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是什麼梗?真相來了!

2020-12-18 中國網河南頻道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從視頻內容來看,這位家長認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

視頻結尾處

這位家長問道:

教是我教,改是我改

之後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

到底誰辛苦?

江西一所學校三年級的家長群中

老師甚至直接點名批評

幾名沒給孩子批改作業的家長

家長群裡出現的問題

引發不少家長共鳴

家長群本應是家校溝通的橋梁

卻無形間成為了「壓力群」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

今年國慶前夕,一位孩子的爸爸在家長會時突然情緒崩潰。

由於他經常不回復家長群的消息,在被老師點名提醒後,突然失控。他邊哭邊解釋,自己加班、開會又要盯著孩子,怎麼看得過來……

對於這位爸爸的情緒失控,家長紛紛表示:特別理解。

「本來上班的壓力就很大,還得盯著老師又發了什麼通知。晚一點回復,就會被老師點名,每天下了班還要看著孩子做作業。有時候顧不過來,就被說不關心小孩,是挺委屈的。」

10月13日,浙江還有一所學校,為了迎接檢查要進行大掃除,要求家長自願參加打掃。一位家長因為沒看到群通知,沒有參加打掃,被老師要求面談,並被指責不尊重集體和老師。

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案,還有不少家長反映,自己不光要打掃教室還要去學校食堂幫忙打飯。

家長群是如何「變味」的?

原本家長群是為了方便老師和家長間的溝通,但卻漸漸演變為「誇誇群」。為了替孩子在老師面前博得好印象,家長們開啟稱讚、感恩模式,群組內甚至會出現「爭寵」、炫富、爭吵、辱罵等行為。

老師的壓力同樣不小

不光家長抱怨,老師同樣對家長群有諸多不滿。有老師甚至感慨:自從進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長會!

北京一所中學的劉老師稱,在班級家長群中,發一條學校通知,家長就「轟炸式」回復。因手機總有點不完的未讀信息,劉老師感覺自己對手機產生了「恐懼」。

江西南昌市一所幼兒園的陳老師,每天花費精力最多的事情就是追著孩子們拍攝短視頻。「從孩子進園到放學,從教室裡到教室外,我幾乎是跟蹤拍攝,一天要在家長群發至少10個短視頻,讓家長們了解孩子的情況。」

如何還原家長群「本來模樣」

為了避免家長與老師的雙重苦惱,不少地方的學校開始「自立規矩」。例如,班主任在群裡規定,群內只發學校公告和班級通知,絕不就個別學生情況在群裡做討論。

大連一幼兒園更為明確,直接在家長群中設立9條規定。其中明確了老師和家庭溝通的時間,並特別說明,切忌在群中發送奉承拍馬的內容。

10月26日,太原教育局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打掃教室衛生、點讚轉發各類信息等。

家長群其實只是服務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之一,並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家長和學校雙方還是應該互相理解,教育永遠離不開兩者的緊密配合。

延伸閱讀:不滿家長群閒聊怒罵近4個小時,博士媽媽出口成髒懟出什麼真相?

2019年12月15日,一位博士媽媽火了。事情的緣由是,孩子所在班級的家長群,某些家長閒聊喝酒,其忍無可忍破口大罵,對方毫不示弱立馬回懟。據稱,雙方罵戰持續近4個小時,期間汙言穢語、人身攻擊頻現,著實令人大跌眼鏡。

孰是孰非,網上爭議一片。有人力挺女博士,直呼「罵得好」,家長群裡閒扯淡、聊喝酒,不合時宜、太失分寸;有人則怒批這位媽媽拿博士學位擺架子,以「引進人才」「名校學歷」等炫耀,且言語過於粗俗。兩種觀點激烈交鋒、各執一端,令「家長群」再度成為話題焦點。

隨著微信、QQ等社交工具的廣泛應用,家長群成為學校與家長、家長與家長溝通的標配方式。學校發布通知、老師布置作業、家長反饋訴求,都能實現即時互動。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家長群日益活躍,「么蛾子」也與日俱增。炫富、曬娃、投票、打廣告等現象還只能算「常規操作」,如上述一般的家長互懟也不少見,乃至家長老師惡言相向的消息亦時有耳聞,虛榮、浮躁、暴戾之氣等潛滋暗長。

資料圖李嘉製圖

換言之,這次「博士媽媽」與「聊酒媽媽」的衝突,只是家長群「眾生相」的一種極端折射。我們固然可以代入自身的角色定位,為某一方的觀點站隊,但跳脫出來就會發現,它依然是一個如何在家長群文明發言的問題。

必須看到,因搭建多人共享社交平臺而備受推崇的微信群、QQ群,如今早已超越幾個私交好友的「密室交談」,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個公共輿論場所。這決定著,一方面,大家的年齡、經歷、個性、職業狀況和生存狀態各不相同,彼此間的思維方式、溝通方式都會有差異,矛盾在所難免;另一方面,也更加提醒參與其中的人,就像在其他公共場所行為處事一般,也要注意行為邊界,以不妨礙他人的權利和自由為前提。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給孩子以良好的示範,無疑「家長群」是一個試驗田。與此同時,當家長群的公共性愈發突出,為其套上「金箍」刻不容緩,建立良性管理機制勢在必行。

據悉,目前不少中小學幼兒園紛紛頒布規定,如上海靜安教育局發布《靜安區中小學班級微信群建設公約》,青海西寧城西教育局出臺《家校網絡交流平臺「五要五不要」管理規定》等。營造良好的聊天環境,無論老師還是家長,必須儘快學會自我約束,嚴格遵守一定之規。杜絕更多「辣眼睛」,清除許多「髒言語」,孩子們才能在家校共建中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 壓垮家長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
    近日,一家長稱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並情緒激動地退出了家長群。此話題引發不少家長共鳴,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  的確,生而為家長,甚是疲憊!工作的壓力,父母養老的壓力,生活中房子車子票子帶來的壓力,現在還要加上孩子學習帶來的壓力,小小的「家長群」儼然已成一些家長頭上的緊箍咒!
  • 孩子爸爸憤怒道:「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知識教學到底是誰的...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最近,「壓垮一個成年人僅需一個家長群」在網上刷屏。雲因在於一位江蘇家長在自製短視頻中的那呼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 人民日報談家長群變味:家長與老師角色沒有擺正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發布的短視頻火了,他在視頻中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起因是這位家長認為老師總是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自己承擔了太多教師應付的責任,完了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說實在的,老師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啊?」
  • 一個家長退出家長群的事件迅速佔領各路媒體,甚至引發了一場混戰
    這些天,一個家長退出家長群的事件迅速佔領各路媒體,甚至引發了一場混戰。很多家長在慨嘆「終於有人說了自己想說而不敢說的話」的同時,繼續大倒「苦水」,甚至逐漸演變為一場對老師的聲討。期中考試結束後,劉鵬的家長群裡收到了一條來自老師的提醒:今晚請督促學生完成各科試卷分析。「孩子期中考試共有七科,完成七科試卷分析,僅一科一科寫出來,文字量就很可觀了,更何況還要分析,孩子怎麼可能一個晚上做完?我不幫忙可能嗎?」劉鵬說,更讓他不能理解的是,試卷分析不應該是老師的事嗎?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這位爸爸的話,道出多少家長的心聲
    01 一個群「壓垮」一個成年人 A group "crushes" an adult 這兩天,關於爸爸們的新鮮事還真不少。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中年父母的崩潰,從家長群開始!
    最近,一個失控的爸爸火了。 因為不堪家長群的壓力,公然視頻喊話老師和學校: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果然,壓垮一個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 01 家長群變成「壓力群」 家長群,本來是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橋梁,作為溝通雙方,老師和家長的地位理應是平等的。
  • 成年人的絕望:家長怒退家長群與教授怒掀後勤桌
    成年人的絕望:家長怒退家長群與教授怒掀後勤桌 撰文丨墨黑紙白 一、當群聊從交流模式轉化為管理模式 紙白君在想微信從突然晉升為國民級應用前,它的群聊是做什麼用的?
  • 爸爸退群,家長群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在最近這段時間,父母的朋友圈特別流行這樣地一句話:有時候壓垮一個成年人的,可能不是因為工作,也可能不是因為生活,只需要一個家長群。為什麼這樣的一句話能夠刷爆朋友圈呢? 那就是在近段時間,有一位孩子的爸爸突然火了。
  • 找灰太狼玩什麼意思什麼梗? 不願意接受自己長大的成年人的可愛梗
    找灰太狼玩什麼意思什麼梗? 不願意接受自己長大的成年人的可愛梗時間:2020-05-27 18:3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找灰太狼玩什麼意思什麼梗? 不願意接受自己長大的成年人的可愛梗 問:你在哪?
  • 給成年人的世界,留點美好幻想
    在預告片裡面,沒有介紹這一位全職太太的戀愛過程,而是著重講述了這位全職太太在結婚的第三年,就生下了兒子,且從「好」字拼圓滿的意思來理解,意味著她的家庭是幸福的,有一兒一女。那麼按照我們大多數人的理解來看,有了一兒一女之後,日子不是很幸福嗎?
  • 家長群怎麼就成了「壓力群」?
    白巖松: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因為老師在群裡要求家長幫著批改作業,江蘇一位家長憤而退群,並且發視頻抗議「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位家長的吐槽,在網上得到了眾多家長的共鳴。
  • 家長群變「壓力群」怎麼辦?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來看...
    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前段時間,「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的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閱讀量高達7.6億。當微信班級群變成「壓力群」,怎麼辦?近日,杭州市濱江區開始試水班級微信群公約,為家長和老師在微信群的言行提供制度指引,探索解決家長群變壓力群共性難題的方法。 據了解,濱江班級微信群公約分為家長篇、教師篇,各6條約定。 「我們之所以試行建立公約,是想要探索解決班級微信群變『壓力群』的共性難題。」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說明,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1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這兩天一條#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 的話題在網上迅速蔓延開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孩子的家庭作業成了家長的作業,家長群、輔導作業、批改作業已經成了壓在家長身上的「三座大山」。就像前兩天傳遍全網的文章「壓垮年輕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學校和家長之間的矛盾也是愈演愈烈。很多老師打著「重視教育」的旗號,要求家長做這個做那個。
  • 家長怒吼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成年人的辛酸,從教育孩子開始
    最近一個視頻突然火了。一位中年父親在視頻中崩潰地對孩子老師說:「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 「我哪有時間收群消息,我不會自己教嗎?」 「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改作業,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 「說實在的,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啊?」
  • 「我就退出家長群!要你們幹什麼」家長群,真的變成壓力群了?
    「我就退出家長群!要你們幹什麼」近日就有一名父親在短視頻平臺怒懟老師,引來了網友們的圍觀。該父親一看情緒就比較激動,直接表示:「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你們自己上課不用心,下課又叫我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
  • 新聞周刊丨家長群怎麼變成了「壓力群」?
    難道真的要回到沒有家長群的時候嗎?安徽合肥某學校家長:我們是QQ群,但是是禁言的,學校有什麼活動會發一下,正常我們是不交流的。每天老師送到門口,真的有問題老師會跟家長直接溝通。網上我還不建議,面對面比較好,你小孩有什麼問題,直接提出來大家都知道。
  • 央視新聞周刊丨家長群怎麼變成了「壓力群」?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18:47)家長群怎麼變成「壓力群」?江蘇某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讓我幫忙批改一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說實在的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啊。
  • 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老師:我更想退群!家長老師互撕為哪般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因為老師總是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認為自己承擔了太多教師應負的責任,在網上發布了一個短視頻,瞬間火了全網。他在視頻中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該家長還憤怒發出了靈魂拷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是誰辛苦?
  • 你是躺贏式家長嗎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 你進來漲漲姿勢
    你是躺贏式家長嗎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 你進來漲漲姿勢時間:2020-03-21 15:23   來源:求知軟體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是躺贏式家長嗎是什麼意思什麼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