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張三
今年對於整個世界來說,都是轉折的一年。因為新冠病毒的大規模傳播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不小的打擊,在新冠病毒大規模傳播的現狀之下,各個國家被迫採取強硬的封控措施來對國內的疫情進行有效管控,而這必然會對經濟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目前,歐洲和美國都已經處於經濟下滑的現狀之中,但是中國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者,在疫情暴發初期,就憑藉著強硬的封控措施,很快對新冠病毒進行了有效的控制。而中國也可能很有可能在今年成為唯一一個可以達到經濟正增長的主要國家。
(一)中國的經濟前景是十分樂觀的
川普政府上臺以後,就在國際貿易以及商業領域採取了全面「反華」政策,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影響了整個世界範圍內的正常商業運作,這確實給中國國內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是中國經濟憑藉其強大的韌性,很快就從疫情打擊中掙脫了而出。中國經濟在疫情打擊之下展現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穩定。
而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在疫情的打擊下陷入到了經濟嚴重衰退的現狀。美國國內的失業率以及生活問題正在變得越來越嚴重,甚至有很多的美國企業希望美國政府不要再繼續和中國打貿易戰,希望中國和美國之間恢復到正常的商業合作。因為對於美國企業來說,他們沒有辦法失去中國市場,中國市場是當前世界上最穩定、也是最龐大的市場。中國已經開始從新冠疫情打擊下逐漸恢復,來自於中國市場的收入,已經是美國各大企業的最大收入來源。
(二)對任何一個世界性企業來說,失去中國市場都是不能被接受的
在新冠病毒打擊之下,原先價格昂貴的奢侈品已經成為了民眾不願意購買的產品。而中國是目前唯一一個較為穩定的市場,中國購物者在新冠疫情打擊之下,卻在電子商務銷售領域展現出了非比尋常的活力。例如國慶時期,中國的出遊人次達到了歷史新紀錄,這客觀上推動了不少外國昂貴奢侈品的銷售額。
對不少法國或者是美國的大型奢侈品製造商來說,中國已經是他們最沒有辦法失去的市場。同時,中國也在致力於幫助其他國家的汽車產業逐漸擺脫困境。例如德國梅賽德斯奔馳,今年的銷售額大範圍萎縮,只有在中國的銷售額竟然實現了反增長,中國在當前國際經濟金融市場中的地位是不可被取代的。
就連美國部分商業人士也沒有辦法反對與中國進行商業合作,這是推動美國國內農業或者是其他領域經濟發展的最優選擇,美國必須適應一個中國發揮越來越大作用的國際社會。對此有美媒感嘆:不能接受失去中國市場。
免責聲明丨本文由《海峽軍情》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丨延邊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