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網4月20日訊,近日,貓眼娛樂發布2019年12月31日的全年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19年貓眼娛樂總營收42.67億元,較2018年增長13.6%,毛利為26.57億元,同比增長12.8%,全年盈利4.59億元,在連續虧損六年後,貓眼娛樂終於在2019年收穫首次年度盈利。
此次貓眼的盈利與其近年來在業務調整方面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全文娛戰略的調整成效顯著,為其實現扭虧盈奠定了基礎。
不過,貓眼自身業務調整之外,外部競爭和疫情引起的行業黑天鵝事件,給貓眼在未來的財務業績中增加了不確定因素,這也給貓眼之後的持續盈利增加了難度。
2019年,中國現場娛樂票務總市場份額較2018年基本持平,貓眼總交易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5.1%。貓眼為觀眾提供售票、出票、智能入場等全流程服務,在現場娛樂票務市場中承擔更重要的角色,貓眼作為票務總代理角色的項目場次數年同比增長超過8倍,出票量年同比增長9倍,表現強勁。
在電影的發行、宣傳、出品方面,2019年度由貓眼主控發行的影片共14部,票房達到人民幣74億元。在貓眼深度參與並助力中國電影行業的發展,在2019年全國票房排名前三十的影片中,國產片總計18部,其中由貓眼主控發行、聯合出品、聯合發行的影片總計12部。
貓眼參與的影片在各個檔期表現優異,其中,《來電狂響》為元旦檔票房冠軍,《反貪風暴4》為清明檔票房冠軍,《最好的我們》為端午檔票房冠軍,《我和我的祖國》為國慶檔票房冠軍。
2019年,貓眼的廣告服務及其他收入取得了大幅提高,比去年同期增長39.7%,這得益於貓眼營銷平臺和資金服務平臺的持續建設。貓眼深化了更加豐富的娛樂整合營銷策略,進一步充分覆蓋社交、電商、生活消費等所有場景的6大流量入口(微信、QQ、美團、大眾點評、貓眼、格瓦拉)。
從財報信息中可以看出,貓眼通過「貓爪戰略模型」的布局,進一步優化了在全文娛產業票務平臺、產品平臺、數據平臺、營銷平臺及資金平臺等方面的能力,加強了業務協同和價值聚合,為全文娛行業創造了更多的價值。
今年以來,疫情對整個文娛產業衝擊巨大。鄭志昊公開表示,行業整體有壓力,但線下企業由於租金等固定成本原因,壓力尤其大。「唇亡齒寒,線下實體企業的生存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將對整個文娛產業格局的健康帶來巨大影響。」
如今,疫情尚未結束,電影院等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無法營業,對影視行業造成的影響難以估量。對於貓眼來說,其一季度收入勢必將面臨較大損失,繼續保持盈利的難度將加大。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全文娛戰略會進一步刺激貓眼的資金需求,並且隨著貓眼在電影製作領域的加碼,持續盈利或許對貓眼來說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關資料顯示,貓眼娛樂與全國近一萬家影院展開合作,在130個城市商圈布局100萬個曝光點位。重資本投入下,成本也隨之增加。受疫情影響,貓眼娛樂在線下布局的無法開展,也將在財報中體現,據中金公司測算,貓眼2020年收入將同比下降24%,調整後淨利潤同比下降40%。
除此之外,突然其來的疫情也對其持續盈利產生影響。相關資料顯示,貓眼春節檔退票金額超2億元,整體收益也出現下滑。據透鏡社報告,疫情期間,貓眼娛樂在線票務和娛樂內容服務(發行宣傳和出品)收入幾乎降至為0。
有關疫情對文娛市場造成的負面影響,貓眼娛樂CEO鄭志昊在公告中也表達了對未來發展的信心:「疫情終會過去,全文娛行業、中國經濟都將迎來更好的發展,貓眼和眾多夥伴們都會有更多的機會去推動行業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在疫情之後,文娛產業將迎來重大變革,貓眼會面臨諸多難題,與更多平臺產生競爭。需要抓住多元化內容布局,繼續深耕全文娛戰略,才能在今年的營收成績上完成出色躍升,貓眼抓住新機遇後的發展尚未可知,文娛產業競爭激烈,流量競爭加劇,這一場硬仗貓眼娛樂能否打贏,我們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