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黃維兵團中最難打的一個團

2020-12-18 這才是戰爭

淮海戰役第二階段,為了殲滅黃維第12兵團,中原野戰軍全軍豁出老本,但是由於中野部隊實力較弱,卻包圍黃維兵團,但進展不大。經過數日激戰,中野認為:「在這兩天戰鬥中,對敵混亂估計過高,對敵防禦能力估計不夠,作戰又過於勇猛,傷亡最大,收效甚小。」最終,中原野戰軍在華東野戰軍數個縱隊及特種兵縱隊大部的支援下,這才吃掉了陳誠賴以起家的老本。

這仗有多難打,從殲滅黃維手下的「英雄團」就可以看出來。

1948年11月25日,中野7個縱隊齊上陣,將黃維第12兵團合圍在宿縣西南雙堆集。在被圍以後,黃維兵團企圖多次突圍,但是都被中野粉碎了。儘管如此,尚未恢復元氣,重武器及彈藥嚴重不足的中野,要想吃掉兵力與其相差無幾的國民黨精銳兵團,困難還是非常大。

12月3日,華野7縱奉總前委命令,運動至雙堆集以南地區,接替中野2縱、6縱各一部攻擊陣地,並接受中野6縱司令員王近山、政委杜義德指揮。其中,華野7縱20師在師長張懷忠、政委鄧少東率領下,佔領了大王莊以南的小馬莊、周尹莊攻擊陣地,準備攻堅大王莊守敵。

大王莊北距黃維兵團指揮中心雙堆集500多米,東北距尖谷堆約150米,由敵號稱「英雄團」的第18軍118師第33團防守。尖谷堆為高約30米的小高地,是雙堆集地域的一個制高點。西北距雙堆集500米,由敵號稱「威武團」的第18軍114師第54團防守。

敵炮兵和空軍觀察所也設在此處。大王莊、尖谷堆為黃維兵團核心陣地南面的屏障,一旦被我軍攻佔,就打開了通向敵核心陣地的通道。黃維將全部美械裝備的精銳骨幹團擺在這裡,用意極其明顯。

當號稱「最擅防守」的33團進佔大王莊以後,就開始不分晝夜地構築工事。敵33團在村內至村外50米地域內,以梅花形或三角形子母堡為骨幹,輔以散兵壕、交通壕、掩蔽部、鹿砦等,構成互相貫通的多層次、完整而不易割裂的環形縱深防禦。村中的房屋和門窗全被拆除,樹木全部砍光,所有的木料都用來構築工事。整座村莊的房屋變成了一座座大小地堡。

根據敵情,華野7縱20師決心以58團從西面、60團從南面進攻,將大王莊劈成兩半以後再各個擊破,59團為師預備隊。在命令傳達以後,各個參戰部隊指戰員誓言:「打下大王莊,消滅『英雄團』,活捉黃維!」

12月3日晚,58團和60團進入攻擊陣地。各級指揮員摸黑抵近敵前沿偵察地形、敵情,研究戰法,部署近迫作業任務。根據打黃伯韜兵團經驗,師、團均強調要把交通溝挖近敵前沿陣地,縮短攻擊距離,依壕對壕,依壕奪壕,依壕前進,沿交通溝發展進攻。而炮兵則受命組織火力,掩護步兵實施連環爆破,以破壞敵鹿砦、鐵絲網和地堡。

在敵密集火力下實施近迫作業,不僅相當耗體力,而且不可避免會有傷亡。但是指戰員們深知「多流汗,少流血。工事做得好,殲滅敵人傷亡少」「挖工事好比挖敵人的命根子。挖得越快,敵人垮得越快」的道理,各營、各連間展開近迫作業競賽,直將攻擊陣地推進到大王莊前200米處。

這200米是開闊地,大家便在夜間,以每人間隔5步的距離迅速前出,臥倒在敵陣地前趕緊挖工事。先挖臥式掩體,再往下挖成跪式掩體,最後挖成齊胸的立式掩體。各人工事間相互打通,便在大王莊前開闊地上挖出了一張「蜘蛛網」。

等天亮後,大家再趴在溝裡繼續加寬加深。經過幾天緊張、艱苦的近迫作業,每個營挖出了兩條戰壕。壕深過項,寬能通過擔架,壕與壕之間縱橫貫通。壕內有出擊口、指揮所、隱蔽部、包紮所。戰壕從地平線下直延伸到大王莊前30米處。

國民黨軍發現我軍實施近迫作業,遂瘋狂地實施破壞。白天以飛機、大炮向我軍陣地實施火力打擊,並以小部隊在炮火和坦克掩護下,襲擊我軍前沿。夜裡,國民黨軍瘋狂地打照明彈、燃燒柴草照明,以火力或派出部隊襲擊我軍作業區,妄圖破壞我軍攻擊準備工作。

12月6日晨至上午9時,敵第33團以2個營的兵力,在6輛坦克掩護下向58團作業區出擊。這股敵軍反穿棉衣,利用裡面白色的底子與積雪顏色相近作掩護,佔領了周尹莊東側的一個小高地,破壞了我軍已完工的攻擊陣地。58團主力和59團一部立即發起反擊。經1小時激戰,殲敵1個連,俘敵連長以下80餘人,餘敵退回大王莊。58團繼續挖戰壕,並將被敵破壞的工事修復。

12月9日,攻擊準備全部就緒。當天雨夾雪下個不停,寒風呼嘯著,58團、60團指戰員頂風冒雪進入指定位置。17時整,我軍炮火準備開始,大炮轟鳴,似排山倒海,山呼海嘯,大地顫抖得不停。成群的炮彈砸進大王莊,將國民黨軍的地堡、工事掀上了天。村子裡火光四起,隨即被厚厚的硝煙吞沒了一切。

17時15分,我軍炮火向敵縱深自費。58團4連在連長張志發率領下,如猛虎下山般率先向大王莊發起衝擊。衝在最前面的路寶和,是徐東阻擊戰過程中參加我軍的解放戰士。在戰鬥中,他沿敵交通溝搜索,摸到敵人鼻子底下猛甩手榴彈,炸得敵人暈頭轉向,戰後榮立特等功。

勇士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攻佔了大王莊西側的第1個地堡群。6連隨即跟進,迅速突破敵莊沿兩側主陣地,向縱深楔入。第3營在向左迂迴的4連1個班的配合下,迅速攻佔大王莊西側第2個地堡群,接著突破敵莊沿西北角主陣地,與第2營並肩向敵縱深攻擊前進。

與此同時,60團3營9連和2營5連相繼攻佔大王莊西南和正南2個地堡群,7連從這2個地堡群之間直接突破敵莊沿主陣地。接著,60團3營向北發展,2營向東發展。

大王莊總計只有百餘戶人家。黃維兵團佔據此地後,趕跑了老百姓,將每間房屋都變成了堡壘。我58團、60團與敵逐戶爭奪。敵陣地被我炮火及炸藥包毀得看不出原來的面目,地上滿是密集的彈坑,凍土都在燃燒,空氣中瀰漫著濃烈的焦灼氣味。房屋被炸得只剩半截石基,村子裡到處都是血肉模糊、肢體殘缺的屍體。

58團4連在完成當前任務後,又向尖谷堆發起攻擊。但守敵火力猛,地堡多,攻擊受阻。華野7縱司令員成鈞當即決定:58團、60團集結在大王莊東北角,作攻擊尖谷堆準備,由59團擔任大王莊守備。

大王莊一失,黃維非常震驚。12月9日晚22時,也就是華野7縱59團剛剛接防大王莊兩個多小時後,黃維就抽調兵團預備隊加強給第33團殘部,向大王莊發起了瘋狂的反撲,妄圖奪回這個至關重要的支撐點。黃維兵團的預備炮兵在40分鐘時間裡,向大王莊集中發射了數千發炮彈,讓剛剛熄滅戰火的村子又成了一片火海。

因為缺乏工事隱蔽,59團在此輪炮擊中傷亡不小。但是當國民黨軍炮火轉移後,敵33團殘部突入大王莊西北角時,被堅守在這裡的59團1營又給打了出去,還抓了250餘俘虜。

12月10日2時,華野7縱20師師長張懷忠決定暫停攻擊尖谷堆,第58團和第60團全部調至溫莊、王圍子進行休整。以第58團一部在周尹莊西側佔領陣地,監視趙莊之敵,並策應第59團堅守大王莊。10日拂曉前,中野6縱16旅46團開到周尹莊東側交通壕內集結,作增援大王莊準備。

12月10日7時30分,在上有飛機掩護,前有坦克開路,後有炮火支援的情況下,2個團的國民黨軍兵分三路,向大王莊發起大舉進攻,並從東、北兩個方向上突入莊內。第59團的勇士們依壕與敵浴血奮戰,無懼敵坦克的碾壓和殺傷。子彈、手榴彈打光了,指戰員們就用刺刀、鐵鍬與敵肉搏。慘烈的戰鬥持續了2個小時。國民黨軍的死屍堆了一層又一層,但仍然被59團打了出去。

9時40分,也就是在被59團打出去10分鐘之後,黃維令這2個團再次向大王莊發起反撲。此時,我軍增援部隊因交通壕阻塞尚未趕到,戰前有400餘人的59團1營此時只剩30餘人。其中,該營第2連排長孔金勝率領已沒幾個人的全排,頑強扼守陣地,身負重傷仍堅持戰鬥,與突入之敵展開白刃格鬥,直至全體壯烈犧牲。大王莊陣地因此一度失守。

危急關頭,華野7縱58團、60團、中野6縱46團冒著敵人綿密的炮火,對大王莊實施反衝擊。經2個小時反覆爭奪,我軍奪回大王莊西南陣地,與敵在莊內形成對峙局面。15時許,黃維又投入1個團兵力,以坦克和火焰噴射器為前導,向解放軍猛撲過來。此時,莊內的我軍彈藥將盡,不得不相繼退至莊外沿堅守。

黃昏時分,7縱20師想盡一切辦法前送了部分彈藥,重新組織第60團主力向敵反擊,終於奪回了大王莊陣地。黃維兵團3個團殘部狼狽逃往雙堆集。這一日血戰,我軍4個團共斃、傷、俘敵2200餘人。被黃維看重的「英雄團」建制已不復存在。大王莊這個要點最終牢牢掌握在我軍手裡,預示著黃維兵團的末日就要來臨了!

本文作者:忘情,「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友情提示:本號已加入版權保護,任何敢於抄襲洗稿者,都將受到「視覺中國」式維權打擊,代價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謂言之不預也。

相關焦點

  • 淮海戰役中,黃維的十二兵團被殲滅後,四個軍長結局如何?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爆發。淮海戰役中,國民黨12兵團黃維兵團被我軍包圍在雙堆集。11月27日,12兵團司令黃維組織突圍,12兵團的高級軍官中,除了副司令胡璉突圍成功外,兵團司令黃維與副司令吳紹周都被我軍俘虜,黃維的12兵團幾乎全軍覆沒。
  • 淮海戰役;國軍三個精銳兵團,哪一個兵團,在此戰中表現最出色
    而國軍這方面是劉峙,杜聿明擔任總指揮,指揮國軍七個兵團外加第三綏靖區,不過這個第三綏靖區在戰鬥一打響就率部起義了。這樣一來的話,國軍在此戰中也投入了七個兵團作戰,這七個兵團中並且包括最精銳的第二兵團,第七兵團,第12兵團,這三個兵團編制龐大,每一個兵團人數都達到10萬以上,並且配有重武器。
  • 為何說三大戰役中淮海戰役最難打?不妨看看戰役結果和參戰將領
    淮海戰役的勝利離不開廣大的人民群眾 我們在歷史書上可以看到人民群眾用獨輪車向前線運物資的場景,可見淮海戰役獲勝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淮海戰役難打程度位於三大戰役之冠,當時廣大軍民萬眾一心,為了全中國的解放事業不計犧牲前赴後繼。
  • 三大戰役,為何淮海戰役最難打?看看參戰的國軍將領都有誰就懂了
    三大戰役中,哪場戰役最難打呢?個人認為非淮海戰役莫屬。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中,我軍都在兵力上佔據優勢。遼瀋戰役是70萬對55萬,平津戰役是100萬對52萬,淮海戰役則是60萬對80萬,解放軍比國軍整整少了20萬!為了打好這場戰略大決戰,老蔣把自己的嫡系精銳都投入到了淮海戰場,同時除了桂系之外,國軍名將悉數上陣。
  • 三大戰役哪個最難打?淮海屬第一,看看參戰將領都是誰
    對於這三大戰役, 國民黨對淮海戰役投入大量的兵力及武裝設備,解放軍在這場戰役中也是傷亡慘重,正因為這樣激烈又複雜,這次淮海戰役稱得上是最難進行的一場戰略性攻堅戰。 在三大戰役中,我方的士兵一直保持著高昂的鬥志,其中淮海戰役是最為艱難的一場戰役,儘管我軍在兵力上一直處於劣勢地位,國軍雖然在軍事部署上比我軍多了二十萬兵力,但是我軍還是成為了這場戰爭的勝利者,正是有了這些艱難險阻我們才更加能體會到擁有一批出眾的領導者和一批敢於直面危險的解放軍是多麼重要,訴說著中國人民對於解放和獨立的深深渴望,同時也表明了共產黨是一個真正在為老百姓做事實的政權,所以才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 淮海戰役中,第12兵團上百名將官,就一個參謀長沒有掉進包圍圈!
    蔣介石急得不行,下令黃維率領第12兵團前去救援。 可是,黃維才跑到蒙城,突然覺得自己如此千裡赴援,極容易落入解放軍的包圍圈,於是召集手下的將官們進行計議。 因為,這一次,蔣介石任命他的老上司和鐵哥們胡璉只當了第12兵團的副總司令,反而讓諾諾無能的黃維當總司令,胡璉都氣得告假回鄉了,他楊伯濤心裡十分窩火、生氣,心情不好,所以故意當啞巴,準備看著黃維去跳火坑。 楊伯濤會打仗,明察局勢,卻故意不說話,其實,整個兵團並非就他一個明白人。
  • 兩個兵團參加淮海戰役,向前進每天最多10裡,向後撤立即渡過淮河
    1948年11月7日,國共之間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淮海戰役爆發。開戰僅僅半個月,國民黨軍敗報頻傳,第3綏靖區2個軍起義;黃百韜第7兵團5個軍被圍殲;黃維第12兵團4個軍被圍;徐州城內外的14個軍被40餘萬華東野戰軍死死鉗制,已經動彈不得。
  • 淮海戰役中,邱清泉執意去救45師,最終的結局如何?
    1949年1月10日,邱清泉命喪淮海戰役戰場。關於邱清泉的死因,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邱清泉是被擊斃的;另一種說邱清泉是「殺身成仁」。不過,不管哪種方式,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邱清泉在淮海戰役中戰死沙場。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 千萬人廝殺的淮海戰役,為什麼是中國命運的轉折點?
    三、大淮海戰役開始的時候,劉峙命令駐紮安徽的黃維兵團撤到徐州,希望大兵團集中到徐州附近,堅持的時間久一點。黃維接到命令後一路北上,很快遇到劉鄧和陳毅指揮的中野,黃百韜被殲滅的第二天,黃維兵團進攻中野陣地。
  • 解放戰爭:淮海戰役國軍佔兵力優勢為何慘敗?被俘後杜聿明這樣說
    戰場後方運送糧食的老百姓 淮海戰役戰果豐碩還有一點不得不說,那就是戰場指揮,在淮海戰場上蔣介石有恃無恐,將自己的四個大規模兵團、一個剿總司令部和一個綏靖區沿隴海鐵路一線排開
  • 淮海戰役中的國民黨王牌團有多麼難打?中野3個主力團血灑張圍子。
    1945年抗戰結束後,三十二團經過數次整編加強轉隸,戰鬥力空前強悍,最終成為番號成為七十五師二二三團,是第十軍乃至十二兵團的頭等主力團,也是黃維和胡璉所依仗殺手鐧。 1948年10月,淮海戰役的大幕在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緩緩拉開,事關中國命運的國共大決戰由此開始。作為蔣介石最具戰鬥力的部隊,二二三團在黃維兵團的編成內殺入戰場。
  • 粟裕在淮海戰役中的表現
    在戰役籌劃、進行過程中,粟裕最先提出舉行「準海戰役」,最先提出淮海戰場華野、中野統一指揮,第一個明確提出在徐州地區殲滅劉峙集團主力。早在1948年8月23日,粟裕在和譚震林等署名的《報軍委並致管文蔚、陳丕顯、韋國清、吉洛電》中就提出:「俟兩個月以後,我們即可舉全力沿運河及津浦南下,以一個兵團攻佔兩淮及高寶」。這是「淮海戰役」的最初構想。
  • 淮海戰役中的國軍第五軍,只有一個師戰鬥到了最後
    《亮劍》中楚雲飛和李雲龍的最後對決是在淮海戰役中,當時楚雲飛在國軍第五軍編制序列中,而李雲飛的番號是華野二師
  • 【紅色徐州】記淮海戰役最慘烈的一戰——大王莊爭奪戰
    大王莊之戰,號稱淮海戰役中最慘烈的一仗。從1948年12月9日黃昏到10日傍晚,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天一夜。 大王莊位於雙堆集正南,屏護著黃維兵團最後的核心陣地。把守大王莊的是國民黨十八軍三十三團。十八軍是蔣介石的五張「王牌」之一,而三十三團又是十八軍的「老虎團」。
  • 淮海戰役,我軍俘虜一個「老夥夫」,揭開身份後:徐州剿匪副司令
    而最能代表國民黨呈現潰退的戰役肯定當屬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了,這三大戰役那絕對是從最根本上消滅了國軍的主力部隊,而解放軍橫渡長江無疑更是宣布了國民黨政府徹底的覆滅。而本文中我們就來重點說說發生在淮海戰役中的一件趣事,當時我們解放軍俘虜了一批國軍人員,這些人員當中有一個人自稱是國民黨軍需官的中年人,單單從外形來看確實像個一般的老夥夫,但是在和其交談的時候,卻能感受到此人的不一般,很明顯其有一股和常人不同的氣勢,為此我軍斷定此人絕非是什麼國民黨軍需官,很可能是一個重量級的國軍高官。
  • 淮海戰役中,哪支部隊讓解放軍傷亡最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爆發了,這是一次解放軍在兵力、裝備都不佔優勢的條件下和國民黨軍隊展開的一次大會戰,國軍精銳在這次戰役中損失慘重,王牌兵團幾乎是全軍覆沒,正如戰後毛主席所說的一樣,這場戰役預示著國民黨統治的即將消亡。
  • 被偉人譽為「狡如狐、勇如虎」淮海戰役中的胡璉,能逃跑是運氣!
    他與胡宗南並稱"二胡",前者號稱"金門王",後者號稱"西北王",但在蔣軍中流行這樣的說法:"十個西北王,抵不上一個金門王"。抗日戰爭中任第11師師長,率部於鄂西保衛戰中死守石牌要塞,榮獲青天白日勳章。解放戰爭中,率領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18軍參加內戰。
  • 淮海戰役中,陳賡不執行命令,劉伯承卻為何說他是對的?
    淮海戰役共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圍殲黃百韜兵團,那是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完成的,到了第二階段,圍殲黃維兵團,由劉鄧領導的中原野戰軍唱主角,而陳賡自然成了主角中的主角。對手黃維,是陳賡黃埔軍校的同期同學,陳賡比較了解對手,也相信他能夠打敗對手。
  • 共和國將帥成名戰,粟裕將軍與淮海戰役
    在此目標指導下,粟裕著手組織華野的一縱、四縱和六縱開始為渡江作戰做準備,並致電黨中和毛澤東:將相關各縱調至隴海線附近繼續休整一個半月,至3 月下旬出動。因此,在「殲敵於長江以北」戰略指導下,粟裕於9月24日以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的名義向中央提出了以「殲滅黃百韜第7兵團、李延年第9綏靖區,為奪取徐州做準備」的戰略設想。10月11日,毛澤東復電華野,提出了中共中央對淮海戰役的初步設想:由華野殲滅黃百韜兵團,佔領新安鎮,棗莊,臨沂等地;同時,中原野戰軍應攻擊鄭徐線,牽制孫元良兵團,以減輕華野阻援的壓力。
  • 淮海戰役杜聿明率部撤離徐州,因何事抱怨蔣介石:老頭子錢就是命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與共產黨打的三大戰役之一,此戰的勝利奠定了全國解放的基礎。杜聿明是此戰國民黨軍的實際指揮者,他在率30萬大軍撤離徐州時,因一事抱怨蔣介石:「老頭子錢就是命。」淮海戰役自1948年11月6日打響,在第一個階段,國民黨軍隊就吃了大虧,至1948年11月22日,華東野戰軍將國民黨軍黃百韜的第7兵團共10萬人全部殲滅,第7兵團司令官黃百韜在戰場上陣亡。從華中增援向宿縣進軍的黃維第12兵團,被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包圍於宿縣西南的雙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