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臺灣民意機構在民進黨人數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悍然表決通過了9條關於開放進口美國「萊豬」,也就是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美豬的行政命令和相關草案條文。這意味著明年1月1日臺灣地區開放「萊豬」及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已成定局。
有趣的是,就在民進黨當局對外宣稱「萊豬」無食用安全疑慮,對本地產業影響有限,可促進臺灣對外交往,否決了其他黨派提出的多項維護食品安全提案的時候,一則內部會議消息的曝光引爆了社會輿論。為因應「萊豬」進口,民進黨當局民意主管機構總務處明確裁示,辦理便當採購案時,希望業者提供肉品來源資料。顯然,他們的言下之意是買來自己吃的便當原料不能是進口「萊豬」的。這和之行政當局明確發公文,要求地方修改《食安自治條例》中規定「不得檢出萊克多巴胺」的條文,否決在野黨要求食品、食品添加物應在外包裝標示萊劑、新增萊劑貨號的提案相比,真是莫大的諷刺。
由此可以看出,民進黨當局的「萊豬無害論」只是用來說服其他臺灣普通民眾的,並不包括他們自己。他們的內心裡是不相信、不放心,也不願意或者不敢吃的「萊豬」肉的。難怪臺北市長柯文哲要調侃說這是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自己的命是命,別人的命不是命,潛藏於內心高人一等的冷漠心態躍然而出。
也許,執政的民進黨當局真的是把臺灣民眾當成了別人家的孩子,所以,他們聽不到自自八月份以來,臺灣民眾怒吼抗爭的聲音,看不到歷次民調都顯示絕大多數的臺灣民眾反對開放「萊豬」進口,不在意人數已超過20萬的 「嚴拒『萊豬』/牛進口」的聯署活動,更敢於對提出要求乙型受體素零檢出的「自治條例」採取置之不理的處置態度。衛生福利部門的負責人甚至公開宣稱如果地方條例與所謂「母法」發生牴觸,將以公告的方式宣告「無效」。
為了平息豬農對開放美豬的反彈,臺灣「農委會」匆忙提出養豬百億基金,同時又捆綁養豬協會改選,想方設法要豬農配合,聲稱會推出「臺灣豬標章」以便消費者辨識。為了讓豬農們信服,讓老百姓相信,執政的民進黨高層負責人甚至散布多家公司「支持萊豬進口」的假消息,當事公司闢謠之後隨即遭到安全檢查,瞬間引發了臺當局要「殺雞儆猴」的猜測。更耐人尋味的是,在「農委會」發行 「臺灣豬標章」之前,不需檢驗即可在網絡上購買的「臺灣豬標章」貼紙已經滿天飛了,售價只要新臺幣60元至100元不等。
民進黨當局何嘗不知這是一個關係到人民食品安全的重要問題,之所以敢於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一路強推,只能說明其權力的傲慢到了何種的地步。而其對於美方訴求的遵從遠遠高於對臺灣民眾利益的關注,「大有寧予外賊不予家奴」的做派。有人即刻發問:美國「萊豬」過後,日本的核食是不是很快就要進來了?
眾所周知,關於這一議題的爭論由來已久,借開放「萊豬」換取美方支持也一直是臺灣當局難以拒絕的選項,但每到關鍵時刻,總會在民眾的反對聲中被踩剎車。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倍受爭議的決策竟然在民進黨上臺執政之後變成了現實。想當年,自我標榜為吃臺灣米喝臺灣水最愛臺灣的「臺灣之子」,今天居然站到了衣食父母的對立面,不能不讓人驚嘆其變臉雙標之轉換快速,讓人看清他們所謂「臺灣之子」的標籤完全名不副實。
新一期《亞洲周刊》以臺灣地區現任領導人蔡英文為封面人物,標題為《臺灣民選獨裁幕後,綠營新威權主義現象》,一經刊出,附評如潮。一襲「皇袍」加身,哪裡還有什麼「臺灣之子」的影子?(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版權作品,未經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編輯:李言 編審: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