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機器人有顆河南「芯」 全國首臺城市管養AI機器人亮相鄭州

2020-12-14 國際在線

  原標題:「核芯」一手掌控部件全部自產全國首臺城市管養AI機器人亮相鄭州 這個機器人有顆河南「芯」

  所有算法全部自主開發,所有零部件全部國產,牢牢掌控「核芯」,擺脫了關鍵性技術的「卡脖子」障礙。11月17日,全國首臺「鄭州造」城市管養AI機器人在鄭州東站亮相,標誌著河南在AI人工智慧機器人研發領域跨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實現了該研發領域的有效國產化。

  「首秀」的AI機器人長啥模樣?

  11月17日上午,在鄭州東站西廣場,一部灰白相間外殼、富有科技感造型的AI機器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尤為惹眼。只見這臺機器人在無人操控的狀態下,「小碎步」向前行走,「看到」廢棄的礦泉水瓶,「伸手」就撿了起來……

  「這個機器人很有特點:耐勞不怕累,充一次電可以工作8個小時;能幹本事大,會保潔、會巡查、會爬樓,還會『自己』乘電梯;更主要的是聰明,『自己』會識別垃圾的不同,並做出撿拾、清理等不同處理,聽說還會『自動學習』。」廣場工作人員感嘆,這樣的機器人「太能」!

  這款機器人的全名叫「城市管養機器人」,這次是它問世以來的「首秀」。據介紹,該機器人整合了多項先進技術,車身配備的可變形麥克納姆輪大幅提高了通過性,在平地、臺階、陡坡等地形均可通過,還配有「雲腦」,相關人員可在「雲端系統」了解整個清潔過程和數據,遇到緊急情況能夠遠程控制操作。

  河南科技「黑馬」如何騰空出世?

  這款全國首個在高鐵站投用的城市管養AI機器人,在一番「首秀」後,引來了更多關注:它是「舶來品」嗎?誰研發和製造了它?

  「此次投用的城市管養機器人並非『舶來品』,是實打實的『鄭州造』,所有算法全部為自主開發,整機零部件也全部來自國產,實現了智慧機器人的有效國產化。」鄭州市鄭東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它的研發團隊來自位於中原科技城的一家河南本土科創企業。

  11月17日,記者走進中原動力智慧機器人有限公司,來探訪這匹業界「黑馬」。

  「我們是標準版的『河南籍』公司,我和13名博士都是河南人,從海外回到家鄉,全力投入AI智慧機器人的核心研創。」中原動力智慧機器人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EO林傑介紹,公司2019年年底完成註冊,目前不過百人,但博士、碩士佔比近一半,通過機器人、人工智慧與多學科的跨界融合,打造前沿技術模塊、核心零部件和端雲一體化智能產品,推進研發技術的全面自主,實現有效國產化。

  林傑說,「首秀」的城市管養機器人可以利用機器視覺技術準確識別出視野中的到底是該清理的垃圾還是行人的雙腳。在規定範圍內,它可以像環衛工人一樣自主行走,不需要提前設定線路。更重要的是通過一系列核心算法,這款機器人具有「自我學習」的能力,比如在哪塊區域垃圾經常出現,它就會增加在該區域的巡邏次數。

  立足中原如何驅動世界?

  AI人工智慧研發的世界級「大咖」企業美國波士頓動力,曾經推出了會跳舞的機器人,名噪一時。但記者在中原動力看到的全部算法自主研發的「小貝3號」機器人,雙腿更加靈活,其核心算法突破了傳統人形機器腿彎、步小、大平腳的瓶頸,而且僅需0.8度電就能完成134公裡的遠距離行走,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

  「這僅是我們研發項目的一個縮影。」林傑說,每個深夜,公司都燈火通明,不斷有新的算法推出,也不斷有新的技術迭代。

  據介紹,除了城市管養機器人系列在內的智慧物業板塊,中原動力還在智能製造、智慧教育和智慧醫療等領域齊頭並進、不斷研創。

  「目前,中原動力的科學家團隊與富士康集團在智能製造領域已展開合作,研創『類人雙手』的智能柔性手臂,這種依靠核心算法支撐的AI智能裝配機器人,可在極微小的晶片上有觸感地感知到一粒扣鎖的閉合程度。」林傑舉例。

  採訪結束時,夜已深,中原動力內仍燈火通明、座無虛席。(河南日報記者李林)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個在高鐵站投用的機器人「環衛工」上線鄭州東站
    在鄭州東站亮相的「鄭州造」城市管養機器人  河南商報記者李恆通訊員任雨萱文/圖  越來越開放的鄭州給了旅客越來越多的驚喜。11月17日上午,在鄭州東站西廣場,一部灰白相間外殼、富有科技感造型的機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是全國首個在高鐵站投用的城市管養機器人的「首秀」。  「鄭州造」城市管養機器人在鄭州東站上線  這個機器人會幹什麼活?  有旅客把手中的易拉罐扔在了機器人的前方。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騰訊四足機器狗Jamoca首次亮相...
    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機器狗 Jamoca 首亮相,可挑戰高難度梅花樁11月20日,騰訊公布了其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機器狗)Jamoca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
  • 河南一企業研發出消毒機器人,將免費捐贈給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鄭州岐...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 戰疫情,消毒是關鍵。2月20日,河南商報記者從長垣市衛華集團獲悉,由該集團自主研發的消毒機器人成功上市,近日將捐給武漢火神山醫院和河南的岐伯山醫院各一臺。 預計10天後,等集團全面復工後,可進行批量生產。
  • 全國首臺全能型調控機器人「悟空」在浙江調控雲上線試運行
    全國首臺全能型調控機器人「悟空」在浙江調控雲上線試運行 2020-11-25 2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3期:首臺智能管理機器人來了,專盯不...
    首臺智能管理機器人專盯不文明遊園 今後,如果有遊客在北京植物園裡吸菸,很可能會被一臺「智能管理機器人」逮個正著這臺機器人不僅能語音提醒,還能抓拍取證,作為管理部門排查和處罰的依據。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植物園獲悉,全國首臺「不文明遊園行為管理機器人」將於本周末上崗,將在園區主要遊覽路線主路、湖區周邊、高大喬木園區周邊巡邏,輔助公園管理人員監督吸菸等不文明遊園行為。
  • 深圳超磁智造機器人「中國芯」
    需求井噴,技術待突破,機器人行業困境近年來,世界範圍內機器人的需求日益增長,機器人已普及到各行各業。據2017年IFR預測,未來三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保持近15%的增長率。2017年國內市場增長率為32%,銷量達11.5萬臺之多。
  • 鄭州成為全國首個全場景數位化運營城市 118個應用場景全面上線運行
    央廣網鄭州12月20日消息(記者李凡 河南臺記者夏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鄭州城市大腦建設成果2020發布會20日舉行,118個應用場景全面上線運行,標誌著河南省會鄭州成為全國首個全場景數位化運營城市。
  • 品牌與責任|消毒機器人捐獻鄭州岐伯山 衛華集團戰「疫」有力量
    值2020年3·15即將到來之際,河南省消費者協會、東方今報·猛獁新聞、河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聯合行動,推出3·15大型策劃「品牌與責任」,將持續關注有「溫度」的河南企業,為品牌賦能「添把火」!今天,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帶您走進衛華集團有限公司,一起傾聽他們的戰「疫」故事,感受河南品牌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多款機器人亮相CES 2020 三星人形...
    海南首個「馬路機器人」亮相海口1月8日凌晨,海南省首個「馬路機器人」在濱海大道與玉蘭路交叉口投入使用。青島企業自主研發的環保機器人下水 為大船「洗澡」近日,青島企業自主研發、集成創新的全國首臺環保水下船體清洗機器人在青下水運行。該款機器人首創運用無接觸式高壓空化射流自動清洗功能,成功實現垃圾自動回收,綠色環保,避免對海洋二次汙染,代表著國內最先進的船體及石油平臺清洗科技水平。
  • 新疆成功實施首臺正式裝機Mako機器人髖關節置換術
    新疆成功實施首臺正式裝機Mako機器人髖關節置換術 2020-05-14 11:06:00來源:央廣網
  • ...行走134公裡僅耗0.8度電、創下世界紀錄……這麼牛的機器人原來...
    中原動力研發的用「雙腿」行走的機器人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實習生李治昊文/圖說到鄭州以後的發展,中原科技城不得不提,這裡有前沿科技,有高新產業,是人才聚集的高地,從這裡可以窺探鄭州的未來。工作人員操作著屏幕邊框極窄的臺式機,向來賓展示中國「芯」力量。據了解,該中心是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在華為公司的鼎力支持下,以黃河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為主體,聯合鄭州、許昌共同投資1個億組建黃河科技集團創新有限公司,即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我們創新中心目前主要做的事情有兩件,一是系統的適配認證,另外就是人才的培養。」
  • 全球首臺AI發球機器人在中國桌球學院誕生
    03:44 來源: IT之家 舉報   IT之家 7 月 18 日消息央視體育消息,世界首臺人工智慧機器人發球機近日在位於上海的中國桌球學院研製成功
  • 鄭州亞洲一號來了!今年11.11更多河南人將享受「上午下單下午收貨...
    鄭州亞一投運後,河南將有更多消費者能夠體會到「上午下單,下午收貨」的極速購物體驗。同時,鄭州亞一也將有力推動鄭州建設千億級現代物流產業基地,提升鄭州市在全國電商行業中的地位,助力鄭州建設國際物流中心。,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在全國的經濟布局和物流業發展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也是JDL京東物流新一輪物流大提速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 首臺重慶造川崎機器人下線 目標產能6000臺
    原標題:首臺重慶造川崎機器人下線,目標產能6000臺   9月27日,由川崎(重慶)機器人
  • 管渠清淤機器人、管道渾水探測機器人……想不到吧?哈排水集團竟然...
    11月25日,「2020中國國際城市管網展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哈爾濱排水集團首次以展商身份亮相,共展出水力攪拌機、多功能管渠清淤機器人、排水管道全水下渾水探測機器人等諸多自主研發的創新產品。這其中,多功能管渠清淤機器人電器部分採用密封接零保護,保障了作業過程中的可靠穩定性;同時增加泥水分離工藝,有效避免了原來老式清淤工程中的問題,大大提高汙泥運輸效率。管渠清淤機器人在管道有正常流速、不截留不斷流情況下仍然可以作業。尤其在涵洞作業中,不需截流情況下也不會對涵洞造成堵塞,並可24小時連續作業。整體上,管渠清淤機器人有效的避免了作業人員井下作業中毒傷亡事故、減少人工投入,大大降低了人工費。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29期:上海實現國內首臺5G機器人腸癌根治術
    它由國網四川電力公司檢修公司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直屬研究所聯合開發的首個智能遙控操作機器人,將為四川電網迎峰度夏期間安全可靠運行再添利器。一家洛陽企業研發出擠奶機器人上周,在位於洛陽高新區的洛陽拓博爾鐵路設備有限公司,企業研發的自動擠奶機器人首臺樣機下線。
  • 中國第一臺類人型機器人亮相
    中新社長沙十一月二十九日電 中國獨立研製的第一臺具有人類外觀特徵、可以模擬人類行走與基本操作功能的類人型機器人,今天在長沙國防科技大學首次亮相。  這臺定名為「先行者」的類人型機器人,高一點四米,重二十公斤,不但具有類似人的頭部、眼睛、脖頸、身軀、雙臂與兩足,而且具備一定的語言功能。
  • 河南「最心酸」的城市,沒有火車能直達鄭州,還總被認為歸山東管
    河南「最心酸」的城市,沒有火車能直達鄭州,還總被認為歸山東管 河南這些年的發展還是有目共睹的,畢竟作為中華文化起源地所在,河南在我國的地位還是很重要的。不過,隨著城市化不斷發展,依然有些城市沒有跟上發展步伐。
  • 我市果力智能AI機器人亮相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
    12月3日,2020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世界機器人大賽)在廣東佛山開幕。該博覽會匯集國內外機器人製造企業、相關前沿產品、核心技術以及最新的應用解決方案。我市果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AI機器人等展品在博覽會智能生活與服務機器人展區悉數亮相。
  • 首臺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登場,在滬完成全膝關節置換術
    首臺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完成關節置換手術。為打破國際品牌壟斷地位,讓更多患者有可能選用手術機器人輔助醫生進行手術,國內的醫工科學家們深入開展醫工交叉合作,越來越多自主研發項目和產品正在不斷問世。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李慧武主任醫師團隊利用「鴻鵠」手術機器人為一名69歲女性患者完成了全膝關節置換術。本文圖片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供圖7月2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獲悉,一款全國產化的「鴻鵠」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又名:「鴻鵠」骨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日前研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