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為每年的學雷鋒月。為弘揚和踐行雷鋒精神,結合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廣州文明網聯合文明花都開展「#尋找身邊的蒙面活雷鋒#」網絡文明傳播活動,邀請廣大網友分享戰「疫」期間與「蒙面」活雷鋒相遇的故事,以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記錄自己或身邊人參與志願服務、幫助他人的感動瞬間。這些「蒙面」活雷鋒,他們來自不同行業,但卻有著耀眼的共同特徵:默默奉獻、勇於擔當,在這片被疫情襲擾的土地上發光發熱,彰顯著新時代雷鋒精神。
「尋找身邊的蒙面活雷鋒」網絡文明傳播活動海報
老黨員的堅守:我們義不容辭
@liaoganwen:2月3日,在得知街道組建公交站疫情防控專班小組的消息後,75歲的老黨員謝玉珊主動請纓,要求加入防疫值守隊伍。「雖然年紀大了一些,但在力所能及的時候,能做一點就多做一點!」質樸簡短的話卻有一股堅定的力量,老同志的熱情也帶動了更多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一線中去。
@穎妍wingyin:「黨員為人民服務是應該的。現在身體還比較硬朗,能為社區服務,家人也是挺支持的。」這句話出自明德社區黨支部的一名有著47年黨齡的71歲老黨員鄭桂林之口。退休後,鄭桂林同志仍堅持參加社區支部活動,熱心公益事業。上門宣傳垃圾分類、派發宣傳資料、為獨居長者送飯菜、站崗守車站……沒有豪言壯語,只有責任擔當。鄭桂林用自己一如既往的實際行動參戰!老同志、老黨員的加入,更堅定了我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為年輕黨員、志願者們作表率、樹標杆。
口罩下的青春敢擔當!敢作為!
@小圓不是湯:「當看到招募令的時候,我還是猶豫了,一是擔心家人不支持,二是擔心萬一感染會把病毒帶給家人和身邊的朋友。但是,醫護人員、公安同志、基層工作人員在疫情防控期間都為我們作出了巨大貢獻,作為一名青年團員,就應該在社會、在人民群眾需要的時候站出來。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參與!」這是花都區團委發出招募令後第一個主動報名的志願者的心聲,更是眾多投身於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雷鋒」們的共同心聲!
看那些社區活雷鋒們
@美年達萌萌噠:自疫情發生以來,黃埔區就活躍著一群「蒙面」活雷鋒,他們是志願者,更是逆行者。在黃埔區「中國好人」、廣州市道德模範李桂泉的帶動下,他們自發成立全市首批青年戰疫志願特擊隊,走進車間,協助趕製防疫醫療物資,至今依然奮戰在抗疫第一線。這一群可愛可敬的志願者就是我們心中的活雷鋒!
@舒:疫情期間,大家都成為了「蒙面」俠。他們名字各不相同,卻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基層志願者。每天,他們走街串巷、入戶登記、沿街宣傳、清掃路面、測量體溫……沒有做轟轟烈烈、驚心動魄的大事,卻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為群眾築起牢固的防疫安全屏障。他們是我身邊的「蒙面」活雷鋒,感謝他們的付出!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江:在疫情面前,總有人義無反顧、挺身逆行,總有人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他們的行動令我們感動,為社會增添溫暖,為抗擊疫情凝聚起堅不可摧的力量。在花東鎮望頂村,溫建平、溫偉倫、溫永航三人為了應對疫情,自發籌借,購買了整套裝備,臨時組建了消毒先鋒隊。他們放棄了工作、休息時間,義務為望頂村、鴻鶴村等地區進行消毒,為群眾營造出健康的居住環境。「大家安全才是真的安全」,正是有一顆純樸的心,他們才不怕苦、不怕累,毅然持「槍」消毒。向這三位樸素踏實、樂於奉獻的消毒戰士致敬!
投身志願 為孩子的學習保駕護航
@何悅:因防控疫情,學生無法開學,需在家上網課遠程學習,但新學期的教科書卻未派發到每個學生的手上。我作為圓玄小學校家委成員之一,自告奮勇聯合學校家長委員會其他7名成員到學校當志願者,就為了讓每本教科書都能順利到達學生手上。大家化身搬書工,三三兩兩合作,開始了流水線作業,一切井然有序。三個多小時,1949份的書籍就這樣打包完畢,一行行、一列列,整整齊齊的包裹都凝聚著大家的汗水。儘管很累,但我的心情卻很好。
@詩酒最趁年華:「上周手機突然壞了,就臨時找朋友借了平板電腦,可是下周開始朋友也要用到電腦了,我下周的網課都不知道怎麼上了……」當得知家庭有困難的學生小玉的情況後,普愛社工魏錫東主動伸出援手,表示可以捐贈家裡的二手桌上型電腦,並通過微信及時與小玉溝通二手電腦是否適用。得到回覆後,魏錫東便與小玉約好在下周網課之前將捐贈的電腦送至她家中,迅速解決了她的上網課難題,為即將面臨中考的小玉免除了後顧之憂。
兩岸同心,手足情深
@茵茵:2020年3月5日,一位老先生來到河沙社區為抗疫工作捐款。老先生姓姜,臺灣人,90年代初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來到了廣州,後來在河沙定居。姜先生說:「我從臺灣來到廣州,在這裡已經生活了20多年了,這裡就是我的第二故鄉。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看到我們的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人員不分日夜地戰鬥在抗疫一線,非常不容易。武漢封城後,全國動員、全民抗疫,一支支援助醫療隊開往武漢,一座座方艙醫院拔地而起,疫情得到了很好控制。我非常感動,想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姜先生的義舉,很好地闡述了兩岸一家、骨肉情深的真諦。相信,在黨中央的正確決策布署下,在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
@Dina:疫情當前,為緩解隔離人員的焦慮情緒,讓隔離人員真切感受到「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的溫暖,南沙區圖書館為南沙區定點接待湖北籍遊客的酒店送上書籍。隔離病毒但不隔離閱讀,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南沙圖書館用圖書搭建橋梁,以書香點亮希望,用實際行動鼓舞士氣、振奮精神、凝聚力量。
@不熬夜修仙呢:為了抗擊疫情,我把最愛的人借給了疫情保衛戰。他是我們鎮的志願者、民兵連成員,每天負責鎮交通主幹道的防疫防控執勤工作。那些天風沙很大,每天穿著厚衣服執勤,手凍成了包子,腳走出了血泡,嘴唇起了一層硬殼。執勤結束還要背著冰冷的消毒液去路口,好幾十斤的消毒液一背就是三四個小時。幸運的是,在大家的同心努力下,我們鎮沒有一例感染病例,也沒有一例疑似患者。
她們是最美的巾幗逆行者
巾幗不讓鬚眉,婦女能撐半邊天。她們用實幹擔當使命,紮根平凡崗位,為疫情防控默默貢獻力量,用女性的力量和溫情助力疫情防控,讓這場戰「疫」更有力度、更有溫度。
@ghy:「媽媽,什麼時候回家吃飯呀」「媽媽還在工作,要晚點回哦」。晚上7時,望崗第四經濟社江燕貞匆匆掛掉電話,繼續在路口防疫檢查點為下班回家的居民測體溫、檢查通行證。統一為工作人員配送的晚餐都快涼了,她還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2歲的女兒感冒發燒了,也只能讓家人帶去醫院檢查和照顧。社區裡有千千萬萬個像江社長這樣的蒙面雷鋒俠在守護我們的家園,在他們的努力下,疫情一定會被戰勝!
@龔越洪:赤坭鎮愛衛辦公室全體婦女同志主動承擔工作,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她們都有家庭要照顧,上有老、下有小,但在疫情防控危急關頭,她們都主動加班加點,放棄周六日的休息時間,少眠不休,毫無怨言,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亮_Lin-weiL:「我老了,我著急啊!我也想儘自己的一份力為國家做些事。」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70多歲的老黨員陳女士時刻關注抗疫進展,面對疫情帶來的損失,她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靜。在此次黨員捐款活動之前,她早已通過慈善基金會等渠道向武漢等地區捐贈了1.3萬元。在得知黨員捐款活動後,她又捐了2000元。其實,陳女士的經濟條件並不寬裕,日常生活也非常簡樸,但她總積極參與獻愛心活動,家裡面存放的慈善機構收據也已經攢了厚厚一大疊了。在她看來,這些舉動只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在中國,在廣州,這樣的「蒙面」活雷鋒有千千萬萬個,他們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奔波在大大小小的城市和村莊裡,在一線守護著我們的家園,不讓病毒有入侵的可能。他們甘於付出,卻從不主動留下自己的姓名;他們雖戴著口罩,可身影已刻畫在人們的腦海裡。我相信,在他們的守護下,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迎來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