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桌子的生活觀 ,作者桌子先生
桌子的生活觀
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著有暢銷書《你只是假裝很努力》、《我們終將與美好的一切相遇》....
雲南共青團
雲嶺青年「三有」(有用、有料、有趣)乾貨聚集地
1993年4月24日,張西堡鄉王某在家中被殺。
警方經過現場勘查,大量走訪和現場信息比對,鎖定嫌疑人——王某的妻子李某。
正當警方準備實施抓捕時,李某跑了。
那是27年前,技術設備遠不如現在先進,沒有攝像頭,對流動人口的調查也十分困難,案情陷入僵局。
多年來,犯罪嫌疑人與一眾親友斷絕來往,猶如人間蒸發。
然而,警方始終沒有放棄,20多年間,幾代刑警先後奔赴各地展開調查,就像接力一樣,即使山高路遠,困難重重,也誓要緊緊咬住犯罪嫌疑人。
2020年11月,警方終於找到李某藏身之所,隨後迅速開展抓捕活動。
11月11日,當全民狂歡搶購時,邯鄲警方也迎來了他們此行最大的收穫,將嫌疑人抓捕歸案。
歷時27年,當年辦案的警察幾經變換,唯一不變的,是要將罪犯繩之以法的決心。
而近年來,類似的多起20多年前的命案積案,被一一偵破。
這其中,離不開刑偵人員的永不放棄,離不開偵查技術的不斷提高。
而這些20多年前的積案,更從側面印證了,在那個已經逝去的90年代,社會的不安定,以及警方破案的艱辛。
在看完電影《除暴》之後,我對此有了更深的感觸。
《除暴》是一部很典型的警匪片。
一說起警匪片,最經典的,可能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港片裡,警匪之間激烈槍戰的宏大場面。
隨著香港電影日漸式微,曾經火爆的警匪片題材也越來越少,我們已經很少在大銀幕上看到這種雙方激烈火拼的場面了。
而《除暴》,則是難得地把背景放在90年代,講述「90年代內地第一悍匪覆滅記」。
藝術來源於生活,這句話,被電影《除暴》體現得淋漓盡致。
片中所涉及的情節,在90年代真實案件中都能找到影子。
其中,吳彥祖飾演的悍匪張隼,綽號「老鷹」,就被認為和90年代「中國第一悍匪」張君十分相近。
兇殘,是張君最大的特徵。
張君在8年間,橫跨湘、鄂、渝等數省,殺死殺傷近50人。
2000年9月,張君搶劫常德農業銀行,開槍打死3名押運運鈔車的經濟警察,2名出納。搶走2支衝鋒鎗和20多發子彈。
隨後,他們搶劫計程車逃生,開槍打死計程車司機。
逃生過程中,殺死一名圍觀路人。
開車逃竄過程中,把一名3歲幼兒撞成重傷。
人命在他眼中,不值一提。
一個當父親的人,卻對於幼小的生命沒有半點悲憫,殘暴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卻屢次能在警方眼皮子底下逃脫,可見此人不光只有武力值。
高智商,是張君的第二個特徵。
張君自稱為「中國素質最高的犯罪分子」,他雖然讀書不多,但智商高,學習能力很強。
每一次作案前,張君都會進行長時間精密踩點。
要是搶銀行,周圍的地形地貌、人流車流,巡邏警察多久換一次班,最近派出所在哪,出警多長時間能趕到,他會掌握得一清二楚。
在長沙友誼商城金銀首飾搶劫案中,張君在作案前半年就開始踩點,還繪製了3公裡以內的建築分布和路線圖。
他甚至做了一個和珠寶店一模一樣比例的柜子,帶著手下練習,怎麼在最短的時間裡搶到最多的珠寶裝進背包。
最後練出來的結果是,從進入珠寶店大門,到制住售貨員,打開櫃門搶劫、逃跑,不超過3分鐘。
這樣的智商,用在正道上,或許也能有一番作為,然而,他讓自己走上了死路。
現實中的張君,在聰明之餘還極度自負。從他們犯案之後,屢屢挑釁警方就可以得知。
他堅信自己的行動周密,沒有一絲破綻。案發之後,不急著離開現場,而是在不遠處觀察警察們的行動。甚至在搶劫之後,主動打110報警。
這樣的亡命徒,似乎並不懂得畏懼為何物。
2001年,搶劫殺人犯張君被判處死刑。
在得知判決結果時,他對著警方的鏡頭,低聲溫柔地對兩個兒子說:千萬不要走爸爸這條路……不要學爸爸……爸爸是愛著你們的……
90年代,是真的很亂嗎?
1996年,死刑犯鹿憲洲越獄逃跑,隨後持槍搶劫運鈔車,射殺兩名銀行員工,殺傷一人後,劫走百餘萬元巨款。
重大連續殺人案犯人白寶山,在出獄後搶劫槍枝,打死無辜群眾15人,搶劫人民幣百餘萬元。
張明高,武漢特大持槍殺人犯,8年時間裡,用自製土銃和盜竊得來的軍用手槍,造成20餘人死傷,搶劫、盜竊財物達32萬餘元。
像這樣窮兇極惡的持槍搶劫悍匪,在那個年代,還有很多很多。
由於當時沒有完善的槍枝管理,導致持槍搶劫案層出不窮,無數無辜群眾倒在了匪徒的槍口之下。
當時警方刑偵的設備,遠不如現在先進。
為尋找罪犯,他們跋山涉水,蹲點盤查。
對現場的勘查,設備也很有限。
可是面對窮兇極惡的犯罪分子,即使對方持槍,他們也會第一時間與罪犯對抗。
設備不先進又怎麼樣?正如《除暴》中鍾誠警官說的那樣,甭管什麼技術、技巧,破案最好的武器,就是「咬死不放」。
只要心中有破案的決心,不管罪犯逃到哪裡,不管時間過了多久,只要他還活著,我就一定要抓到你!
我們現在對於90年代的亂象匪夷所思,正是因為當年有那些用生命換生命的英雄。
江西頭號悍匪萬光旭,曾是體工隊射擊隊員。在最後的圍捕過程中,1人對抗37名公安武警。
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槍戰中,造成公安、武警5人壯烈犧牲,6人身負重傷,3名無辜群眾慘遭殺害。
當雙方正式交鋒時,武警石禮勇向準備逃跑的匪徒射擊。萬光旭拋下一枚手雷,石禮勇拼盡全力推開自己身邊的公安武警,自己卻不幸倒在了血泊中,帶著永遠的遺憾離開人世。
彼時,他的婚期將近。為了任務,他曾推遲婚期,好不容易正式定好了時間,可他卻永遠牽不到自己的新娘了。
武警戰士陳自軍被萬光旭重傷之後,依舊奮力還擊,隨後被萬光旭挾持當人質。
可即便是被用槍抵著頭,在生死一線的關頭,血肉模糊的陳自軍還是拼盡全力大喊,不要管我!快開槍!
兇殘的亡命徒被激怒,扣動扳機,陳自軍頭部被擊穿,生命永遠停留在20歲。
還有無數的,和罪犯展開殊死搏鬥的警察們,因此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電影裡,在警匪激烈的槍戰中,女警陳倩發現被困車內的小女孩在呼救,不顧及自己沒有配槍,她冒著生命危險,把小女孩帶到安全地帶。
鍾誠卻因為她的冒險而嚴厲教訓她「警服不是刀槍不入的」。
是啊,警服不能擋刀更不能擋槍,警察同樣是肉體凡胎的普通人,會流血犧牲,可穿上警服那天,他們就註定了不會退縮,越是危險,他們越是勇敢逆行。
一代一代的警察,拼著一身的信念,將警察的精神傳承。
再好的設備和技術,都比不過咬死罪犯不放的決心,沒有這種信念,沒有這些堅持到近乎「固執」的人民警察,不會有如今的安定。
有亡命的狂徒,就有搏命的人民警察,不把窮兇極惡的狂徒逼到絕境,永不罷休。
所以有人說,90年代的人民警察,是最悲壯的一代。當下的和平安定,都是用流血犧牲換來的。
向保護人民安全的警察致敬!
●
●
●
●
●
校 審丨木 馬
編 輯丨8UZZ
來 源丨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
原標題:《就算你是吳彥祖,我也不能原諒你!看「90年代內地第一悍匪覆滅記」別忘了警察付出》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