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戈爾丁十句語錄,曾一口氣讀完《蠅王》,真經典

2021-01-15 刺蝟讀書

戈爾丁的《蠅王》,我曾經在得到聽書聽過,聽完就立刻將書買回家一口氣讀完,很難想像這是上世紀50年代的一本小說,不管是情節編排還是主題設計,都很有現實意義。

故事寫的是未來的事,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一場核戰爭中,一群6歲到12歲的孩子在撤離途中因飛機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島上。最開始大家相處很和平友好,保持著文明社會的習慣和關係,但後來由於利益受損,他們的本性漸漸顯露,這群孩子們開始分幫結派,明爭暗鬥,爭奪統治權,甚至互相殘殺。

故事的結局,荒島呈現出一幅悲慘悽涼的景象,作者這樣寫道:「海島已經全部燒毀,像塊爛木頭」,「拉爾夫的眼淚不禁如雨水般流了下來,他為童心的泯滅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

《蠅王》的作者是英國小說家、詩人威廉·戈爾丁 ,他是198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蠅王》是他的第一部小說,一經出版,便取得空前成功。

威廉·戈爾丁1911年9月19日出生於英格蘭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今天是他誕辰109周年。戈爾丁的父親是當地一所學校的校長,也是一位學者,父親對他影響很大。戈爾丁的母親是位主張女性有參政權的女性,戈爾丁繼承了父親理智的秉性以及母親開明的性情,自小愛好文學,7歲便開始寫作,12歲開始嘗試小說創作,19歲時進入牛津大學,23歲時出版自己的第一本詩集,裡面包含29首小詩,他的寫作才華自此顯露無疑。

1954年,戈爾丁43歲,他的第一部小說《蠅王》出版,之後,他又陸續出版了《繼承者》《品徹·馬丁》以及《自由墮落》等作品。

1983年,他因「具有清晰的現實主義敘述技巧以及虛構故事的多樣性與普遍性,闡述了今日世界人類的狀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988年夏天,英國女王在白金漢宮授予戈爾丁爵位,以表彰他對英國文學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1993年6月19日,戈爾丁因心臟病發而猝然離世,享年82歲。

感興趣的可以讀讀戈爾丁的《蠅王》,體驗一下「荒島文學」,感受一下文明與野蠻的較量。

今天是戈爾丁誕辰109周年,我們用他的十句經典名言,來紀念這位優秀的作家和詩人吧。

不長久的,多將終以悲劇。 ——戈爾丁《蠅王》

也許有一隻野獸,也許只是我們自己。 ——戈爾丁《蠅王》

黑暗和危險的行動使夜晚如牙醫生的椅子般地變來變去,令人莫測。 ——戈爾丁《蠅王》

他轉過身去;眼睛看著遠處那艘漂亮的巡洋艦,讓他們有時間鎮定一下,他等待著。 ——戈爾丁《蠅王》

他全神貫注,此刻的心情不是單純的快樂,他感到自己在行使著對許多活東西的控制權。 ——戈爾丁《蠅王》

相關焦點

  • 史蒂芬·金為《蠅王》撰寫導讀
    為紀念英國作家威廉·戈爾丁誕辰百年———本報訊 2011年是英國作家、《蠅王》作者威廉·戈爾丁誕辰百年,英國Faber& Faber出版社即將推出紀念版《蠅王》,其中導讀將由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撰寫。據了解,寓言小說《蠅王》是戈爾丁第一部,也是其最著名的長篇小說,以挖掘人性最深層的黑暗面著稱。
  • 戈爾丁《蠅王》:雙重視角下的暗黑童話,人性暴露後的反向救贖
    1983年, 威廉·戈爾丁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這一年,他72歲。戈爾丁出生於英格蘭康沃爾郡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自小就熱愛文學。他一生筆耕不輟,創作有 《繼承者》、《品契·馬丁》、《自由墮落》、《塔尖》、《金字塔》、《紙人》《近方位》等,其中以《蠅王》這部作品影響最為深遠。
  • 諾貝爾文學獎最恐怖的獲獎作品,揭示出人性本惡的真相
    它就是英國現代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威廉.戈爾丁創作的代表作——《蠅王》1.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故事發生在虛構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我無比困惑,威廉.戈爾丁為什麼要寫這樣一個慘烈而又可怕的故事?說好的「海島伊甸園」呢?說好的「小孩子都是天使」呢?2.《蠅王》到底想說什麼?《蠅王》到底想表達什麼?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十句格言,象徵自由,充滿音樂之美
    羅曼·羅蘭是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家、小說家、劇作家及社會活動家,1915年,羅曼·羅蘭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人們說他「用音樂寫小說」,除了文學上的成就和傑出貢獻之外,羅曼·羅蘭還是一位社會活動家,他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進行不屈的鬥爭,倡導和平,對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一定貢獻。
  • 2020諾貝爾醫學獎揭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經典名句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 Harvey J. 從10月5日至10月12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將陸續公布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露易絲·格麗克1943年生於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離開高中後曾進入莎拉勞倫斯學院、哥倫比亞大學,但均未畢業。17歲因厭食症輟學,開始為期七年的心理分析治療,隨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詩歌小組學習。1975年開始在多所大學講授詩歌創作。1968年出版處女詩集《頭生子》,至今著有十餘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曾獲普立茲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各種詩歌獎項。
  • 9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經典名言,哪一位打動你的心?
    獲得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品:《鐵皮鼓》、《貓和鼠》。諾貝爾授獎詞:其嬉戲之中蘊含悲劇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類淡忘的歷史面目。【經典語錄】回憶就像剝洋蔥,每剝掉一層都會露出一些早已忘卻的事情。層層剝落間,淚溼衣襟。——《剝洋蔥》他們以愛我來自娛,想通過我來珍視、尊重和認識自己。
  • 2020諾貝爾醫學獎揭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經典名句,一生至少讀...
    從10月5日至10月12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將陸續公布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17:30諾貝爾物理學獎:最早北京時間10月6日17:45諾貝爾化學獎:最早北京時間10月7日17:45諾貝爾文學獎:最早北京時間10月8日19:00諾貝爾和平獎:北京時間10月9日17:00諾貝爾經濟學獎:最早北京時間10月12日17:45從1901年到2019年,百餘年間,誕生了一百多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們每個人都用自己劃時代的智慧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85個經典名句,每一句都是人生
    我只同意後半句。六、 加繆阿爾貝·加繆(1913 - 1960),法國聲名卓著的小說家、散文家和劇作家,存在主義文學大師,「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1957年因「熱情而冷靜地闡明了當代向人類良知提出的種種問題」而獲諾貝爾文學獎,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獎作家之一。
  • 諾貝爾文學獎:美國女詩人格盧克摘下桂冠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10月8日正式揭曉,77歲的著名美國詩人格盧克(Louise Gluck)摘下本屆桂冠。這是自1996年以來,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瑞典學院給予她的評價,是「正確無誤地傳達,普世存在的樸素無華之美」。
  • 美媒: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詩意人生
    參考消息網10月10日報導據美聯社斯德哥爾摩10月8日報導,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10月8日以她「坦率而不妥協」的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她的作品看上去堅定不移,帶著困惑和創傷的辛辣幽默,尤其是在反映家庭生活時。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經典名句,一生至少讀一次 | 作文素材
    從10月5日至10月12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將陸續公布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17:30諾貝爾物理學獎:最早北京時間10月6日17:45諾貝爾化學獎:最早北京時間10月7日17:45諾貝爾文學獎:最早北京時間10月8日19:00諾貝爾和平獎:北京時間10月9日17:00諾貝爾經濟學獎:最早北京時間10月12日17:45從1901年到2019年,百餘年間,誕生了一百多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們每個人都用自己劃時代的智慧
  • 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凱爾泰斯·伊姆雷去世
    圖片來源:Guenter Vahlkampf/AFP據衛報等媒體報導,匈牙利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凱爾泰斯·伊姆雷於本周四逝世,享年86歲。2002年,他憑藉對納粹死亡集中營的系列描寫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堅持描寫個人面對野蠻、專制的歷史時的體驗」,授獎詞如是說。凱爾泰斯1929年生於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市民家庭。1944年夏,44萬名匈牙利猶太人被送往奧斯維辛集中營,14歲的凱爾泰斯便是其中之一。次年他被轉移到布痕瓦爾德集中營,直到被蘇軍解放。「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沒有質疑過對生活的信任。
  • 美國黑人女作家託妮莫裡森過世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
    託妮莫裡森過世原標題:美國黑人女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託妮·莫裡森過世美國黑人女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託妮·莫裡森當地時間周一,美國黑人女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託妮·莫裡森(Toni Morrison)在紐約過世,享年88歲。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將揭曉,這8位熱門人選,誰是你心中的得主?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將於10月8日晚間揭曉,作為最受大眾關注的一個獎項,每年諾貝爾獎將會頒發給誰都會引發大家的各種猜想,不知道在你的心目中,哪位作家才應該是當之無愧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呢?她會讓作品儘可能地簡短,就像個榨汁機一樣只保留精華,把所有不必要的言語都去掉,直到日常的語言被萃取出詩意,許多作品甚至只有兩三句話,像格言一樣簡潔又直擊人心。比如《不能與不會》——「我最近被一個寫作獎拒絕了,因為他們說,我很懶。
  • 美國女詩人路易絲·格呂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因其詩意般的聲音
    10月8日晚7點(北京時間),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來自美國的女詩人路易絲·格呂克(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路易絲·格呂克也成為了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的第16位女性作家。
  • 日本文學巨匠,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這十句語錄充滿情感
    1968年,川端康成憑藉《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獎狀題詞上寫道:這份獎狀,旨在表彰您以卓越的感受性,並用您的小說技巧,表現了日本人心靈的精髓。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以口含煤氣管的方式自殺,享年73歲,沒有留下任何遺書。
  • 性醜聞,何以讓諾貝爾文學獎停頒?
    自1901年首次頒發諾貝爾文學獎以來,期間共經歷過七次暫停頒發,分別是1914年、1918年、1935年、1940年、1941年、1942年和1943年。今年,恐怕諾貝爾文學獎將面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推遲文學獎頒發這樣的窘境,上一次推遲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還是1943年的二戰期間,當時是因為納粹控制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
  • 《蠅王》此前曾於1963年和1990年被改編成電影
    奧斯卡提名影片《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的義大利導演以及翻拍自經典恐怖片《蘇斯皮裡亞》(Suspiria)的新片《蒼蠅之王》(Lord of the Fly)的導演工作。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3年前曾來中國 自稱「寫作門外漢」
    漢德克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張諶北京時間10月10日晚上七點,瑞典學院公布了最新兩屆(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名單: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是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是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