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科學家向來男性多於女性,而在中國,有那麼一位科學家,打破了科學界的性別壁壘,她就是吳健雄。因為是「健」字輩,其父親又希望女兒成為一代英雄豪傑,於是給她取名「吳健雄」,在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排行榜上,她位居前三十,被稱為「物理第一夫人」。
近幾年來,在中國,女性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可是在七八十年前的中國,女性還是處於一個相對劣勢地位的。吳健雄作為女性科學家,為中國科學界發出了女性的呼喊。
揭開女性性別標籤,在科研世界實現自我。
吳健雄從小就天資聰穎,對科學世界充滿了興趣。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社會的新思想在傳統的枷鎖中掙扎不已。機緣巧合,她聽了胡適的演講,在演講中,胡適鼓勵女性獨立,擺脫傳統桎梏,這讓吳健雄備受鼓舞。在該貪玩與奮鬥的年齡裡,很多人選擇沉溺於安逸,而她選擇了科研。當時她以最好的成績被保送到南京的中央大學,在1930年,她終於進入了中央大學的物理學系,開始了自己的漫漫科研路。
專攻原子核研究,科研成果堪比「居裡夫人」。
1936年,吳健雄遠赴美國密西根大學,在期間聽聞此大學存在歧視女性的現象。索性,她打算去另外一所學校——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但是過程不是那麼順利,不過幾番周折下來,她還是就讀成功了。
在學校裡,吳健雄因為個人的人格魅力,收穫了來自同學與老師的高度評價。1939年,吳健雄開始研究鈾原子核分裂的產物,雖然有教授的幫助,但是大部分的實驗,都是她一個人帶著汗水仔細完成的,為美國的「曼哈頓計劃」注入了自己的貢獻。
1940年,她發表的博士論文,得到了國際認可;她的成就頗大,有學者覺得甚至大於居裡夫人。
身在海外,心繫祖國。
在美國,吳健雄當上了物理學會上的第一位女會長。這位女性科學家,漸漸在物理界聲名顯赫。但是,她沒有忘記地球另一邊的祖國。
在吳健雄和丈夫第一次回國時,曾與周總理會過面,收到了來自周總理對於其父親墳墓事件的致歉。從後,她多次從美國飛往中國,與中國的科學界進行學術交流。
她不吝惜捐獻錢財,在國內成立基金會,以資助學生的教育需要。她還殷切關注國內的科研工作與教學進展,走訪國內高校,與復旦大學校長謝希德探討教學經驗。
作為20世紀中國物理學家的優秀代表人物,吳健雄作為女性,用自己的智慧,為世界物理學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她以優雅高貴的姿態,在科研路上時而漫步,時而疾走,向世界證明著身為中國人的科學品質,也向中國證明了一個女性科學家的魅力。她不僅是獨立女性在科學界可以擁有話語權的代表,更是無數科研人員的榜樣。