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徐悲鴻的成長故事
徐悲鴻(1895-1953年),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漢族,江蘇宜興人。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他堅持現實主義藝術道路,創作了《田橫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恩公移山》等一系列對現代中國畫、油畫的發展有著巨大影響的優秀作品,在中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巨大作用。
在畫壇上沒有人不知道徐悲鴻先生的,他以畫馬飲譽中外。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沒有成名之前的徐悲鴻曾經饑寒交迫,窮困潦倒,少年喪父,求學無門,工作無望,一度流落上海灘。……可是,他「窮而彌堅,不墜青雲之志」,越挫越勇,咬定目標不放鬆,終於成為一代藝術巨匠。
他的夫人廖靜文女士所著的《徐悲鴻的一生》中有著翔實的記載,我每一次展讀,都會被他的礪志精神感動得熱血沸騰……徐悲鴻先生原名徐壽康,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江蘇省宜興縣妃亭橋鎮。「悲鴻」是他的筆名。由於家庭窮困,少年徐悲鴻經常受他人的冷眼。
有一次,徐悲鴻到一個親友家去吃喜酒,許多有錢的子弟都穿著綢衣,而徐悲鴻卻穿了一件布大褂。為此他遭到了別人的奚落,從此憤世嫉俗,立志不穿綢衣。為了在社會上謀生立足,他想進「洋學堂」讀書,但父親拿不出錢。於是他便向別人借錢,可是誰也看不起這個「窮小子」,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世態炎涼,不禁悲從中來,猶如鴻雁哀鳴,遂改名為「悲鴻」。此後他一直以「哀鴻」自朗,並發憤繪畫。
他的繪畫得益於家庭的薰陶。父親徐達章是一名民間畫師,在當地很有名氣。耕作之餘,父親在鎮上以課徒和需字賣畫補貼家用。因家境貧寒,幼年的徐悲鴻也跟著父親參加勞動。幼小的悲鴻耳濡目染,對書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3歲時(1908年),家鄉發生水災,莊稼悉遭吞噬。萬般無奈之下,他隨父親外出謀生,也培養了他對書畫的熱愛之情。後來,達章公染上了重病,全身浮腫,極度衰弱,父子倆才不得不返回家鄉。
17歲以後,徐悲鴻獨自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擔。他曾先後在家鄉三所學校擔任圖畫老師。這三個學校的距離有五十華裡,在舟楫如梭的江南水鄉,坐船既方便又便宜,但是由於家境貧寒,為了節省錢給父親治病,他全靠徒步往返。19歲那年,父親病逝,徐悲鴻過早地體會到了生存的艱辛和人世的無常。
流落上海是他一生最難忘的痛。為了養家,他決定到上海去尋找出路。他的一位同鄉徐子明先生,當時任教於上海的中國公學。在徐先生的熱情幫助下,他的作品得到了時任復旦大學校長的首肯,並答應為他安排一個工作,但當校長見到悲鴻時,說徐悲鴻還是個孩子,怎能工作?不久徐子明赴北京大學任教,徐悲鴻工作的事也沒了著落。天氣一天比一天冷起來,他身上僅有的一點盤纏也用光了,最後因身無分文而被旅館老闆趕出大門。在極度失望中,忽然接到了徐子明從北京的來信,囑咐他去見商務印書館《小說月報》編輯揮鐵樵先生,真是喜從天降呀!他懷揣徐子明的介紹信立即前往商務印書館。揮先生看了介紹信及他的幾幅作品之後非常滿意,答應讓他為中小學教科書畫插圖。一陣溫暖的感覺頓時湧到了悲鴻的心裡,他激動得熱淚盈眶。可是,當他再次來到商務印書館時,又被告知國文部另一個主事人認為他的畫不合格,剛燃起的希望之火又被澆滅了。
徐悲鴻立刻感到全身都在顫慄,心好像也要裂開了,血不斷地湧出來。一種難以遏制的痛苦和失望強烈地擺住了他。於是,他不顧一切地狂奔到黃浦江邊:淪落上海的苦悶,找不到職業的煩惱,饑寒交迫的痛苦已經把他折磨得精疲力竭,突然降臨的希望又這樣破滅了……面對滾滾不息的黃浦江,他準備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這時,他忽然想起了父親臨終時的教導,想到了母親,想到了幫助過他的人,想到了自己的理想,不禁淚如泉湧……默默地對自己說:「一個人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而能夠自拔,才不算懦弱呵!」
輾轉數年後,徐悲鴻得到了蔡元培先生的賞識和幫助。1918年,他來到北京大學任畫法研究會導師。第二年,得到了留學法國的機會,生活的天空漸漸露出了迷人的蔚藍色。
發憤苦學的留學生活是他人生最寶貴的財富。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貧窮落後,在世界上沒有地位,在外國的中國留學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視。有一次,許多留學生在一起聚會,一個滿身散發著酒氣的外國學生站起來,惡毒地說:「中國人又蠢又笨,只配當亡國奴,就是把他們送到天堂裡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聽了異常憤怒,他走到這個洋學生面前大聲說:「先生,你不是說中國人不行嗎?那麼,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比一比,等學習結業時,看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
從此,徐悲鴻學習得更勤奮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館去臨摹世界名畫時,常常是帶上一塊麵包一壺水,一去就是一整天,直到閉館才肯出來。當時,法國最享盛名的畫家達仰先生非常喜歡徐悲鴻,他從這個中國青年人身上,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堅強意志,收他為學生,每個星期天都可以讓他去達仰畫室學習。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後,他在幾次競賽和考試中都獲得了第一名。
1924年,他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巴黎美術界。這時,那個在眾人面前大罵中國人無能的洋學生,不得不承認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對手。後來,徐悲鴻又轉往柏林、比利時研習素描和油畫,潛心研究西方美術,後來他終於成為中國美術界學貫中西的大家。
1927年,徐悲鴻學成歸來,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等,為我國美術事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他是偉大的藝術家,又是卓越的美術教育家。
02逆境,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徐悲鴻的老師達仰先生曾說過,沒有經歷過苦境的人,往往缺乏宏大的志願,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都是意志和毅力最強的人。其實,畫家徐悲鴻也如此。我們知道,世界上受過苦難的人很多,不是每一個經受苦難的人都能把它化為財富的。徐悲鴻做到了。關鍵是生活再苦,他卻始終志存高遠,在勤奮的學習和打磨中才練出了一身好功夫,應驗了中國那句古話:業精於勤。
人生中所經歷的人與事,都是來覺悟你,成就你,圓滿你。苦才是人生,痛苦、逆境和無常是生活的日常,把逆境與磨難看成是一筆難得的財富,這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
1505年,王陽明因上疏言事,得罪權臣劉瑾,被捕入獄,嚴刑拷訊。縱然在暗無天日的獄中,王陽明立志成聖的信念依舊未消沉,他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還與一同被捕入獄的難友相與講誦為樂:「累累囹圄間,講誦未能輟。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悅。」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任何情境,可以讓你痛苦,也可以讓你快樂。凡事看壞的一面,即使身在天堂,也會感受地獄的痛苦;凡事看好的一面,即使身在地獄,也會感受天堂的幸福。
王陽明被貶龍場時,跟他去的隨從都相繼病倒,只有他自己安然無恙。王陽明反過來照料隨從,講笑話讓他們開心。王陽明自己說:「我來龍場兩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卻安然無恙,這是因為我始終保持了積極的情緒,樂觀的心態,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悲悲切切,抑鬱哀愁。」
人生沒有到不了的春天,逆境還常常是人生轉機的開始。機會往往偽裝成困難 ,在困難中做事,做困難的事,你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進步。此消彼長,黑夜過去即是黎明,靜下心來光明就會到來。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發現當下社會中很多家庭悲劇,背後都多多少少表露出我們教育中的弊病。一方面是應試教育影響仍然過於強調孩子的成績成就,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身體素質鍛鍊。導致一些孩子很脆弱,稍微遇到一點問題就容易走極端,離家出走,更有甚者選擇輕生。嚴重缺乏對生命的敬畏和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執著。
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父母出於各種原因選擇離婚。離婚本身是兩個人的抉擇,但是對於已經育有子女的家庭而言,父母離婚對孩子確實有很大的影響。離異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走上歧途,就是因為缺乏家庭關愛和父母的管教。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敏感又自控能力差。他們可能會把父母離異的原因歸結於自己思慮過多,難以專注從而影響學業。繼而自暴自棄。
如何面對逆境,是青春期孩子需要學習的必修課,檢驗學習成果的卻不是一張張打滿對號的成績單。衷心的期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03 努力,是永不過時的成功秘訣
很喜歡作家龍應臺寫給其兒子安德烈的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有選擇的權利、選擇的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會給你快樂。」
人不能吃一時的苦,註定會吃一輩子的苦。
沒有誰會隨隨便便的成功。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香鼻。
真正的人生都是幹出來的,不是等出來,也不是想出來的。
當你努力到一定程度之後,世界所有人都會為你讓路,都會對你溫柔以待。這才是真正美好的人生。
生活怕的不是你不努力,而是比你聰明的人還在努力,你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呢。
經常有同學感慨:我見過五點鐘的校園清晨,晚上12點的月亮看著我入睡,我拼命地刷題寫試卷,用幹的筆芯都有好幾盒。書上滿滿都是筆記,草稿紙上單詞不知道抄了多少遍,我感覺自己很努力了,可是為什麼我的排名線和上次考試差不多?為什麼別人吃吃喝喝睡睡,成績就可以進步?
有些同學花費太多時間,卻見不到成效,其實可能是積澱不夠久,鐵杵還沒有磨成針,不必急功近利、不必追求立竿見影,只要每天能比前一天有一點突破、一點改善,而且朝著正確的目標。所以,這時候只能繼續堅持,才有可能看見進步。
據調查,有一半中學生在「假努力」,一半家長在「假關心」!真實的努力,是不會被辜負的。自欺欺人的努力,終不能長久,最後只能是痛苦。所以,是時候停下來反思自己了,敢去面對,耐心解決,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說不定黑馬就是你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誰花的時間更多,誰把自己虐得更慘,而是找到合適的方法,拋下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騙別人很容易,騙自己更容易,但是要騙這個世界真的有點難,你所虧欠的,終有一天會連本帶利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