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野孩子和五條人水平如此之高,為什麼沒有火起來?

2020-12-25 清川娛音

大家好,我是清川大叔。

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場比賽播出之前,有人問大叔:「野孩子是誰」?

大叔說:「就是年齡最大的那幾個,他們很久沒出來了,所以現在到底還野不野得打個問號」。

「那他們肯定不是孩子了吧,都這麼大年紀了」

大叔:「對,肯定不是了。」

沒想到大叔被打了臉,他們不僅夠「野」,而且依然如「孩子」一般。

野孩子

野孩子是第二組比賽中最後一個出場的,一開口,全場就震驚了:無樂器,純人聲!幾個老哥擺了梅花陣,一動不動地站著,毫無伴奏,就這麼唱完了整首《黃河謠》。

因為人聲本身就是一種樂器,野孩子回歸了最本質的演唱方式。整個合唱表演體現出一種原生和紮根於土地的遼闊感,氣從丹田歌頌晨露萬物,純粹又深邃。

「誒咿呀咦耶咦呀咦耶呦,唱著我的黃河謠」。

他們唱得近似於西北民間山間歌謠的喊唱,是源於山頭田間的大家會哼唱的一個語氣詞。這個才是純正的民謠,真正的源於民間的歌謠,質樸的歌唱自己的思念。

與現在那些無病呻吟的偽民謠不同,偽民謠只是用兩把木吉他,寫文藝的詞,唱著厭世的或者得不到愛的簡單流行歌。

《黃河謠》現場表演結束後安靜了半分鐘,沒有人敢打破這氛圍,沒有人想打破這氛圍。

野孩子展示了樂隊可以不依託於任何樂器,樂隊可以質樸的唱平緩歌,樂隊不一定是搖滾樂,他們也展示了源於山裡的純粹真實的歌謠是生動的,這是野孩子的寶貴,感人至深。

野孩子說:內斂克制也是搖滾的一種力量、真正的民謠是流傳不是流行!難怪周迅被野孩子唱哭了。

他們在技術上是超一流的,再加上長期高強度的排練,才有這麼強大的現場。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張瑋瑋和佺哥的冬不拉。鼓手武銳曾是布衣和冷血動物的鼓手,如今變得如此的穩重,這就是歲月的沉澱吧。

野孩子和五條人為什麼不火?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已經播出四期了,已經亮相的22支樂隊中,除了野孩子和五條人,其餘樂隊或多或少都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沒有這兩支樂隊那麼純粹,當然這不代表他們不好。

相信看過樂夏第一場的觀眾們,都會對重塑主唱華東大哥那沖天的逼王之氣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野孩子這幾位大仙兒的氣場一出來,逼王也得甘拜下風。華東在他們面前都拽不起來了。

與其他樂隊不同,野孩子和五條人都是紮根於本土文化,他們的作品也是極具地方特色。野孩子就像田野山間的清風徐來,五條人就是海邊漁村小鎮鹹鹹的海風。他們的作品源於生活卻遠遠高於生活,而這一點也會讓他們的受眾比較小。

大叔問過一位朋友這個問題:野孩子和五條人這種樂隊水平很高,但為什麼不火?

他的回答可能能代表一部分人:我知道這兩個樂隊,也聽過他們的歌。但是太小眾了,我get不到他們的點,所以沒有太深的印象。

他們也是我日常講的真民謠,但是目前看來還是很小眾。這也是他們沒能火起來的原因。

結語

野孩子這幾位中年男人,不向世俗低頭,乾乾淨淨的樣子讓人感動。

你有沒有仔細聽過家鄉的聲音。 你有沒有仔細聽過黃河的聲音。

《黃河謠》這首歌就像黃河在身邊低吼, 它自然的力量讓人肅然起敬,城市的喧囂像吃人的黑洞, 吃掉快樂、吃掉思念、吃掉自我 。這首歌,能喚醒被吞噬的靈魂。

也希望像野孩子和五條人這樣的樂隊能喚醒更多被吞噬的靈魂!

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五條人的夏天
    那個夏天是屬於五條人的,剩下的全都是虛無。五條人樂隊在2009年成軍,在11年後讓人感覺是橫空出世。這本身就是個很好的問題,為什麼是五條人?為什麼會是五條人?為什麼他們不在這圈那圈?為什麼這圈那圈的人聽到他們的名字很意外的樣子?以及,為什麼是廣州?「仁科的普通話都不標準呢」,有人說。《樂隊的夏天》是個無關緊要的網絡綜藝節目,但並不妨礙它成為今天線上唯一的樂隊展示平臺。
  • 《樂隊的夏天2》:為什麼五條人又被淘汰了?
    在節目開始前,我對這一期,就還挺期待的,因為31支樂隊都已經出場亮過相了嘛,比之樂隊,更加期待的,倒是被改編的歌。不知道你聽歌的時候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一首歌,本來原唱沒啥感覺,但是被改編了之後,反倒聽起來很是對味口。
  • 《樂隊的夏天》快樂源泉「五條人」,為何被喊還得再撈?
    這一季我們看到馬東邀請了呼聲一直都非常高的「後海大鯊魚」、「木馬」,老牌樂隊「Joyside」、「達達」,堪稱榜樣級別的民謠樂隊「野孩子」,非常具有話題性和人氣的「馬賽克」和「五條人」,還有令人驚豔的「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野孩子、達達被淘汰,你想撈誰?
    五條人對戰福祿壽,五條人來參加比賽就是抱著玩的心態,他們是這季「樂夏」最穩定最驚喜的笑點輸出,「農村拓哉」和「小鎮謝遜」兩個人的範兒特別正,兩人合作又有點像謝遜和謝霆鋒的父子合作。這首《LAST DANCE》改編的非常成功,既保留了原味,又有五條人自己的風格。相比之下「福祿壽」改編的《少年》感覺加的東西太多了,花裡胡哨的,反而有些刻意。
  • 五條人樂隊為什麼那麼火?為什麼叫五條人?個人資料介紹
    五條人樂隊因參加《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受到更多關注,其中很多網友關注五條人樂隊是哪裡人以及樂隊名字的來源,現在就一起來看吧。說實在的,「五條人」這個名字的確是透露著古怪,就是不用想都覺得有故事的那種,為什麼叫五條人?其中來歷是怎樣的?
  • 《樂隊的夏天2》改編賽:野孩子唯一的錯就是比超級斬分數高
    Papillon含義很多,暫且認為是「破繭之蝶」的意思。HAYA把一首青年人表達堅持自我、浴火重生的堅毅情感的歌改的大氣磅礴,頗有一種「王者歸來」的感覺。原曲的主歌也都給重新寫了旋律,把嘻哈完美變成了民謠金屬。
  • 五條人換歌,水木年華首場淘汰,《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有點「猛」
    在立秋快要到來的時候,《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終於開播了。成軍25年的野孩子來了,解散10年的Joyside來了,成立不久的Mandarin也來了,33支前浪與後浪較量,第一輪就要淘汰將近一半。剛開播兩期,五條人火了,因為他們開唱前一刻突然換歌,給所有人來了個猝不及防,最後卻安慰導演說:「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水木年華淘汰了,《青春再見》只獲得了專業樂迷的4分,到底是不是中年油膩,在網上爭吵了一輪又一輪。這季樂夏,有點「猛」。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決賽:重塑奪冠,五條人第二!
    決賽演出舞臺,圖片來自「樂隊的夏天」微博昨晚,爽約了一個夏天、又陪伴了我們一個初秋的「樂夏」第二季迎來決賽,厭倦了打撈五條人的網友們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幾支「出海蹦迪」的奪冠大熱樂隊都使出渾身解數,呈現出了最炸裂的舞臺。嘉賓周深、汪峰的加入也讓決賽多姿多彩。當然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最終揭曉的樂隊HOT5排名,重塑雕像的權利憑藉超高的水平獲得冠軍實至名歸。讓樂迷們操碎了心的五條人終得第二。剩下三名依次為達達、大波浪以及Joyside。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直接說是「五條人」復活傳奇好了!
    還記得去年《樂隊的夏天》嗎?雖然已經告別夏天了,但是《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還在熱播,廣大樂迷的熱情依然沒有減退,但隨著比賽的進行,節目畫風好像有點不一樣了呢?達達樂隊、後海大鯊魚、重塑雕像的權利等知名樂隊位列其中,還有不得不提的老民謠樂隊野孩子,以及新生代樂隊福祿壽、Mandarin等。
  • 五條人樂隊到底有「幾條人」,馬東飯局透露真相,七人輸給三人
    用五條人自己的話來說,他們的歌就是帶著塑料味,而塑料味的意思是,你能夠從裡面聽到生活的角角落落,畢竟塑膠袋隨處可見。開局兩個人的「五條人樂隊」五條人的音樂與樂隊自身風格極其契合,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真正與大家交流過的,只有仁科和茂濤兩個人。
  • 《樂夏2》火了,「五條人」火了,你絕對想不到,它們也火了
    其中老牌樂隊的代表【野孩子】在1995年就成立了,由張佺和小索兩人成立,回想八九十年代,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裡,搖滾、流行樂早已遍地開花,而在大西北人們或許還在唱著信天遊,【野孩子樂隊】可以說就是最早思考傳統和現代音樂融合問題的那一批人。
  • 野孩子主唱小索怎麼去世的 這個樂隊曾經非常的火
    野孩子主唱小索怎麼去世的 這個樂隊曾經非常的火時間:2020-08-12 12:40   來源:愛八卦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野孩子主唱小索怎麼去世的 這個樂隊曾經非常的火 很多人們好奇野孩子樂隊主唱小索怎麼去世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野孩子樂隊資料介紹,很多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野孩子樂隊,
  • 五條人:從城中村走出來的樂隊 五條人樂隊有多火他們有什麼經歷
    「五條人」的歌被人稱為「方言民謠」,但他們不抒情,目的在言志,要為底層的小人物發聲,描摹他們的生存現狀。在海豐有一位叫彭湃的革命英雄,他一把火燒了自家佃農的地契,解放了他們。五條人為他寫了一首《彭阿湃》。在潮汕地區沒有人崇尚秩序,那裡充滿了江湖義氣和俠義之道,「五條人」繼承了這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他們是懷有熱烈理想主義的勇士。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用退賽,捍衛了他們心中的「國風」音樂
    今天,我只想說說野孩子心中的「國風」音樂。01在《樂隊的夏天2》最新一期節目中,比賽性質是一場改編賽。野孩子樂隊和超級樂隊選擇的改編主題是「國風」音樂。在最後兩個樂隊精彩的表演完自己的曲目後,票數高的野孩子樂隊卻「淘汰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當野孩子樂隊開始選歌時,節目組給了11首「國風」歌曲,野孩子只能在11首「國風」歌曲選擇一首進行演唱。
  • 野孩子,那些固執唱歌的中年人|新京報x樂隊的夏天
    視頻截圖在最新一期《樂隊的夏天》1V1改編賽中,野孩子並沒有按照節目組的規則改編曲目,而是選擇了唱自己喜歡的歌,最終退賽。對於這個選擇,張佺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對國風的理解不一樣,我們想唱一首真正的國風。我們希望一首歌的改編過程能讓我們有良好的精神體驗,有一些東西我們不願意去觸碰,因為那些東西正在毀掉我們最基本的音樂審美。」
  • 《樂隊的夏天2》豆瓣評分沒第一季高,網友喜歡五條人,卻被淘汰
    其實類似音樂競技類節目都差不多,就像《中國好聲音》,第一二季很新鮮,選手質量也很不錯,節目辦到第九季,選手水平參差不齊,導師死撐,優質選手稀缺,自然後面越來越沒有噱頭,難怪每次選出來的冠軍都無法迅速走紅,成為市場寵兒。《樂隊的夏天》其實也是這個道理,大家不是奔著固定嘉賓是誰去的,大家都喜歡遇到真正愛的樂隊。
  • 樂隊的夏天火了,小眾音樂商業化的春天來了嗎?
    與"三進宮"的五條人、達達樂隊、大波浪、Joyside一起共享了本季《樂隊的夏天》Hot5。第二季比之第一季被各路人馬吐槽,音樂性的下滑是個不爭的事實。過度的綜藝感和各種與音樂無關的熱搜讓之前積攢的口碑有所下跌。
  • 《樂隊的夏天》裡,野孩子樂隊用《黃河謠》唱哭...
    三檔神仙綜藝《樂隊的夏天2》《明日之子4》《這!就是街舞3》對打,各有各的好看,熱搜接連被他們霸佔。三檔節目,看點都在哪?先說說掛在熱搜第一的《這!就是街舞3》中楊文韜夫婦的舞蹈《囍》吧。楊文韜說,他們的靈感來自於前不久的「疫情」:一個女生剛跟暗戀三年多的男生告白,第二天卻被隔離,他們想用作品告訴大家要珍惜身邊人。最後,楊文韜夫婦憑藉實力全票晉級。另一邊,《樂隊的夏天2》中,野孩子的一曲《黃河謠》唱進了無數人心裡。
  • 《樂隊的夏天》爆紅樂隊五條人作客虎牙98麻將節,來爭冠軍了嗎
    在這個夏天,《樂隊的夏天》爆紅樂隊就數五條人了,二人在節目中播出後迅速破圈。「郭富縣城」、「農村拓哉」已經延伸出了各種段子,人氣飆升,在投票復活榜單上面五條人是高居第一位的。五條人這名字聽起來很有意思,難道是因為兩個人打麻將經常摸五條才改的這個名字?
  • 五條人樂隊不說相聲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堪稱去年的綜藝奇蹟,集結了面孔、痛仰、反光鏡、新褲子、旅行團等諸多搖滾力量,為之提供了幾乎是中國設備條件最好的舞臺,帶領大眾集體重溫搖滾輝煌。《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陣容不輸前一季,重塑、野孩子、後海大鯊魚……同樣各有作品和性格。  在《樂隊的夏天》的舞臺上,性格會比作品更容易收穫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