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走出疫情的中國不一定變強,但肯定比美國強大

2020-12-04 北晚新視覺網

美國雅虎財經網6月27日文章,原題:為什麼走出新冠疫情的中國會比美國更強

新冠肺炎病例數在美國創下新高,看來疫情不會很快消失。但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目前的疫情正如何重塑一個大趨勢,那就是中國的崛起。對我們來說,是美國與中國的關係。這是一個複雜的情況,因為除了疫情對中國經濟增長和雄心的影響,還夾雜著持續的貿易戰,以及川普總統的競選言論。理清這些會很困難,但有一點是清楚的:我認為疫情過後中國的情況會好於美國。

首先是一些基本事實。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去年的GDP為21.4萬億美元。中國位居第二,為14.1萬億美元。確實,按照這個標準,美國經濟還是大了50%。但不要忘了,1990年美國GDP為5.9萬億美元,而中國僅3600億美元,也就是說30年前美國經濟規模是中國的16倍。中國人追趕得飛快。如果美國繼續以2%到3%的速度增長,而中國以2到3倍的速度增長(其增長速度一直在放緩),那麼在2025年到2030年之間,中國的經濟規模可能會超過美國。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瑪麗·拉夫利說:「(美國)一邊要中國遵守協議購買農產品,一邊又對中國發表相當煽動性的言論,這是想兩頭佔便宜。」事實是,川普需要中國——美國也需要中國,原因數不勝數。中國是僅次於日本的美債第二大持有者。中國還是我們最大的貨物貿易夥伴。

然而,川普及其幕僚仍然不斷拋出「中國是禍首」的種種說法。而疫情提供了新的攻擊點。我們在應對病毒問題上做得越糟糕,川普和他的支持者就會越頻繁攻擊中國。

我的意思是,在很多方面(電信、支付、基礎設施)領先於我們的中國可能最終會以比美國更好的狀態走出疫情。

首先,中國的死亡人數少得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中國只有4600多人死於新冠肺炎。順便說一句,美中兩國的新冠死亡人數差距肯定會拉大。當然,中國能夠通過嚴格的檢測、隔離和追蹤來控制疫情,而美國很難做到。其次,和美國一樣,中國也投入數千億元,快速推進疫苗和療法的醫學研究,但中國在接觸者追蹤、醫院和設備上花費更多。這筆花費可以說是應對下一次疫情的投資。最後是花錢支撐經濟。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中國在疫情相關的經濟刺激措施上的花費約為9000億美元,約佔其GDP的6.5%。相比之下,德國為34%,日本為20.5%,美國為11.1%。

目前有跡象表明,中國正在從最糟糕的狀態中走出來。摩根史坦利的經濟學家預計,中國將成為2020年唯一GDP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產階層將在未來十年繼續保持非常強勁的增長。

因此,即使存在結構性問題,中國在避免數萬人死亡、少花1萬億美元刺激經濟的情況下,在醫藥、醫療和相關技術方面取得新的進展,發展了新的全球關係,最終可能會從疫情中脫穎而出,不一定變得比以前更強大,但相對於美國肯定會更強大。

作者:安迪·瑟沃 雅虎財經網主編安迪·瑟沃,喬恆譯

延伸閱讀:

美媒憂慮獲取中文信息太少:美國缺一份《參考消息》

隨著中美競爭的加劇,美國媒體發現,由於美國方面缺乏漢語人才,中國成為「信息黑洞」。

6月16日,《華爾街日報》刊登的一篇專欄文章提出,中國擁有大量的英語人才,時時刻刻翻譯外國文件獲得一手資訊。與之相對的是,美國的漢語人才少之又少,甚至嚴重依賴孔子學院的中文教學。由於缺乏翻譯力量,中國重要的公開文件,以及社交媒體上中國民眾的討論成了「燈下黑」,被美國大量的忽視。而美國這次疫情應對和隨之而來與中國「信息戰」的失敗,則更證明了這一點。

《華爾街日報》這篇文章建議,美國政府如今對漢語重視程度遠不如冷戰時期對俄語重視程度,美國應該創立一個和《參考消息》一樣的官方翻譯刊物,以獲得實時客觀的中文諮詢,並培養更多深諳漢語和中國文化的人才。

以下為文章摘要:

中美目前正處於一場迅速升級的「信息戰」當中,雙方就新冠疫情的起源問題爭論不休,而美國處於明顯的劣勢。

而美國之所以在「信息戰」中處於劣勢,是因為中國投入了大量資源,努力翻譯英語文件,探索美國文化和政治的細節。但與冷戰時期不同的是,美國政府和私營部門並不重視漢語和語言相關的專業技能,無法有效地與中國競爭。

每一個美國人都知道《美國國防戰略》和《國家安全戰略》,這兩份文件都指出美國和中國正在進行長期戰略競爭,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美國的媒體普遍缺乏對普通話項目和粵語項目,而美國的普通話和粵語教學嚴重依賴美國72所大學裡的孔子學院。

大多數美國人不得不依靠中國官方媒體和宣傳機構的官方翻譯來了解中國。那些中國國內公開的討論、辯論和黨工作報告文件組成的信息海洋,卻無人問津。

美國著名記者約翰·龐姆斯特利(John pomfretastly)曾說,如果要讓美國人對中國的政治局勢不知情,「中文是第一級加密」。而新冠疫情引發的中美爭論則進一步凸顯出美國人在中國信息獲取方面的無力。

當美國人談到中國方面的觀點時,他們只能談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中國知名評論員的推特帳號上的英文發言以及官方的報紙。而中國政府應對新冠疫情的措施在中國國內引起了廣泛的爭論,但美國人卻無視了中國社交媒體上的廣泛討論。這種無視是情有可原的,畢竟中國人是在用中文討論這些問題。

而中國卻重視英語教學和翻譯機構。中國在英語培訓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國的競爭對手。中國的英語培訓市場已經膨脹到180億美元,其中70%的收入來自兒童英語教育。與之相對應的,美國語言教學只有16億美元的市場,這意味著美國人均語言教學經費是中國的一半。

美國需要更多的了解中國問題,應該像冷戰時期研究蘇聯那樣,建立漢語翻譯機構。美國應該創立類似於《參考消息》一樣的刊物。《參考消息》是全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是一份涵蓋英文報導在內外國新聞報導的翻譯彙編。

冷戰時期的美國領導人會對今天中美這種信息不對稱感到震驚。因為冷戰時期美國十分注重俄語翻譯。《長電報》是美國政府在冷戰時期最具影響力的文件之一。其作者喬治·凱南就深諳俄語,是一位傑出的俄羅斯演說家,也是研究蘇聯問題的專家。美國許多有影響力的冷戰思想家,如凱南和查爾斯·博倫,都是真正的專家,對蘇聯和俄羅斯的政治、文化、歷史和語言有著深刻的了解。

(觀察者網註:1946年月美國駐蘇代辦喬治·凱南給國會發了一封8000字左右的長電報,詳細描述了蘇聯對外的擴張策略,改變了美國對蘇態度。)

美國政府還投入大量資源開展宣傳活動,並將蘇聯文件翻譯成英文。美國最知名的俄語翻譯機構之一就是外國廣播信息服務(Foreign Broadcast Information Service FBIS)。FBIS機構監視、翻譯和傳播大量來自蘇聯、古巴和其他國家的新聞,為研究人員、活動家、記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無價的翻譯。

但遺憾的是,美國已經在2019年裁撤了(FBIS)。對此,《美國正輸掉信息戰爭》文章作者寫道:「凱南的棺材板今天一定蓋不住了(Kennan must have turned in his grave)。」

美國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美國政府應該在國會的幫助下建立21世紀的FBIS,翻譯中國和俄羅斯的材料並將其公之於眾。作者稱,至少中國領導人的講話,應該在48小時以內翻譯成英文。像谷歌翻譯這樣的程序中的機器學習和翻譯技術是很有幫助的解決辦法。但它們無法取代對中國文化、政治和歷史有著獨特理解的人工翻譯。此外,政府還需要增加對外交官、士兵和間諜進行漢語、中國歷史、政治和中國文化教育。

美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時報 觀察者網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亞洲電影票房大漲,美媒看到復甦希望:中國都可以,美國也一定行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當地時間1月10日報導,亞洲各國電影票房持續走高,當歐美各國還在疲於應對形勢嚴峻的疫情之時,以中國、日本等為代表的東亞國家電影市場票房不斷傳來喜訊。
  • 疫情期美國把同盟國越推越遠,美媒:川普會讓中國再次偉大
    可以說,中國在這一方面做得非常好,是所有國家的榜樣。而在這裡要最嚴重批評的當屬美國了,美國在這場疫情中,很好的扮演了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可也正因為美國作為一個旁觀者,才導致國內疫情成了如今的地步。疫情期美國把同盟國越推越遠,美媒:川普會讓中國再次偉大。
  • 【美媒發現:雙十一購物節,中國消費者不愛買美國貨了】美國CNBC...
    【美媒發現:雙十一購物節,中國消費者不愛買美國貨了】美國CNBC新聞網28日刊文稱,隨著雙十一購物節臨近,全球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將高於以往,但他們更多是購買本土品牌,而遠離美國品牌。
  • 美教授:新冠病毒證明美國比中國強大得多,因為美國人不怕死!
    眾所周知,美國現在的疫情仍然非常嚴重,截止北京時間11月18號,美國的確診人數已經達到了11694138人,死亡人數也超過了25萬!對此還沒上任的拜登政府更是直接表示,不排除向中國求助的可能,可見美國被新冠病毒暴擊得有多嚴重了!
  • 美媒發布全球國家抗疫排名:中國第8,美國第18!
    初次看到這條消息,會讓人有這樣一種疑慮,美媒為什麼要製作這樣一份榜單,這不是揭美國短麼?而且在榜單中,中國的排名高於美國,這似乎不符合美媒一直污衊抹黑中國的態度。細閱這份榜單,你會發現,美國媒體對於輿論導向掌控得非常到位。一方面,美國媒體通過「揭短」,豎立了自己所謂民主及言論自由的「牌坊」。另一方面,美媒在中國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以及美國抗疫依舊不見起色的情況下,竟公然作出如此排名,難免有誤導公眾、美化自己的嫌疑。 回到這份榜單,仔細品味美媒的手法,不難發現兩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 美媒評出「奪命謠言」:川普「淡化及否認新冠疫情」
    文/行走斯圖卡川普噴美國媒體是「FakeNews」,美媒回擊川普是「Bullshit」,推特、臉書上各種謠言滿天飛,為了選出「年度謠言」,美媒「政治事實」網站可謂煞費苦心,最終他們確定了「優勝者」是川普政府「淡化及否認新冠疫情」的謠言,
  • 美媒曝光一則大新聞,中國在美還有個強大夥伴
    根據觀察者網報導,美媒曝光一則大新聞,這篇報導的題目就非常引人關注:中國在美還有一個強大的夥伴,華爾街。按照文章中的觀點,儘管川普上臺以後一直在破壞中美關係,可是在川普上臺的這4年裡,華爾街人士一直積極促進中美兩國的溝通,盡力為中美關係降溫。
  • 美媒:中國不應該忘了這些「美國英雄」,是我們幫著打跑了日本
    當地時間7月21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其官網頭版刊載了一篇介紹美籍援華航空大隊——"飛虎隊"的文章。文章對"飛虎隊"的形成經過,及在華作戰情況作了詳細介紹。CNN在文中更是不忘強調——這些美國僱傭軍是中國的英雄。
  • 美教授柯文:美疫情以不怕死戰勝中國,證明比中國強大的多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教授泰勒·柯文(Tyler Cowen)、彭博社的專欄作家在媒體刊文詆毀中國,其中一段內提到:雖然美國的新冠疫情應對搞砸了,但這也說明「美國不怕死人」,證明了美國不是中國所描述的「軟弱不堪」,而且美國的這種「不怕死人」,也將令中國制訂針對美國的軍事策略時不得不三思。
  • 美媒:中國或清零美債,美國不敢賴掉美債,事情又有新進展
    而截至目前,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已正式突破27.3萬億美元。美媒稱,美國經濟的借貸和支出沒有盡頭,這就存在一個重要的疑問:誰將購買美債,來使得美國經濟得以融資呢?不久前,美國經濟可能會指望外國投資者購買大部分美國國債,但時代在變。換言之,全球大買家持有美債的時代變了。美媒進一步解釋稱,2008年,外國投資者持有未償還美國國債的一半以上。
  • 美媒:疫情中斷領事服務 放棄美國國籍「成為不可能」
    美媒:疫情中斷領事服務 放棄美國國籍「成為不可能」參考消息網  作者:  2020-10-30 坦普爾大學法學院雙重國籍問題專家彼得·
  • 美媒提醒:去求助中國
    對於當前狀況,美國流行病學家福奇博士表示,美國的疫情並未出現「第二次爆發」,情況也沒有那麼嚴重,僅僅是由於第一波疫情還在加劇。美國疫情不容樂觀但美國高官卻說出了一句讓全美民眾都大失所望的話。美國當地時間10月25日晚,美國白宮辦公廳主任對媒體宣稱:「美國政府不會去控制新冠肺炎疫情。」
  • 美媒:疫情對美國女性就業「三連擊」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17日發表一篇觀察報導,題為《與眾不同的衰退:女性面臨特別負擔》。全文摘編如下:對數百萬職業女性而言,新冠疫情帶來了罕見的毀滅性「三連擊」。首先,女性佔主導地位的那些經濟領域,是受失業衝擊最早且最嚴重的——餐館、零售業和醫療保健行業。
  • 《南華早報》專欄作者批評美媒片面報導中國抗疫:拙劣又滑稽
    《南華早報》專欄作家盧綱(Alex Lo)12日發表題為《美媒是如何分發他們有關中國和新冠肺炎的宣傳》的評論文章,批評美國媒體片面地報導中國的抗疫舉措。盧綱認為,美國媒體對中國採取的抗疫舉措的刻板印象化建構近乎是拙劣的模仿和滑稽漫畫,他們運用文字遊戲式的手段描繪中國合情合理的抗疫舉措。
  • 中國將成全球經濟「火車頭」!日媒:2028年,中國GDP超越美國
    疫情「大考」答卷:中國將成為全球經濟「火車頭」!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在疫情的衝擊下,全球各國經濟都受到了嚴重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還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
  • 中國海軍實力超日本?美國國會警告:中國海軍都快超過我們了!
    而且這個觀點的來源是來自美國國會的研究報告,這證明現在美國對中國海軍的實力認知再次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美媒甚至將此視作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面臨的第一個挑戰!美軍如此強調中國海軍,有許多美國人覺得滅了自己海軍的威風會不會有些太誇張?畢竟一向將自己視作「海上霸主」的美國海軍可是誰都沒怕過!
  • 美媒:不能接受失去中國市場
    因為新冠病毒的大規模傳播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不小的打擊,在新冠病毒大規模傳播的現狀之下,各個國家被迫採取強硬的封控措施來對國內的疫情進行有效管控,而這必然會對經濟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 「49州都紅了」,美媒稱美國疫情達巨大災難級別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指出,美國的新冠疫情已達「巨大災難」級別,如果繪製一幅美國疫情地圖,並且將疫情重災區標為紅色的話,全美50個州中有49個州都要被標為紅色。此前,CNN首席醫療記者桑傑·古普塔說,美國的疫情是一場人道主義災難,是他從事該媒體新聞工作以來最糟糕的一次報導。
  • 與美政客污衊中國「隱瞞疫情」不同,美科學家們正為中國澄清事實
    當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美國的一些政客卻依舊不遺餘力的將疫情矛頭對準中國,其中就有操弄所謂的「病毒源自實驗室」的言論,將疫情的責任歸罪於中國,還有鼓吹「中國賠償論」,除此之外,美國政客還頻繁地指責中國「隱瞞疫情相關情況」,這些美國政客的種種行為,其目的無非就是為推卸自身防疫不力的責任
  • 美媒:疫情「信息過載」令美國年輕人焦慮
    美媒稱,新冠病毒熱詞充斥了社交媒體。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2月5日的報導闡述了年輕人焦慮的原因。 報導稱,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在世界各地蔓延的消息多到讓人躲都躲不開——包括大規模隔離、致死人數的實時更新,以及對病毒的溯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