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最良心外籍院士:日本諾獎獲得者,為中國培養13位頂級人才

2020-12-05 魏朝剛De頻道

中科院最良心外籍院士:日本諾獎獲得者,為中國培養13位頂級人才

中國科學院有一個特殊群體——外籍院士,可能大家有和我一樣的疑問:什麼樣的科學家能入選中科院外籍院士?這些外籍院士能為中國做什麼?先說第一個問題,能入選中科院外籍院士的科學家,首先要有頂級的科研實力,比如獲得諾獎等含金量極高的國際科研大獎,再則要有良好的國際聲譽。而且想要入選,競爭非常激烈,以照片裡的美國著名工程學家麥可·霍夫曼為例,他申請中科院外籍院士時,同時競爭的有600多名世界頂級科學家。因為清華教授提名推薦,加上層層篩選才當選。

外籍院士能為中國做什麼,我們還是以麥可·霍夫曼為例,他2017年當選,但早在2012年他就成了清華大學海外學者,他每年有60-70天在中國度過,他在加州理工的研究團隊,有很多中國博士生和博士後,也就是說他確實為中國科研人才培養出了力,這也是他當選的很大原因。不過我們今天的主角不是麥可·霍夫曼,而是中國另一位外籍院士——野依良治,他堪稱是中科院最良心的日本外籍院士。

中科院的日本外籍院士並不多,除了野依良治,還有一位是日本著名物理學家飯島澄男,這是一位在奈米碳管領域具有相當成就的科學家,他經常來中國參加科研會議,但也僅僅是參加會議,發表一些演講。相比之下。野依良治對中國科研上心的多。

野依良治1938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本科和博士都就讀於日本京都大學,1969年前往美國哈佛進行博士後研究,學成之後回到日本名古屋大學任教授。野依良治是日本著名的有機化學家,他研發的手性催化劑在工業的應用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目前,很多化學製品、藥物和新材料的製造,都得益於野依良治的研究。正因為這些成就,野依良治斬獲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

截止到2015年,野依良治發表論文500多篇,論文被引用次數達2.2萬次以上,他擁有日本和美國專利250多項。2011年,這位諾獎化學獎得主入選中科院外籍院士,而在此前,他就已經被西安交通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聘為名譽教授。

根據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野依良治在擔任名古屋大學教授期間,培養了13名中國留學生,這些學生大多數已經回到中國,為中國的科技發展貢獻力量。此外,他親自邀請了15名中國訪問學者,與中國學者合作研究,在他的推動下,每年都有一批來自中國科學院和大學的研究生以聯合培養博士生、攻讀博士學位和博士後研究員等形式到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研究學習。

對於野依良治的評價,我覺得最準確是這條:野依良治教授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家,在為培養中國高級科學人才和促進中日交流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相關焦點

  • 中科院良心日籍院士:諾獎得主哈佛畢業,為我國培養13位頂級人才
    每個國家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科學研究所,而我們國家人才雲集的地方就是中科院了。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中,儘可能為我們人類研發出最實用的東西。無論是什麼時候,他們都是時代的楷模同樣也是我們最值得學習的榜樣的推崇的驕傲。
  • 中國人如何才能拿到更多諾獎?
    屠呦呦沒有當選院士,卻拿了諾獎 同在東亞,截止2019年,已有27名日本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包括2名美籍日裔諾貝爾獎獲得者)。除歐美諸國之外,日本是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和名古屋大學誕生了日本乃至亞洲最多的諾貝爾獎得主。
  • 最著名的外籍院士赫伯特西蒙:浪了半輩子後,隨隨便便拿了個諾獎
    除此之外,他更是圖靈獎得主,第一個人工智慧語言IPL發明者,以一己之力單槍匹馬帶動相關領域發展45年,另外他還是漢語大師、書法大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之一,一生與中國交好。赫伯特.西蒙也是如此,他的前半生完全可以被概括為花花公子和紈絝子弟,甚至他的第一個博士學位都是靠著撩妹子撩來的。
  • 中國最可惜的3位赴美科學家,年紀輕輕成就卓絕,卻為他國做嫁衣
    大家都知道,我國歷來都不缺乏人才,從老一輩科學家典範的葉企孫、趙忠堯、錢學森、鄧稼先、于敏、袁隆平,到近些年來嶄露頭角的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潘建偉、施一公,都在業內有著絕對的影響力,是中國科技的名片。然而,人才流失問題一直以來也同樣困擾著我們。
  • 20多位國際院士把脈!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明日在煙舉行
    以「後疫情背景下健康產業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將於12月3—4日在煙臺舉行,來自11個國家的20多位國際院士和2位諾獎獲得者、20多位醫院院長、醫科大學校長將發表精彩演講,共同為健康產業發展把脈。
  • 衡陽縣老鄉、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衡陽縣金蘭鎮人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是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
  • 雲棲大會前,馬雲請來座談的13位全球頂級科學家都是誰?
    包括兩位中科院院士、一位美國科學院院士、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七位IEEE Fellow(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在內的13位全球頂級科學家今日齊聚阿里巴巴,共同探討網際網路科技的前沿發展。
  • 饒毅:中國這2人可以獲得諾獎,卻都不是院士
    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也欣賞著一類人,就是在自己的領域上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人,因為他也和這些人一樣,為自己的領域而奉獻,他們從來都是一類人。饒毅曾經就說過,我國這2人可以獲得諾獎,都不是院士,他們分別是屠呦呦和張亭棟。
  • 這場國際大會,兩位諾獎得主喊話煙臺,20多位國際院士參會,共商健康...
    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來了,6位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來了,3位美國科學院院士來了……來自11個國家的20多位國際院士、20多位醫院院長、100多家企業出席,或來到會場、或通過遠程視頻,共同探討國際健康產業發展大勢,為煙臺健康產業發展建言把脈。
  • 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區別以及級別待遇
    院士是某些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院士是什麼級別幹部的待遇呢?1院士的級別待遇院士沒有行政級別,只是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醫療保健、乘車等)相當於副部級。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
  • 10位諾獎得主30位院士參與 「科學素質與全球挑戰」電視論壇在京舉行
    12月8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共同舉辦的「科學素質與全球挑戰」電視專題論壇在京舉行。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兼總編輯慎海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懷進鵬,「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論壇並致辭。
  • 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即將召開
    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世界大會組委會獲悉,以「科學無邊界、科技共同體」為宗旨的「諾貝爾獎獲得者2020世界大會」即將召開。大會由諾貝爾獎獲得者科學聯盟、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共同主辦,大會得到國際國內十餘家官方單位及權威機構的支持。
  • 李大潛院士榮獲「傑出教學獎」
    ,將自己的學術生涯和教學實踐緊密結合,先後出版了二十餘本中外文學術專著及教材,培養了大批高端人才。在李大潛院士的領銜下,在潤物細無聲、教學兩相長的氛圍中,這支團隊已發展為國際上有相當影響,在國內有顯著地位的數學研究和人才培養「三好」團隊。「在聆聽別人工作的同時,也要讓別人了解自己的工作」應用偏微分方程導學團隊(課題組)始終瞄準國際一流的水平及國家發展的需要開展科研和實踐活動。
  • 8位兩彈元勳,2位諾獎,這個大學僅存在了8年,卻完爆清華北大
    1999年,中國授予23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其中8位,出自同一所學校。有人覺得難以置信。事實上,這所學校,還培養出了2名諾獎得主、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100多名人文大師以及174名兩院院士。
  • 總共有991枚獎牌誕生於諾獎,第一個不是假名,我向科學家致敬
    #截至諾獎已在各個領域產生991枚獎牌。美國的數量為377個,佔所有諾獎的38%,可以說美國的強度接近世界的40%,這相當於第四位和最後一位的總和,世界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並非徒勞。第二名英國相當於美國的1/3,相當於所有諾獎獎牌的13%;人口不足1000萬的北歐小國瑞典的數量高達31元,相當於甚至優於世界第三經濟體世界強國日本!總共有586名諾的獲獎者出生在歐洲,相當於世界上歐洲的59%,美國將諾獎中的97%分配給世界上獲獎者。似乎諾獎的獲得者仍然是發達國家的強項,他們起著主導作用。
  • 外籍院士逯高清,16歲考上大學,被澳大利亞、英國搶著聘請
    去年11月22日,國家公布了院士增選的結果,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位院士和20位外籍院士。眾所周知,要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必須要有過硬的科研實力和成果,作為一個外籍人士要是想要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更是難上加難。
  • 西南聯大—中國教育的奇蹟:存在8年,培養174位院士、2位諾獎得主
    而對於經濟條件欠佳的師生而言,最省錢但也最艱苦的路徑,則是由長沙出發,徒步行走至昆明。 這所很窮很破的大學,匯聚了300多位中國最負盛名的老師。西南聯大大師雲集,從文學院教師名單便可窺斑見豹。
  • 中國核物理的鼻祖中國物理學大師們共同的老師趙忠堯院士
    加州理工合影趙忠堯院士培養了: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楊振寧,兩彈一星功臣朱光亞、鄧稼先,我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獎者劉東生、吳徵鎰、黃昆、葉篤正等卓有成就的人才(可以說以上大佬的老師都是趙忠堯院士)趙忠堯浙江省諸暨市人,
  • 中國最厲害的大學,兩位諾貝爾獎,八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中國最厲害的大學你知道嗎?楊振寧、李政道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這所大學的學生,這裡還出了鄧稼先、王希季等八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五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擁有175位院士……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937年7月7日,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為了保存中華民族文化教育的命脈,讓學生有書可讀,老師有書可教,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
  • 賦能上海|這場人工智慧大會,請來了20位人工智慧頂級大腕
    7.羅傑·瑞迪圖靈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羅傑·瑞迪是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機器人專業的Mozah Bint Nasser講座教授。1966年至1969年,他成為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1969年,作為計算機科學副教授,開始在卡耐基梅隆大學從事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