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認為線上手機要比線下低,但其實事情的真相真的不是這樣

2020-12-06 王戈少說

在小米這個品牌剛剛創立的時候,小米提出了網際網路的發售戰略,即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雷軍的做法確實很有先見之明,如今的手機廠商,基本上都採取這樣的發售戰略。與此同時,伴隨著是我國電商的不斷普及。到了2020年,電商購物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隨著電商的不斷普及,也給消費者帶來一個概念,那就是線上一定要比線下便宜,確實這一些產品方面,線上期間的價格又比線下便宜不少,但是電商已經普及這麼多年了,難道真的線上線下價格差距就如此之大嗎?

首先和大家來談談為什麼線上要比線下便宜的主要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線上沒有房租人工這類的租金,而線下需要在商品的價格當中對房屋的租金以及水電這類成本進行分攤,所以會形成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就是線上購買要比線下便宜很多。

手機行業之前也是這樣,但是在近幾年,確確實實發生了一定的改變,目前各大品牌所推出的手機價格越來越高,相信利潤也會有明顯上升,即使是國產品牌,也有了非常高的品牌溢價,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出現這樣一件事,你在線下實體店購買的手機,可能要比線上更加便宜,這在以前可以說是無法想像的一件事,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呢?

1、手機廠商照顧線下實體店

小米作為一家純粹的網際網路品牌,之前的手機大多數都是通過網際網路渠道來出售的,但是後來為了挑戰OPPO和VIVO的市場,小米也推出了自己的cc系列,該系列其實就是主攻線下渠道,請一些當紅的小鮮肉來代言,從這個時候開始,手機廠商就已經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單純的線上模式並不能夠持續提高手機銷量,只有兩者相結合才可以儘可能擴大市場佔有率,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線上線下的終端零售價格基本上都是一樣的,不會有多大的出入,有一些實體店的老闆為了刺激銷量,往往還會減少利潤,降低產品的價格,這種狀況也並不是沒有。

2、手機的利潤逐年都在上升

在國產品牌當中,利潤率最低的是小米,但是小米的手機也並不是虧本來出售的,依舊有著不少的利潤,通常意義上來講,畢竟在網際網路上購買手機,直接對接的是手機廠商,中間經過的渠道少,可能價格要低一些,但手機廠商並不會將價格定到成本的邊緣,也就是說,無論是什麼樣的手機品牌,都會添加一些品牌溢價,而很多情況下,線上和線下的手機價格明顯是一樣的,如果你有靠譜的熟人的話,可能會以更低的價格來出售給你,這種局面也很正常。

所以說大家在購買手機的時候,不要一味的認為線上的價格就一定要比線下的低,可以先去實體店看一看,畢竟現在的手機價格波動實在是太大了,買到便宜的固然好,即使買不到,也完全可以再選擇線上渠道。

相關焦點

  • 瑞思教育王勵弘:線下需求旺盛恢復 線上和線下現在不是終局
    我自己覺得現在線上非常非常的熱,線下似乎非常非常的冷,但實際上如果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線上和線下現在都不是終局,大家都在尋找未來的教育是什麼樣子的。我覺得其實線上有很多好的地方,剛才提到沒有一個物理的邊界,可以觸達我們下沉的市場,可以對於教育公平做出很多的貢獻,同時也是一個數位化的裡程,其實也能夠在未來走向更加個性化的教育。
  • 相比線下眼鏡店,線上就真的靠譜嗎?
    上期我從眼鏡上市公司公開財報內的毛利潤和純利潤論證了眼鏡暴利的說法,很多小夥伴也給我留言說線下眼鏡店既然貴,那與其這樣,還不如去網上買,但大家認為網上的眼鏡店真的就一定靠譜嗎?人只要站的角度不同,關注的點也就不一樣,眼鏡「暴利」這件事情,站在眼鏡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消費者買的產品是眼鏡,不是在為商家房租掏腰包,雖然是因果關係,但對大多數眼鏡消費者而言,最敏感的還是價格,而線上正好可以滿足此類消費者的需求,雖然線上也需要流量成本,人工成本,但避開了高額的門店租金費用,總的來說,線上成本還是要少於實體店的。
  • 圓桌論壇一: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融合是趨勢所向
    三好和很多同行有點不一樣,我們在創業之初就開始研發自己的智能硬體「好學寶」,尤其是我們這樣的一對一形態,動手寫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因為我們也看了很多電子白板,不是說電子白板不好,但我們還是要還原線下用筆寫,所以自主研發了智能「好學寶」的硬體。我們做得是相對高端的一對一,因為老師是核心,要把教育這件事情搞好,老師是一件非常核心的事情,過去三好創業的幾年當中一直在堅持用優質的師資。
  • 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線上和線下現在都不是終局 未來將走向...
    我覺得有一部分肯定是的,但更多的似乎還是在搶流量的一種感覺,所以我覺得線上這些可持續性和現金流怎麼樣去做得更加健康,怎麼能夠在未來可能會漸漸變涼或者變理性的市場當中支撐一個可持續的、真正富有教育價值的運營是大家都要想的一個問題。那麼線下是不是真的變冷了呢?
  • 林清軒新零售VP周磊:未來沒有線上線下概念,留下來的才是用戶
    這是我們要講的關鍵點,關於數位化進程,一個線下的品牌,一個在線上發力的品牌,如果你線下有經銷商,線上線下一定打架,我坦白說今天不可能線上線下同價,這一點我可以保證,各大平臺都有跨店,價格一定比線下低,因為線下只能做一個活動,當消費者關注這件事情,BA也會關注這件事情,矛盾就會來了,不可能為了線下門店不做線上生意,畢竟兩波人,我們做了一個明確的數據,看重合度,其實線上線下基本上相對於比較好的重合度在
  • 百果園新零售: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
    百果園此前是一個傳統零售的企業,那對我們來講,產品研發IT和運營層面要做哪些事情?我相信未來整個行業的發展,線上線下的邊界都在逐步打破,每一個行業可能都離不開線下的發展。所以,對於線下企業、零售企業來講,到底運營、產品和研發這三者之間,應該如何去支撐一個企業的發展?我今天主要是從這個角度來做一些分享,希望對大家能夠也有一些啟發。
  • 銀行線下網點「關停潮」冷思考:機會在有線上線下融合能力的銀行
    上面是就最新發展情況給大家做個簡要匯報,下文是「愉見財經」就銀行線下網點的零售轉型做的一些粗淺思考。拋三個我的個人觀點:1,我不認為因此就下結論,判斷線下會被線上替代。恰恰相反,線下才是「根」,線上是線下的超時空「加班」機制。
  • 銀行線下網點「關停潮」冷思考:下一代零售之王,是有線上線下融合...
    顯而易見的原因是,銀行數位化轉型了,年輕一代習慣於在手機上操作存貸匯理財各種金融需求,以前我們拉存款證明還去個網點,現在就連這個都有電子版了。似乎除了監管要求的一類戶開戶、當面的風險測評之類,的確也沒啥去線下網點的必要了。所以銀行網點,就零售業務而言,好像就剩服務我媽這類手機玩不溜的老年人了。
  • 擺地攤,也要線上線下相結合
    其實不然,地攤真要是擺好了,是真的可以讓你實現人生價值的。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把地攤做大做強的今天分享我個人的一點心得吧,分享給大家。首先就是一點,就是一定要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你要真誠的分享,當然分享的前提是你要擁有很強大的賣貨能力,然後呢,需要你毫無保留地把你這些個賣貨的經驗心得分享給你的粉絲,你的客戶,讓你的粉絲,你的客戶也變得和你一樣能賺到錢,順理成章的。你才會賺到錢。
  • 真相了:你以為手機靠網際網路銷售?實際比例才這點,線下仍是主力
    手機銷售主要是靠網上賣出去的還是靠實體店賣出去的?也許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網際網路和快遞這麼發達,網上銷售似乎已經成了主力。更何況總有新聞介紹說像OPPO、vivo這樣的線下大牌也早早就在轉型,把銷售重心放在了網上,是不是現在手機銷售更依賴網絡呢?
  • Vivo手機的線下之王,不是iQOO,竟是最不起眼的它!
    雖然近幾年vivo手機憑藉著今年發布的IQOO系列以及vivo z5系列以及自身的品牌形象,成功的在今年手機市場上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不過也有人覺得vivo手機僅僅憑藉著這兩個系列還是很難在目前手機市場上站住腳的,對於有這樣想法的朋友,小編覺得這樣的想法還是太年輕了。
  • 線下影院要被線上視頻網站所取代了
    那麼,線上電影的發行比起線下電影來說要更容易,也更節省成本。以至於線下影院有被線上視頻網站取代的趨勢,也終究會形成一種風潮。徐崢拍的《囧媽》由於疫情原因,在網上發行,起碼他是賺了。郭敬明的《爵跡2》在騰訊視頻發布,非會員只要24元就能觀看,一時間票房突破3億。雖然片子還是一如既往的爛,用粉絲堆積流量賺錢,但並不妨礙他賺大錢。
  • 線上線下教育如何融合?認為只需平臺與技術你就錯了
    線下複課後,在線教育將從「新鮮感」轉向「新常態」,線上線下教育的有機銜接融合也成為必然。 但是,「線上線下教育的融合不是1+1的簡單加法,而是做乘法,發揮各自優勢,揚長避短,在資源、觀念、管理、評價等方面做到一體化有機融合,產生1+1大於2的效應。」
  • 線上和線下之爭 iPhone 12怎麼了?
    線上和線下之爭值得注意的是,和去年iPhone 11的降價盛況相比,今年的iPhone 12已經失去了「百億補貼」的光環:根據深圳遠望數碼商城發布的經銷商公告,今年蘋果要嚴查線下優惠串貨到線上平臺的行為,購買者必須現場激活,違規者每臺罰款40萬元。這份公告的由來,和「百億補貼」活動的貨源有著莫大關係。
  • 線上線下渠道搶購一空 為什麼大家都在搶這款手機?
    如果問最近手機圈有哪些熱門機型,摩託羅拉razr 5G刀鋒手機必須要有姓名!這款手機自9月10日發布以來便熱議不斷。特別是9月15首次開售當天,2分鐘線上渠道便告售罄,同時,線下30個省,170個城市的庫存一天之內銷售一空。可見其實力不容小覷。甚至在閒魚等二手交易平臺,還有人加價2000求購razr 5G。這是為何?
  • 當下到底是該線上買手機還是線下買手機呢?
    線上買手機還是線下買手機成為了不少消費者爭論的問題,今天給大家說說我的看法。首先,體驗方面,雖然網際網路購物的市場在線下實體之上,但是對於用戶體驗來說,線上是不能和線下相比的,線上購買時,我們只能參考一些廠商提供的產品樣機的圖片和資料等來評判,這其中還是商家的決定性更大。圖片甚至可能是經過後期美圖處理過的,已經脫離了產品本身真實特性,而且手感完全體驗不出來。
  • 手機廠商線上較量趨向「白熱化」,一加或突圍線下渠道?
    在內部信中,劉作虎回顧了一加在2020年全球各市場表現,並希望一加明年將更有企圖心,在國內不止要力爭線上高端第一,同時也要大力發展線下,讓一加可以不止於「小而美」。為何一加會提出要在新的一年裡大力發展線下?從張老闆的內部信中我們也能了解一二,他指出在過去7年,一加一直被稱為「小而美」,接下來要讓一加不止於「小而美」。
  • 女脫口秀演員,線上線下兩重天
    但小葉卻認為,線上脫口秀演出的女性視角及價值觀輸出,往往會誤導新人對行業的認知。「我最近也在線下看了其他人的演出,包括幾個因為看了節目決定說脫口秀的女孩子,演出效果挺糟糕的。一方面是新人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因為節目而產生的錯誤認識。」以小葉的經驗看,對於線下演出,女脫口秀演員與其冒犯男性,遠不如調侃自己博諸君一笑。
  • 黃金理財從線下走向線上
    這輪「追金」熱潮讓黃金理財行業搭上了網際網路快車,螞蟻金服、京東金融、騰訊等重量級選手紛紛布局「網際網路+黃金」市場,如同當初餘額寶帶來貨幣基金的火熱一樣,這種貴金屬投資門檻的走低,於普通投資者而言也是一次選擇機會。業內人士表示,「網際網路+黃金」正在成為網際網路金融的下一個風口,但投資者在選擇平臺時需格外謹慎。
  • 有了線上也別忘了線下
    政務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專家學者、律師多方人員分析認為,當下正處於線上與線下辦事的融合時期,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公共服務單位,應秉持「以人為本」的根本理念,堅持智能與傳統結合,線上方式的推進應該給群眾更多的選擇權,而不應直接拋棄線下方式,以科技之名剝奪市民的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