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歲老人廢品站淘書捐愛心書屋:平凡之舉,點亮後一代的微光

2020-12-10 小小懶貓11

近日,山東濟南一位老人在廢品回收站挑選圖書的視頻在網絡上悄悄走紅,暖化人心,有網友評論到:廢品堆裡,藏著一個高貴的靈魂……

據悉,這位76歲的錢爺爺已連續30多年在廢品回收點淘書,但凡看見適合學生閱讀的品相好的圖書,他都視其為寶,買下來捐贈給鄉村愛心書屋。

而錢爺爺之所以一直堅持這個淘書習慣,正是因為出身於農村的他深知看書對於某些孩子來說是非常不易的:「有的孩子買不起太多書,有的書我看了覺得很好,孩子看著也會受益。」於是,為了關心教育後一代,錢爺爺做起了去回收點買書捐書的善舉,至今,他已經捐出了上萬本圖書,並表示會一直捐下去,知道自己的身體不能動了。

古人曾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在當下,讀書的價值也仍然值得重視。雖然,我們要注重生活實踐,但不可否認的是,好書也能夠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滋養作用。

1.拓展知識

孩子們在書籍閱讀中可以汲取到各種各樣的知識,解答自己的一些疑惑,從而為自己的生活實踐提供更多理論指導。

2.豐富經驗

也許有人會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但事實上,有條件直接跳過「讀書」去「行萬裡坦途」的人並不是多數,很多人尤其是小孩子,他們尚且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支撐自己做到這一步。對他們而言,讀好書、好讀書可以幫助積累經驗,有助於日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一些難題。

3.幫助學習

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的學習非常重要,於是,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少家長都熱衷於給孩子報補習班、請家教。不過,其實讓孩子多讀書,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儲備,對孩子的學習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可見,閱讀一本好書對於培育孩子這一代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這次的錢爺爺,把自家超市一角改成書苑免費請孩子看書的村民李翠利亦是深諳此理,為了在村莊「種」下文化,她會自掏腰包鼓勵小朋友借閱,她會去書攤、廢品站為孩子們淘書。而她對此善舉的執念也像錢爺爺那樣——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

如今,隨著電子產品的發展,也許很多孩子早已忘記了捧著一本紙質書閱讀的體驗。對此,家長們更應該多鼓勵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方面,家長自己也應培養閱讀習慣,以榜樣作用帶動孩子願意去看書。

另一方面,家長也要結合孩子的閱讀特點,挑選出既適合孩子閱讀又能引起其興趣的書籍。當然,看書是需要長久堅持的,而不是在短期內就要完成。所以,孩子看書和其他活動的時間也要合理安排好,以免過度用眼,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吃些胡蘿蔔、菠菜等含有護眼營養的食物,或者準備一些健視佳,這樣更方便日常補充眼部營養,緩解用眼疲勞,呵護眼睛健康。

對孩子這一代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種,看書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錢爺爺在廢品堆裡淘書,是普通人做出的不平凡之事,而這份不凡的執著是出於對後一代的關心。我們透過這高貴的靈魂,應該更清晰地意識到關愛、培養後一代是每一個人都能夠肩負得起的責任,而守護後一代的希望之光,也是一個光榮的使命。

相關焦點

  • 76歲老人廢品站挑書建愛心書屋:能動就一直捐
    在廢品站,除了塑料水瓶、廢舊紙殼之外,其實還藏著很多「寶藏」,有很多大爺大媽喜歡在廢品站「淘寶」,因為有很多人把自己認為不需要了的書本給賣掉,但是對於這些愛收藏的大爺大媽來說,這可是寶藏。在山東濟南,一位76歲的大爺愛好收藏,他連續30多年在廢品回收點挑選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品相好的圖書,買下之後為鄉村孩子捐贈愛心書屋。在廢品回收集散點,老人身穿棉服,戴著手套和套袖,在幾米高的廢舊書本堆中慢慢淘,細細挑。
  • 「七旬老人廢品站淘書捐贈」的多重意義
    12月2日,在濟南城區內的一處廢品回收點內,76歲的錢玉田爬上一處近一米高的書堆,彎腰拾起舊書,每一本都翻開看看。在過去的10餘年間,他先後從廢品回收點內「淘」出3萬餘本書,並將其中的1萬餘本捐贈。他還挑到了很多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買下之後,為孩子捐建「愛心書屋」。(12月2日《中國新聞網》)現實生活中,人們時常會看到一個並不起眼但卻事關千家萬戶的行當,那就是「廢品回收」。
  • 「廢品堆裡,藏著一個高貴的靈魂」
    藏著高貴的靈魂 廢品回收點「尋寶」 為鄉村孩子捐贈愛心書屋 老人名叫錢玉田,今年76歲 愛好收藏的他經常在廢品回收點「尋寶」 挑選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圖書 買下之後 為鄉村孩子捐贈愛心書屋 老人日常挑書的標準是 至少八成新以上 沒有亂塗亂畫 書籍內容要積極向上的 除了圖書,還會「淘」各類文具 送給有需要的孩子
  • 淘書爺爺錢玉田獲贊無數,生活節儉的他一件警服穿16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 趙卓琪「廢品裡藏著一顆高尚的靈魂。」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刊發76歲老人錢玉田從廢品站「淘」書一萬冊並捐贈出去的報導後,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多家主流媒體轉發,網友也紛紛點讚。捐書事跡被全網轉發,被各大主流媒體點讚,在回應大伙兒的表揚時,這位76歲的老人淡淡地笑著,不停地擺手說「沒什麼,沒什麼」。「我真沒做什麼,就是一點小事兒,不值得表揚。」「老錢非常內向,不善言談,不會表現自己。」
  • 凡人歌|「一堆廢品裡,藏著個高貴的靈魂」,後續來啦!
    凡人歌·2020年125期寒風中,76歲的濟南老人錢玉田 挑揀圖書的視頻感動了網友,更有網友感慨「一堆廢品裡,藏著個高貴的靈魂就在報導刊發之後的11月29日,錢玉田老人再次來到齊魯志願者百花洲共享書屋,再次捐出60本愛心圖書。
  • 「淘書爺爺」錢玉田和監獄警察為山村孩子送來課外書
    12月16日下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山東省監獄管理局走進濟南市章丘區垛莊學區學校中心小學,舉行愛心圖書室揭牌儀式。此次捐贈的兩千冊圖書涵蓋了科普、童話、自然科學、中外名著、名人傳記等多種適合孩子們閱讀和使用的書籍。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紮根基層,發掘了大量湧現在齊魯大地上的「尋常人、不凡事」,錢玉田老人就是其中一位。
  •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向錢玉田老人學習!山東監獄發動機關幹警捐贈...
    「廢品堆裡藏著一顆高尚的靈魂」。76歲老人錢玉田從廢品站「淘」書捐出一萬餘冊的事跡經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導後,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多家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網友在評論區也紛紛為其點讚。錢玉田老人是山東監獄系統的一名退休幹警,他的事跡傳播開後,廣大監獄幹警在為這位老前輩點讚、感動、自豪的同時,也在心裡湧動起一股熱流。「我們的老前輩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作為青年幹警,想著困難學校的孩子們,總覺得自己也該做點什麼……」看到新聞後,省監獄局很多幹警心裡冒出這樣的念頭。
  • 上海一高校送水工建「愛心書屋」 循環利用校園二手書
    近日,上海海事大學新開了一個「愛心書屋」,是繼餐桌上的「光碟」行動後,校園裡又出現的一種節儉新風尚。與一般書店不同的是,該書屋的圖書大都由畢業生捐贈,而來光顧書屋的學生,皆可免費領取自己需要的書。「愛心書屋」最初是由學校熱心的「送水叔叔」黃曙光和校內的一群學生志願者共同創立的。黃曙光是一名送水工,他在上海海事大學工作已有13年,每年新生報到、畢業生離校,他都會免費幫助學生駁運行李,並且不斷資助貧困學生。
  • 建設公益書屋,助力教育發展,安陽市首個「青蟲書屋」揭牌啦!
    「青蟲書屋」項目介紹:「青蟲書屋」是共青團安陽市委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的一項舉措,該項目凝聚社會各界力量,組織引導廣大青年志願者、愛心人士通過創新運用綠色環保理念,以「青年之家」為依託,為農村地區青少年構建的學習、閱讀、交流的活動場所。
  • 微光暖家 聚愛成行,為貧困母親點亮心燈
    但有這樣一位母親,卻在拿到孩子的大學入學通知書的時候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她姓肖,肖媽媽獨立帶著孩子,因自身殘疾而喪失勞動力,而懂事的孩子一直努力學習,不讓肖媽媽操一點心,當他終於考上了大學,肖媽媽高興之餘卻又深深的難過,僅靠低保金維持生活的她,如何負擔孩子的學費?她不忍心讓孩子就此止步於學習,她渴望孩子獲得幸福。這個孩子也渴望獲得知識,改變家庭命運。肖媽媽開始編織拖鞋去賣,靠勞動為孩子籌集學習費用。
  • 安陽有個微光書苑 把自家超市貨架改成書架 她是中國最小的圖書館...
    李翠利給她的圖書區域取名為「微光書苑」。「微光易滅,如果哪一天你不去堅持了,這一點光都沒有了。」  隨著借閱量的不斷增加,現有的圖書已經不能滿足鄉親們的閱讀需求,很多孩子不得不重複借閱,李翠利計劃著將書苑擴大。  為了節省開支,李翠利開始到廢品站淘舊書,去書攤購買低價書籍,然而,這些「便宜書」有的卻是盜版,破綻百出。
  • 愛心不散場 期待再出發丨愛心玩具書屋正式落成,小康路上同成長...
    愛心玩具書屋11月25日一座盛滿社會各界愛意的愛心玩具書屋在林甸四合鄉合勝村啟動巨幅樂高區,孩子們可以在牆上拼出一幅幅精美的圖案;手工區設置了6張桌子大沙盤,孩子們可以在這張桌子上用玩具沙蓋出一座城堡,也可以用剪紙剪出父母的笑容;圖書角裡面的書來自全社會的愛心捐贈,有繪本、科普、漫畫等等各類讀物,孩子們可以坐在墊子上通過書籍了解世界的各種樣子;遊戲區就是玩具的海洋,各類玩具,有益智類、思維類等,還有大型積木,孩子們可以在這裡搭建屬於自己的小城堡。
  • 畢業生捐贈二手書,學弟學妹免費領,大學校園颳起「節儉風」
    上海海事大學「愛心書屋」領到這些八、九成新的書籍後,小倪不僅能更加投入地複習備考,還節省了一筆不小的購書開支。這讓小倪十分感慨:「愛心書屋,倡導節約,傳遞愛心,非常有意義。」據了解,今年上海海事大學積極倡導建設節約型校園,繼餐桌上的「光碟」行動後,建立「愛心書屋」,鼓勵學生捐贈二手圖書,又成為了校園裡興起的節儉新風尚。
  • 輪椅女孩在四川偏遠鄉村開愛心書屋,找到活著的意義
    如今,1年過去,劉秀娟的小賣部已成功開張,愛心書屋的藏書在愛心人士和企業的捐助下,已達到1千多冊。每天,都有路過的村民、放學的孩子來書屋逛一逛,即使不借書,也習慣來這裡找其他人閒聊嘮嗑。劉秀娟似乎找到了活著的意義,曾一度拒絕愛情的她,現在覺得,人活著,除了親情、友情,還是要有愛情才夠完美。
  • 社會愛心湧入新疆紅十字會 11歲女孩捐出千元壓歲錢
    單曉華 攝平時的「小氣鬼」豪氣捐出全部壓歲錢今年11歲的欒曉騰是一個性格開朗、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平時走到街上看到殘疾人或者乞討者都忍不住想要幫助。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她和家人一起天天關注著電視上、手機上的各種新聞,看到新疆財政廳、衛健委、紅十字會聯合發布的接收社會捐贈的公告後,她馬上想到了自己也可以用壓歲錢幫助更多的人。面對媽媽和姥姥的打趣「平時都是小氣鬼怎麼這次這麼大方」,她認真地說:「錢要用在重要的地方!有個收廢品的都捐了一萬塊呢,我捐出我的壓歲錢沒什麼!」
  • 安全文明伴我行,公益微光點亮愛
    「微光計劃」啟動,照亮因交通事故致貧的孩子一場交通事故,奪去了鮮活的生命,更讓一個家庭的孩子失去了經濟支柱……兒童是交通文化建設的未來和希望,為了提高社會對兒童交通安全的關注和危害認識,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與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共同發起微光計劃,期望通過道路事故教育發展基金,為因交通事故造成家庭困難
  • 運一車書去墨脫!5萬冊圖書將從杭州送往墨脫,召集機動隊志願者了
    上個月,曉風書屋聯合總臺央視記者、《微光》作者何盈發起的「運一車書去墨脫」活動,已進入尾聲。共徵集到來自杭州、湖州、紹興、金華、舟山等浙江讀者的圖書5萬多冊。都市快報發布了這個活動消息,有不少杭州市民自發捐書,希望把杭州人這份書香愛心通過這次活動送往墨脫。一些熱心讀者捐完書後,還在都市快報快抱APP杭友圈曬出自己的捐書感言。正像一位讀者說的:「我想也許有一天,我和我的孩子有機會到墨脫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