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你來到小國攝影,小國每天發布當天地攝影作品,歡迎大家同我一起拍攝生活周邊、領略四季變化,分享原創攝影作品,一起學攝影、一起聊攝影。
重要提示:
1、本期兩個主題:黎明前的水岸風光、秋天的兒童公園;
2、本期共分享24張原創攝影作品
01開篇封面有話說
我走在馬路上,為一片乾枯的落葉停下腳步,僅有一片乾枯的落葉停留在整潔的柏油路上,反而顯得特別醒目,我前進的方向剛好是有一點坡路的逆光方向,晨光照射下的樹葉,色調極其豐富,光線在葉脈與褶皺之間有完美的敏感過渡層次詮釋著葉子表面的質地和立體感。我趴在地上拍下這張照片,背景虛化得極其簡單,整個畫面沒有半點多餘的元素,落葉、地面、虛化的背景,卻將秋意渲染到了極致。
02黎明前的水岸風光
多麼美麗的夜色,多麼純淨的黎明,我看了都想喝一口這湖裡的水,畫面真是太乾淨、太美好了。
首先、同各位關注小國的粉絲說聲道歉,說好的綠植霜花今年可能已錯過了。小國今天起大早來到南溪溼地公園,就是因為要兌現前兩期承諾過的拍攝綠植霜花,頭天晚上小國看了天氣預報,今早最低溫度降到零下8℃,感覺一定能出現霜凍,結果跑過來卻大失所望。不是溫度不夠低,而是秋至末冬已來,綠植雖然還堅強的保持著綠色,但已枯萎凋敝,完全沒有此前挺拔翠綠的感覺了。哎!兩天的最佳拍攝時機都趕上了,卻因為起得不夠夠早而錯過,真是可惜。攝影就是這樣,最佳時機轉瞬即逝,錯過就得再等一年,有的可能將終生難覓,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攝影人起早貪黑,風餐露宿的堅守拍攝機位,就怕一走神錯失良機,造成終身遺憾!
來幾張前兩天拍的存貨,雖然效果不大理想,但意思到了,網友們跟小國的感覺是不是一樣呢?既懊悔今年錯失的良機,又期待明年能重拾機緣。
公園的雕塑《風車》作為前景再拍一張黎明前的湖岸風光,這個角度看,有沒有風車在等著看日出的感覺,畫面是不是就更鮮活了。
啊!對了,跟大家說一下,我沒拍日出是因為,前面的樓較高,等到能看到太陽的時候,陽光已經非常的強了,沒有漸變鏡的我根本就搞不定這個場景,所以只有黎明前的景象給大家欣賞,小國本人還是更喜歡此刻的景致。雖然沒有日出那一個小亮點,但天空的藍、水的柔、天邊泛起的金光,這一切不是更美嗎。而且日出時這些都將被太陽的強光壓下去,所以我更喜歡此刻的景色。
半條命
黎明前的光線條件,終於使我拍到蘆葦草最美的樣子。
黎明前的荷塘
黎明前的荷塘,鏡頭在推得更近一些,一會再去拍一些殘荷的近景、特寫。此時的光線條件,效果應該是不同凡響。
怎麼樣,是不是更有韻味,日出前後是攝影的黃金時段,真是金玉良言,無論你我,只要抓住這段時間,拍下眼前喜歡的景色,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同、那麼的動人。我想,至於攝影,這就夠了。
03秋天的兒童公園
離開南溪溼地公園,小國返回家中吃了早餐,之後乘坐公交車前往兒童公園,期待在那裡發現身邊的美!
兒童公園人民大街正門入口處
一進公園,小國就聽到震耳的鑼鼓聲,這裡也成了大爺大媽鬥舞扭秧歌的樂園。
大媽們扭得熱鬧,鑼鼓師傅們敲得更是帶勁,這麼冷的天,穿著小襯衫,額頭上還流著汗。
一棵很有型的松樹,大爺大媽的舞姿吸引不了我,我還得往裡走,搜尋兒童公園該有的特點。
最顯眼的當屬這個站在哪裡都能看得到的摩天輪了,有意思的是在東北摩天輪也得貓冬,也得穿棉衣。
安靜的兒童樂園。
賴寧,70、80後的網友應該對這位當時兒童界的楷模有所熟悉。
推鐵環,玩過這個的請舉手。
紙飛機,依然是70、80後童年最喜歡的玩具。
一對父子在比賽誰能先跑到山頂,小大人歡快的衝在最前面。
東北大樹的過冬模式。看著它反正我是聯想到了羅馬的雕塑廣場,也不知道為什麼。就覺得樹幹形成的抽象線條,好像幾位健碩的健美運動員,在舞臺上向觀眾展示自己充滿力量的肌肉。
好了,今天的攝影日誌就到這裡,期待明天會有更好的作品同大家分享。
04結語
請喜歡的網友不要吝嗇:關注、點讚、轉發加收藏,多多支持,小編一定會更努力給大家帶來更多精彩攝影作品。
注:本文由小國攝影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