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自己的外表,可能導致青少年患抑鬱症概率增加近3倍。
英國一項發布在《流行病學雜誌和社區健康》雜誌上的研究顯示,那些對自己外表不滿意的青少年,到快要成年的時候,患抑鬱症的風險會大大增加。這項研究目前為止是此類研究的第一例。
研究的具體結果表示,根據對自己外表不滿意的程度,這些人患抑鬱症風險增加的程度從50%到285%不等(與對照組相比),最高的數據接近整整3倍。此外,研究還發現,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因此患上抑鬱症,而男生因此患上的抑鬱症嚴重程度要比女生高。
怎麼定義「不喜歡自己的外表」?
根據研究人員的描述,「不喜歡自己的外表」有一個專門的術語,那就是「身體不滿度」(body dissatisfaction)。「身體不滿度」沒有相關的中文描述,國外人將它定義為:由於「實際身體外觀」與「期望的理想身體狀態」之間的感知差異所引起的負面態度。
據調查,這個因素在全球範圍內影響了多達61%的青少年。它被認為是導致飲食失調、不健康行為和心理健康問題的一個危險因素。
大多數有關「身體不滿度」或抑鬱症的研究都是在美國進行的,這些研究中,很少會在年輕男性與千禧一代(指出生於1981年至1997年間的人)中探討這一問題,以將網際網路、新興技術和社交媒體的影響納入研究考慮範疇。這就導致了這片區域的「研究空白」。
填補這片研究空白:這項研究的具體過程。
為了填補這些知識空白,研究人員從「Avon親子縱向隊列研究(ALSPAC)」中招募了近4000名參與者 。Avon親子縱向隊列研究是英國一項以人群為基礎的長期跟蹤研究,研究對象是1991年至1992年出生、居住在英國薩默塞特的婦女及其子女。
在他們14歲的時候,大約有3753名青少年被要求通過對他們的體重、體型、體態和特定部位(包括乳房、腹部、腰部、大腿、臀部、胯部、腿部、面部和頭髮)進行評分。評分的標準為5分,其中0分代表「非常不滿意」,3分表示「一般」,而5分則表示「非常滿意」。
多數人對自己的身體表示滿意。
從整體數據來看,這1675名男生和2078名女生對自己的身體是略微有些滿意的。但是其中,女孩比男孩的滿意程度要低。
就「身體不滿度」來說,男女有別。女孩們往往不喜歡她們的大腿、腹部和體重,但她們對自己的頭髮和臀部較為自信。男孩們往往對身材、腹部和臀部不滿意,但他們對頭髮、體重和腿部卻不感興趣。
仍有少數人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意:具體數據與結論。
雖然整體數據表示參與者對自己的身體滿意度尚可,但有一部分人的身體滿意度仍然較低。
32%的女生和14%的男生對自己的體重不滿意;27%的女生和14%的男生對自己的身材表示不滿意。
4年後,當這些參與者18歲時,研究人員會使用抑鬱量表(CIS-R)正式評估參與者們的抑鬱症狀。研究人員發現,女生比男生更容易經歷抑鬱症發作。
3753名參與者中,10%的女生報告顯示她們至少有過一次輕度抑鬱發作,而只有5%的男生經歷過同樣的症狀;近7%的女生和3%的男生報告顯示他們至少有過一次中度抑鬱發作;有約1.5%的女生和0.7%的男生受到重度抑鬱症的影響。
對數據的分析顯示,14歲時孩子們的「身體不滿度」可以預測他們到18歲時經歷抑鬱發作的概率,那些「身體不滿度」最高的孩子們,患抑鬱症的概率增加了約285%,
即使這些孩子們在14歲時已經表現出抑鬱症狀,這些發現與結論仍然成立。
男女在「身體不滿度」上的區別。
在女性參與者中,14歲時「身體不滿度」的每一分增加都與18歲時經歷至少一次輕度(63%)、中度(67%)或重度(84%)抑鬱發作的風險增加有關。
研究人員發現,在這項研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因為「身體不滿度」而患上抑鬱症,但這僅限於輕度抑鬱症的範圍。男性參與者雖然不容易因為「身體不滿度」患上抑鬱症,但他們一旦「中招」,患上重度抑鬱症的概率就非常高。
這些男孩在14歲時「身體不滿度」每增加一分,他們在18歲時患輕度、重度抑鬱症的風險就會分別增加50%和285%。
研究人員建議:「在社交媒體和『身體理想壓力』不斷增加的時代,男性青少年也可能對理想化的身體形象所造成的壓力變得敏感,這可能會成為後期抑鬱症發作的誘因。」。
研究人員承認,這項研究存在缺陷。
首先,ALSPAC數據中缺乏種族、社會經濟多樣性以及性取向之類可能影響研究結果廣泛適用性的數據。
其次,雖然研究的樣本容量高達3753人,但其中抑鬱症患者的人數比例過低,導致其數據精準度和可信度下降。
然而,他們得出結論:「這些發現表明,『身體不滿度』應該被視為一個迫切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它在年輕人中影響非常大,會導致抑鬱症發病率不斷上升;此外,研究結果表明,減少身體不滿度可能是減少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策略。」。
總結:「身體不滿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對付抑鬱症最好的方法,首先就是預防,其次是儘早治療。
這一點是我閱讀了許多書籍、文獻、研究後得出的結論,也是許多抑鬱症治療專家的觀點。抑鬱症一旦發作,想要徹底治癒是極其艱難的,患者及其周圍的人都會因此遭受不同程度的折磨。
而我認為,這篇文章中的新概念「身體不滿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因為它或許是「預防」抑鬱症的一種因素。如果我們可以通過某種手段統計青年人的「身體不滿度」,我們或許就能預測他們將來患上抑鬱症的概率。
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儘早為他們提供幫助,並且教導他們正確的審美觀念,在源頭上扼殺抑鬱症的可能性。
可惜的是,我在查閱信息時並沒有發現有關「身體不滿度」的中文資料。
這是一個值得被關注、引進並且探索、研究的新概念。雖然這項研究只顯示了「身體不滿度」與抑鬱症之間的關聯,但我認為它或許是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種新因素。
備註:《流行病學雜誌和社區健康》原名為《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是英國一種專門研究公共衛生、環境衛生與職業衛生的期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