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長退出家長群的事件迅速佔領各路媒體,甚至引發了一場混戰

2020-12-19 中原新聞網

這些天,一個家長退出家長群的事件迅速佔領各路媒體,甚至引發了一場混戰。很多家長在慨嘆「終於有人說了自己想說而不敢說的話」的同時,繼續大倒「苦水」,甚至逐漸演變為一場對老師的聲討。而老師們也在「發聲」,有人曬出自己「披星戴月」的作息表,有人列舉出自己某天某個小時內同時處理的十幾件大小事兒,以此證明自己的「委屈」……  隨著「家長退群」事件的發酵,江西、遼寧等省紛紛出臺文件,明確提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有媒體對各省教育主管部門發布的文件進行了梳理,結果發現,自2018年以來,已有至少10個省份「叫停」了家長批改學生作業的作法,有些地方還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

家校關係中的脆弱一面再次呈現在人們面前。

其實,家長和老師之間的較量一直存在,只是他們之間的爭鬥常常「發乎情止乎禮」,公開「翻臉」的時候並不多。有人說,出現這種公開混戰的現象充分說明了家長和老師學校之間的相互不信任,人們甚至擔心家校矛盾是否會向類似醫患矛盾的方向演變。

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多位家長和老師,當走近被家長群困擾的老師和家長時發現,矛盾的背後有相互的不理解和相互的抱怨,但更多的是焦慮和痛苦的掙扎。

家長的掙扎:進退總兩難

「特別理解那位『退群』的家長。」北京的初二學生家長劉鵬說,讓家長判作業應該是很簡單的要求了,真讓人痛苦的是那些「看似留給學生實則留給家長」的任務。

期中考試結束後,劉鵬的家長群裡收到了一條來自老師的提醒:今晚請督促學生完成各科試卷分析。

「孩子期中考試共有七科,完成七科試卷分析,僅一科一科寫出來,文字量就很可觀了,更何況還要分析,孩子怎麼可能一個晚上做完?我不幫忙可能嗎?」劉鵬說,更讓他不能理解的是,試卷分析不應該是老師的事嗎?

家長群是科技發展的產物,它使得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幾乎成為中國家長的標配。

「沒有家長群這種網際網路工具的時候,家長和老師的矛盾會因為有時間和空間的間隔而隱藏起來了,但現在這些矛盾會更快地凸顯出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

現在小學生家長以80後為主體,作為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他們身上沒有前輩們的隱忍,同時他們也在職場上承受著比前輩們更大的壓力,很多人過著「996+白加黑」的生活,有時,來自家長群的壓力就成了家長情緒崩潰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每天白天最怕的就是收到家長群裡的消息。」廣州的小學二年級學生家長林麗說,老師每天都會在家長群裡總結學生的情況,上午總結孩子前一天完成作業的情況,下午總結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做得不好的學生會被老師在家長群裡「提醒」。「老師不會點出孩子的名字,但是會寫出孩子的學號,家長們私下裡把這種被老師點學號叫做『掛號』,所以,只要看到家長群發信息了,我第一反應就是擔心兒子被『掛號』了。」林麗說。

沒有哪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批評,哪怕被批評的僅是學號。

但是,即使不少家長有退出家長群的衝動,真正退出的人卻少之又少。就像林麗所說,被「掛號」的那一天自己就會亂了心緒,但是如果哪一天家長群裡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心裡會更加慌亂,不知道孩子在學校情況如何。

中國的家長很重視孩子的學習。雖然不少家長在網上呼籲「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但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家長還是願意「插手」孩子的學習,並不認為老師布置的與學習相關的任務是負擔,甚至表示「家長批改作業能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輔導孩子作業也是一種親子互動」「希望老師經常在群裡反饋孩子的學習情況」。

「為什麼矛盾容易出現在小學或者幼兒園階段?」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所學知識難度不高,家長有能力進行輔導,家長介入的就會很多。而到了高中,這種家長和老師的矛盾基本沒有了,因為家長基本無法介入了,矛盾就隨之緩解。

有專家表示,家長們對「家長群」所表現出的這種進退兩難,其實是家長們內心掙扎的體現。這些年,主張「雞娃」的「虎媽」「狼爸」和主張「快樂」的「羊媽」「貓爸」同時存在,甚至有時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觀念在同一父母身上同時存在,不同觀念的交鋒不僅會給家長們帶來焦慮,同時也會帶來困惑。

老師的掙扎:收放難自如

家長掙扎,老師也在掙扎。

「現在最讓我痛苦的是,想做的事情沒時間做,不想做的事情卻要做很多。」北京市海澱區的張老師一邊滑動手機屏幕一邊給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解釋。最近一個星期張老師在家長群中一共發了13條信息,其中7條是「想發的」、6條是「不得不發的」。

張老師教初三語文,同時也是班主任。

記者瀏覽後發現,張老師「想發的」那7條中有5條跟期中考試有關,一條是全班期中考試總結分析,兩條是考試結束當天告誡家長的要點,比如「不要太過詢問孩子考試情況」「做個傾聽者」「帶孩子好好放鬆」,還有兩條是考試前的提醒。

張老師「不得不發的」那6條信息中,有3條是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完成某知識競賽的,還有3條是滿意度調查和兩個通知的「接龍」。

「這段時間正好趕上考試,我發的跟孩子學習、成長相關的信息還多了一些,平時,很多信息真是不得不發。」張老師說,班主任每天需要花太多時間在各種與教育無關的事情上。

不過張老師這樣的說法如果放在網上,一定會被「懟」,「誰不累呢?」

在很多人心目中那個「備備課、上上課、陪孩子玩玩,還有寒暑假」的中小學教師,負擔到底有多重?

有這樣一個段子:一位教師倒在一堆列印好的文件中,同事拼命把他搖醒。這位教師睜開眼睛努力去撿散落的紙張,然後說:「這些是我的班主任工作總結、學科教學總結、教研組總結、結對總結、課題小結、個人年度小結、個人3年規劃、個別化學習觀察記錄、各科成績匯總、個案追蹤、家訪記錄、安全工作總結、學生評估手冊、學籍卡登記、課外活動總結、教學案例、教學反思、教學隨筆、教學論文、學習材料、業務學習材料、聽課記錄……」

有人覺得段子就是搞笑,其實,很多中小學老師早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表哥」「表姐」——有多少與教學無關的表格,背後就有多少與教學無關的「雜事」。

「遇到必須布置給學生的『雜事』,我經常『偷工減料』。」劉老師在北京一所中學擔任初一年級的班主任,一次「上面」布置下來觀看一個視頻節目,然後讓交一篇觀後感,「我就直接交代給了班上一位同學和家長,讓家長幫忙完成」。

「我這樣做是有風險的。」劉老師說,萬一遇到檢查一定會被批評。劉老師說以前也接到類似的任務,很多孩子在同一時間打開相同的連結,由於網速的問題,視頻觀看效果極差,「這樣的收看效果也達不到什麼教育目的,還給孩子家長增添負擔,我擅自決定不把這樣的任務發到群裡」。

「現在的局面是,家長不是家長,老師不是老師,學校不是學校。」熊丙奇說,去年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減的就是中小學老師過重的非教學壓力。行政部門給老師布置了很多非教學任務,這導致了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投入的精力不夠。

專家:最該改的是評價體系

教師承擔了很多非教學的任務,一些本該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轉嫁到了家長身上,導致了家長和老師職責上的混亂和錯位。

怎麼會不產生矛盾?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釐清家長老師的職責,讓老師做老師該做的事,家長做家長該做的事。「這涉及了教育管理體制、學校辦學制度、教育評價體系等一系列根本性的問題。」熊丙奇說。

在儲朝暉看來,最根本的原因也出在「唯分數」的教育評價上,在現有這種評價體系中,家長和老師的目標一致:孩子成績好。於是,一些本不是負擔的事情變成了負擔,比如一些本來對孩子成長有好處的志願者服務或社會實踐、安全知識問答等,因為對提高學科成績沒什麼幫助而失去了「價值」,本該由學生填答的知識問答,老師默認了由家長填答,本該由學生參與的志願服務變成了由家長代勞曬照片、打卡……

「如果教育評價制度不改,那麼教師和家長之間就有一顆定時炸彈,矛盾總是存在的。」儲朝暉說。

有人說,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不過,別忘了兩個成年人群體的矛盾最終傷害的是孩子,能壓垮成年人的壓力和焦慮何嘗不會壓垮孩子?

尋找出路才是正路。(記者 樊未晨 實習生 陽洋 張釋珍)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家長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近日,有一位家長拍了一段「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爆火,獲贊幾十萬。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不法分子利用家長群,進群後,把頭像改成老師頭像,暱稱改成老師暱稱,模仿老師語氣,向學生家長收取各科資料模擬費用,多名家長一共被騙了2600塊錢。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一家長吐槽出了眾多家長心聲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我那麼有時間看群消息,我不會自己教嗎?"一位家長吐槽家長群的視頻在網友引起人們的圍觀和熱議,不少家長也說該男子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自己也想這樣做,只是不敢而已。家長群本來是加強家校老師和家長之間聯繫的,怎麼會引發家長如此大的火氣呢,還要退群。應該說家長群在很多老師的管理下是有些變味了。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這位爸爸的話,道出多少家長的心聲
    ,在網上迅速走紅,引得幾十萬人點讚!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家長群,給家校溝通帶來了方便,但是也引發了很多的矛盾,這位家長,雖然說出了心聲,但是退群之後,也會有很多麻煩,不知道他最後能不能堅持住。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中年父母的崩潰,從家長群開始!
    最近,一個失控的爸爸火了。 因為不堪家長群的壓力,公然視頻喊話老師和學校: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果然,壓垮一個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 01 家長群變成「壓力群」 家長群,本來是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橋梁,作為溝通雙方,老師和家長的地位理應是平等的。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位父親的話,說出多少家長的心聲
    現在的家長和以前也有很大的區別,以前的家長似乎都不用太操心孩子的學習,但現在的家長卻成為了孩子的第2任老師,每天都要幫孩子複習預習,甚至批改作業。 既然家長都能教孩子的話,為什麼還要把孩子送到學校?要你幹什麼?" 安安爸爸的話很快得到了其他家長的共鳴,安安爸爸說這樣的家長群呆著也沒意思,明明辛苦的是家長,卻總是違心的要誇老師。 於是安安爸爸直接退出了家長群,"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 家長怒退家長群,「弱關係」社群需以情相系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近日,一段學生家長的短視頻火了,視頻中,該家長大聲斥呵「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聲怒吼將長久被「扭曲」的「家長群」推向臺前,在眾多家長們的共鳴中,迅速傳遍網絡,引起熱議。
  • 家長群逐漸變味兒?人民日報也發聲,家長群的意義何在
    如今是一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裡,信息的傳播變得越來越快捷、越來越方便,小到朋友之間的聯繫,大到國際新聞的傳播,都可以在瞬間完成。如此方便的通訊自然也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就連學校也建立了相關的家長群,讓老師和家長可以進行及時的溝通。
  • 「我就退出家長群!要你們幹什麼」家長群,真的變成壓力群了?
    因此如今有很多家長都在積極的和老師溝通交流,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按理來說,如今的通訊越來越發達,應該是對於家校聯繫很有幫助的,但是有些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衝突,卻表現的越來越明顯。「我就退出家長群!
  • 家長怒吼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成年人的辛酸,從教育孩子開始
    最近一個視頻突然火了。一位中年父親在視頻中崩潰地對孩子老師說:「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 「我哪有時間收群消息,我不會自己教嗎?」 「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改作業,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 「說實在的,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啊?」
  • 人民日報談家長群變味:家長與老師角色沒有擺正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發布的短視頻火了,他在視頻中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起因是這位家長認為老師總是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自己承擔了太多教師應付的責任,完了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說實在的,老師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啊?」
  • 「我就退家長群怎麼了」!爸爸吐槽家長群走紅,道出無數家長心聲
    想必大部分人都看過家長群引發矛盾的新聞,或是身為家長,自己就親歷過這種壓力。並且這種情況,幾乎發生在所有家長身上,無論你的身份是什麼。汪涵拒加家長群,男子怒退家長群,家校聯繫工具咋就變了味?一般來說,孩子有這麼多的課程,為了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是需要加入不少家長群的。但迄今為止,汪涵愣是一個都沒加,堅持拒加各種家長群。而原因,就在於如今的家長群,並不單純是個方便老師與家長溝通交流的地方了。各種比較無形中就增加了家長們的壓力。
  • 「家長退群事件」引發教育爭議:作業家長都批改了,老師幹啥?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從古至今,人們對於教師都是十分敬仰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似乎老師這個職業在人們心中有了改變,從前教育的重點都在孩子身上,孩子們因為學業特別害怕開家長會;可現在反而是家長特別害怕家長群裡,老師布置給家長的任務。
  • 孩子爸爸憤怒道:「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知識教學到底是誰的...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最近,「壓垮一個成年人僅需一個家長群」在網上刷屏。雲因在於一位江蘇家長在自製短視頻中的那呼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 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老師:我更想退群!家長老師互撕為哪般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因為老師總是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認為自己承擔了太多教師應負的責任,在網上發布了一個短視頻,瞬間火了全網。他在視頻中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該家長還憤怒發出了靈魂拷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是誰辛苦?
  • 青青島快評|退出家長群,一時爽還是一直爽?
    文/聞青平套用現在很流行一句話:退出家長群一時爽,但長時間不在家長群裡,能一直爽嗎?近日,江蘇一名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的言行火遍全網。這名家長因為感覺老師要求自己批改作業、輔導功課等一直以來很不爽,終於暴發了雷霆之怒。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終於有人說出了我想說不敢說的話了
    文 | 多多黛1最近,有一個孩子爸因為發了一條抱怨老師的視頻走紅了,迅速圈粉,引得十幾萬網友的點讚。他說了什麼?簡單直白:「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單刀直入,訴求明確。這位爸爸說:「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
  •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是什麼梗?真相來了!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從視頻內容來看,這位家長認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江西一所學校三年級的家長群中老師甚至直接點名批評幾名沒給孩子批改作業的家長
  • 從近期發生的事件看到了中小學教師與家長關係,必須警惕!
    反映徐州市天翔小學三(2)班趙西海老師頻繁叫家長去學校。引發了大家的熱議。不少網友表示這位家長所說的現象自己的孩子也有經歷十分佩服這位家長的勇氣,敢於送這樣的錦旗。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看到後立即採取了行動,對於該家長提到的教師和學校進行核實。結果卻發現徐州根本就沒有家長說的這個學校和老師。所以官方立即闢謠,並表示對於這種炒作和破壞家校合作的行為會追究到底。
  • 成年人的絕望:家長怒退家長群與教授怒掀後勤桌
    成年人的絕望:家長怒退家長群與教授怒掀後勤桌 撰文丨墨黑紙白 一、當群聊從交流模式轉化為管理模式 紙白君在想微信從突然晉升為國民級應用前,它的群聊是做什麼用的?
  • 家長群怎麼就成了「壓力群」?
    白巖松:最近一段時間,手機裡老師和家長聯絡的家長群,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因為老師在群裡要求家長幫著批改作業,江蘇一位家長憤而退群,並且發視頻抗議「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這位家長的吐槽,在網上得到了眾多家長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