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開放萊豬(含瘦肉精豬肉)後,新北市板橋福記便當昨天開出漲價第一槍,店內公告使用臺灣豬,「為反映成本,三寶飯調漲五元(新臺幣,下同),豬肉類便當調漲十元」,引發質疑惡意漲價。新北主任消保官王治宇昨天到場調查後說,沒有和競爭同業合意漲價事證,尚不構成足以扭曲市場機制的聯合行為。
「政府」:臺灣豬大盤價未上漲
萊豬進口衝擊市場,消費者擔心豬價「漲」聲響起,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明天將視察進口豬肉查驗作業。行政機構秘書長李孟諺昨天說,已調出臺灣豬資料,大盤價沒有上漲,所以業者不能以臺灣豬漲價的說法提高便當價格。「政府」也會對比進口、臺灣豬肉的價差問題,持續了解業者漲價狀況,究竟是因為薪水、店租,還是改用臺灣豬造成的價差。
業者:臺豬比進口豬貴50元
福記便當老闆李偉英表示,便當價格原維持八十元左右,近三至四年都沒波動,肉品來源原本是加拿大檢驗合格的豬肉,也是「政府」合格進口,因民眾有疑慮,「不要說美豬不美豬,聽到進口豬心裡就會有疙瘩。」
李偉英說,以五花肉為例,臺灣A級的比進口豬貴上五十至六十元,差距很大;即便成本有差距,仍堅持改用臺灣豬,至於香腸、臘腸等加工製品便當就停賣。
消保官:無聯合漲價行為
新北主任消保官王治宇指出,店家提供資料,原本用加拿大豬肉每公斤約一百二十五元,改用臺灣豬肉漲至一百七、八十元。連鎖店或小型便當店漲價,消費者還是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要購買,不會影響交易秩序,除非有獨佔地位或很多店家串聯、扭曲市場功能,就會介入處罰。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視察泰山公有市場時表示,不管豬肉品價格、消費市場,一定要穩定市價,如果有乘機哄抬,絕對不予寬待。
若原用臺灣豬 漲價就不合理
臺灣「禽肉行銷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春來則說,「根本不會有萊豬」,美國豬肉不管有無含萊劑,價格相仿,民眾若有疑慮,業者又何必自找麻煩?自從政策宣布後,其實就沒有業者再下美豬的訂單了。
臺灣「家畜肉類公會聯合會」秘書長袁仁琦說,若店家本來用進口豬肉,現在改用臺灣豬,漲價就是反映成本,但假設一直都是用臺灣豬,這一波漲價就不合理。
「消基會」:「政府」思考不周才擾民
針對有便當店調漲,臺灣「消基會」昨天表示,這是「政府」思考不周的結果,「現在才會這麼擾民」。「消基會」認為,重點是萊劑,不是產地,若「中央」不願標萊劑豬,建議地方政府可以自辦無萊劑豬肉販售證明。
「消基會」董事長黃怡騰指出,漲價是反映成本,不能給店家扣上「哄抬價格」帽子,就看消費者能不能接受。該事件顯示,「政府」標示制度無法顧及民眾需要。
臺灣自元旦開放萊豬進口,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一日推文稱,臺灣移除對美牛豬進口限制,對美國農民來說是受歡迎的舉動,還稱期待在2021年進一步強化美臺經濟關係。不過,負責臺美經貿談判的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至今尚未發表看法。
海峽導報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