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智能航運發展報告》發布 聚焦智能航運五大領域

2020-12-22 央視新聞

2020年12月11日,在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上,《長三角智能航運發展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由上海組合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編,上海海事大學、上海市虹口區投資促進辦公室(航運辦)參編,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等支持編寫。

據悉,《報告》以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為報告期,梳理了智能船舶、智能航保、智能港口、智能航運服務、智能航運監管等五大基本要素在長三角區域的分布情況,客觀地分析了長三角智能航運當前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定位。結合相關政策、標準和規範,《報告》探討了長三角智能航運產業發展的目標和思路,為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參考建議。

《報告》提出,航運業逐漸在向綠色、智慧、一體化發展,新的需求會向高度智慧化、高度信息化傾斜,未來港口與港口之間、船公司與船公司之間的競爭,將從單一的貨物運輸服務、碼頭裝卸服務,升級為供應鏈上下遊協同合作,共同打造港航數字生態。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背景下,智能航道、智能航保建設相對較快,海E行智慧版廣泛應用,長江電子航道圖已升級至3.0版本,新版中國海事航海圖書在線服務平臺上線,電子海圖桌系統已經開始為國內大型公務船進行導航服務,預計未來三年會成為中國電子畫圖桌系統的標準。

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進一步完善功能,形成兼具「監管+服務」10大功能板。此外,長三角區域領先的船公司、航運科技創新企業、航運功能性服務機構等也都在進行不斷探索,研發適合企業數位化轉型和利於行業發展的系統、平臺。

《報告》分析,目前,長三角智能航運發展取得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問題。有關部門應加強智能航運頂層設計,加快智能航運法規保障和標準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智能航運技術創新和應用。產業鏈上下遊各方應促進智能航運信息共享和系統整合,建立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智庫和產業聯盟。

《報告》還就5G、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在航運領域的探索和應用進行了專題分析,分別就每一項技術的最新發展以及在智能船舶、智能航保、智能港口、智能航運服務、智能航運監管等領域的應用展開探討和研究。(總臺央視記者 徐鳴佳)

(編輯 李冬鳴)

相關焦點

  • 《長三角智能航運發展報告(2020)》發布
    央廣網上海12月11日消息(記者吳善陽)在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上,《長三角智能航運發展報告(2020)》今天正式發布。該報告由上海組合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編,上海海事大學、上海市虹口區投資促進辦公室(航運辦)參編,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等支持編寫。
  • 2020年「智能航運發展」雲論壇在大連舉行 聚焦智能航運發展
    論壇以主論壇和專題討論形式進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智能技術下航運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和「新冠疫情下全球航運應對策略」等主題,從智能航運發展的全鏈條、全要素,以及疫情狀態下航運發展的新挑戰等多維視角進行了交流和探討,對智能科技創新、行業發展和海事教育具啟示意義。當前,正是我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關鍵時期。
  • 聚焦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展望新時代的「大航海」與「強國夢」
    智能航運和新基建發展是傳統航運要素與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高新技術深度融合而形成的航運現代化發展模式,是基礎設施、運輸工具、運輸服務和監督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也是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2019年5月,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智能航運發展指導意見》。
  • 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上海舉辦
    12月11日,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在上海臨港舉辦。來自港航、製造、通信、網際網路等產業的知名企業,以及行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組織的共200餘名嘉賓代表,圍繞「海上自主航行」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
  • 《中國航海科技發展報告(2020)》發布 2025年我國將成全球智能航運...
    中國航海學會今天(17日)在廣州舉行的2020年學術年會上發布《中國航海科技發展報告(2020)》,未來5至30年,我國在航海科技方面依然面臨大發展時期,安全、綠色、數位化、智能化將成發展趨勢。報告由1個總報告和11個分報告組成,按照概述、發展現狀、國內外比較分析、展望與對策等4個部分組成,突出航海領域科技發展成績、國際前沿和熱點問題探討、航海科技發展趨勢展望預測以及對策建議等重點。據了解,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航海事業高速發展,海運已經承擔了我國90%以上外貿貨物運輸。我國港口吞吐量、船員規模居於世界第一,船隊規模位居世界第二,航海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 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
    智能航運和新基建發展是傳統航運要素與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高新技術深度融合而形成的航運現代化發展模式,是基礎設施、運輸工具、運輸服務和監督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也是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2019年5月,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智能航運發展指導意見》。
  • 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在滬...
    2019年5月,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智能航運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突破一批制約智能航運發展的關鍵技術,成為全球智能航運發展創新中心,並分階段規劃未來30年遠景目標。今年,交通運輸部相繼出臺《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內河航運發展綱要》等文件,再次強調智能航運發展的重要意義,並明確提出逐步應用智能船舶,引導自動化貨櫃碼頭、堆場庫場改造,推進電子單證及業務在線辦理、危險品全鏈條監管、全程物流可視化等具體目標。
  • 造船機器人生產線運行 區塊鏈平臺發布 上海智能航運開啟「加速跑」
    供需和運價終會回歸正常水平,但有些改變卻不可逆轉,比如智能航運因疫情開啟「加速跑」。上海組合港管委會辦公室近期發布了《長三角智能航運發展報告》(2020),指出新冠疫情放大了航運業對數位化轉型的需求,讓遠程會議、移動辦公、網上訂艙、網上賣船等已有成熟數位化方案的新模式更加普及。
  • 新時代 大航海 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上海舉辦__中國交通...
    12月11日,第三屆「新時代·大航海·強國夢——智能航運與新基建」峰會在上海臨港舉辦。來自港航、製造、通信、網際網路等產業的知名企業,以及行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組織的共200餘名嘉賓代表,圍繞「海上自主航行」等主題,展開深入交流。
  •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促進會航運綜合服務專業委員會重組成立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陳瑜) 2020年12月10日,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促進會二屆六次理事會議上宣布:原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促進會船舶綜合服務分會重組成立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促進會航運綜合服務專業委員會(簡稱SISPC);由SISPC報送、經上海國際航運運中心發展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多輪次的嚴格評審,諧通船舶海洋工程技術(上海
  • 北外灘:提升能級,助推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今年以來,雖受複雜外部因素影響,上海港依舊出色完成全年目標,助力上海全面建成國際航運中心。「打造國際航運中心,關鍵是從『港本位』向『航本位』轉變。」上海海事大學教授殷明說,今後應更強調傳統航運要素與金融、法律、諮詢、研發等相關要素的融合發展,以要素充分集聚進一步實現能級提升。
  • ...交通強國建設試點 力爭在智能航運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原標題:在智能航運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我省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  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江西省開展贛州革命老區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江西省將以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為契機,力爭「十四五
  • 聚焦亞洲航運–國際航運公會「領航及觀察系列論壇」來到香港丨...
    本月也是2020年最後一場由國際航運公會(ICS)主辦的「領航及觀察系列論壇」將會移師香港,聚焦亞洲航運現狀與未來發展。此次論壇得到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和海運港口局聯合承辦與大力支持。
  • 航運與區塊鏈,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12月2日,中遠海運發布消息稱,由中遠海運集運與中國銀行等合作夥伴攜手打造的航運提單+貿易單證區塊鏈平臺在上海舉行發布會。該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可追溯、可信任的優勢,為客戶提供無紙化服務。首批試用客戶的提單通過區塊鏈籤發和流轉,貿易單證也完整上鏈,整個服務過程高效、便捷、可信、無接觸。
  • 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開工
    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圍繞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學的總體目標,進一步聚焦航運、物流、海洋等三大優勢領域,依託於上海地方高校高水平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以及原高原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形成三個學科三幢單體的組合式的建設模式。
  • 洋浦內外貿航運:從「近海」邁入「深藍」
    該條航線的開通加密了洋浦與長三角、珠三角與東協的聯繫,極大優化了洋浦外貿航線布局,為洋浦打造成為中國面向東協地區的重要「橋頭堡」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越航線的成功開通是海南本土航運企業開闢國際班輪航線的一個裡程碑事件,意義重大。」洋浦經濟開發區交通運輸與海洋局局長黃澎介紹,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正式落地及洋浦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港的地位的進一步凸顯,省委、省政府對洋浦航運產業發展給予高度重視,洋浦也在加速推進各種航運要素的聚集,目前洋浦港口貨櫃吞吐量呈逐年快速上升趨勢,相關航運政策也讓航運企業發展如魚得水。
  • 在智能航運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江西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
    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江西省開展贛州革命老區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我省將以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為契機,力爭「十四五」期間在綠色高效城市配送體系建設、普通國省幹線公路和城市道路管理機制創新、智能航運體系建設、農村公路長效養護機制建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 把握RCEP協定戰略機遇,「中國航運50人論壇」走進山東港口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通訊員 張矛 為探討RCEP協定下山東港口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12月4日,以「RCEP協定下山東港口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為主題的「中國航運50人論壇」走進山東港口活動在山東港口青島港舉行,近20位中國高端智庫專家圍繞
  • 「粵港澳港口航運發展聯盟」在南沙揭牌成立
    「粵港澳港口航運發展聯盟」在南沙揭牌成立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20-10-29 本次活動旨在共同促進灣區經濟建設和港航協同發展,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航運樞紐,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港口與航運業的蓬勃發展。
  • 上海市原市長楊雄: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宣布,上海已經是國際航運...
    但上海要成為真正的國際航運中心,僅僅依靠完善的硬體設施和發達的經濟腹地等是不夠的,必須要重視軟體建設,形成快捷通暢的信息通道、秩序良好的航運市場環境。為了發展航運服務業,提升我國在國際航運領域的話語權,我們一項比較大的探索就是建立上海航運交易所,這是一個創新。對上海而言,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主要短板就是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