員不僅要帶領莊戶人脫貧致富,而且要牽掛著老百姓的冷暖,關心他們的生活,為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王林小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2017年秋的一天,翻身壕貧困戶武建清的聾啞妻子史翠蘭急匆匆來到村委找到王書記,一邊咿咿呀呀,一邊用手比劃。
王書記明白一定是武建清出事了。
開著車幾分鐘就到了武建清家,武建清含著眼淚說:「王書記終於把你盼來了!我的腿斷了……」 看到躺在炕上齜牙咧嘴的武建清,王林小說:「趕快住醫院。」「耕種上,手裡沒一分錢了。」王林當即從兜裡掏出300元人民幣塞在武建清手裡。
武建清凝視著手裡的人民幣,兩隻手顫抖著,雙眼盈滿淚水哽咽著說:「王書記謝謝你!」這聲音幾近帶著哭腔。
這聲音裡飽含著感激、感動和感恩。王書記接著派人把武建清送往鎮衛生院治療。
武建清的妹妹武潤梅為了感激王林小對他哥哥的關心,贈送王林小一面大紅錦旗。
錦旗上寫著感人肺腑的話語:贈送下溼壕鎮優秀共產黨員和幹部王林小,感謝幫助娘家人各方面的照顧。——陳家渠村委閨女武潤梅。
2018年7月19日,一場暴雨讓久旱的大後山喜逢甘霖,肆虐的暴雨也帶來了災害。
衝毀農田,淹沒村莊,房屋坍塌,村民受災。
從村書記崗位上退下來的王林小在村委辦公室裡來回走動,他依然擔心村民們的房屋安全。
每一個自然村,每一戶人家的住房在他腦海裡像電影鏡頭一樣播放著,五保戶劉伯樹的窯洞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他望著窗外傾瀉如注的大暴雨感到束手無策。
他推門試一試能不能衝出去,院子裡的積水有半人高,寸步難行。
雨,時大時小,時緩時急,一直沒有停的意思。
雨稍微小一點,院子裡的積水逐漸減少,王林小在雨水裡跌跌撞撞一口氣跑到劉大爺那裡,看到窯洞安然無恙,他鬆了一口氣。
院子裡的水譁譁流動著,他踏入齊膝蓋的雨水中,推門看到劉大爺盤腿而坐,手拿煙鍋,煙鍋上的火星或明或暗。
「這麼大的雨,你怎進來的?」「我來看看你,我擔心你這窯洞。」「淋成個溼圪蛋了!」「沒事兒,等雨停了,趕快搬家。」
淅淅瀝瀝的小雨繼續下著,王林小和村幹部幾人冒雨給劉大爺搬了家。
把鍋碗瓢盆、鋪蓋卷等每一件東西都搬過去整理好。
王林小看到劉大爺的被褥又髒又黑,從自己家裡找了一套嶄新的被褥送給劉大爺。
劉大爺激動的說:「我活了八十五歲,沒住上這麼好的房子,沒見過這麼新的被子,我想都沒想到能鋪蓋這麼新的被褥,林子,你對大爺太好了,你讓大爺咋謝你啊!」
折騰了一天的王林小疲憊不堪,早早進入夢鄉。
第二天早上起來,劉大爺的窯洞不知昨晚何時坍塌了!王林小望著坍塌的窯洞,想著昨天果斷搬家的決定,真是天大的幸運,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抬頭望著初升的太陽,王林小心裡仿佛注入了一股暖流頓時湧遍全身。
在新建村委會擔任黨建指導員期間,王林小經常訪貧問苦,了解貧困戶生產生活情況,為村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水上村貧困戶李鐵仁在危房改造中,因資金短缺買不回材料,沒錢僱不下工程隊,整日李鐵仁愁眉不展,唉聲嘆氣。
王林小知情後,求助幫扶單位縣國土資源局,縣國土資源局幫扶了一萬塊磚,王林小墊資3000元,找好施工隊。並要求工程隊按期施工,並向工程隊承諾李鐵仁的施工費用由我來支付。
李鐵仁的妻子武潤女握著村幹部王林小的手久久不願鬆開,眼角溢出淚花,倆口子激動地不知說什麼好。
王林小舉賢任能,力薦年輕幹部。
2018年6月,他從崗位上退下來,村民們怎麼也想不通,不答應。
一些村民到鎮裡求情,要求王林小繼續在陳家渠村委當書記。
王林小理解村民的心情,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服了村民。
老百姓的好書記和莊稼漢子的心緊緊貼在了一起。
平安家園的守護者
王林小雖然從村書記的崗位上退下近兩年了,但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繼續發揮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帶領黨員幹部和村民保衛著自己的家園。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他帶頭學習,把課堂深入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老黨員炕頭上,貧困戶屋簷下。組建微信群,對外出務工黨員進行網上傳達學習,讓外出務工人員及時聆聽黨的聲音。
他組織成立了黨群服務中心,把黨群服務中心辦成黨員之家,群眾之家,讓黨的陽光雨露滋潤黨員幹部成長,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一個共產黨員,不但需要帶領村民致富,而且在遇到各種艱難險阻的時刻需要衝鋒在前,王林小就是這樣用實際行動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英勇鬥爭,不怕犧牲。
在今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他組織黨員幹部在村委的各個路口卡點搭建帳篷,並把自家的火爐、火筒、被子搬到帳篷,盡力給同志們創造工作條件,託朋友購買100個口罩,分發給值守村口的人們,並叮囑大家要保護好身體。
在每一個卡點路口設立了臨時黨支部,第一時間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的總要求,以及各級政府出臺的具體防控措施。
他以身作則,帶領黨員幹部和志願者堅守陣地,雖然北風刺骨,但大家心裡感到熱乎乎的。
在檢查外地流動回村人員時,他幾次被推搡跌倒,由於不分晝夜的守崗值班,王林小累倒了,但他仍堅守崗位。
他堅持原則,不徇私情,幾次把暗訪的縣領導「拒之」村外。
村民感激地說:「王林小真正是我們平安健康的守護神」。
十幾年來,在王林小的帶領下,陳家渠村經歷了一個從貧窮落後村到先進示範村的巨大變化,在這六千多個日日夜夜裡傾注了共產黨員王林小的心血和汗水。
村民們逢人便說,是王書記帶領我們擺脫貧困,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
由此王林小榮獲許多榮譽,2014年王林小被評為包頭市嘎查(村)黨組織示範帶頭人,2015年王林小被評為自治區勞動模範,2016年王林小被評為自治區優秀嘎查黨組織書記等榮譽稱號。當選包頭市黨代表,固陽縣三屆人大代表。
在成績和榮譽面前,王林小一如既往,不驕不躁,勤勉敬業,紮實工作。「老驥伏櫪,志在千裡」。六十花甲的他,腳步從容,腳踏實地,繼續履行一個共產黨員的職責和使命,繼續保持勞動模範的精神風貌,將繼續為鄉村振興戰略發揮餘熱。
來源:多彩固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