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而彌堅,不墜青雲之志」,國畫大師徐悲鴻帶給我們的教育思考

2020-12-14 中學數學精準輔導

01徐悲鴻的成長故事

徐悲鴻(1895-1953年),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漢族,江蘇宜興人。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他堅持現實主義藝術道路,創作了《田橫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恩公移山》等一系列對現代中國畫、油畫的發展有著巨大影響的優秀作品,在中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巨大作用。

在畫壇上沒有人不知道徐悲鴻先生的,他以畫馬飲譽中外。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沒有成名之前的徐悲鴻曾經饑寒交迫,窮困潦倒,少年喪父,求學無門,工作無望,一度流落上海灘。……可是,他「窮而彌堅,不墜青雲之志」,越挫越勇,咬定目標不放鬆,終於成為一代藝術巨匠。

他的夫人廖靜文女士所著的《徐悲鴻的一生》中有著翔實的記載,我每一次展讀,都會被他的礪志精神感動得熱血沸騰……徐悲鴻先生原名徐壽康,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江蘇省宜興縣妃亭橋鎮。「悲鴻」是他的筆名。由於家庭窮困,少年徐悲鴻經常受他人的冷眼。

有一次,徐悲鴻到一個親友家去吃喜酒,許多有錢的子弟都穿著綢衣,而徐悲鴻卻穿了一件布大褂。為此他遭到了別人的奚落,從此憤世嫉俗,立志不穿綢衣。為了在社會上謀生立足,他想進「洋學堂」讀書,但父親拿不出錢。於是他便向別人借錢,可是誰也看不起這個「窮小子」,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世態炎涼,不禁悲從中來,猶如鴻雁哀鳴,遂改名為「悲鴻」。此後他一直以「哀鴻」自朗,並發憤繪畫。

他的繪畫得益於家庭的薰陶。父親徐達章是一名民間畫師,在當地很有名氣。耕作之餘,父親在鎮上以課徒和需字賣畫補貼家用。因家境貧寒,幼年的徐悲鴻也跟著父親參加勞動。幼小的悲鴻耳濡目染,對書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3歲時(1908年),家鄉發生水災,莊稼悉遭吞噬。萬般無奈之下,他隨父親外出謀生,也培養了他對書畫的熱愛之情。後來,達章公染上了重病,全身浮腫,極度衰弱,父子倆才不得不返回家鄉。

17歲以後,徐悲鴻獨自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擔。他曾先後在家鄉三所學校擔任圖畫老師。這三個學校的距離有五十華裡,在舟楫如梭的江南水鄉,坐船既方便又便宜,但是由於家境貧寒,為了節省錢給父親治病,他全靠徒步往返。19歲那年,父親病逝,徐悲鴻過早地體會到了生存的艱辛和人世的無常。

流落上海是他一生最難忘的痛。為了養家,他決定到上海去尋找出路。他的一位同鄉徐子明先生,當時任教於上海的中國公學。在徐先生的熱情幫助下,他的作品得到了時任復旦大學校長的首肯,並答應為他安排一個工作,但當校長見到悲鴻時,說徐悲鴻還是個孩子,怎能工作?不久徐子明赴北京大學任教,徐悲鴻工作的事也沒了著落。天氣一天比一天冷起來,他身上僅有的一點盤纏也用光了,最後因身無分文而被旅館老闆趕出大門。在極度失望中,忽然接到了徐子明從北京的來信,囑咐他去見商務印書館《小說月報》編輯揮鐵樵先生,真是喜從天降呀!他懷揣徐子明的介紹信立即前往商務印書館。揮先生看了介紹信及他的幾幅作品之後非常滿意,答應讓他為中小學教科書畫插圖。一陣溫暖的感覺頓時湧到了悲鴻的心裡,他激動得熱淚盈眶。可是,當他再次來到商務印書館時,又被告知國文部另一個主事人認為他的畫不合格,剛燃起的希望之火又被澆滅了。

徐悲鴻立刻感到全身都在顫慄,心好像也要裂開了,血不斷地湧出來。一種難以遏制的痛苦和失望強烈地擺住了他。於是,他不顧一切地狂奔到黃浦江邊:淪落上海的苦悶,找不到職業的煩惱,饑寒交迫的痛苦已經把他折磨得精疲力竭,突然降臨的希望又這樣破滅了……面對滾滾不息的黃浦江,他準備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這時,他忽然想起了父親臨終時的教導,想到了母親,想到了幫助過他的人,想到了自己的理想,不禁淚如泉湧……默默地對自己說:「一個人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而能夠自拔,才不算懦弱呵!」

輾轉數年後,徐悲鴻得到了蔡元培先生的賞識和幫助。1918年,他來到北京大學任畫法研究會導師。第二年,得到了留學法國的機會,生活的天空漸漸露出了迷人的蔚藍色。

發憤苦學的留學生活是他人生最寶貴的財富。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貧窮落後,在世界上沒有地位,在外國的中國留學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視。有一次,許多留學生在一起聚會,一個滿身散發著酒氣的外國學生站起來,惡毒地說:「中國人又蠢又笨,只配當亡國奴,就是把他們送到天堂裡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聽了異常憤怒,他走到這個洋學生面前大聲說:「先生,你不是說中國人不行嗎?那麼,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比一比,等學習結業時,看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

從此,徐悲鴻學習得更勤奮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館去臨摹世界名畫時,常常是帶上一塊麵包一壺水,一去就是一整天,直到閉館才肯出來。當時,法國最享盛名的畫家達仰先生非常喜歡徐悲鴻,他從這個中國青年人身上,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堅強意志,收他為學生,每個星期天都可以讓他去達仰畫室學習。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後,他在幾次競賽和考試中都獲得了第一名。

1924年,他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巴黎美術界。這時,那個在眾人面前大罵中國人無能的洋學生,不得不承認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對手。後來,徐悲鴻又轉往柏林、比利時研習素描和油畫,潛心研究西方美術,後來他終於成為中國美術界學貫中西的大家。

1927年,徐悲鴻學成歸來,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等,為我國美術事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他是偉大的藝術家,又是卓越的美術教育家。

02逆境,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徐悲鴻的老師達仰先生曾說過,沒有經歷過苦境的人,往往缺乏宏大的志願,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都是意志和毅力最強的人。其實,畫家徐悲鴻也如此。我們知道,世界上受過苦難的人很多,不是每一個經受苦難的人都能把它化為財富的。徐悲鴻做到了。關鍵是生活再苦,他卻始終志存高遠,在勤奮的學習和打磨中才練出了一身好功夫,應驗了中國那句古話:業精於勤。

人生中所經歷的人與事,都是來覺悟你,成就你,圓滿你。苦才是人生,痛苦、逆境和無常是生活的日常,把逆境與磨難看成是一筆難得的財富,這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

1505年,王陽明因上疏言事,得罪權臣劉瑾,被捕入獄,嚴刑拷訊。縱然在暗無天日的獄中,王陽明立志成聖的信念依舊未消沉,他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還與一同被捕入獄的難友相與講誦為樂:「累累囹圄間,講誦未能輟。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悅。」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任何情境,可以讓你痛苦,也可以讓你快樂。凡事看壞的一面,即使身在天堂,也會感受地獄的痛苦;凡事看好的一面,即使身在地獄,也會感受天堂的幸福。

王陽明被貶龍場時,跟他去的隨從都相繼病倒,只有他自己安然無恙。王陽明反過來照料隨從,講笑話讓他們開心。王陽明自己說:「我來龍場兩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卻安然無恙,這是因為我始終保持了積極的情緒,樂觀的心態,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悲悲切切,抑鬱哀愁。」

人生沒有到不了的春天,逆境還常常是人生轉機的開始。機會往往偽裝成困難 ,在困難中做事,做困難的事,你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進步。此消彼長,黑夜過去即是黎明,靜下心來光明就會到來。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發現當下社會中很多家庭悲劇,背後都多多少少表露出我們教育中的弊病。一方面是應試教育影響仍然過於強調孩子的成績成就,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身體素質鍛鍊。導致一些孩子很脆弱,稍微遇到一點問題就容易走極端,離家出走,更有甚者選擇輕生。嚴重缺乏對生命的敬畏和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執著。

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父母出於各種原因選擇離婚。離婚本身是兩個人的抉擇,但是對於已經育有子女的家庭而言,父母離婚對孩子確實有很大的影響。離異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走上歧途,就是因為缺乏家庭關愛和父母的管教。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敏感又自控能力差。他們可能會把父母離異的原因歸結於自己思慮過多,難以專注從而影響學業。繼而自暴自棄。

如何面對逆境,是青春期孩子需要學習的必修課,檢驗學習成果的卻不是一張張打滿對號的成績單。衷心的期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03 努力,是永不過時的成功秘訣

很喜歡作家龍應臺寫給其兒子安德烈的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有選擇的權利、選擇的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會給你快樂。」

人不能吃一時的苦,註定會吃一輩子的苦。

沒有誰會隨隨便便的成功。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香鼻。

真正的人生都是幹出來的,不是等出來,也不是想出來的。

當你努力到一定程度之後,世界所有人都會為你讓路,都會對你溫柔以待。這才是真正美好的人生。

生活怕的不是你不努力,而是比你聰明的人還在努力,你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呢。

經常有同學感慨:我見過五點鐘的校園清晨,晚上12點的月亮看著我入睡,我拼命地刷題寫試卷,用幹的筆芯都有好幾盒。書上滿滿都是筆記,草稿紙上單詞不知道抄了多少遍,我感覺自己很努力了,可是為什麼我的排名線和上次考試差不多?為什麼別人吃吃喝喝睡睡,成績就可以進步?

有些同學花費太多時間,卻見不到成效,其實可能是積澱不夠久,鐵杵還沒有磨成針,不必急功近利、不必追求立竿見影,只要每天能比前一天有一點突破、一點改善,而且朝著正確的目標。所以,這時候只能繼續堅持,才有可能看見進步。

據調查,有一半中學生在「假努力」,一半家長在「假關心」!真實的努力,是不會被辜負的。自欺欺人的努力,終不能長久,最後只能是痛苦。所以,是時候停下來反思自己了,敢去面對,耐心解決,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說不定黑馬就是你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誰花的時間更多,誰把自己虐得更慘,而是找到合適的方法,拋下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騙別人很容易,騙自己更容易,但是要騙這個世界真的有點難,你所虧欠的,終有一天會連本帶利還回來。

相關焦點

  • 學貫中西徐悲鴻——油畫、國畫、書法都達到頂峰的真大師!
    學貫中西徐悲鴻——油畫、國畫、書法都達到頂峰的大師!說起徐悲鴻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徐悲鴻被尊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由於他在繪畫理論和實踐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美術教育方面所做的巨大貢獻,他被國際評論譽為「中國近代繪畫之父」。
  • 老而彌堅,不墜青雲之志:貓王野性mini藍牙音箱上手評測
    而偏偏音箱設計師曾德鈞放不下收音機這個「情懷」,曾德鈞自小對收音機著迷,信這是人類史上的聲音傳奇,並希望有溫度、有故事的聲音能夠繼續傳遞。今天讓我們來看看貓王野性mini藍牙音箱吧!人,生來野性;我,野性難訓。貓王野性mini採用類似軍工的工具硬核設計,叩開工具箱映入眼帘的就是款巴掌大小的藍牙音箱了。
  • 徐悲鴻弟子畫憶恩師:傳記《大師徐悲鴻》背後的故事
    中國美術教育的奠基人徐悲鴻是中國畫壇許多人的伯樂。鄭理採訪執筆的《大師徐悲鴻》由徐悲鴻的眾弟子專門創作插圖完成。傳記出版35年後於去年再版,封面繪畫者、今年98歲的戴澤再憶自己用一幅插圖講述徐悲鴻當年被恩師教誨,以及執教後又像恩師一樣發現培養人才的故事。
  • 畫壇大師徐悲鴻作品齊現身北京拍賣場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縣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1917年,徐悲鴻任北大畫法研究會導師,最高學府先後成就了畫壇大師徐悲鴻和北大書法史兩巨匠沈尹默、李志敏等。
  • 徐悲鴻一生的藝術思考
    書中系統呈現了徐悲鴻對中國畫理論的獨到見解,既有從大的藝術觀「論真善美」,也有專精研究「論審美」,還有結合時代背景提出「藝術家的標準」等內容。每個人都能從這本書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術天地,能夠跨越時空和徐悲鴻來一場藝術「討論」。本書責編沙海龍在字裡行間看到了徐悲鴻一生的思考。
  • 重慶今年最強書畫拍賣來了:徐悲鴻贈重慶報人國畫80萬起
    重慶今年最強書畫拍賣來了:徐悲鴻贈重慶報人國畫80萬起 2020-12-03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幻影死神」不墜沃爾沃之志,254馬力
    吉利在李書福的領導之下,目前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已經坐穩了高嶺之花的神壇地位,成為國產龍頭老大,當仁不讓的老大哥。吉利品牌相關車型得到認可,口碑也是水漲船高,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從低端向高端乃至於豪車品牌,在各大陣營之中也取得了初步成就。
  • 「馬」畫大師徐悲鴻,平平無奇的「豬」,也畫得如此惟妙惟肖!
    「馬」畫大師徐悲鴻,平平無奇的「豬」,也畫得如此惟妙惟肖!文/秋香說起國畫大師徐悲鴻,相信大家對於他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駿馬奔騰圖。但是對於人們非常熟悉的家禽動物--豬,那就沒有這麼容易將這種動物的形象特點描繪出來,因為我們可以發現,在當代畫家中,幾乎是沒有多少人願意把這個動物當成題材來進行創作。 不過對徐悲鴻來說,駿馬能夠遊刃有餘的表現出來,憨厚的豬同樣如此。不過許多人認為豬這一個形象太過於髒懶,而且無從下筆,所以許多畫家對此沒有任何一點思路進行下手。
  • 平安普惠微營家觀察:50歲亦不墜青雲之志 小微業主退休創業有何難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這段話可以說是來自杭州蕭山陳建萍的寫照。在最新一期「平安普惠微營家觀察」中,50多歲的她堅持「折騰」,為了創業刻苦學多國外文、考品酒師資格證,懷著為家庭事業添磚加瓦的熱情,成為紅酒屆的一名「新生」。
  • 他靠畫「假畫」成為國畫大師,有人不理解,專家:真跡都沒有他的好!
    說到國畫大師,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會想到齊白石、徐悲鴻等人,在他們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畫大師的魅力,而且他們的畫至今都是大家爭先恐後想要得到的佳作,不過在中國卻有一個靠假畫成為國畫大師的人。他靠畫「假畫」成為國畫大師,有人不理解,專家:真跡都沒有他的好!
  • 老當益壯,不墜青雲之志,拉簡隆多的冠軍夢依然熊熊燃燒
    窮且彌堅,不墜青雲之志。浩浩蕩蕩的NBA聯盟70年來,無數球員噴湧而出,有的年少成名,早早便有天之驕子的稱號,有的大器晚成,生涯末年才功成名就,安然隱退,當然也有年少成名,中途迷失,晚年依然為這榮譽不屈不撓的拼搏著,今天,拉簡隆多,老將的生涯晚期,依然熊熊烈火在燃燒!
  • 徐悲鴻:藝術大師與愛情囚徒
    徐悲鴻:徯我後徐悲鴻素描 馬1927年4月,回國任田漢籌辦的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不久又任中央大學教授,教學之餘創作完成具幅油畫《田橫五百士》。1929年由蔡元培推薦,任北平藝術學院院長,大力提倡國畫革新,反對因襲守舊。
  • 巨匠徐悲鴻也亂畫,古人的作品給整廢了,網友:什麼意思
    徐悲鴻徐悲鴻亂改國畫,結果改的面目全非,結果謾罵聲一片。即使我們是同齡人,如果我們都能用心去創造一幅屬於自己的國畫,那麼,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和諧、美好。國畫這個名字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它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民間藝術,也是中國的國粹。在我國民間,一提起國畫,人們就會想到它的雅俗共賞。
  • 冷軍畫起國畫驚豔眾人,教授:看到了徐悲鴻的影子
    近年來,冷軍在油畫、版畫、國畫、瓷板畫等各畫種間不斷嘗試,試圖探索出一條融合古今中外的藝術道路。冷軍油畫湖北文聯主席、著名作家熊召政曾評價:冷軍的藝術之路會像徐悲鴻一樣,成名於油畫,但國畫後來居上,將會達到冷軍藝術生命的又一座高峰。
  • 在神不在貌,從徐悲鴻藏任伯年畫作看「大師眼中的大師」
    9月26日,「在神不在貌——從任伯年到徐悲鴻」 展覽在北京徐悲鴻紀念館舉辦,首次集結徐悲鴻一生收藏的任伯年佳品,共計50餘件。在一些珍貴的作品上,徐悲鴻會鈐印上「悲鴻生命」的印章。細品展覽,觀眾能體會到兩人的藝術之緣,看到「大師眼中的大師」。
  • 徐悲鴻:人家都說我的馬好,其實我的貓比馬畫得好
    徐悲鴻作為一位在國畫、油畫兩個藝術領域均有卓越成就的大師,世人都知道他畫馬獨創一格。然而,徐悲鴻自己卻說:「人家都說我的馬好,其實我的貓比馬畫得好!」
  • 「志不強而智不達」,藝術大師韓美林的故事帶給我們的教育啟示
    他曾獲世界藝術家協會頒發的「世界藝術大師獎」、美國總統布希頒發的「總統教育獎」、世界華人領袖年會的「世界華人貢獻獎」。曾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畫展,影響巨大。1980年,對美術家韓美林來說,是終生難忘的一年。
  • 油畫、國畫、水彩,到底哪個畫種更好些?
    不能不承認,油畫藝術的影響力和得到認可的廣泛程度,的確是國畫和其它繪畫形式都很難比肩的。 國畫藝術源遠流長,顧愷之、吳道子、閻立本、宋徽宗、米芾、文徵明、張大千、齊白石……大師雲集,影響深遠的經典作品更是難以計數。就傳統文化和藝術底蘊而言,國畫堪為世界繪畫領域的翹楚。
  • 電視劇《琉璃》首播,又一部《誅仙青雲志》
    就播出的劇情來看,情節散碎而平庸,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男女主整體演技平平。又是男主痴情愛戀,女主不懂情愛的老梗。張予曦飾演的女二很聒噪吵鬧,臺詞像機關槍一樣往外蹦。女二的cp六師兄看起來有點蛇精整容臉。唯一的亮點是男主的配音是張杰,女主的配音是喬詩語,姜sir也有配其中的一個角色。他們的配音聽起來熟悉而感動。
  • 他畫了幾張禽獸圖,獲得徐悲鴻的認可,比冷軍的油畫還厲害
    國畫寫實派真正的藝術大師劉奎齡,熟悉他的人並不多。老爺子距離如今的畫壇已經有些許時間了,但在真正老一輩藝術家的眼裡,劉奎齡是絕對的老前輩,在國畫藝術領域之中,是大家首推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