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廢品站,除了塑料水瓶、廢舊紙殼之外,其實還藏著很多「寶藏」,有很多大爺大媽喜歡在廢品站「淘寶」,因為有很多人把自己認為不需要了的書本給賣掉,但是對於這些愛收藏的大爺大媽來說,這可是寶藏。
在山東濟南,一位76歲的大爺愛好收藏,他連續30多年在廢品回收點挑選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品相好的圖書,買下之後為鄉村孩子捐贈愛心書屋。在廢品回收集散點,老人身穿棉服,戴著手套和套袖,在幾米高的廢舊書本堆中慢慢淘,細細挑。
巨大爺表示,這些書基本上都是給孩子看的,所以也會挑選一些比較新的,大部分是適合學生的課外讀物、複習資料等內容的書籍,一年下來能撿到上千本,然後再按斤買走。
大爺表示,按斤買的書2塊錢一斤,算上大爺自己收藏的書一年要花上個6000元。大爺說,希望通過自己這個行動教育後一代學生如何愛惜書、如何勤儉節約,想讓他們養成這個好習慣。
從廢品回收集散點回來,老人拿著書來到地下室。打開地下室的門,屋裡裝滿了書和報刊,老人自豪地介紹著這些年他撿回來的寶貝。書庫中的書按照不同的內容分了類,有很多是革命傳統教育的分類。
1982年,大爺從部隊轉業來到山東省監獄工作,工作之餘喜歡看書,但那時候書籍很珍貴,他就想到去廢品回收點淘書,一開始挑選的是自己喜愛的書目,後來有了孩子,他就開始挑選兒童書籍。
截至今年,錢玉田老人已經捐出了上萬本圖書,並為鄉村孩子捐建愛心書屋。未來,他的目標是每年至少捐1000本,他說只要自己身體還可以,就會一直堅持去回收點買書捐書,並走進學校開展紅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