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是如何長期把持高級鐘錶產業?他們靠什麼手段維持優勢?

2020-12-19 EdgarJiang

瑞士人是從16 世紀中葉開始做表的,當時由於宗教上禁止穿戴飾品,導致原本的金工和珠寶商被迫轉而發展其他技藝──比如說制表,由此開始了瑞士制表業的濫觴。

獨立品牌H. Moser 在2017 年曾經出過一支怪表,這支表的外殼是用起司做的──沒錯,就是比薩上加的那個起司,不過當然是經過特殊處理的。Moser 的年輕老闆Edouard Meylan 向來很愛玩這種噱頭,這次搞出這支起司表是為了強調它是真正的「瑞士製造」,所以除了機芯是Swiss made 之外連表殼也用上了瑞士名產。

然而這場大秀背後是有政治訴求的,Meylan 耍了這一招是為了抗議當時瑞士政府開始放寬對於「Swiss Made」 這個標示的認定,因為現在只要產品價值的60% 來自瑞士境內就可以使用這個標示──其中所謂的「產品價值」包含了研發成本

也就是說一支表有可能將所有的生產流程都外包到其他國家,但只要研發是在瑞士國內進行的、而且成本超過總價值的六成的話就仍然可以標示為Swiss Made。Meylan 認為這種寬鬆的政策會逐漸弄臭「瑞士製造」的公信力,他甚至用洗錢來比喻這種產地過水的做法,因此才會大動作地做出了這支起司表,並且宣布以後Moser 的表款上都不會再打上Swiss Made ──既然打了也未必是在瑞士做的那又何必要打?

認不認同Meylan 的做法見仁見智,不過這整個事件的確凸顯了「瑞士製造」這個稱號在全球鐘錶業的象徵性意義。瑞士人是從16 世紀中葉開始做表的,當時由於宗教上禁止穿戴飾品,導致原本的金工和珠寶商被迫轉而發展其他技藝──比如說制表,由此開始了瑞士制表業的濫觴。17 世紀初年日內瓦成立了制表師公會,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相關組織,到了18 世紀以後日內瓦市內的鐘表從業人口已經膨脹到開始往北方的汝拉山區外移了,而當地如今也成了表廠林立的瑞士制表重鎮。

當時全球除了瑞士之外英國和法國的制表業也很發達,畢竟在19 世紀以前這裡才是歐洲文化的核心。17 世紀後期法國的胡格諾教派由於政治迫害的緣故大批流亡國外,其中不少人翻過汝拉山區來到了瑞士;這些胡格諾教徒在法國時多為中產階級,來到瑞士以後也將他們原本的營生帶了過來,裡頭也包括了制表,有了這股外部新血的注入著實對當時瑞士制表的文化帶來了不少影響。

17-18 世紀瑞士制表業導入了工業化的分工制度,產量由此大幅提升,到了18 世紀末葉從日內瓦出口的懷表超過了60,000 只,「瑞士制表」的名號遂逐漸在國際打開知名度,再加上Abraham-Louis Perrelet、Louis Moinet、Adrien Philippe 和寶璣這些名號響噹噹的制表大師在這數百年間的眾多重要發明持續改良鐘錶品質,等到20 世紀進入腕錶時代的時候瑞士制表已經成為具有廣泛認知的品牌了,儘管同一時期新興的美國也加入了鐘錶市場,但傾向量產實用的美制表款反而更強化了瑞士製品的精品形象。

四百年來瑞士制表業遭遇過最嚴重的打擊當數1970 年代的石英風暴,由日本發明、美國聯手將它發揚光大的平價石英表在這十年間席捲全球,從本質顛覆了主打精緻、奢侈品形象的瑞士表,讓當地制表業一度凋零到幾乎消失。不過瑞士政府並不打算放棄這塊祖宗留下來的資產,1980 年代他們找來了經營奇才Nicolas G. Hayek,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老海耶克,希望能由他來振興瑞士制表,帶領整個產業起死回生。

海耶克推出的救世主叫Swatch,這支便宜的塑膠石英表乍看之下貌不驚人,但是它卻挾帶了兩個重要的元素:行銷手法和瑞士製造;1980 年代的鐘表市場對於行銷這回事還蒙蒙懂懂,Swatch 的品質比起當時的Seiko或是卡西歐並沒有特別優秀,但它卻比這些日本品牌更懂得透過色彩、流行和時尚這些無關品質的元素炒熱話題,甚至在Made in Japan 已經普及到逐漸失去魅力的當下,它巧妙地喚起眾人心底過去對瑞士表的憧憬,把「瑞士製造」也變成行銷的一環,由此成功地建立了Swatch 的盛世王朝。Swatch 的功勞不僅僅在於捧紅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它重新擦亮了「Swiss Made」 這塊招牌,並且教導了所有品牌「行銷」的可怕力量,往後高級機械錶在1990 年代的捲土重來幾乎就是憑藉著交互運用這兩項元素的心法成功的,而且這套心法直到今天還仍然管用。

四百年來瑞士並非一直都把持著鐘錶市場,中間也一度丟掉主導權跌落谷底,如今他們小心地操作著瑞士製造這個品牌在歷史上的優勢,透過虛(行銷)實(品質)互用的方式小心地維持著如今的地位。不過這小心也許還不夠小心,至少對Edouard Meylan 來說它就覺得現在虛實之間已經失衡了,再加上德國和日本的高級制表愈來愈受到玩家重視、甚至連Apple Watch 都來挖掉了一部分的牆角,瑞士想要繼續維持這個優勢恐怕得一直睜著一隻眼睛睡覺了。

相關焦點

  • 瑞士汝山谷何以成為「鐘錶谷」
    汝山谷還有別名為雙子谷、鐘錶谷。瑞士以鐘錶出名,這座山谷則更是瑞士鐘錶業的發祥地。因高海拔而造成的漫長寒冬,這裡時常會因大雪封山而與世隔絕數月,當地人便倚仗著大自然的饋贈發揮了豐富的想像力,潛心鑽研製表技術,在追求極致的工藝中消磨著點滴的時間,並將技藝代代流傳。
  • 男人品味排行榜第一,瑞士手錶如何稱霸世界?為你揭曉歷史淵源
    其實,瑞士鐘錶行業的聲名鵲起可謂是擁抱了"上帝"——上帝在十六世紀親吻了瑞士名表,這才成就瑞士表如今的地位。十六世紀發生了什麼事呢?答曰:歐洲宗教改革席捲歐洲。那麼瑞士鐘錶業如何坐上歐洲宗教改革這趟"快車",迅速崛起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
  • 疫情推動瑞士鐘錶業洗牌,默多克家族成員控股巴塞爾鐘錶展
    記者 | 黃姍編輯 | 周卓然17月10日,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Baselworld,以下簡稱巴塞爾)母公司瑞士MCH集團宣布了一項1.045億瑞郎的增資計劃,而美國傳媒大亨魯珀特·默多克的次子詹姆斯
  • 瑞士最頂級的四大產業
    瑞士政策的長期性、安全性、金融體系和銀行的保密體制讓瑞士成為避稅投資者的安全避風港。特別是瑞士發達的金融產業,服務業在瑞士經濟中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介紹一下瑞士在世界上領先的三大」金字招牌「產業,以學習、借鑑、趕上、超越。
  • 精工和西鐵城都有什麼優勢?日本表有什麼實力挑戰瑞士表?
    精工和西鐵城兩者都是日本最知名的鐘表品牌,日本手錶對比瑞士手錶不同的是,日本手錶在多年發展中追求的是科技的融合,功能的多樣化,能更好為人們服務,價格也被多數人接受,而瑞士表發展時間悠久,所以在很多方面已經是頂峰了,比如機芯技術,還有外表設計打磨等。
  • 瑞士不只有鐘錶,這十七家瑞士工具機企業你認識幾家?
    從品牌數量的國家分布看,瑞士有21個品牌入選,代表性的品牌有雀巢、勞力士、瑞信等。提到瑞士,怎能繞開瑞士鐘錶。瑞士人能把不多的鋼鐵材料鍛造成世界上最精密的、各色各樣的高級鐘錶,而且很多有名的鐘表品牌都名列世界500,如上表中所列。當然,你不要以為瑞士人只會製造鐘錶這種小玩意兒,各行業瑞士製造都非常專注,有很多企業都能做到業界頂尖。
  • 瑞士製造,不只有鐘錶,來看看他們工業製造到底有多牛!
    「瑞士工具機」享譽全球。各國工業界人士都知道,瑞士生產的工具機赫赫有名,長期以來,瑞士工具機出口額位居世界前五位,人均工具機出口創匯近30年來穩居世界第一,世界上有150多個國家是瑞士工具機產品的長期用戶。尤其是精密工具機,更受各國青睞。
  • 沒了中國大媽的奢侈品市場:瑞士十大鐘表四家停產,多個購物聖地關張
    據了解,如浪琴、歐米茄等品牌的母公司瑞士斯沃琪集團參加巴塞爾鐘錶展,所花費費用或達到2億歐元。此外,東京奧運會的延遲舉辦也讓其官方贊助商歐米茄亂了計劃,其原本預計的盈利目標或將被重新評估。出口受挫從整個行業來看,鐘錶製造業為瑞士的第三大出口行業,但近年來表現較為疲軟,自2017年起才有復甦趨勢。
  • 沛納海新品亮相「鐘錶與奇蹟」上海高級鐘錶展
    2020年9月9日,上海 —— 「鐘錶與奇蹟」高級鐘錶展首次登陸上海,於9月9日至9月13日期間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力邀參觀者探索高級制表的浩瀚宇宙。沛納海亦攜多款兼具純正意式設計與精湛瑞士制表技藝的全新作品參展。 此次沛納海的展區設計極富創意:展廳中央,各式求生計時工具隨時等待英雄下海探險。環繞展櫃的,則是一片充滿未知的海底世界。數隻兇猛的鯊魚於頭頂盤旋,伺機捕食獵物。多款沛納海腕錶作品猶如海底珍寶,悉數陳列於展櫃之間,靜待觀者探索。
  • 得利鐘錶董事長梁偉浩:開啟中國鐘錶「逆……
    ,得利鐘錶在瑞士建立了自己的工廠,由最初的來料加工企業成長為一家開啟中國手錶「逆襲」之路的多元化集團。因此,近年來得利鐘錶一直堅持科技創新、注重產業轉型,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不斷向價值鏈的前端延伸,實現質量和產值的同步提升。
  • 不僅賣表還能制表,持續經營百年,三大聞名世界瑞士鐘錶代理商!
    對於世界知名手錶品牌來說,百年的品牌歷史不足為奇,但是對鐘錶的代理商能夠生存如此之長確實罕見。對於鐘錶代理商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今天鑫諾德小編來和大家聊聊3個瑞士鐘錶珠寶行業裡鼎鼎有名的代理商,感興趣的朋友就一起來看看吧!
  • 行業顛覆啟示錄:瑞士機械錶如何跨越「石英危機」
    1980年代初期的瑞士鐘錶業已處於全面崩潰的階段,大面積的表廠瀕臨破產,政府甚至開始做產業調整規劃,放棄鐘錶業,所以找到了瑞士當時最著名的會計事務所,讓其對這些表廠進行破產清算
  • 這個公司曾經讓無數的瑞士手錶廠被逼破產,製造了著名的石英風暴
    瑞士人一看情況不妙提出了一個新規定,允許石英腕錶和機械腕錶共同比賽。為什麼這樣規定呢?因為瑞士人已經有了最新的石英表,而為了防止精工的機械錶蓋過瑞士表的風頭,只能用這樣的手段來阻止日本人。現在我們都對石英表抱以廉價的感覺,但是在當時的精工、瑞士人的眼中,石英表純粹是為了提高手錶走時精度而開發出來的產品,和機械錶並沒有什麼區別,而且由於製造成本高昂,產量也少,在1971年之前精工的官方統計目錄中都沒有把石英表計入在內,因為只有不到3000枚,可以忽略不計。石英表是如何走下價格神壇的呢?
  • 瑞士,湖光山色的美景,以最少的資源創造出鐘錶、精密儀器!
    在瑞士購物,瑞士,湖光山色的美景,富裕充實的生活。因為它不是申根國,需要單獨籤證。那年的深秋,我們終於踏上了蘇黎世的航班。這座城市有著「歐洲百萬富翁的大都市」之美名,班霍夫大街上銀行、名品店星羅棋布就活生生地告訴你確實名副其實。據說,這有錢人的世界,就是以最小的換取最大的。
  • 奢侈品鐘錶集團知多少
    奢侈品近幾年,買奢侈品包包、鞋子、衣服這些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特別是對女生,買買買實在是讓人難以抗拒。了解品牌多一點會發現,我們為不同品牌掏的錢,最後可能都進了同一個集團的兜裡。鐘錶行業也一樣,我們熟知的鐘表品牌,表面上看是互相競爭的關係,實際它們可能都出自同一個集團。
  • 「深度」高級腕錶格局在2020年發生巨變,中國是未來兵家必爭之地
    同期,瑞士高級制表基金會緊急上線全新W&W數字展會平臺,拉來30個全球知名鐘錶品牌線上辦展,讓全球的鐘表愛好者、零售商和媒體得以同時在線觀展。巴塞爾表展另一邊,巴塞爾展在高級腕錶商紛紛退展的壓力下被迫停辦,正式壽終正寢。
  • 鐘錶師的搖籃——上海大學海亞克鐘錶學校
    「我非常敬佩鐘錶師。他們是能將擁有歷史沉澱的傳統與今天的尖端技術完美地結合的雕塑家、藝術家。他們獨特的專業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門,使我們能夠去擁抱星球並與神秘的宇宙共舞……」--尼古拉斯˙G˙海亞克創始人海亞克鐘錶學校由斯沃琪集團與瑞士WOSTEP(瑞士鐘錶師培訓及教育課程鐘錶學校)聯合辦學。是一所全面、專業地教授瑞士鐘錶課程的學校。
  • 全新形象,瑞尼世家打造鐘表的藝術
    一提到手錶,瑞士必定榜上有名。上世紀90年代以來,瑞士鐘錶業呈現集中化趨勢,鐘錶業是瑞士繼醫藥產品及機械工業之後的第三大出口行業,多年來一直是瑞士最具效益的工業之一。 20世紀,瑞尼世家推出多款令人難忘的鐘表。精湛的工藝與專業的技術,靈敏的時尚觸覺和源源不斷的創意令其聲譽與日俱增。
  • 2020日內瓦高級鐘錶大賞得獎名單出爐(上)
    每年誕生的鐘表傑作數不勝數,到底哪些腕錶可堪稱年度最佳?目前只有「日內瓦高級鐘錶大賞」可以給你最為中肯、最受業界認同的解答。自2001年創立至今,日內瓦高級鐘錶大賞已然成為全球關注度最高的鐘表獎項,沒有「之一」。
  • Apple Watch想打敗瑞士手錶沒那麼容易?
    曾經靠製造替代品戰勝「石英表危機」的瑞士鐘錶行業,面對「Apple Watch危機」也採用了相同的應對策略。在蘋果智能手錶Apple Watch推出不久後,當時的瑞士鐘錶行業便轉變態度,逐漸重視起逐漸崛起的智能手錶,Swatch集團、LVMH旗下的TAG Heuer泰格豪雅都在2015年宣布生產智能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