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局|美國6年前的老藥方,怎麼在阿富汗不靈了?

2020-12-15 齊魯壹點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3日不遠萬裡突訪阿富汗,會晤阿富汗總統加尼和「平行總統」、上屆政府執行長阿卜杜拉。當晚,蓬佩奧離開喀布爾,馬不停蹄地飛抵海灣國家卡達,與阿富汗塔利班負責政治事務的的領導人巴拉達爾。 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特別是美國疫情持續升級的背景下,蓬佩奧的這波操作更加備受關注。相比國務卿先生的個人安危,在川普政府看來,一個月前與塔利班達成的和平協議可能更加重要。

2月29日,美國和阿富汗塔利班代表在卡達籤署和平協議。

當然,現在這份歷史性協議的前景令人擔憂,作為川普的一大外交政績,如何保住這個重要成果並使之開始落實,是現階段擺在川普面前的迫切目標。想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阿富汗政府方面亂了。

去年9月底,阿富汗舉行總統選舉,但結果直到今年2月中旬才最終公布:總統加尼以50.64%的得票率成功連任,競爭對手、政府執行長阿卜杜拉的得票率為39.52%。阿卜杜拉拒絕承認選舉結果,指責計票過程充滿舞弊。

這一幕如同2014年4月阿富汗大選後的翻版。當時,已擔任兩屆總統的卡爾扎伊卸任,加尼和阿卜杜拉競爭總統大位,兩人因選舉結果發生分歧,落敗的阿卜杜拉指責選舉舞弊,引發政治危機。

2014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克裡(中)從中斡旋,加尼(左)與阿卜杜拉(右)一笑泯恩仇,前者出任阿富汗總統,後者擔任新設立的阿富汗政府執行長。

為了避免阿富汗政府亂局助長塔利班和極端組織起勢,美國歐巴馬政府派出國務卿克裡到阿富汗扮演「和事佬」,調解加尼和阿卜杜拉的矛盾。2014年7月,在克裡的斡旋下,加尼與阿卜杜拉達成和解——在新一屆阿富汗政府中,加尼擔任總統,阿卜杜拉擔任新設的政府執行長一職,兩派都有人出任內閣部長,只是加尼派入閣的人數多一些。

實際上,從那時起,阿富汗政治生態便由「總統一家獨大」的一元結構,轉變為「總統和執行長並行」的二元結構,造成了事實上的分權。

對美國來說,一個政治穩定的阿富汗對美國逐漸減少駐軍的戰略大方向十分有利,而且反恐戰並未結束,遏制塔利班還是一個重要任務。對加尼和阿卜杜拉來說,克裡代表美國介入斡旋,姿態上顯得比較中立,且雙方都不想得罪美國。因而,折中方案被雙方接受,成功化解了阿富汗第一次政治危機,大家皆大歡喜。

不過,這也為5年之後矛盾第二次爆發埋下了伏筆。果不其然,還是加尼與阿卜杜拉這兩個人對決,還是誰也不服誰。此時,川普政府又派國務卿蓬佩奧跑到阿富汗斡旋,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3月9日,加尼和阿卜杜拉同時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舉行「就職典禮」,造成「平行總統」的尷尬局面,而當時美國政府和軍方代表參加了加尼的典禮。

一來,加尼與阿卜杜拉的矛盾較上一次升級了——3月9日兩人同時舉行「總統就職典禮」,以至於阿富汗出現了「平行總統」。值得注意的是,當天,美國政府阿富汗和解事務特別代表哈利勒扎德以及駐阿富汗美軍司令米勒選擇去給加尼捧場,這等於美國在本輪阿富汗政治危機中選了邊站了隊,打破了加尼與阿卜杜拉的平衡,再去調停就失去了中立性。

阿卜杜拉這次態度很強硬,不僅要求繼續擔任阿富汗政府執行長,還要求己方人士擔任更多內閣部長,試圖擴大政治影響力。與此同時,加尼一派自然更不會示弱,進一步分權只會繼續弱化總統的地位,更何況其總統身份早在就職典禮上就已經獲得了美國的默認。

二來,阿富汗、美國以及塔利班三方的關係已經發生變化。與當年美國阿富汗聯手對付塔利班不同,如今塔利班的政治地位逐漸被重新承認,已經成為阿富汗和解進程中關鍵方。川普上臺後,美國與塔利班展開實質性接觸,過去一年多裡雙方進行了10多輪談判。期間,川普一度因強大國內阻力而在臨近達成協議時叫停了談判。幾經周折才最終於2月29日達成和平協議。

駐阿富汗美軍

根據這份協議,美國將在135天內將駐阿富汗美軍人數從1.3萬降至8600人,剩餘美軍將與駐阿富汗北約聯軍一起在14個月內撤離。作為協議的一部分,為了確保塔利班履行約定,以及開啟阿富汗內部對話,阿富汗政府需要釋放5000名在押塔利班武裝人員。

尷尬的是,阿富汗政府此前一直被排除在美國與塔利班的談判之外,一方面塔利班不承認阿富汗政府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擔心阿富汗政府摻和進來會增加談判難度,誤了美國的好事。這就導致阿富汗政府很沒面子,既導致阿富汗與美國的關係出現裂痕,又無助於增進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的互信。

如果按照協議時間表推進,從3月份開始算起,135天後,也就是到7月中旬,將有大量美國大兵回國與家人團聚,而彼時共和黨也將舉行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提名川普為總統候選人,實在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加分項。

顯然,如今阿富汗政府的現狀很可能會誤了美國的好事,這才迫使蓬佩奧冒著疫情風險來了一次閃電訪問。然而,事與願違,當年解決問題的方案,現在非但不管用了,還有可能加劇兩派矛盾和政治僵局。或許,這個令人上火結果,才是蓬佩奧風風火火回國後沒時間進行14天自我隔離的原因。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恩霆)

相關焦點

  • 美國人深陷在阿富汗舉步維艱,那麼美國在阿富汗究竟在打什麼?
    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200年前,英國人折戟阿富汗。30年前蘇聯敗走喀布爾,現如今美國人深陷在這片「帝國墳場」裡,舉步維艱,那麼美國在阿富汗到底在打什麼呢。2001年9月11日,美國四架民航客機在劫機者的挾持撞向美國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造成近三千人遇難,經濟損失高達數千億美元。
  • 阿富汗分析人士:美國對阿富汗局勢惡化難辭其咎
    阿富汗國際援助會議24日在日內瓦舉行。在會議結束後發表的會議公報中,與會者重申長期支持阿富汗和平進程的承諾。希望阿富汗抓住歷史性機遇,邁向和平繁榮。  2001年美國以打擊恐怖主義之名發動了阿富汗戰爭,19年後阿富汗的安全局勢卻不斷惡化。
  • 有意思,澳大利亞支持國際法院:調查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罪行
    近日,有關澳大利亞士兵在阿富汗地區執行任務過程中的種種暴行正以"井噴"的態勢不斷被曝光。12月8日,阿富汗籍留學生沙明公開證實了種種暴行對阿富汗民眾的傷害,並指出,此類罪行對於阿富汗人民而言已經並非什麼大新聞,幾乎所有阿富汗人近年來都失去過親人和朋友。
  • 絳州木版年畫再現百餘年前的中草藥方
    吳百鎖將《古版中醫民間藥方集》捐贈給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相關單位。吳百鎖供圖中新網太原3月28日電 題:絳州木版年畫再現百餘年前的中草藥方作者楊佩佩山西絳州木版年畫傳承人吳百鎖將來自清朝、民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等不同時期的49塊民間中草藥方木版,整理印製成《古版中醫民間藥方集》,並捐贈給相關單位。
  • 阿富汗戰爭19年後,美國人快要走了,俄羅斯能否重返阿富汗?
    美國式阿富汗戰爭將結束,俄羅斯能否捲土重來,主導阿富汗局勢?2001年,美國「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總統小布希曾向阿富汗塔利班交出賓·拉登,但遭到塔利班的拒絕,於是小布希下令出兵阿富汗,一場「美國式」阿富汗戰爭開打了。在美國眼裡,阿富汗很窮,國家人口少,而且比美國德州還要小。
  • 從美國和蘇聯對阿富汗的戰爭中,了解阿富汗為何難於被統治?
    因為這一地區的特殊位置,而受到了美國和蘇聯的「關心」美國對日本的戰爭和對越南、阿富汗的戰爭性質是不同的。前者是反法西斯戰爭,是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的,是得道多助的,後者是侵略戰爭,是不得人心的,是失道寡助的。
  • 美國出兵阿富汗的實質:不僅僅是為了打擊恐怖主義,還要控制這裡
    我們都知道2001年阿富汗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2001年10月7日起對蓋達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該戰爭是美國對九一一事件的報復,同時也標誌著反恐戰爭的開始。那麼阿富汗戰爭僅僅是美國為了反恐嗎?第二,前蘇聯在阿富汗戰爭上用了十年,但是並沒有什麼建樹,並且最後撤離的時候顯得非常狼狽,而美國政府現在為了證明自己國家的軍事力量和實力是優於前蘇聯的,因而派出軍隊,將阿富汗強勢拿下,也為此證明了美國的軍事力量強於前蘇聯,阿富汗戰爭也為美國爭取了面子。
  • 美國三代總統布下的騙局?耗資萬億,阿富汗戰爭到底在打什麼?
    阿富汗被稱為「帝國墳場」,200年前,英國人折戟阿富汗。30年前蘇聯敗走喀布爾,現如今美國人深陷在這片「帝國墳場」,舉步維艱,那麼阿富汗戰爭到底在打什麼,美國又是如何被榨乾的。可以說攻佔阿富汗,可以得到的好處太多了,所以美國是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出兵阿富汗的機會。第三,阿富汗的重建階段阿富汗戰爭之後,在美國的扶持下,阿富汗臨時政府開始組建。
  • 美國於2001年發動阿富汗戰爭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阿富汗,65萬平方公裡,出於西亞、南亞、中亞結合部,與大國和伊朗接壤,還可以北上扼制俄羅斯,至於中間隔著的那些幾乎算是不設防的斯坦,美國表示呵呵,並不在意。早在100多年前,阿富汗就被眾多領域的專家所矚目,其中有政治家、戰略家還有經濟學家。掌握了阿富汗就獲得了地域主動權,伊朗、印巴、俄羅斯和大國都在影響範圍之內。
  • 阿富汗一沒錢、二沒石油,為啥總有強國想佔領?美國人圖什麼?
    這在邏輯上是怎麼都說不通的,這裡邊一定有問題。阿富汗一沒錢、二沒石油,窮得叮噹響又沒石油的它,為啥總有強國想佔領?美國人究竟圖什麼?想弄清楚這裡的貓膩,無疑要先從了解"阿富汗"這個國家說起。
  • 嚇唬了美國人民三十年的「它」怎麼不靈了?
    在美國有這樣一位作家。他被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也被譽為是美國當代的狄更斯。他是很多好萊塢導演的「寶藏」,作品內容豐富又高產,頻頻被改編搬上大銀幕。美國人民對於本片的恐懼,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此。眾所周知,史蒂芬·金之所以能夠取得如今這樣巨大的成就,除去他的作品足夠恐怖以外,更重要的是他總能戳中美國人民和美國社會的痛處。他總能挖掘出現實中的細微恐懼,就像一面驚悚又扭曲的哈哈鏡,映照出人們心底裡夢魘的原貌,從而徹底挖掘出現代人、現代社會的幽陰黑暗。
  • 老兵自殺成風,真人版美國隊長死在妻子面前,曾6次派遣阿富汗
    美國福克斯新聞報導,一名功勳卓著美軍士兵上周在妻子面前自殺,成為其精英營第30名自殺的成員。現年34歲的安德魯-克裡斯蒂安-馬凱薩諾中士被戰友們稱為「美國隊長」。他因勇敢而獲得銀星勳章,曾參加過十幾次戰鬥,其中有六次在阿富汗。
  • 美國和蘇聯這麼強,為什麼都打不下一個小小的阿富汗
    其實不光是美國和蘇聯都在阿富汗栽了跟頭,從古至今,許多帝國都在阿富汗吃過虧,甚至有的帝王都命喪於此。所以又有人把阿富汗稱作「帝國的墳場"。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以下原因。這樣的現實讓外來的力量找不到著力點,不知道打誰,也不知道怎麼把這些族群派系整合起來。從公元前6世紀居魯士大帝遠徵開始就有不同的帝國一直重複著這悲催的歷史。公元前329年亞歷山大統治阿富汗,亞歷山大死後阿富汗地區又轉屬塞琉古王朝。後來遊牧民族嚈噠人進入了阿富汗,嚈噠人是白人的一支,俗稱「白波斯」,特別能打戰,公元五世紀初西遷,曾擊敗了波斯薩珊王朝,殺了薩珊王朝的皇帝,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強族。
  • 美國強大的軍事機器在阿富汗戰場上生鏽了!
    阿富汗戰場是埋葬帝國的墳場,阿富汗戰場曾經吞噬了蘇聯帝國,現在阿富汗戰場正在吞噬美國霸權,美國急於從阿富汗戰場脫身而出,美國就是擔心美國的全球霸權被埋葬在阿富汗的帝國墳場上。
  • 美想「逃離」阿富汗?外國學者:塔利班會把美國拖在「帝國墳墓」
    【環球時報駐巴基斯坦特派記者 丁雪真 柳玉鵬 丁雨晴】編者的話:美國政府與阿富汗塔利班籤署和平協議已經3周,但阿富汗人期待的真正和平還遠遠沒有降臨,美國與塔利班的「恩怨」也遠未結束。這根植於美國與塔利班錯綜複雜的關係:在阿富汗人反抗蘇聯入侵期間,美情報部門秘密支持過異軍突起的塔利班。「9·11」恐怖襲擊後,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讓塔利班政權迅速垮臺。
  • 911恐攻19周年阿富汗與塔利班首度和談!蓬佩奧出席開幕式
    文/中央社 歷經數個月的延宕,阿富汗政府與民兵組織塔利班(Taliban)的首次和平談判將於今天在波斯灣國家卡達首都杜哈登場。
  • 清晨6:30,轟的一聲巨響,美國駐阿富汗基地突遭4枚火箭彈襲擊
    據美聯社消息,當地時間19日早6:30分,美國駐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突然遭遇四枚火箭彈襲擊,據稱,襲擊者在一輛小型卡車上放置了10枚BM-12火箭彈,所幸4枚火箭彈被發射後,警方就趕到現場,並迅速控制了局勢,目前現場暫無人員傷亡。
  • 沒等美國人慶祝阿富汗戰爭結束,戰火就已經重新燃起了
    原本阿富汗的和平已經看到了曙光,在2020年2月29日的時候,美國和塔利班的代表籤訂了一份和平協議,根據協議美軍及其盟友將從全面撤出阿富汗,阿富汗國內將啟動和平進程。沒等美國人慶祝阿富汗戰爭結束,戰火就已經重新燃起了。僅僅幾天時間,人們就發現這份和平協議已經被撕毀了,形勢可謂:急轉直下!
  • 飛彈不夠用,美國為啥攻打阿富汗?倉促開戰的背後有貓膩!
    但是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只準備了不到一個月,就倉促地發起了進攻,戰爭打到一半才發現飛彈不夠用。堂堂世界霸主,為何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呢?其實,背後是有貓膩的。01倉促開戰從1980年開始,美國連續打了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利比亞戰爭等等,幾乎每場戰爭都要準備半年以上,唯有阿富汗戰爭是個例外
  • 美國對塔利班發動空襲 回應其對阿富汗軍隊襲擊
    中新網3月4日電 據法新社4日報導,美軍一名發言人表示,美國對塔利班武裝分子展開空襲。據報導,該發言人表示,美國對塔利班武裝分子發動了11天來的首次空襲,以回應塔利班此前對阿富汗軍隊的襲擊。美國駐阿富汗軍隊發言人在社交媒體上稱,「3月4日,美國對赫爾曼德省 Nahr-e Saraj地區的塔利班武裝分子進行了空襲,當時這些武裝分子正在展開對一個阿富汗安全檢查站的襲擊。」當地時間2月29日,美國和阿富汗塔利班在卡達首都多哈籤署旨在結束阿富汗戰爭的和平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