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林,1936年生,山東濟南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藝術家。1983年,他的六幅作品入選聯合國發行的聖誕卡。其創作的《五龍鐘塔》入選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標誌雕塑。他曾獲世界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世界藝術大師獎」、美國總統布希頒發的「總統教育獎」、世界華人領袖年會的「世界華人貢獻獎」。曾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畫展,影響巨大。
1980年,對美術家韓美林來說,是終生難忘的一年。這一年,他的畫作在美國21個城市巡迴展出,因影響巨大,聖地牙哥市贈送其金鑰匙一把;紐約曼哈頓宣布1980年10月1日為「韓美林日」。可是,有誰知道,成功的光環背後隱藏著多少努力的艱辛?
韓美林先生曾有一段既尷尬又驕傲的為師經歷。15歲時,韓美林到了濟南南城根小學當上了美術老師。當時,他所在的班級,學生的年齡和自己差不多,有的個頭要比他高上半頭。這對於他來說,如何在課堂上保持自己的威信,使孩子們上課認真聽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考慮了很多個晚上後,他還是沒有想到很好的辦法,反而對於上課充滿了緊張、畏懼,以至於剛走進教室的門,看著滿屋子的孩子,喊出「上課」兩字時,聲音哆哆嗦嗦,微小得不知道孩子們能不能聽到。見孩子們沒有多大的反應,他不知道接下來該講些什麼,本來想好的許多開場白都忘得一乾二淨,自己因沒有扶住講臺桌,一下子跌倒在地。頓時,鮮血從他的嘴角猶如噴泉般湧出……當他站起來的時候,同學們哈哈大笑。他的心情沮喪到了極點……他快速在腦子中搜索著,希望能找到解決尷尬局面的辦法。隨即,他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圓得如同圓規畫的一樣。
「你們誰能畫出來?」
剎那間,孩子們看著黑板上的圓,是那樣清晰、標準,目光全被吸引住了。課堂立即安靜了下來。一個圓,讓他在孩子們面前顯露了才華,讓孩子們心服口服!
可是,誰能想到,為了畫這樣一個小小的圓,在夜晚,他反覆練習過多少遍?為了繪畫,他付出了多少常人不知的勞動啊!在沒有筆和紙的時候,他就用筷子在地上作畫,甚至用手指在膝蓋上作畫。久而久之,褲子在膝蓋處被手指磨出了洞,然後補上再畫。反反覆覆,一條褲子竟被縫補了100多次。在困難的條件下,他對於繪畫的感情不僅加深了,對於繪畫物象的記憶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有一次,他為了給廠裡作畫,不得不爬上高臺,卻不小心跌了下來,腳骨3處粉碎性骨折。可是,在家休養沒幾天,他按捺不住對於繪畫的渴望之情,又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在書海中,他看到了祖國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深深地被傳統藝術家的精神感動。他說:「我自己的藝術就得益於中國的書法和民間藝術,這些常常讓我感動得掉淚。中國人應該尊重和學習自己的文化傳統。」
藝術的成功來源於勤奮。為了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創作,他用了差不多11個月的時間。在創作的手稿上,常常會為了一條龍或是熊貓、猴子等動物的選取要不厭其煩地畫上成百上千遍。
「志不強而智不達。」這是墨子的話。他一生飽受病魔折磨,可是憑藉堅強的意志不僅戰勝了病魔,而且使自己的藝術生命在與病魔的搏鬥中迸射出智慧的光芒。他患過心臟病,動過手術,在他的體內接了4根管子;他的頸椎動脈堵了一根,不得不開刀拿血栓,取出來兩個花生米大的「栓子」,其中含一粒花生米大小的黑石頭……許多親朋好友都認為他很難再從手術中緩過勁。
可是,韓美林先生沒有停下畫筆,沒有被這些身體上突如其來的病痛打垮,手術後仍堅持每天睡4個小時的覺,其餘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創作:他每天早上6點多鐘起床,常常是一天工作18個小時,不管多忙,每天都要堅持畫畫;在一天半的時間裡他畫了400張老牛;一個星期下來,幾千個人體構思稿全部都是默寫;他還一口氣畫過300個貓頭鷹……——憑藉堅強的毅力與生活中的一切困難做鬥爭,韓美林大師創造了藝術的奇蹟!
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磨難和不幸,不論是誰,都逃脫不了命運之神的捉弄。然而,正是這些磨難和不幸,才鍛造了我們的品格,增長了我們的智慧,並帶領我們認識了人生的真諦,幫助我們走向事業的成功。
巴爾扎克說:絕境,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之淵。 「水擊石則鳴,人激志則宏。」記得法國作家蒙特蘭曾這樣說過:「在別人藐視中獲得成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為它證明了你不但戰勝了自己,同時也戰勝了別人。」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這就是一個有志者的品德。真正的強者,能從雷鳴閃電的疾風暴雨中看到彩虹,大哲學家培根說:「奇蹟往往是在厄運中誕生。」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口大鍋,當你走到了鍋底時,無論朝哪個方向走,都是向上的。
最困難的時刻也許就是拐點的開始,轉機存在於任何一個低谷時期。羅伯特·施瓦茨在《前世的願望是今生的際遇》一書中說:苦難不是人生的目標,但它是一個靈魂成長必須面對的挑戰。 美國教育家海倫曾經這樣說過:「當一個人感到有種力量推動你去翱翔時,你就絕不應該去爬行。」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也曾經講過一句名言:「頑強的毅力,可以徵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山。」
變幻莫測的人生旅途既有坦途順境,也會遇到艱難困苦,如何在逆境中練就一顆強大的內心,去抵禦外界的風風雨雨,的確是一門學問。
成功的金粒從失敗的沙碩中千淘萬濾而來,真理的閃光在謬誤的背景下會顯得更亮,在科學的入口處如同地獄的入口處一般,成功的道路總是歷經坎坷和艱難,人類幾乎所有的發明創造,都經歷了無數次的痛苦和失敗後實現,許多成功者中,都有一段在黑暗中爬行的經歷,他們有時孤獨無援,如同一隻頑強的蝸牛在羊腸小道上艱難地蠕動,但他們最終見到了光明,並從一個看不到任何希望的黑暗中,孕育出了成功和一個嶄新的時代,大科學家牛頓告訴我們:「勝利者往往從堅持最後5分鐘的時間獲得成功。」
苦難對於每個人而言並不總是起到反作用,有時逆境之中反而會孕育出卓越的才能。因為紙張的缺少,所以對於繪畫的下筆很是深思熟慮;因為長時間只能用手指在膝蓋上作畫,要想把下一筆畫好,必須把上幾筆的順序深深記在自己的腦子中,無形之中又訓練了對於圖像的記憶能力。成功的人都不討厭艱難困境,因為正是這樣一個在許多人眼中引人討厭的「朋友」磨礪了自己,使許多原本脆弱的人們走向成功!這也是韓美林成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