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貫中西徐悲鴻——油畫、國畫、書法都達到頂峰的大師!說起徐悲鴻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徐悲鴻被尊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
由於他在繪畫理論和實踐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美術教育方面所做的巨大貢獻,他被國際評論譽為「中國近代繪畫之父」。都知道悲鴻先生善於畫馬,在馬畫領域,徐悲鴻以全新的思維理念,融西畫因素於中國繪畫技法之中,經長期實踐終以大寫意的形式呈現於世人面前——這就是悲鴻馬。
徐悲鴻擅長以馬喻人、託物抒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悲鴻以畫馬聞名於世,在他20歲時,當時嶺南派名家高劍父、高奇峰兄弟主持上海審美書館,看到他的馬,發出了「古之韓幹,無以過也」的感嘆,近代畫壇悲鴻先生畫的馬堪稱第一!
徐悲鴻1919年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諸國,觀摩研究西方美術。在繼承古典藝術嚴謹的造型特點的同時,掌握了嫻熟的繪畫技巧。留學4年之後,徐悲鴻的繪畫水平已達到可與歐洲同時期的藝術家相媲美的地步,其油畫作品《老婦》入選法國國家美術展覽會(沙龍)。
徐悲鴻的油畫作品,除了正規學院派風格特色,還博採了西方古典畫家如米勒、庫爾貝、提香的眾長。所以他的油畫作品既古典嚴謹,又富印象浪漫色彩。徐悲鴻的油畫作品,造型嚴謹,色彩厚重。徐悲鴻當之無愧的近代油畫大師!
徐悲鴻的書法造詣很高,之所以常常被人忽略,完全是為他的畫名所掩。他早年書法學趙孟 ,後因應徵畫倉頡像受到別人賞識,在21歲時,經舉薦,認識康有為,並拜其為師,成為其藝術生涯一個至關重要的機遇。
談到徐悲鴻的書法藝術,當代著名美術評論家陳傳席認為,徐書為近代第一。這也反映了徐悲鴻書法在當代很有研究的價值意義。陳認為其書有「篆籀氣,很高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